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盆村位于永安乡中心东部,与重庆市秀山县峻岭乡大坨村和本乡辽木村紧紧相连,南部、西部、北部与本乡永安村接壤,全村总人口1022人,其中农业人口1016人,非农业人口6人,共辖8个村民组,共263户,党员15人,行政区面积6.2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560亩,全村以汉族为主;其中苗族、土家族为辅,这里乡风文明、民族团结、和谐共处。
主要经济产业及名特产品:
1、木盆村的名特产品是胡萝卜,这里的土壤最适合种胡萝卜,胡萝卜色彩鲜红,表面光滑,又长又大,营养丰富,亩产高达2吨多,收入现金五六千元,是当地的特色产业,除自己供美食之外,还大量销售给周边的市场,现已初具规模成了我地的名优特产美食等。
2、木盆村2011年争取了“冬桃”种植项目,形成了木盆村的经济产业,现木盆村满山遍野,土块、荒山全都种上了“冬桃”,促进了木盆村的产业结构调整成了一个秀丽桃花村,冬桃即是一个反季节的名特产品,六月花开令人心醉,花荣叶茂收入倍增。
3、木盆村接壤重庆市秀山县峻岭乡大坨村,紧靠大山处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锰”,在60年前曾经开采过,木盆村支两委与乡人民政府正在着手与招商引资进行探矿和试采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0628211 | 554100 | -- | 查看 木盆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永安村 |
永安村地理位于永安乡中心地,永安村下辖十个村民组.全村总人口1458人,其中,农业人口1442人,非农业人口16人;全村共366户,党员29人,行政区面积7.8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676亩,全村以汉族为主,其中苗族,土家族,为铺。这里乡风文明,民族团结,和谐安宁。 永安村所居住地位于中国工农红军红三军九师师部所在驻扎地。其历史悠久,是十足的红色老区,现遗留有二处住所,一处位于永安村院子组,其房屋内有4个雕刻,茶杯,鱼、螃蟹、蝴蝶及房屋挑是一个难得的木雕,一处位于永安村舒家沟组。 |
鸣珂村 |
鸣珂村位于永安乡中心所在地的西部,与石梁乡简家沟村相邻,东部与本乡白果村相隔一条河流,距永安乡政府所在约五公里路程。北部与永安村相邻,南部与印江县刀坝乡全明村接壤。全村总人口1381人,农业人口为1358人,非农业人口23人,共辖10个行政村民组,共计386户,党员18人,预备党员2人。行政区面积7.8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716亩。全村以汉族为主,其中苗族、土家族、侗族为辅。鸣珂村主要以种植水稻、油菜、玉米、大豆为主,经营洋芋为辅。 在鸣珂村雷家寨村寨旁有一天然溶洞,洞口约高20米,宽10余米,常年有一股清泉从洞内流出,泉水冰凉刺骨,如赤脚站在水中,10秒钟就让人受不了。人站在洞口边,就能感觉到洞内时时有一股凉风扑面吹来,让人倍感凉爽,故美其名曰:凉风洞。每遇夏天,路人经过此地都要在洞口边坐上一阵子,洞口边往往是座无虚席,大家都争着在此乘凉避暑,被当地村民戏称为“避暑山庄”! |
沙堡村 |
沙堡村位于永安乡中心东南部,与本省印江县木黄镇及本县石梁乡接壤,东南面与辽木村、西南面与鸣珂村相连,上南与梵净山连绵起伏不平、群山怀抱一个小盆地里居住。最高峰化稿坪排山坳海拔1570米,是武陵山脉主峰的一角,中高段有密密麻麻的油杉树天然林,有四季常青的稀有树种黄杉及满山遍野的松树,还有一望无际的灌木林,盆地里是上百顷的农田保护区,油菜花在稻花盛开时香喷喷,五颜六色味亦芬芳,令人心醉。 沙堡村总人口1382人,其中农业人口1340人,非农业人口42人。辖11个村民组328户。党员34人。行政区面积8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660亩,全村有五种少数民族(汉族、苗族、侗族、土家族、回族),但主要是汉族聚居的地方。是乡风文明、民族团结、和睦共处的和谐村寨。 半沟佛安寿庙位于村东部,寺庙建设至今有50多年了,但真正由县民宗局批复正式挂牌是在2010年农历的6月19日,这天有两千多人参加,还举行了隆重的庆典活动,有附近本县的石梁乡和甘龙镇、印江县的刀坝乡和秀山县的确隘口镇的人参加,非常热闹,现在每年的6月19日都要在佛安寺举行一次这种大型活动。 这里有上百年的稀有树种黄杉林和各种各样树种构成的自然生态。有高数十米的瀑布从岩上直流下山脚,有清幽幽的龙洞水由此哗哗的流过、庙里有高大的菩萨塑像,最高处有金光闪闪的金鼎、有开展民间文艺小戏小品的演唱组、川流不息的游客在此曾享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风景绚丽、前后有人、气候宜人、天然氧吧和迷人的奇观使人流连忘返。这里是你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在炎热的夏季还能体验到冬暖夏凉的神奇,这里还盛产野生的樱桃,荔枝、称砣子、马0葡萄、是一个环境优美,舒适的好地方。 |
