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市辖镇。1958年设溪潭公社,1984年改乡,1994年建镇。位于市境西南部,距市府10公里。面积119.5平方公里,人口3.6万。省道浦赛段过境。辖城山、溪北、马山、凤林、濑头、濑尾、岔口、双峰、沙岩、陈家山、张家山、西隐、岳秀、岐山、脈溪、下庄、院前、濑洋、仙石、廉村、溪填、兰田、王洪口、上湾、洋头、瓜溪、西安、芹洋、吉坑、岭头、华岩、周家山、前浦34个村委会和廉明居委会。乡镇企业有砂轮、陶瓷、玩具等厂。农业主产水稻、蔬菜,兼产水果、杉、松木。.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3.6万人 | 119.5平方公里 | 350981106 | 352000 | 0593 | 查看 溪潭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廉村 | - | - |
---- |
查看 廉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城南街道 |
城南街道位于福建宁德福安市。下辖: 350981001002 111 官村社区 350981001006 111 南湖社区 350981001007 111 莲池社区 350981001008 111 南郊社区 350981001009 111 东风社区 350981001203 111 程家垅村 |
阳头街道 |
阳头街道位于福安市区西南部,是由富春溪和龟湖环绕而成的美丽小岛,面积1.85平方公里,人口近2万。1991年经市政府批准,设立阳头街道,现辖阳上、阳中、阳泉、阳和、广兴6个社区。 阳头自古人杰地灵,是地理先贤黄干的故里。旅游资源丰富,“马屿香泉”、“龟湖夕照”(如图) 龟湖周边、溪口公园、阳春公园、富春溪 富春溪畔(如图)、人民广场等景点是人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基础设施较完善。广场路、新工业路、外环路、富阳路等路网快速便捷。安居工程、鹤祥新城、工贸小区、龙成锦江花园、金沙花园、广益街等一批新兴住宅小区的兴建,带动阳头三产迅速发展,带动阳头经济的全面繁荣 。教育文化事业发展迅速,市广电大厦,市文化馆、图书馆、福安第四中学(福安四中)、韩城第一中心小学(韩城一小)等为阳头的文化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民营企业蓬勃发展,阳头是闽东的老工业基地。享誉中外的“闽东电机”在这里腾飞,亚南、工天、远东、太平洋等一批电机电器 电机制造,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全市15强。商贸业繁荣,闽东电机电器城、鹤祥时装、电动车街、阳头市场、果蔬批发市场等日益丰富居民的生活。 |
城北街道 |
城北街道 城北街道位于福安城区北部,辖区面积6平方公里,下辖8个社区,驻福建省、宁德市和福安市直属机关、企事业单位130多家,总人口3.47万。2006年工农业总产值6.2亿元。 该街道立足中心城区的区域优势,大力发展以商贸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京都商贸、富春木材、茶叶交易等专业市场和后垅荷塘坪农贸市场相继投入使用。完成闽东世纪城、冠后岭拓宽改造、穿山路教师新村建设,改善了辖区人居环境。积极培育经济新增长点,借助秦溪洋工业园区的辐射效应,扶持发展中小型配件企业和非公经济,大力发展畜禽养殖和蔬菜种植等城郊特色农业,拉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2006年实现工商税收入2635万元。 |
赛岐镇 |
福安市辖镇。1958年设赛岐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市境中部,距市府26公里。面积78.6平方公里,人口4.5万。是闽东水陆交通枢纽,福(州)温(州)公路横贯境内。辖店前、赛里、狮子头、宅里、廉首、大叶、象环、青江、溪里、苏洋、长岐、下长岐、泥湾、大盘、江兜、宝洋、桃洋、郭厝坪、秀洋、大象、泰康、梨园、小盘、下埔24个村委会和前进、和平、解放、万寿、下港、虹桥6个居委会。工业有电机电器、机械、轻工、五金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茶叶、蔬菜。. |
穆阳镇 |
