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井研县西北边沿的镇阳乡,与青神县接壤,幅员面积33.4平方公里。所辖11个村、84个组、1个街道居委会,全乡2850户、9539人,总耕地面积13130亩。
镇阳乡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水资源,或供开发的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明末起义军领袖张献忠行军留下的一手旗和亲笔石刻的“四大名山‘以及井研的最高峰——天云顶,就在镇阳乡。五万亩土地上,新桥、石龙、凉风、三家沟四座水库的沟渠星罗密布,充足的水利资源为全乡的生产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镇阳乡的人民已经改变了传统的耕作意识。加入WTO以及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为镇阳乡的发展开辟出了广阔的天地。五千亩林竹郁郁葱葱;曾经出口西欧的制茶业欣欣向荣,一千亩优质茶园正在创建;优质批杷、丰水梨、黄金梨、桠柑等小水果规模种植,遍布全乡;福田蘑菇、福田养螺、饲草养兔,绿色农业蓬勃发展;长白、约克、LDY等优质种猪及波尔山羊、南江黄羊规模养殖。“公司+农户”的订单农业路子逐步践行,群众生产生活热情日益高涨,业主开发如雨后春笋,政府鼓励、扶持民营经济更是大张旗鼓。.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33.4平方公里 | 511124213 | 613100 | 0833 | 查看 镇阳乡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研城镇 |
井研县辖镇,县府驻地。原为城厢镇,1952年更名新华镇,1958年属研城公社,1962年改城关镇,1981年更名研城镇,1985年长河、来凤两乡并入。位于县境中部,面积51.3平方公里,人口4万。213国道过境。辖永胜、三合、霁虹、高坡、来凤、塘角、白塔、幸福来、大堰、大林、宋高山、同心、飞跃、光辉、红太阳、楼房冲、造福、杨利、新道路、干谷冲、新兴、建新、高家寺、巩固、化里、红旗、建华27个村委会和解放、胜利、民主、和平、白塔、夏家桥、建设路7个居委会。乡镇企业有轻纺、丝绸、粮油加工等厂。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薯类。养殖业以猪、禽、蚕为主。. |
马踏镇 |
马踏镇地处井研南大门,幅员面积37.5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125个村民小组,1个街道居民社区居委会,5个居民小组,总户数8861户,总人口26253人,其中,农业户6552户,农业人口21595人。2005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33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33元。该镇1994年被川委发(1994)63号文件例为全省100个小城镇试点示范镇;2003年被川府发(2003)21号文件例为100个重点小城镇。 马踏镇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茫溪河穿境而过,矿产资源以岩盐、页岩、天然气为主。全镇岩盐储量23亿吨,优质页岩遍布全镇。 、 马踏镇工业基础好,布局合理,盐矿年产卤200万标方,联峰盐化井研分公司年产盐15万吨,织布厂拥有织机1300台。此外,已形成制砖、塑编、粮油加工、酿酒、丝绸为一体的工业布局。 马踏镇交通等基础设施完善,水、电、气充足,国道213线和省道305线在这里交汇,贯穿全境,威远气田天然气输气主管横贯东西,通讯网络、光纤电视覆盖全镇投资环境良好,为投资提供便捷、优惠的用地、税收、信贷服务.. |
竹园镇 |
井研县辖镇。1952年建中心、竹园两乡,1958年并两乡成立竹园公社,1983年置竹园乡,1986年建镇,1992年石牛、广胜两乡并入,1995年石牛乡析出。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27公里。面积40平方公里,人口2.2万。省道自(贡)雅(安)公路过境。辖烈士、星辉、学田、小房、通光、月丰、回龙、大地、大坪、桥湾、银辉、堰山、艳阳、广新、广丰、-、新房、高石坎、鱼池、德银20个村委会和竹园街居委会。乡镇企业有茶叶加工厂。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薯类。养殖业以猪、禽、蚕为主。竹园烈士陵园是省重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研经镇 |
