中茶村位于大兴镇西部,东邻本镇河界营村,西接牛郎镇,南接本镇银岩村,北本镇婆硐村。距镇政府所在地27公里。地形狭长,呈带状,地势平缓,平均海拔630米。主要盛产优质大米、中药材等。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年均气温14℃,全年总日照量1278.6小时,年降雨量1100——2000毫米,其气候特点是:无霜期270天左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适宜人居住。
国土面积955公顷,耕地面积136公顷,林地819公顷。辖有8个村民组,境内耕地以稻田为主,土地资源丰富。
村森林覆盖率24%,生物多样性突出,有野生动20种,境内有林地819公顷,植物种类丰富。
全村辖5个村民组。至2010年末总户数344户,总人口1903人,其中农业人口1903人,全村总人口全部为少数民族,属于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村。全村5个村民组全部实现通电,但仍有3个村民组没有通路。有小学1所。
2010年,中茶村粮食总产量874吨,人均占有粮74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725元。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36公顷;粮食播种面积113公顷。大牲畜存栏数326头;猪年末存栏数1155头,年末猪出栏数1039头;羊年末存栏数321只;家禽存栏数26112只;肉产量173吨。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0628111 | 554100 | -- | 查看 中茶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大兴社区 |
大兴社区位于大兴镇西部,东邻铜仁市川硐镇,西接湖南省凤凰县落潮井乡,南接本镇白岩村,北接星光村,为镇政府所在地。 1、地形地貌 地形狭长,呈带状,地势平缓,平均海拔840米。主要盛产优质大米、蔬菜、葡萄,油茶等。 2、气候条件 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年均气温14℃,全年总日照量1278.6小时,年降雨量1100——2000毫米,其气候特点是:无霜期270天左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适宜人居住。 二、资源概况 1、土地资源 国土面积1756公顷,耕地面积218.5公顷,林地292公顷。辖有14个村民组。境内耕地以稻田为主,土地资源丰富。 2、水资源 在村境内有大岩水库、石板桥水库两座、山塘三座,水资源丰富。 3、生物资源 村森林覆盖率16%,生物多样性突出,有野生动12种,境内有林地292公顷,植物种类丰富。 第二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一、人口、劳动力资源 全村辖14个村民组。至2010年末总户数921户,总人口3515人,其中农业人口2546人,全村大部为少数民族,属于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村。全村14个村民组全部实现通电。有小学1所。有村级卫生室1处,全面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10年,大兴社区粮食总产量1785吨,人均占有粮91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2018元。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85公顷;粮食播种面积419公顷。大牲畜存栏数389头;猪年末存栏数2130头,年末猪出栏数2881头;羊年末存栏数1078只;家禽存栏数2176只;肉产量378吨。 |
星光村 |
星光村位于大兴镇西部,东邻本镇大兴社区,西接湖南省凤凰县落潮井乡,南接本镇白岩村,北接本县正大乡。杭瑞高速公路从星光村横穿而过。距镇政府所在地2.5公里。 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年均气温14℃,全年总日照量1278.6小时,年降雨量1100——2000毫米,其气候特点是:无霜期270天左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适宜人居住。 国土面积1518公顷,耕地面积185公顷,林地247公顷。辖有10个村民组。境内耕地以稻田为主,土地资源丰富。 村森林覆盖率16%,生物多样性突出,有野生动12种,境内有林地247公顷,植物种类丰富。 |
河界营村 |
河界营村位于大兴镇西北部12公里处,这里山峦起伏,山石突兀,荒山连片,山区坡岭之间多为荆棘杂林。河界营村辖8个自然寨,也是8个组。全村人口1502人、共243户、有国土面积5.4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74.29亩(田701、39亩地172、9亩),可利用荒山资源6350亩。。东距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一一35公里,南接渝怀铁路铜仁地级火车站28公里,北连国家扶贫旅游景点苗王城4公里。2007年竣工的大兴一一普觉通乡油路由东向西横贯村,交通便利。 松桃县第二大河一一河界营河由北向南流给经全村13个村民组后入铜仁锦江。河中据有关资料详查,生长的鱼类有:鲤鱼、草鱼、草鱼、泥鳅、黄鳝、麻勾鱼、螃蟹、石花鱼、甲鱼、米虾、叉口包、螺蛳、士狗等淡水鱼类。河界营村交通方便,地处干旱高坡地带,地形多样。地貌独特,林丰草莽,气候、景色宜人。这里历史悠悠,民俗古朴,民风淳厚,河界营河两岸风光险、奇、怪、美集为一体。河宽约70米,长6000米集雨面积984平方公里,平均流量为10、56立方米/秒,最枯流量为0,89立方米/秒。河界营村群众勤劳,受教育程度较高,对新知识新技术吸收能力较强,观念较新,境内有丰富的可利用荒山资源,并且周围5公里区域内无工矿企业 |
银岩村 |
银岩村位于大兴镇西部,东邻本镇河界营村,西接牛郎镇,南接本镇中茶村,北本镇岩拉村。距镇政府所在地23公里。地形狭长,呈带状,地势平缓,平均海拔886米。主要盛产优质大米、油茶、金银花等。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年均气温14℃,全年总日照量1278.6小时,年降雨量1100——2000毫米,其气候特点是:无霜期270天左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适宜人居住。 全村辖5个村民组。至2010年末总户数221户,总人口1456人,其中农业人口1456人,全村总人口全部为少数民族,属于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村。全村5个村民组全部实现通电,但仍有4个村民组没有通路。有小学1所。村级卫生室全面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计划生育率达到96%以上,紧紧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服务群众为出发点,全面加快银岩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步伐的目标。 2010年,银岩村粮食总产量1261吨,人均占有粮52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785元。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84公顷;粮食播种面积255公顷。大牲畜存栏数332头;猪年末存栏数1107头,年末猪出栏数1030头;羊年末存栏数324只;家禽存栏数1660只;肉产量70吨。 |