福安市辖镇。1958年设穆阳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市境西北部,距市府25公里。面积3平方公里,人口1.6万。省道小浦段过境。辖穆阳、苏堤2个村委会和东兴、西城、石马、东旭、百岁、苏堤6个居委会。工业有铸造、玩具等厂。农业主产水稻、水蜜桃、芙容李、茶叶、蔬菜。. |
上白石镇 |
福安市辖镇。1958年设上白石公社,1984年改乡,1989年建镇。位于市境北部,距市府18公里。面积120平方公里,人口2.5万。104国道过境。辖上白石、流尾、沙坑、前洋、里垄坑、坪庄、山头境、郑家山、东峰、佳浆、白石坂、财洪、南山头、松茂林、曹洋、西园、小洋、坑尾、姜家山、不老、园潭21个村委会和白石居委会。农业主产水稻、薯类、小麦,兼产油茶、茶叶、水果。. |
潭头镇 |
福安市辖镇。1969年设潭头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建镇。位于市境北部,距市府18公里。面积150平方公里,人口3.7万。辖潭头、富罗坂、东升、大-庄、建柄、渔溪洋、泥洋、高岩、东昆、西洋境、枢洋、柯洋、南岩、千诗亭、东岭洋、棠溪、汾洋、祠堂前、柘头、后洋、太逢、东坑、上坪洋、西坑、坑坪、下洋、半坑、后繲垄、鹅山29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薯类,兼产柰李、桃、枇杷及竹木。. |
社口镇 |
福安市辖镇。1958年建社口镇,1984年改乡,1991年复建镇。位于市境西北部,距市府15公里。面积96平方公里,人口2.4万。省道枫湖线贯穿南北。辖社口、溪口、岩下、溪坪、坦洋、坑里坑、上山、牛山繲、利岔、填头、秀峰、龟龄、林柄、山里、谢岭下、潘洋、仙溪、公岐、沙溪、吉洋、岩坑、岭后、大坪、荣岭头24个村委会。工业有茶叶精制、石板材加工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兼产茶叶、柰李、蘑菇、蔬菜。. |
晓阳镇 |
晓阳镇位于福安市西北部,白云山北麓,距市区53公里,与寿宁凤阳乡(6.5公里)、周宁纯池镇(16公里)紧邻,总面积92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398亩,粮播面积1.82万亩,茶叶面积1.1 万亩,有林地8.6万亩,辖行政村10个,自然村31个,总人口15133人,全镇平均海拔680米,最高海拔1449米,是福安市的西北高原。1985年7月1日从社口析出,设立晓洋乡,1992年4月经省批准撤销晓洋乡设立晓阳镇。全镇共有21个党支部(其中村级党支部10个、驻西安党支部1个,非公企业党支部5个),现有党员410名(其中农村党员293名、妇女党员72名,少数民族党员9名, 35岁以下的青年党员94名)。2012年以来共发展新党员26名,其中35岁以下的22名,占84.6%。 2013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6亿元,比增20%,其中:规上工业产值2.69亿元,比增19.56%;农业产值0.91亿元,比增20.4%;农民人均纯收入9816元,比增20.1%;固定资产投资0.94亿元,比增63%。 晓阳镇以依山傍湖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化和独特的民间风俗,造就了以山、湖、林、气象为主的自然景观和以古文化、民间风情、名胜古迹、革命圣地为主的人文景观,旅游资源种类丰富,品位高,容量大。其中古文化以宋代谢翱、闽王谢皇后、宋代谢太后等古名人、古传说以及宋元时期古窖址、奈何桥、莲峰寺、锁泉寺等古建筑为主流;旅游资源以“一湖丽水”、“二后陈迹”、“三贤故里”、“四季佛光”、“五件奇珍”(午时莲、红豆杉、娃娃鱼、猕猴、鸳鸯)、“六朝灵刹”、“七彩神鲤”、“八仙过海”、“九龙洞天”、“十里茶香”而远近闻名。 2004年白云山被评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晓阳镇被列为省级生态环保镇、太后公厅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7月九龙洞壶穴群的发现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2008年荣获“全省农村家园清洁行动示范镇”; 2010晓阳镇被评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省级绿色乡镇”。2012被宁德市委、市政府授予“第十一届文明乡镇”。 |