潦木村 |
潦木村位于永安乡东部,与本县石梁乡接壤,和重庆市秀山县隘口镇毗邻,地处边远高寒地带,四季凉爽,空气清新,绿树草青,风景优美,锰矿资源丰富,盛产野生猕猴桃,还有包谷酒。潦木村辖5个村民组,共145户,总人口677人,其中农业人口为664人,非农业人口为13人,以汉族为主,苗族、土家族、壮族、侗族为辅,有0党员13人,女党员1人。总面积为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652亩,其中田205亩,土447亩,是一个土地辽阔利于放牧的好地方。 |
木盆村 |
木盆村位于永安乡中心东部,与重庆市秀山县峻岭乡大坨村和本乡辽木村紧紧相连,南部、西部、北部与本乡永安村接壤,全村总人口1022人,其中农业人口1016人,非农业人口6人,共辖8个村民组,共263户,党员15人,行政区面积6.2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560亩,全村以汉族为主;其中苗族、土家族为辅,这里乡风文明、民族团结、和谐共处。 主要经济产业及名特产品: 1、木盆村的名特产品是胡萝卜,这里的土壤最适合种胡萝卜,胡萝卜色彩鲜红,表面光滑,又长又大,营养丰富,亩产高达2吨多,收入现金五六千元,是当地的特色产业,除自己供美食之外,还大量销售给周边的市场,现已初具规模成了我地的名优特产美食等。 2、木盆村2011年争取了“冬桃”种植项目,形成了木盆村的经济产业,现木盆村满山遍野,土块、荒山全都种上了“冬桃”,促进了木盆村的产业结构调整成了一个秀丽桃花村,冬桃即是一个反季节的名特产品,六月花开令人心醉,花荣叶茂收入倍增。 3、木盆村接壤重庆市秀山县峻岭乡大坨村,紧靠大山处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锰”,在60年前曾经开采过,木盆村支两委与乡人民政府正在着手与招商引资进行探矿和试采 |
落星村 |
落星村位于永安乡中心南部马脑山下,南与印江县刀坝乡一岭之隔,东西部与永安村近邻,北部与茶园村接壤。落星村正修建通组公路五条,其中一条已立项为松印县级公路,驱车从高达且庄严的乡新政府大楼前,经乡中心完小沿小溪直上不到一公里就来到了视眼不广阔,但环境优美的落星村委会,卫生室所在地,这里是落星村最集中的地方,今年新办了一所民办幼儿园。 全村总人口1480人,其中农业人口1456人,非农业人口24人。落星村共辖17个自然组,党员24人,行政区面积8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780多亩。全村多以汉族、苗族为主。这里的多民族团结,能和谐相处,世代友好。 落星村座南偏北方向,面向东方。每当太阳冉冉升起时,就能感受到阳光的温暖,更适合很多农作物的生长。一直以来落星村多以水稻、玉米、黄豆等为百姓主要经济产业。在2000年期间落星村争取到了一批枇杷、梨树苗等。现已丰收初见成效,丰收的果实让百姓露出了笑容,也期待远方的朋友到落星村旅游知道,让我们的名特产品更好更快发展。 进入落星村委会所在地,沿县级公路盘山而上,一路所见都是满山的参天大树,风景如画,鸟语花香。时而出现几个人才能合围的枫香树。 不知不觉您已进入落星村苗族——中古坡。这里曾是红色根据地。以苗族为主的自然组。他座落于半山腰,距落星村委会1公里。地势险要,也是兵家必争之地。红军就曾在这里驻营,并建立苏维埃政权。那是生活紧张,非常艰苦,有一名红军战士因病牺牲,但至今无人清理。当地都叫那地方为红军坟。红军住过的房子至今保存完好。在寨子的前方森林深处有用于与土匪战斗的营盘,如身在营盘内向下瞭望,山下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在那不平静的年代里,先辈的精心设计的哨卡值得我们的敬佩。苗寨里百姓非常好客。无论您来至何方,何种皮肤,什么样的语言,都如自家人一样,苗寨上没什么海鲜,却能吃到最原生态的野味。没有添加任何饲料养的生猪,可供来至四面八方的朋友吃顿大餐——刨汤肉。还有农家的腊肉、土鸡。苗家的菜豆腐、灰豆腐等等一系列的农家小菜。让您吃的健康舒心。 这就是苗家向您推介的乡间美食名特产品。 |
三岔溪村 |
三岔溪村位于永安乡政府东北方向,距永安乡政府所在地6公里。总人口1015人,其中农业人口990人,非农业人口25人,其行政区面积有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80亩;以汉族为主,苗族、土家族为辅。三岔溪村共辖10个村民组。其产业以烤烟和传统产业为主。三岔溪村森林覆盖面积占总面积的80%。可谓是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是避暑、农家乐的好去处。其中名优特产有本地腊肉和灰豆腐。美食有素豆腐,招魂粑,神仙豆腐,龙爪,猫耳卷,木椒子,野生猕猴桃,八月瓜等。 |
地茶村 |
