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硐村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土家族发展口号:团结协作,奋力拼搏,为建设美好的后硐而努力所辖村:龙劲组,大槽组,懂上组,余家冲组,油房组,中院组,水井组生产总值:1968.6万元自然条件:地势较为平坦,广阔,接受蚀源区的物质堆积,地面相对切割程度较小,地形起伏不大,多成丘陵状特色美食:米豆腐,花生,资源:水稻,油菜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0628206 | 554100 | -- | 查看 后硐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大路村 |
大路村位于大路乡北部,北与重庆市秀山县兰桥镇邻,东接寨冠村,南连大路村,西交桂芽村。全村有自然寨16个,国土总面积7.1平方公里,有耕地4816.2亩,辖14个村民组共658户2870人,辖区内有村集体企业(砖瓦厂)一个,有职工15人,年产值30万元,全村除谌家坡组未通公路外,基本达到通水、通电、通路三通。为了保一方平安,和平村支两委积极组建了15人的义务治安巡逻队伍,统一采购了巡逻器材、服装,长期巡逻在各自然寨。 |
和平村 |
和平村位于大路乡北部,北与重庆市秀山县兰桥镇邻,东接寨冠村,南连大路村,西交桂芽村。全村有自然寨16个,国土总面积7.1平方公里,有耕地4816.2亩,辖14个村民组:草坪组,长冲组,半隘组,桐木组,小河组,谭家组,戴家组,寨库组,白菓组,岩口组,留李组,谌家组,罗家组,王家组,共658户2870人,辖区内有村集体企业(砖瓦厂)一个,有职工15人,年产值30万元,全村除谌家坡组未通公路外,基本达到通水、通电、通路三通。 为了保一方平安,和平村支两委积极组建了15人的义务治安巡逻队伍,统一采购了巡逻器材、服装,长期巡逻在各自然寨。 |
寨冠村 |
寨冠村位于大路乡人民政府所在地4.5公里,与妙隘乡、秀山县接壤,寨冠村村党支部有支部委员3名,党员33人,预备党员1人,入党积极分子2人。全村有12个村民组534户2201人,耕地面积1045.31亩,到2008年实现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050元,寨冠村为岩溶化构造丘陵地貌,地势较为平坦、广阔,接受蚀源区的物质堆积,地面相对切割程度较小,地形起伏不大,多成丘陵状,母岩多系白云岩、白云质灰岩近代风化坡残积物及冲积物,大路河在两河口与孟溪河交汇后流入妙隘境内。农作物主要以水稻、玉米、薯类为主,经济作物以油菜、花生为主,全村通电、通水、通电话、通路,具有较好的发展空间和地理优势。 近年来,寨冠村党支部充分利用远程教育教学资源,通过抓班子、带队伍、兴产业,以创建“五个好”为目标,带领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使昔日贫穷落后的问题村变成了如今的平安和谐的新农村。寨冠村党支部,成为了全乡典型的先进党组织。 一、加强班子和队伍建设,提高党员素质,利用远程教育,增强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发展能力 班子从加强村两委班子的自身建设入手,明确分工职责,健全议事规则和集体决策制度,狠抓班子学习,在班子中营造一种团结务实、干事创业的工作氛围。与此同时,强化党员干部经常性教育管理,完善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充分发挥党员作用,村里每次开展集体劳动,党员总是冲在前面,挑最苦最累的活干,为村民做出了榜样。党支部组织开展“党员联系户”活动。全村通过地缘、亲缘组合和组织搭配,共结成党员联系户对子16对。 “打铁还需自身硬”,这是该支部书记戴应敏的一个信条。寨冠村党支部始终把加强支部班子建设和提高党员及村干部素质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抓。为了规范党员和村干部的言行,村支部讨论制定了《党支部工作制度》、《党内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员教育管理制度》等制度,并坚持以规制范,以范制行,做到执行制度不走样。坚持每年召开一次民主评议干部和党员大会,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寻找差距,剖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和方法。 重视在致富能人、返乡农民工、青年骨干中发展党员,增强队伍活力,增强带头致富和带领致富的能力。三年来,全村利用远程教育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8人,发展新党员9名,选拔培养村组干部7人。通过培养、吸收新鲜血液,增强了党支部的生机和活力。通过这些措施,增强了班子和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增强了带领群众发展能力。 二、抓管理,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党员队伍政治思想素质迅速提高 寨冠村党支部利用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加强对党员思想政治的学习,认真组织、0完成了党员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党建工作。通过组织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开展先进性教育,聆听先进事迹报告会,进行重温入党誓词,学习党章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提高了党员的政治思想素质,树立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发展新生力量,焕发蓬勃生机。