井研县辖镇。原名研经乡,1958年改公社,1962年龙潭、农新划出,1983年复置乡,1986年龙潭乡并入,1989年建镇,1992年农新乡并入。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12公里。面积41.7平方公里,人口3万。公路通县城。辖研经、横连、共富、研丰、洞虎山、断桥、柏杨、大河井、同前、塘家、大团、青春、燕子、凤翔、红光、石堰、柿子、双塘、龙潭、全福、五彰、观音、黄石、农新、新春、五同、太安、四方、柏家、庙子井、殷家河、五桂、王家沟33个村委会和研经街居委会。乡镇企业有猪鬃厂、机砖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薯类。养殖业以猪、禽、蚕、蚕种为主。今文经学家廖季平、原民革中央副主席熊克武生于此地。. |
周坡镇 |
井研县辖镇。原为周坡乡,1958年改周坡公社,1962年石马、金紫划出,1983年复置乡,1986年石马乡并入,1989年建镇,1992年金紫乡并入。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24公里。面积72.9平方公里,人口2.8万。井研至青神公路过境。辖友盟、团山、周坡、金鱼、天宫、羊叉、龙桥、英雄、石船、红岩、高东、火箭、上游、盐井、付加、大河、卫星、白架、石马、龙凤桥、平原、黄桷、增产、大石包、余店、三塘、小木、金紫28个村委会和周坡街居委会。乡镇企业有酿造厂、农机修配厂。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薯类。养殖业以猪、禽、兔、蚕为主。盛产柑橘。国际柑橘学会及17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均来此考察,并对该镇利用非耕地建立大面积柑橘园给予高度评价。. |
千佛镇 |
井研县辖镇。原为千佛乡,1952年民建、长年2乡分出,1958年与宝五乡合建千宝公社,1969年改千佛公社,1983年复置乡,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8公里。面积41.9平方公里,人口2.3万。213国道过境。辖千佛、永忠、凉水、大学堂、石碾、高岩、桅杆、桥坝、后冲、民建、梅家湾、民主、永裕、汪家冲、新群、胜利、将军、石家、合力、楼房、共裕、李家寺、长竞23个村委会和千佛街居委会。乡镇企业有造纸、塑料、农机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薯类。养殖业以猪、禽、蚕为主。特产“台柚”。. |
王村镇 |
王村镇地理条件优越,交通优越,交通便捷,地处井研县南端,西邻五通桥区19公里,北接乐山大佛20公里,国道213线纵横全镇12公里,村道水泥路硬化17.5,发达四通八达的公路连接村村组组。全镇幅员49.98平方公里,下辖27个行政村,1个街道居委会。2002年来,全镇7462户,总人口15624人,总人口中农业人口22398人,耕地基6158亩,耕地中田15624亩,土10534亩,工农业总产值1.61亿元,其中工业产值达1.12亿元,农业产值实现0.4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48元,财政税收实现193万元。 王村镇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元酷暑,日平均气温17.3度;水资源丰富,茫溪河、黄钵河、磨池河由东向西经全镇汇入泯江,年降雨量1100毫米;土地肥沃,极适粮、果、桑、竹、木、畜、禽、渠等种养业的发展,标准化畜牧养殖场新建14个,常年粮食生产量11000吨,以桠柑为主的优质水果3000吨,产茧1200担。 王村镇二、三产业起步晚,发展快,国道213线杨家至石塔段建筑、建材、轻纺、化工企业11个,水泥、资砖、化纤等工业产品畅外貌国内大中城市。小城镇建设旧城改造的汇龙新街2公里开发全面完成,被市政府列为小康住宅示范镇,教育、卫生、通讯、邮电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功能齐全。王村镇地下盐矿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已建成35KV变电站一座,通讯网络先进,光纤电缆覆盖全镇。 王村镇山川秀娄,人民勤劳朴实,明礼诚信,渴求发展。王村镇党委、政府务实高效服务于经济建设,期盼社会各界投资,开发、经商、办厂,将以高效的服务,宽松的环境,优惠的政策,共谋发展。. |
三江镇 |
三江镇位于井研县城南部十三公里,乐山市区东部二十九公里。国道213、省道305线,茫溪河、月波河、木瓜河交汇于集镇边并穿境而过,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宋塔”屹立于镇东。全镇幅员面积31.43平方公里,集镇面积1.2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1.67万人,集镇常、暂住人口0.5万人,现在耕地面积1.64万亩。200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15亿元,农业总产值0.43亿元,财政收入210万元,人均纯收入2726元。 