岩拉村 |
岩拉村位于大兴镇西部,东邻本镇河界营村,西接牛郎镇,南接本镇高岩村,北邻正大乡。距镇政府所在地22公里。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年均气温14℃,全年总日照量1278.6小时,年降雨量1100——2000毫米,其气候特点是:无霜期270天左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适宜人居住。国土面积612公顷,耕地面积1495.7亩。辖有5个村民组自,属二类贫困村。境内耕地为稻田主,土地资源丰富。 全村辖5个村民组。至2010年末总户数340户,总人口1796人,其中农业人口1796人,全村总人口全部为少数民族,属于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村。全村5个村民组全部实现通电,但仍有7个村民组没有通路。有小学1所。 2010年,岩拉村粮食总产量876.96吨,人均占有粮67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712元。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88公顷;粮食播种面积71公顷。大牲畜存栏数237头;猪年末存栏数1504头,年末猪出栏数1178头;羊年末存栏数5390只;家禽存栏数1488只;肉产量56吨。 |
高岩村 |
高岩村位于大兴镇西部,东邻本镇河界营村,西接牛郎镇,南接本镇银岩村,北本镇岩拉村。距镇政府所在地22公里。地形狭长,呈带状,地势平缓,平均海拔760米。主要盛产优质大米、蔬菜、金银花等。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年均气温14℃,全年总日照量1278.6小时,年降雨量1100——2000毫米,其气候特点是:无霜期270天左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适宜人居住。 全村辖12个村民组。至2010年末总户数432户,总人口2474人,其中农业人口2474人,全村总人口全部为少数民族,属于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村。全村12个村民组全部实现通电,但仍有3个村民组没有通路。有小学1所。村级卫生室全面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1、2010年,高岩村粮食总产量1426吨,人均占有粮45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798元。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12公顷;粮食播种面积293公顷。大牲畜存栏数438头;猪年末存栏数1571头,年末猪出栏数1425头;羊年末存栏数176只;家禽存栏数43848只;肉产量213吨。 |
白岩村 |
白岩村位于大兴镇南部,东邻本镇星光村,南邻本镇河界营村,西邻本镇婆硐村,北接本镇大兴村。距镇政府所在地3.5公里。地形狭长,呈带状,地势平缓,平均海拔740米。主要盛产优质大米、中药材、烤烟等。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年均气温14℃,全年总日照量1278.6小时,年降雨量1100——2000毫米,其气候特点是:无霜期270天左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适宜人居住。 全村辖13个村民组。至2010年末总户数594户,总人口3421人,其中农业人口3421人,全村总人口全部为少数民族,属于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村。全村13个村民组全部实现通电。有小学1所。无村级卫生室,全面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2010年,白岩村粮食总产量1294吨,人均占有粮54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662元。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53公顷;粮食播种面积120公顷。大牲畜存栏数536头;猪年末存栏数2165头,年末猪出栏数1932头;羊年末存栏数241只;家禽存栏数2601只;肉产量12吨。 |
中茶村 |
中茶村位于大兴镇西部,东邻本镇河界营村,西接牛郎镇,南接本镇银岩村,北本镇婆硐村。距镇政府所在地27公里。地形狭长,呈带状,地势平缓,平均海拔630米。主要盛产优质大米、中药材等。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年均气温14℃,全年总日照量1278.6小时,年降雨量1100——2000毫米,其气候特点是:无霜期270天左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适宜人居住。 国土面积955公顷,耕地面积136公顷,林地819公顷。辖有8个村民组,境内耕地以稻田为主,土地资源丰富。 村森林覆盖率24%,生物多样性突出,有野生动20种,境内有林地819公顷,植物种类丰富。 全村辖5个村民组。至2010年末总户数344户,总人口1903人,其中农业人口1903人,全村总人口全部为少数民族,属于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村。全村5个村民组全部实现通电,但仍有3个村民组没有通路。有小学1所。 2010年,中茶村粮食总产量874吨,人均占有粮74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725元。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36公顷;粮食播种面积113公顷。大牲畜存栏数326头;猪年末存栏数1155头,年末猪出栏数1039头;羊年末存栏数321只;家禽存栏数26112只;肉产量173吨。 |
婆硐村 |
婆硐村位于大兴镇西部,东邻铜仁市川硐镇,西接牛郎镇,南接本镇银岩村,北本镇河界营村。距镇政府所在地26公里。地形狭长,呈带状,地势平缓,平均海拔780米。主要盛产优质大米、中药材、烤烟等。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年均气温14℃,全年总日照量1278.6小时,年降雨量1100——2000毫米,其气候特点是:无霜期270天左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适宜人居住。 国土面积1259公顷,耕地面积132公顷,林地1127公顷。辖有12个村民组。境内耕地为水稻为主,土地资源丰富。 村森林覆盖率24%,生物多样性突出,有野生动物19种,境内有林地360公顷,植物种类丰富。 全村辖12个村民组。至2010年末总户数434户,总人口2618人,其中农业人口2618人,全村总人口全部为少数民族,属于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村。全村12个村民组全部实现通电,但仍有4个村民组没有通路。有小学1所。无村级卫生室。 2010年,婆硐村粮食总产量638吨,人均占有粮69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785元。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47公顷;粮食播种面积312公顷。大牲畜存栏数542头;猪年末存栏数1522头,年末猪出栏数1338头;家禽存栏数4100只;肉产量180吨。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