和平村党支部认真做好预备党员、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考核工作,正确地引导广大村民积极地靠近党组织。加强引导,运用典型示范。工作中和平村党支部坚持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充分发挥各岗各线的党员同志模范带头作用,使广大党员、村民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支部班子成员更是带着群众干,干给群众看,默默无闻、拼搏奉献,尽职尽责、吃苦耐劳,极大地带动广大党员、村民争做品德高尚的服务标兵、致富能手,逐步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工作氛围。 三、关注民生,造福百姓,扎实做好民心工程 寨冠村党支部始终把“为群众排忧解难,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作为支部工作的核心工作,始终把“体民心、合民意”作为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并体现到具体工作中去。 根据寨冠村自然条件落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的实际,村支部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具体措施,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大搞基础设施建设。组织群众修水利,修公路,搞水饮。2008年修复河堤600米沟渠1080米,防洪加固工程200米;修建新屋、牛场等6个组180多户400多人的人畜饮水工程。2009年村支部紧紧抓住县委落实“十件实事”的机遇,早规划,早宣传,早发动,使镇江至妙隘通兰桥的通村油路从村里经过,,并依托妙隘矮蛇村修建通村公路之机,修通了新屋、下寨等组的公路,使全村组组通公路,户户能通车,解决了寨冠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四、通过远程示范工程,抓住农业,发展种养殖业,走山区生态经济发展之路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村支部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他们不等不靠,率先在寨冠村实施退耕还林项目,经过支部扩大会议讨论、村民大会通过,对寨冠村中低产田和25度以上的坡耕地、撂荒地集中连片实施了退耕造林,坚持走造林、退耕、管护同步发展的路子。历年来累计退耕还林1500亩,荒地造林1850亩,封山育林3500亩,森林草覆盖率达到68.3%,取得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加大对农业的指导,全面推进科学种田。几年来,党支部坚持把农业生产放在首要位置来抓,大力推广科学种田,大搞秋冬种植,坚持宽窄行,东西向的规范化栽植技术的使用和推广,搞好大户承包,连片种植;把经济林、蔬菜种植列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生猪养殖。寨冠村被列为大路乡秋冬种植示范点。同时在寨冠村杰峰公司建立起全乡远程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发展柑桔林100亩,种植蔬菜380亩,出栏生猪1300头,起到了很好的远程教育示范带动作用。 通过近三年来努力,寨冠村人民生活质量大大提高。组组户户通公路,全村人民喝上了清洁卫生的自来水,家家有电视,70%的家庭还有了手机,50%的家庭摩托车,农民增收有出路,群众的生活愈来愈好,寨冠村党支部的小康建设业绩日渐凸现。 寨冠村党支部不甘落后,围绕村级支部“五个好”的创建目标,带领二千多人民奋发图强,艰苦创业,带动了寨冠村的快速发展,成为了我乡争先创优的典型,是大路乡“五个好“的村级党支部。近几年来,该支部分别得到了县乡党委政府的多次表彰,2005年获大路乡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单位;2006年获大路乡基层组织建设二等奖;2007年获大路乡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单位;2008年获大路乡基层组织建设二等奖;并且寨冠村连续两年获大路乡全面工作一等奖;2011年获县“好”等次的先进基层党组织。 |
长征村 |
长征村位于孟溪镇和大路乡的两条大河交汇处,东与妙隘乡矮色村接壤,距乡政府所在地3公里,距孟溪火车站4公里,与孟溪镇寨阳村、寨冠村、后硐村、大路村为邻,全村国土总面积5.6平方公里,有耕地3689.4亩,辖9个村民组:高车组,张家湾组,黑保沟组,楼阁组,蚂蚁寨,唐家组,将军坉组,黑保城组,杨家组,共543户2502人,全村地势平坦,交通十分便利,土地宽广,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高车院落。发展口号:凝聚人心,抢抓机遇,加速发展,比成绩,爱家乡,做表率,讲奉献。长征村原分为高车、云盘两个行政村,2004年,为适应新形势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展需要,有效增强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借全县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集中教育整顿活动之机,将高车村和云盘村合并为长征。 |
田坝村 |