溪潭镇 |
福安市辖镇。1958年设溪潭公社,1984年改乡,1994年建镇。位于市境西南部,距市府10公里。面积119.5平方公里,人口3.6万。省道浦赛段过境。辖城山、溪北、马山、凤林、濑头、濑尾、岔口、双峰、沙岩、陈家山、张家山、西隐、岳秀、岐山、脈溪、下庄、院前、濑洋、仙石、廉村、溪填、兰田、王洪口、上湾、洋头、瓜溪、西安、芹洋、吉坑、岭头、华岩、周家山、前浦34个村委会和廉明居委会。乡镇企业有砂轮、陶瓷、玩具等厂。农业主产水稻、蔬菜,兼产水果、杉、松木。. |
甘棠镇 |
甘棠镇简称莲城,地处福安市西南部,位于三都澳白马江畔,104国道、甘下线疏港道纵观其中。全镇总面积103.7平方公里,平原面积占23.3%,山地占70%,水面占6.7%;有村地93104亩,共有经济作物30000亩,其中果树(枇杷、龙眼、桃、桔、葡萄、柿等)13000亩,茶10000多亩,生姜1500亩,耕地面积21484.9亩,海岸线全长22.6公里,年降雨量1700—1800mm,年均气温18-20℃,无霜期300—320天,辖3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个海上运输公司,共有76个自然村,31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9169户,人口41979人,其中农业人口37564人,8442户,少数民族占5000多人。是福安市的农业重和是闽东北和浙南地区的物资集散地,目前全国最大的民间船舶修造贸易拆解中心。近年来,通过争创小康村活动,境内形成稻谷、甘薯、小麦、茶叶、水果、粮蔗、水产、实用菌、葡萄等商品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了“一食品为主体、以船舶为重点,以出口创汇为导向”等六类较为齐全的乡镇企业体系,拥有食品加工、船舶修造、建筑、建材、电器、皮革、服装、工艺、茶等乡镇企业(民营)200多家,其中茶叶初制厂18家,精制厂8家,年产10000担干毛茶。全镇共有43所小学,其中完小18所,初小15所,镇中学1所,完全中学1所,有较高层的师资水平。2001年工农业总产值达467000万元,农业总产值达10000万元,工业总产值达36700万元(含三产)。甘棠是福安市的粮食主产地,年征购任务达1725867公斤,农民人均收入8047元,人均口粮256公斤,财政收入563.95万元,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基本实现水、电、电视“五通”。建成4000吨供水工程,建成3.5万伏变电站。80%的行政村公路实现水泥化;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年均超过6万元,境内水陆方便,以赛江为主动脉的黄金水道和以“104”主干线的公路贯穿全镇,境内交通四通八达,85%的行政村内道路实现了硬化,山场广阔,沿海地域港址优良,0头7座,年吞吐量3.34吨;兴建了双福船坞、恒兴船坞等坞修能力达万吨以上;英岐建起了千吨水上船坞。全镇定从事船坞修造拆解大小船只百余艘,总吨位达5万多吨,创产值近亿元。. |
下白石镇 |
福安市辖镇。1958年设白石镇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市境南部,白马河西岸。陆地面积106.7平方公里,水域面积57.9平方公里,人口4.2万。辖林门头、章岭、王坑、外山、凤山、顶头、英平、六屿、小犁、斗门头、大梨、下白石、通湾洋、亨里、白招、塘楼、湖头、远杞、樟澳、秦坎、坪冈、畚斗坑、北斗都、东岐、外宅、坑门、楼坪、福屿、渔江、荷屿、章坑、长坑、行洋、塔里、南浦、大获、下赤、金腰带、福渔、下岐等41个村委会和下白石居委会。农业主产水稻、薯类,兼产茶叶、柑橘、荔枝、龙眼。渔业以内海捕捞为主。. |
溪尾镇 |