许多优越条件授惠于三江,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茫溪河、月波河以长滩水坝为堤蓄水460万方,74口山坪塘、1 座小二型水库蓄水120万方,为工业的兴办、集镇建设、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提高了丰富的水资源。畅通的国道、省道与乡村道路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创造了便捷的交通条件。充足的电力、天然气资源为工业、农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能源。发达的电信、联通通讯网、有线广播电视、电话为政策、法律、科学技术、信息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集镇基础设施完善,社会治安环境良好。工业以化工、建材、轻纺、酿造等产业为主,境内有丰富的盐矿、页岩、水、土地、劳动力等资源可供开发利用。农业以粮、蚕、柚、藕、木竹、优质水果生产为主,以生猪、小家禽为主的养殖业优势明显,初具产业规模。 目前,境内有以盐卤资源为主的化工业;以页岩为主的建材业;以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为主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退耕还林、生态建设、休闲观光农业);以集镇市场开发为主的旧城改造可供开发,政府配套一切优惠政策。总之,三江镇以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开放的发展意识,宽松的投资环境广泛招商。全镇人民热忱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前来三江考察、投资,共谋发展,共创美好明天。. |
东林镇 |
东林镇位于井研县城东,距县城12公里,镇辖19个村,1个街道,总人口1652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02人,总户数5104户,耕地面积19088亩,其中田8355亩,土10733亩,全镇工农业总产值3052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966万元,农业总产值2120万元。 东林经济以农业为主,支柱产业:生猪、粮食、蚕桑、小水果等,特种养殖:甲鱼养殖。. |
磨池镇 |
井研县辖乡。1958年为磨池公社,1983年置磨池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28公里。面积16.7平方公里,人口1万。井研至乐山公路过境。辖磨池、曾家桥、元丰、元口、三青台、龙池、成加、金家沟8个村委会和磨池街居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薯类。养殖业以猪、禽、蚕为主。. |
集益乡 |
集益乡位于县城城北八公里,国道213横穿全乡境内,地处浅丘山区,辖区有11个村,9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6000人,主要特产:丰水梨、蚕桑水产品、生猪等,投资环境优越,有大量的竹资源待开发,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希望、欢迎广大有志之士来我乡投资、发展。. |
纯复乡 |
井研县辖乡。1935年建纯复乡,1958年属研城人民公社,1962年析置纯复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7公里。面积33.8平方公里,人口1.1万。县道公路过境。辖五一、田家沟、锣心、砖房、观塘、东山红、尖钵、永乐、跃进、和平10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木材加工等厂和建筑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薯类。养殖业以猪、禽、鱼、蚕为主。. |
三教乡 |
三教乡位于井研县西大门,全乡幅员面积20.47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74人,海拨高度在398——476米之间,平均降雨量为1000——1200MM,日照750——1200小时。三教乡到县城10公里,到乐山城区27公里,全乡8个村,57个村民小组,一个街道居委会。2002年年末统计全乡有2394户,总人口为7669人全乡耕地11895亩。. |
高滩乡 |
井研县辖乡。原为高滩乡,1958年属研城公社,1962年析置高滩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5公里。面积19.7平方公里,人口1.2万。县道公路过境。东林河横贯乡境。辖高滩、黑冲、双鹅、水井、五龙井、高石、柏林、木耳、利群、五谷、增建、永和12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塑料、农机修配、机砖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薯类。养殖业以猪、禽、蚕为主。. |
