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情概况宋庄村位于八千乡东南部,毗邻长葛大墙周镇,一个自然村,共有3个村民组,208户,总人口826人。“宋”、“王”两个姓氏是全村的两个大姓。耕地面积1080亩,人均收入9956元。
二、产业特色宋庄村主要产业是废旧金属购销,全村有30%以上群众从事废旧金属购销及其相关行业,其中规模以上户有23家,群众相对较富裕。
三、基础设施宋庄村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上级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共完成对34眼机井升级改造,确保农民旱涝保收。2009年完成农村安全饮用水改造工程建设,农户使用安全卫生用水率达100%。四、文化教育2010年11月宋庄村文化大院竣工,建成文体活动广场一个(配备健身器材8组,篮球架1对,乒乓球案2对,篮球场1个),图书室一间(配备图书3000册),娱乐室一间(配备麻将桌4张,麻将椅16把,各项棋类20副),多功能室一间(配备课桌21张,椅子42把)。文化大院坚持常年开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和科技咨询活动,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同时宋庄村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及时、经常地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他们急需的各类法律政策、致富信息,让他们了解最新农技知识以及各项法律政策,提高了村民的各项素质,营造出全村百姓热情学习的良好氛围。五、基层组织宋庄村共有党员24人,50岁以上党员9人,35岁以下党员7人。其中男党员22人,女党员2人。大专学历3人,中专学历2人,高中学历6人,初中学历11人,小学学历2人。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410184202 | 450000 | -- | 查看 宋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沙张村 |
沙张村位于新郑市八千乡东南部,东连楼刘,西接花园,北毗君赵村,南临孟陈庄,君刘公路纵贯全村南北。沙张村由一个自然村构成,下辖8个村民小组,共467户,2165人。其中优抚2人,五保户5人、低保户30户(62人)。到目前为止,村内有2165人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611人参加养老保险。全村共有耕地2040亩,其中水浇地1900亩,旱地140亩,主要农作物为玉米和小麦。沙张村特色产业为种鸡和生猪养殖。其中种鸡存栏量达40万只;生猪存栏量达500头。龙头企业为永兴禽业有限公司、林灿养殖场以及春远养殖场。沙张村拥有沼气池170个;机井53眼。2012年全村人均收入约为9587元。 |
小李庄村 |
小李庄村位于新郑市八千乡东南部,东连香炉朱村,西接小合庄村,南临路庄村,北临丁庄村。全村土地总面积为2040亩,其中耕地1850亩,下辖四个自然村:小李庄、大李庄、小苏庄、敬庄,7个村民小组,全村共450户,1450人,其中优抚2人,五保户9户、低保户36户。2012年全村有1424人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加养老保险374人,450人已经享受老年人生活补贴。小李庄村主要经济作物是玉米、花生和小麦。小李庄村是个养殖大村,其中种鸡存栏量达2万只;生猪达300头;机井53眼。党支部现有党员47人,其中女党员5人,预备党员5人。党员中高中文化程度占30%,初中文化程度占65%。党员平均年龄48岁 |
香炉朱村 |
一、基本情况 香炉朱村位于八千乡东南部,东邻尉氏县,南邻梅河村,西邻小李庄村,北邻双楼村。辖3个自然村(香炉朱、小闫庄、辛庄),8个村民组,743户,2946人,可耕地面积3261亩,农民人均纯收入4296元,现有剩余劳动力150人,党员46人,其中党员50岁以上36人,35岁以下2人。女性党员3名。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3人。 二、主要产业 村民主要靠种植农作物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花生。养殖业主要是鸡、猪。特色产业:1、以节水莲藕为主,目前有80亩;2、村有大型养殖户5个,均在3000只以上;3、村退耕还林面积达200多亩。4、地膜花生面积达1000亩左右。5、红薯种植面积达800亩左右。 三、香炉朱村优势分析 1、土地资源丰富。香炉朱村土地资源较丰富,可以充分考虑通过土地流转,引进高效农业项目,结合农户万元增收项目,发展规模养殖、种植,促进农民增收。2、香炉朱村有着良好的养殖优势。目前香炉朱村养殖户正在逐年增加;香炉朱村还有着良好的节水莲藕种植基础,目前香炉朱村正在着力引进新的三高产品。五、村级发展初步构想建议1、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农民群众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以拥有强大的坚实的群众基础。切实加强村民自治建设,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和民主自治机制,发挥其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引领农民脱贫致富方面的作用。2、强化村干部责任心意识。一是实行定期坐班办事制度,并记录工作日志;二是提高村干部自学积极性,在会上让村干部走上台,汇报香炉朱村工作情况,在村社为农民讲解国家惠农政策,使村干部学习自觉性得以提高。3、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提高村民发展能力。充分利用好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对香炉朱村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培训,加强党员干部和群众对农业科技、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学习,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质,指导农民发展生产,学习技术,促进农民增收。4、重点支持发展种养业和养殖业。集中力量帮助发展有特色、有市场的种养项目,以增加人均收入为中心,依靠科技进步,着力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市场为导向,选好项目,搞好信息、技术、销售服务。