一、地理与气候 溪尾镇地处闽东沿海东南部,依山临海,东与霞浦县交界,北与福安市松罗乡相邻,西与福安市湾坞乡接壤,西北与闽东赛岐经济开发区毗连,东南临著名的官井洋。整个地形呈四角湾形,由沿海、平原、半山区、山区四个部分组成,海拔最高为598米,最低为5米,境内有溪尾溪、赤溪溪、坑元溪、梅洋溪四条水系,总面积57.1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8.3公里。 属中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山青水秀,淡水资源丰富,四季分明,常年平均气温13.6-19.8C,处平均降雨量为150Cmm.。 二、区域与人口 全镇管辖1个居委会、14个行政村,即新溪居委会和溪尾、坂中、渔岐、下邳、林江、溪邳、坎下、石合、林洋、众坑、利洋、新洋、溪边、湖岭等14个行政村,总人口1.76万人。 三、经济与社会 工农业生产。溪尾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甘薯、优质龙眼、枇杷、葡萄等;乡镇企业有:农械、瓷器、冷冻、茶叶粗精制、船舶修造、机砖船舶运输等行业。 科教文卫:全镇有中学一所,中心校一所,各类完小校、初小校等28所;有农民科技图书馆、青年科技文化图书站等文化设施;有卫生院一所及乡村卫生所15所;溪尾水产科技创新园区拥有蛏、蛤、蜊、蚶、紫菜、海带、对虾、大黄鱼育苗养殖的经验和技术。 旅游名胜:溪尾夜景,恰似西湖;渔家灯火,荡漾江滨;莲花岛屿,引人入胜;湖岭山色,扑朔迷离;仁皇禅寺,古朴轩昂;墙山瀑布,蔚为壮观。 四、交通与通信 水陆交通:镇区内有松溪、溪湾、溪盐三条公路穿过境内36公里,全镇各行政村(居)皆通公路;福宁高速公路经过我镇下邳、林江、溪邳和渔岐四个沿海行政村,并在林江设置服务区。溪尾海运公司拥有13条4000吨位船舶。可直通福州、厦门、上海、广州等沿海城市。 邮政电信:溪尾邮政所可为客户办理国内、国际各种邮政服务;通信网络覆盖全镇,各村(居)均村村通程控电话。 五、资源与环境 水产资源:鲜艳沃2万多亩滩涂、水域位于我镇盐田港,拥有浅海面积8600亩,滩涂面积1600亩,整个地势呈布袋形,口小肚大,地势平缓,水域内无工业污染,水质清洁,适合多种水生物生长繁殖,是福安市水产养殖的”“金三角”。水产养殖品种特、优、全,有大黄鱼、鲈鱼、美国红鱼、虎鱼、对虾、牡蛎、泥蚶、溢蛏、花蛤、海带、紫菜等主要水产品。. |
溪柄镇 |
溪柄镇至今以有750多年历史,有128.4平方公里红色土地,有3.3万老区人民。革命前辈邓子恢、陶铸、曾志、叶飞、马立峰、施霖、张少廉等曾在这里领导和开展闽东革命斗争,素有“闽东延安”之称。溪柄山青水秀,地灵人杰,资源丰富,交通便捷。宁德地区农科所、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业试点镇、地区领导指挥田在境内交织形成农业科技网。柏柱与新兴的工业小区融为一体、方兴未艾。黄兰绿竹笋、徐氏石材、任达果蔬、“五鹅”针织等享誉省内外。. |
湾坞镇 |
福安市辖乡。1958年设湾坞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市境南端,距市府31公里。辖湾坞、马头、徐江、深安、梅洋、坑源、宝岭、宝林、寒洋、下广、下塘、炉山、半岭、岩下、福岭、池头、白莲、上洋、半屿、龙珠、沙湾、白马、浮溪、渔业2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薯类,兼产龙眼、茶叶、木材。. |
城阳镇 |
城阳镇位于福建省福安市区东部,西临富春溪畔,南起化蛟,北至东口、湖塘坂,东面山区与柘荣、霞浦两县交界。104国道贯穿而过,过境里程达20多公里,环镇路总长48公里,南北均与104 国道衔接,交通极为方便。辖区总面积15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万亩,其中水田0.4万亩,旱地1.7万亩,山地面积15万亩。下辖30个村委会,5个居委会,132个自然村其中沿104国道及秦溪洋平原村(居)16个,环镇公路村13个,偏远山村6个。全镇户籍常住人口3.6万人,农业人口占95%。现常住人口达5万多人。 近年来,城阳镇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按照“立足农业,突出工业,发展三产、科技兴乡”的发展战略,励精图治,奋力拼搏,以发展经济立核心、以强化基础增后劲、以扩大就业促稳定、以打造诚信树新风,积极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生态型港口工业城市建设。 2013年,全镇各村居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全力以赴攻坚克难,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干部队伍展现出新作为、新风貌。