宝五乡 |
宝五乡位于井研县西南方,距县城12公里,与三教乡、千佛镇、四合乡、市中区白马镇、青平镇毗邻。 宝五乡幅员面积36平方公里,总耕地20207亩,其中田11395亩、土8834亩,人均耕地1、96亩。现有人口10778人,其中集镇常住人口311人,13个行政村、75个村民小组、1个街道居民委员会、3176户人。有宝五街和五龙场街两个集镇市场。2002年人均纯收入2132元。 宝五乡修通了连接三教乡、千佛镇的水泥路7、5公里,村村户户修通了机耕道200多公里,安装了光纤电视,村村通了电话。全乡固定电话400余部,手机1000多部。交通信息条件正在不断改善。街道铺成了水泥路面,新修了农贸市场,有门面200多个,经商人员800余人。 宝五乡有一座小二型水库—跃进水库,修于1973年,面积2、2平方公里,蓄水4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1530亩,有山平塘65口,石河堰11道,毛坝水库灌渠途经8个村25个组。 宝五乡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有机砖厂、蚕站各一个;酒厂、猪鬃厂各两个,效益和发展势头良好。 宝五乡属典型的农业乡镇,生猪、山羊、稻米、大豆在县内外都享有很好的美誉。历来有“稻米之乡”的美称。 宝五乡近年来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可喜成绩,在全乡建成了四大基地: 建成了以盐湾村为示范点的种草养羊基地,种草1200亩,基础母羊达1100只,年出栏山羊近万只;形成了以四棵村为示范点的水产养殖基地,全乡休稻养鱼1200亩,产鱼200万斤,产值500万元,人均增收120元;形成了以塘湾村为示范点的小水果基地,种植脆红李500多亩,优质黄金梨100亩,冬桃200亩;建成了以金狮堰村为示范点的小家禽养殖基地,全乡年出栏家兔、鸡鸭鹅等小家禽80万只。 宝五乡民风淳朴、资源丰富、剩余劳动力多,社会治安良好、交通信息条件正不断改善,热忱欢迎有志之士加盟建设宝五。. |
四合乡 |
四合乡位于井研县西南部边陲,紧邻乐山市中区的普仁、青平等乡镇,与马踏、磨池等乡镇相接,全乡幅员面积28.4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68个村民小组。2002年底,全乡总户数2504户,其中农业户2355户;总人口8051人,其中农业人口7867人;总耕地面积10290亩,农业人平1.3亩,其中田7160亩,土3130亩;退耕还林(草)面积1500亩;工农业总产值2270万元,其中农业业总产值20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70元。属典型的浅丘纯农业乡。县道四(合)马(踏)7.5公里(其中四合段4.5公里)水泥路相通,已形成乡、村、组、户公路网络,乡、村道建成晴雨通车路面。水、电、通信、电视光纤等基础设施齐全。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条件较好。 四合乡有独具一格的资源优势: 1、大量的耕地和“四荒”地资源; 2、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占总人口的57%; 3、有储量丰富的优质页岩资源; 4、有4.5座小(二)型水库和40口山坪塘的水域资源; 5、有丰富的林竹资源,全乡森林覆盖率38%; 6、有历史悠久的生猪、禽兔和渔业等养殖优势资源; 7、有以2000亩脆红李为主的水小果、柑桔资源; 8、有近300亩的乡园艺场开发资源。. |
黄钵乡 |
井研县黄钵乡地处井研县城西南,与犍为县罗城、荣县留佳镇接壤距县城26公里、全省重点小城镇马踏镇9公里,距乐山城30公里。现有农业人口1.1万人,集镇人口400人,全乡总幅员面积34.3平方公里。 目前已形成四级公路网:马踏——黄钵水泥路面9公里,井研至建为罗城公路黄跨全乡。邮电通信畅通:建成移动通讯发射站,拥有程控电话1000门,光纤电话300户;全乡农村电力网络改造全部完成,集镇功能相对完善,有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及营业的门面。 全乡土地肥沃,属线丘农业,耕地面积1.7万亩,非耕地面积3.3万亩(其中荒山坡2万亩可供开发),海拨380米,日照1100小时,年均降水量1100毫米,水资源想对充裕,农村富余劳动力较多,劳动力低廉。12行政村,92个村民委员会、1个居委会、2个居民小组,获高级职称的科技人才3人,中级职称20人。 目前形成两大绿色产业基地乡镇;蕉藕生产基地和林竹生产基地。其中,蕉藕年种植面积1万余亩,产量近20000吨,年可实现初级淀粉4500吨,是典型的绿色开然环保食品,可生产精制淀粉、方便快餐粉丝、膨化食品、液体葡萄粮、藕渣可用于生产饲料和造纸,享有“周身是宝”的美誉,井研县藕芋协会97年落户我乡,具有宽松的政府环境,因而具备了巨大的开发价值和前景。林竹面积1万余亩,产量已初步实现1000余吨,可广泛用于造纸、竹编等。生猪出栏1.5万头,品种改良和养猪势头如如荼。花椒及水果品种繁多,尤其以桠柑闻名,种植面积达4000亩,产量1300吨,远销新疆、内蒙等地。 土地资源丰富,成本低廉,可实行业主开发或合资、合作,蕉藕精、深加工、以及集镇自来水等开发项目,政府将提供最宽松的投资环境、最优惠的政策,热忱欢迎各界有识之士前来考察、投资。. |