地茶村共辖12个组,总人口1568人,其中农业人口为1518人,非农业人口为50人,以汉族为主,土家族、苗族、侗族为辅的多民族村,分散居住在各个组。 地茶村交通便利,可以从甘龙镇甘龙中学处直上3公里即到,还可以从五官村石桥电站处直上2公里即到,也可以从三岔溪村龙秀自然寨处直上2.5公里即到。从五官至地茶的村级公路现正在实施硬化工程。每个自然寨都位于村级公路沿线,只要沿公路划一个360度圆周便可到达各自然寨。地茶村每个组坐落平稳,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有耕地面积806亩,退耕还林面积1668亩,经济林300余亩,新开垦土地278亩。森林覆盖率高、耕地面积平坦,还有界牌水库、蓄水池,小山塘蓄水池20余口,完全能够供应地茶村多种多样种养产业之用。地茶村主要以烤烟和金银花为经济产业,来带动地茶村主要经济收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
五官村 |
五官村位于永安乡政府的东部,距离政府所在地4公里,总面积7.5平方公里。其耕地面积820亩,其中田320亩,土500亩。全村下辖有10个村民组分别是;六尺坡组,芩塘一组、芩塘二组、芩塘三组;五官上街组、五官下街组、五官后街组;屯田大寨、屯田中寨、屯田小寨。民族组成;主要分布有汉族和苗族、彝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2010年末全村总人口132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4人,农业人口1291人,总户数339户。全村经济总收入150万,农民人均有粮352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800元。 龙秀沟是五官村的一个独特风景点,它有着很好的地理环境优势,位于五官村的东南部,从甘龙到五官需途经石桥处,从该处往三岔溪村方向直走1公里即到,当快要到时,远远就能看到一个宽15米、高20的瀑布,这就是龙秀沟最显眼的地方,它的水源来自于三岔溪村龙秀自然寨的大龙洞和小龙洞,一年四季都没有干涸过,并且就是今年的天干,也没有变小过,这是特有的自然水资源。 龙秀沟的海拔从300米到1300米不等,形成了湿润、冷凉的山区立体气候,五官人民充分利用丰富的水资源进行良田的灌溉、发电照明和商业用电。 今年五官村的养殖能手胡宗仁购鱼苗2万尾放入该瀑布处的水库中进行生态养殖,其味道鲜嫩,肉质可口,是人们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闲暇之时还可来此进行垂钓,放松放松,好不悠闲自在。 |
团堡村 |
团堡村位于地理位置西南方向的玛瑙山脚下,全村共402户,总人口为1622人,其中农业人口1567人,非农业人口55人,行政区面积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38亩,是以汉族为主的民族村,以汉族,苗族,侗族,土家族,仡佬族相组合的民族村,所辖15个村民小组.是以水稻,玉米,油菜,土豆,红薯,为主的农业产业,以兰竹,果树,白术,玄参中药材为主的经济产业,以水稻试点绿色食品为特优产品,以河沟中的自然野生螃蟹为特色美食,于1981年9月25日松桃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在黄泥堡设立了苏维埃,红军于与土豪劣绅在玛瑙山神仙洞的战斗旧址,此两处地方有许多人士经常旅游观光,以成了小有名气的红色旅游景点。 曾经多少沧桑岁月的洗礼,团堡村这神秘土地就这样地经风沐雨,默默地承担着自己的使命,依偎在祖国的怀抱中,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呼唤下,封闭的山门随着改革之风徐徐开启。人们才惊奇地发现,这里的资源是如此丰富……而这一切都怀实如清溪流水,朋友只有你靠近了才会觉得真切。 凉亭凉桥、修建位置在团堡村人民都必须经过的地方(即凉桥凉亭)。在酷热的夏季,村民都会来这里乘凉,如遇到刮风下雨之日,这里也是人们避风雨的好去处。桥的结构由32根漆茱红色大小一样,长短各异的木树落地建成,两边共14个乘凉空,一边各层7个乘凉空。桥宽6米,桥内人行道宽3米,两边乘凉空各占1.5米。桥底下的水四季就这样叮叮当当永不间断的流淌着,桥柱上写着各式诗韵丰富的对联,板壁上刻画着多彩多姿的图画,桥顶端六角横放着3条飞龙,飞龙之下四方板壁皆写着,刻画着,“文昌阁”和春、夏、秋、冬、季节耕种图画。“凉桥凉亭”亦名“文昌阁”。 团堡人民欢迎你的光临. |
茶园村 |
茶园村位于马脑山脚下的茶园村,距永安乡政府5公里;茶园村现有17个村民小组,382户居民,总人口1380人,村组干部20人,党员24人,其中无职党员10人。耕地面积568亩,茶园村主要以茶叶、核桃种植为主导产业、畜牧养殖为辅。近年来,村党支部,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重要思想和-精神为指导,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全面更新品种,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同时依托丰富的草场资源,大力发展畜牧业,增加畜牧业收入比例,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1980元。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