全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30亿元,其中农业产值2亿元,比增25%;规上企业总产值达114亿元,同比增长11.27%,申报成长型规上企业达32家;农民人均纯收入11076元,同比增长17.7%;固定资产投资达7.83亿元,同比增长85.1%。 2014年,是中央和省市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城阳镇党委、政府将继续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系列决策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改革,打造“优美、和谐、幸福”的新城阳。 三产并举,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深入实施市委“一产调结构、二产大发展、三产促提升”战略,全力推进三大产业协调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发展现代农业。强化项目带动,注重工业产业集群集聚。发展第三产业,注重提档提质。 加快区域建设,大力建设新型乡镇和美丽乡村。坚持规划先行,统筹协调、科学布局。坚持产业支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坚定不移地把产业强镇富民、培植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放在突出位置,走以产业发达推进城乡发展、以城镇发展带动产业振兴的路子,大力建设新型乡镇。努力打造生态环境优美、村容村貌整洁、产业特色鲜明、社区服务健全、乡土文化繁荣、农民生活幸福的美丽乡村。 注重创新治理、改善民生、构建和谐,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办好各项民生实事,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强化为民意识,统筹发展各项事业。加强社会综合管理,大力推进和谐稳定。 加强党的建设,稳步推进改革,切实打牢加快发展的思想基础。牢固树立居安思危、抢抓机遇、勇于担当的意识。大力倡导改革创新、开阔胸襟、鼓励创业、淡泊名利、苦干实干的观念。切实抓好党建“三项工作”:一是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二是不断加强基层基础和作风建设;三是切实抓好反腐倡廉建设。 |
坂中畲族乡 |
福安市辖乡。1966年设坂中公社,1984年建坂中畲族乡。位于市境中部,距市府2.5公里。面积67.7平方公里,人口2.1万。辖湖口、坑下、长汀、仙源里、南岸、和安、仙岩、大林、许洋、后门坪、井口、汤洋、铜岩、彭家洋、冠岭、亭兜、林岭、日宅、江家渡19个村委会和满春、新湖、松潭3个居委会。乡镇企业有电机电器、建材、彩印、食品加工、铸造、电力等厂。农业主产水稻、薯类,兼产蔬菜、茶叶、水果、竹木。. |
范坑乡 |
福安市辖乡。1985年析白石镇置范坑乡。位于市境北部,距市府36公里。面积54.5平方公里,人口2万。辖范坑、墩头、马冈、山岫宅、半坑、上坪、领先、洋山、蛇头、蒲家山、东洋、咸洋、毛家坪、八斗、古岭宅、竹柄、徐家山17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红薯,兼产油茶、茶叶、竹木。. |
穆云畲族乡 |
福安市辖乡。1958年设穆阳公社,1984年建穆云畲族乡。位于市境西部,距市府30公里。面积116.8平方公里,人口2.5万。辖桂林、洋坪、燕科、虎头、溪塔、高岭、黄儒、上洋、玉林、双溪、南山、咸福、蟾溪、龟凤、外垄、外洋、外厝、下村、上村、里楼、温岩、燕坑、岭坑、桥溪、贵洋、王楼、梨田、下逢、翁洋、科后、隆坪、中岙、竹州山33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轧钢厂。农业主产水稻、薯类,兼产水蜜桃、茶叶、竹木。. |
康厝畲族乡 |
福安市辖乡。1966年设康厝公社,1984年改建康厝畲族乡。位于市境西部,距市府29公里。面积110.2平方公里,人口2.5万。省道小浦段过境。辖康厝、苏坂、南洋、半山、高台、竹岙、红坪、东山、彭洋、凤洋、洋溪、梧溪、长潭、社洋、宋家、西铭、大坑、福源、施洋、杜家洋、秋岭、湖洋、界竹、赤路、填秦、渡头、冈头、石尖、象地、牛岭尾、金斗洋、邮亭32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铸钢、石板材加工等厂。农业主产水稻、薯类,兼产李、桃、茶叶、竹木。. |