田坝村位于大路乡南部,北与大路村相邻,东接后硐村,南连孟溪镇,西交坪江村、大湾村。全村有自然寨19个,国土总面积6.7平方公里,有耕地3087.6亩,辖14个村民组:田坝子组,兴隆组,向阳组,凤形组,黄花组,岩科组,老院组,黄泥组,仙人组,把总组,老屋组,大沟组,盈家组,桃坪组。共553户2116人,田坝村原隶属于乜江乡,1992年撤并建后归大路所管辖。田坝村为岩溶化构造丘陵地貌,地势较为平坦、广阔,接受蚀源区的物质堆积,地面相对切割程度较小,地形起伏不大,多成丘陵状,母岩多系白云岩、白云质灰岩近代风化坡残积物及冲积物,地下岩溶发育,地下水充足,其田坝朝阳寺塘库属地下水资源。松印公路从南向西斜穿越田坝村全境,兰大公路也在此与松印公路交汇,其交通十分便利。其境内有小学一所,民办幼儿园一所,电力管理单位一个。 |
后硐村 |
后硐村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土家族发展口号:团结协作,奋力拼搏,为建设美好的后硐而努力所辖村:龙劲组,大槽组,懂上组,余家冲组,油房组,中院组,水井组生产总值:1968.6万元自然条件:地势较为平坦,广阔,接受蚀源区的物质堆积,地面相对切割程度较小,地形起伏不大,多成丘陵状特色美食:米豆腐,花生,资源:水稻,油菜 |
坪江村 |
坪江村概况 --人口总数:2337人农业人口:2236人非农业人口:101人 --行政区面积:4.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10.1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土家族发展口号: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所辖村:生产总值:2143.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坪江商业街名特产品:水稻,花生,茶叶办公所在地:乜江公路边 --自然条件:坪江村为岩溶化构造丘陵地貌,地势较为平坦、广阔,多成丘陵状,松印公路贯穿全村,坪江至大湾沟、坪江至矮堡、桂芽、沿坪、大溪、坪江至干田坝通村也交汇于此,交通十分发达,大路河从西向东流过,同时也是徐家河灌渠流经之地,水源充足,是大路主要产粮区。资源:花生,茶叶 |
桂芽村 |
桂芽村位于大路乡西北部,北与重庆市秀山县兰桥镇邻,东接和平村,南连矮堡、,西交大溪村。全村有自然寨18个,国土总面积5.4平方公里,有耕地4046.5亩,辖16个村民组共671户2936人,桂芽村为岩溶化构造丘陵地貌,地势较为平坦、广阔,接受蚀源区的物质堆积,地面相对切割程度较小,地形起伏不大,多成丘陵状,母岩多系白云岩、白云质灰岩近代风化坡残积物及冲积物,地下岩溶发育,有岩溶井、泉、溶洞,地下水丰富,典型的地下水有渔泉,其水质清淅,流量大。这里田方土整,并有发源于大溪沟的一条小河流经此地,同时也是徐家河灌渠覆盖范围,水源充足,是大路的主要产粮区。 |
大湾村 |
大湾村位于大路乡西南部,北与坪江村相邻,东接田坝村,南连孟溪镇,西交耿溪村。全村有自然寨15个,国土总面积8平方公里,有耕地2654.1亩,辖9个村民组共280户1231人,大湾村原隶属于乜江乡,1992年撤并建时,乜江并入大路乡,大湾沟村属高山沟谷地形,山体大,切割深,土质以浅变质岩、变余砂页岩、冰渍角砾岩为主,外围多分布砂页岩等残积风化物,土壤侵蚀强烈,水土流失严重。 |
耿溪村 |
耿溪村位于大路乡西部,北与沿坪村相邻,东接瓦厂村,南连大湾沟村,西交冷水乡罗泊村。全村有自然寨15个,国土总面积7.1平方公里,有耕地3043.2亩,辖15个村民组共464户2042人,耿溪村原隶属于乜江乡,1992年撤并建时,乜江并入大路乡,耿溪村一并划归大路管辖。耿溪村属高山沟谷地形,山体大,切割深,土质以浅变质岩、变余砂页岩、冰渍角砾岩为主,外围多分布砂页岩等残积风化物,土壤侵蚀强烈,水土流失严重。辖区内有松印公路从东向西贯穿全村,交通十分便利。大路河从西向东流过,徐家河水电站和徐家河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在耿溪村。 |
矮堡村 |
矮堡村位于大路乡西部,北与桂芽村相连,东接和平村,南连瓦厂村,西交沿坪村。全村有自然寨6个,国土总面积4.2平方公里,有耕地2065.4亩,辖5个村民组共293户1314人,矮堡村原隶属于乜江乡,1992年撤并建时,乜江乡并入大路乡,矮堡村划归大路所管辖。矮堡村为岩溶化构造丘陵地貌,地势较为平坦、广阔,地形起伏不大,多成丘陵状,地下岩溶发育,是徐家河灌渠覆盖范围,农业生产用水充足,是大路主要产粮区。 |
沿坪村 |
沿坪村概况 人口总数:1242人农业人口:1162人非农业人口:80人 --行政区面积:4.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29.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土家族发展口号:团结协作、和谐共事、干事创业 --所辖村:沿菜沟组,板栗组,河坝组,曹土组,张家组,将军山组,半坡组生产总值:1596.1 --主要经济产业:茶叶名特产品:茶叶办公所在地:河坝边 --自然条件:沿坪村属高山沟谷地形,山体大,切割深,特色美食:资源:茶叶 |
大溪村 |
大溪村位于大路乡西北部,北与重庆市秀山县兰桥镇相邻,东、西接桂芽,南连沿坪村。全村有自然寨15个,国土总面积6平方公里,有耕地2169.2亩,辖11个村民组共302户1253人。大溪村属高山沟谷地形,山体大,切割深,土质以浅变质岩、变余砂页岩、冰渍角砾岩为主,外围多分布砂页岩等残积风化物,土壤侵蚀强烈,水土流失严重。 |
瓦厂村 |
瓦厂村位于大路乡西部,北与矮堡村相邻,东大路村,南连坪江村,西交桂芽村。全村有自然寨12个,国土总面积3.7平方公里,有耕地2094.8亩,辖10个村民组共460户2337人,耿溪村原隶属于乜江乡,1992年撤并建时,乜江并入大路乡,瓦厂村为岩溶化构造丘陵地貌,地势较为平坦、广阔,接受蚀源区的物质堆积,地面相对切割程度较小,地形起伏不大,大路河从西向东流过,同时也是徐家河灌渠流经之地,水源充足,是大路主要产粮区。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