胜泉乡 |
胜泉乡地处乐山东南,幅员面积28平方公里,辖一个社区居委会,四个村民委员会,七十五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067人,3066户,有耕地12252亩,林地4791亩,全乡以“洪椿”茶厂为依托,建立了2000多亩的优质茗茶基地,年产茗茶10000担;栽植碰柑4000余亩,年产达1000余斤;有丰富的水产资源,年产水产品200多吨。. |
门坎乡 |
门坎乡地处井研县城东南方向,与荣县的台观乡和本县的竹园、石牛、千佛、高滩、东林等乡镇接壤,幅员面积21.91平方公里。所辖10个村,一个街道,10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2076人其中农业人口11379人,人均耕地1亩。. |
石牛乡 |
井研县辖乡。1962年成立石牛公社,1983年改乡,1992年并入竹园镇,1995年析复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21公里。面积22.8平方公里,人口0.9万。省道自(贡)雅(安)公路横穿乡境。辖大胜、丛林、桐子、石牛、学堂、新塘、东云、九龙、七里9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机砖厂、小型泡膜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薯类。养殖业以猪、禽、蚕为主。. |
高凤乡 |
井研县辖乡。原名观音乡,1952年分为高凤、龙池两乡,1956年并两乡和新兴乡为高凤乡,1958年改高凤公社,1962年新兴乡析出,1983年复置乡,1992年新兴乡并入。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19.5公里。面积35.7平方公里,人口1.9万。公路通县城。辖潜力、龙凼、龙马、红星、建国、公平、星星亮、星光、高凤、努力、华新、雨凤、新建、有力、长胜、同力、节约、八角、永丰、双堰、永生21个村委会和高凤街居委会。乡镇企业有茶叶加工厂、农机修配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薯类。养殖业以猪、兔、禽、蚕为主。. |
金峰乡 |
井研县辖乡。原名金峰乡,1958年并入周坡公社,1962年析建金峰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15公里。面积33.2平方公里,人口1.1万。井研至青神公路过境。辖金峰、五星、娱乐、平店、东方红、卫东、其林、黄马、革新、火光、战斗、大佛12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粮油厂、木材加工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薯类。养殖业以猪、禽、蚕为主。. |
分全乡 |
井研县辖乡。原名分全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15公里。面积33.4平方公里,人口1.1万。公路通县城和 ? 市中区。辖群力、大力、团结、洛江、源流、苏家沟、全胜、天乐、骑龙、红庙、青龙11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薯类。养殖业以猪、禽、蚕为主。. |
镇阳乡 |
位于井研县西北边沿的镇阳乡,与青神县接壤,幅员面积33.4平方公里。所辖11个村、84个组、1个街道居委会,全乡2850户、9539人,总耕地面积13130亩。 镇阳乡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水资源,或供开发的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明末起义军领袖张献忠行军留下的一手旗和亲笔石刻的“四大名山‘以及井研的最高峰——天云顶,就在镇阳乡。五万亩土地上,新桥、石龙、凉风、三家沟四座水库的沟渠星罗密布,充足的水利资源为全乡的生产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镇阳乡的人民已经改变了传统的耕作意识。加入WTO以及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为镇阳乡的发展开辟出了广阔的天地。五千亩林竹郁郁葱葱;曾经出口西欧的制茶业欣欣向荣,一千亩优质茶园正在创建;优质批杷、丰水梨、黄金梨、桠柑等小水果规模种植,遍布全乡;福田蘑菇、福田养螺、饲草养兔,绿色农业蓬勃发展;长白、约克、LDY等优质种猪及波尔山羊、南江黄羊规模养殖。“公司+农户”的订单农业路子逐步践行,群众生产生活热情日益高涨,业主开发如雨后春笋,政府鼓励、扶持民营经济更是大张旗鼓。. |