松罗乡 |
福安市辖乡。1958年设松罗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市境东南部,距市府33公里。面积77.4平方公里,人口1.7万。辖松罗、洋西、牛落洋、上后洋、姚澳、外岭头、满洋、柳溪、小茶洋、古厝、王棣、王家、大坪里、赤溪、杜坑、山界、南溪、金山、后溪19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石板材加工、竹木加工等厂。农业主产水稻、薯类,兼产茶叶、竹木。. |
赛岐开发区 |
赛岐开发区位于福建宁德沿海开放城市温州与福州的中间地带,是宁德地区(俗称闽东)的地理位置中心, 赛岐开发区地理位置 是闽东的水陆交通枢纽,是闽东、闽北、赣东北、浙南的重要物资集散地,是环三都澳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区规划面积45平方公里,人口10万人,首期开发10平方公里。区内可供开发土地10100亩,其中工业用地8924亩,商贸小区用地1176亩。这里自然条件优越,四季温暖如春,山海资源丰富,经济腹地广阔,是对外开放的理想窗口和投资兴业的风水宝地,也是宁德市构建三条通道,实现第二层面发展战略的重要桥头堡。 |
畲族开发区 |
福安畲族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8年,位于福安市西部,东接溪潭镇、赛岐港,西邻周宁县,规划建设中的宁武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并设互通口,省道下浦线横贯开发区,福穆公路通往福安市区,交通方便。规划总面积16.8平方公里,省核定开发区面积 2.8平方公里,人口3.32万人,其中畲族人口 1.2万人,占总人口的36%。 福安畲族经济开发区是中国最大的畲族人口聚居区,福建省唯一的省级少数民 福安畲族经济开发区族经济开发区,也是国家民委改革开放联系点,是全国仅有的九个民族经济开发区之一。开发区遵循“规划入手,基础先行,政策引路,打好畲族牌”的发展思路,着手工农业园区和民族风情旅游区的开发与建设,形成了以冶金铸造、玩具业为支柱,水电、矿产开发、食品加工、电机电器为重点的产业格局,企业242家,2004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0.2亿元。2006年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12.5亿元,财税收入1581万元,工业产值11.5亿元,出口创汇500万元。 - 开发区的区情和优势 福安畲族经济开发区拥有自己独特的区情和优势。畲族是一个古老民族,不仅有自己的语言,而且在服饰、歌舞、体育和民俗节日等诸多方面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开发区内水能资源、物产资源丰富,火山石泡流纹岩蕴藏量达159万立方米,钼矿蕴藏量为50万立方米,还有等待探测的一定储量的叶腊石和白银矿。穆阳溪流域面积1389平方公里,开发区境内水能蕴藏量达11.2万千瓦。开发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适宜茶叶、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的种植栽培。 福安畲族经济开发区所在地是全国畲族人口最多的聚居地,是福建省唯一的省级少数民族经济开发区,是国家民委改革开放联系点,是全国仅有的九个民族经济开发区之一。建设中的穆阳市级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将以开发区为龙头,面积涵盖西部两乡一镇(穆阳镇、穆云畲族乡、康厝畲族乡)。按照规划,到2015年,镇域人口将达到8.5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55%,实现社会总产值30亿元。届时,西部将成为崛起的工贸旅游经济新区。 |
湾坞工业集中区 |
湾坞工业集中区位于福建宁德福安市。下辖: 350981502201 123 龙珠村 350981502202 123 半屿村 350981502203 123 渔业村 350981502204 123 白马村 350981502205 123 浮溪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