天云乡 |
天云乡位于井研县西北端,属浅丘地貌,幅员面积23.46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55个村民组,2099户,6953人,其中农业人口6788人,耕地面积10386亩,其中田5935亩,土4451亩。 天云乡与乐山市中区、眉山青神接壤,交通四通八达,公路主干道10公里,其中水泥路4.3公里,土路5.7公里,村组机耕道120公里。 天云乡信息通畅,投资160余万元建成移动通信网,基本实现了全乡无肓区。 天云乡是典型的纯农业乡,近年来,天云乡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高举-理论伟大旗帜,以“-”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一四二一”的工作思想(即:坚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个主题;突出畜牧、蚕桑、林业、小水果四个重点;抓住民营经济、集镇建设两个关键;实现财政增税农民增收一个目标),依靠全乡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团结拼搏,艰苦创业,以发展为主线,以科技为动力,以坚持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中心,加大改革和发展的力度,为天云乡追赶型跨越式发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天云乡农业发展迅速。蚕桑生产是我乡传统优势产业,全乡年发种量占全县10%以上,人均发种量稳居全县第一位。林业发展初见成效,98年以来,全乡定植巨桉120万株,退耕还林800亩,荒山造林3500余亩。实施良猪富民工程,畜牧业发展迅速,积极鼓励扶持发展畜禽大户。引进业主开发,走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经营之路,特别是小水果发展已初见成效。. |
乌抛乡 |
井研县辖乡。原为乌抛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北端,距县城35公里。面积34.4平方公里,人口0.9万。井研至青神公路过境。辖天生桥、玉皇顶、东风、团包、石堰子、蔡家桥、乌抛、新民、牛旺、绵流、狮子11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薯类。养殖业以猪、禽、兔、蚕为主。. |
大佛乡 |
大佛乡成立于1998年10月26日的大佛乡位于井研县城西北18公里,东与仁寿县月桥乡接壤,南与金峰乡、纯复乡相连,西与分全连界,北与周坡镇交界。井研——洪雅县道纵贯南北,穿境而过,南至井研,可到乐山、成都、重庆,北至青神、眉山,到成都市区100公里。 大佛乡辖6个行政村、一个社区居委会,幅员面积31.29平方公里,总人口11634人,耕地10160亩,退耕还林5600亩,截至2007年11月底,农业主要有生猪、水果、粮食、水产、有优质桃、枇杷、梨3500亩,产量75万公斤,产值145万元,出栏生猪1.73万头,收入1800万元,水产量73万公斤,产值385万元,出售种鸭蛋800万枚,收入1500万元,粮食总产563万公斤,产值958万元,人均增加收入430元;工业主要以建材业为主,达福瓷砖厂年销售收入210万元;旅游业为新兴产业,2007年旅游服务业接待游客5万人次,收入250万元。 大佛乡境内拥有乐山市最大的人工湖——大佛湖,距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乐山大佛——峨眉山仅35公里。水库大坝长561米(省内最长大坝),蓄水5510万立方米,湖面面积 6平方公里,景区开发面积15平方公里,有候鸟10多种,近3万只。现有康疗、休闲度假、餐饮娱乐、会议接待中心三家,旅游快艇3艘。目前,全乡人民积极按照建设旅游观光乡镇目标,努力把大佛湖建设成为春天是花园、夏天是田园、秋天是果园、冬天是公园,一年四季是乐园的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资源概况 大佛乡境内拥有乐山市最大的人工湖——大佛湖,距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乐山大佛——峨眉山仅35公里。水库大坝长561米(省内最长大坝),蓄水5510万立方米,湖面面积 6平方公里,景区开发面积15平方公里,有候鸟10多种,近3万只。现有康疗、休闲渡假、餐饮娱乐、会议接待中心三家,旅游快艇3艘。目前,全乡人民积极按照建设旅游观光乡镇目标,努力把大佛湖建设成为春天是花园、夏天是田园、秋天是果园、冬天是公园,一年四季是乐园的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1] 所辖区域 境内有小木村,黄桷村,上游村,与周坡镇及金紫乡相接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