5、努力改善村里的交通状况。通往辛庄自然村的道路破坏严重,积水较多,成为阻碍香炉朱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应尽快为香炉朱村类似于辛庄状况的地方修建利于村民出行的道路,以改变五香炉朱村的交通状况。,便与经济快速发展。6、充分发挥文化大院作用,切实丰富群众文化娱乐生活。今年下半年,香炉朱村文化大院已经建成,配有图书阅览室、棋牌室、篮球场、健身器材等设施,并且香炉朱村还经常组织文艺表演,真正丰富了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同时我们以此为根据地,积极开展“-”学教活动,利用农闲时间,组织村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致富技术,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村容、村貌有较大改观,力争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奋斗目标。 总之,香炉朱村的工作在安八千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要继续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前提,以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为载体,以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为手段,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认真落实上级工作部署,理清发展思路,落实发展错施,多管齐下全面推进,抢抓机遇,积极争取项目引进和投入,勇于实践,挖掘潜力,扎实推进农村建设步伐,着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努力发展农村经济。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香炉朱村的经济发展会迈出新步伐,村民生活水平会显著提高,全村上下会形成一种朝气蓬勃的景象。 |
李久昌村 |
李久昌村位于新郑市八千乡东部,东临尉氏县,南临长葛市。李久昌村由一个自然村构成,下辖5个村民小组,共420户,1850人。其中优抚2人,五保户2人、低保户33户(48人)。到目前为止,村内有1752人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658人参加养老保险。全村共有耕地1800亩,其中水浇地1600亩,旱地200亩,主要农作物为玉米和小麦。李久昌村特色产业为蜂产品加工和养殖业。李久昌村拥有沼气池117个;机井48眼。2012年全村人均收入约为9350元。 |
大闫庄村 |
大闫庄村位于新郑市八千乡东南部,东临尉氏县刘河集,西临梅河村,南临长葛市大周镇,北临李久昌村,有省道S323从村中通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村共有耕地1800余亩,下辖2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共有343户1532口人。大闫庄村以废金属收购、种植业、蜂业为支柱产业。人均收入达8845元,党支部现有党员,43人,男41人,女2人,党员中高中文化程度占30%,初中文化程度占65%,大专以上占5%,党员平均年龄55岁。2012年全村有1532人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加养老保险858人,415人已经享受老年人生活补贴。有低保35户,67人。 |
梅河村 |
梅河村位于新郑市八千乡东南部,南临君刘路村,北临香炉朱村,西临二郎店村,东与大闫庄接壤,共有耕地2200余亩。梅河村共有两个自然村——梅河和徐庄,共有五个村民组,430余户,共有人口1960余人。人均年收入9511元。梅河村共有党员56名,其中预备党员4名,女党员11人。党员中高中文化程度占25%,初中文化程度占43%,大专以上占7%,党员平均年龄50岁。2012年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人数占全村人数的100%,有低保39户,78人。梅河村主要以种植业为主,主要从传统农作物的种植,品种有小麦、玉米、花生等经济作物。梅河村现有现代化小学一座,占地约15亩,建设两层教学综合楼,近年来,为了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需要,完善了图书室和体、音、美电器教材,目前,学校生员覆盖李久昌、大闫庄等村。梅河村建成了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建设了标准化农村卫生所一个。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围绕新风文明,新建设了一座文化大院,给村民创造了一个休闲娱乐场所,配备有篮球场、乒乓球台、健身器材等设施,建设了图书室和活动中心,群众或打球或下棋或健身或聊天或读书看报、拉弦唱戏,或唱歌跳舞。 |
二郎店村 |
二郎店村位于新郑市八千乡东南部,东临梅河村,西临路庄村,南临宋庄村,北临双楼村,有省道S323从村南地通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村共有耕地2400亩,下辖6个村民小组,由南向北承一字排开,共468户2039人。二郎店村以养殖业突出,规模以上养殖户养猪达二百头以上,养鸡十万只以上。人均收入达9553元。党支部现有党员51人,男44人,女7人,党员中高中文化程度占30%,初中文化程度占65%,大专以上占5%,党员平均年龄51岁。2012年全村有2039人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加养老保险1650人,450人已经享受老年人生活补贴。有低保43户,73人。 |
宋庄村 |
一、村情概况宋庄村位于八千乡东南部,毗邻长葛大墙周镇,一个自然村,共有3个村民组,208户,总人口826人。“宋”、“王”两个姓氏是全村的两个大姓。耕地面积1080亩,人均收入9956元。 二、产业特色宋庄村主要产业是废旧金属购销,全村有30%以上群众从事废旧金属购销及其相关行业,其中规模以上户有23家,群众相对较富裕。 三、基础设施宋庄村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上级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共完成对34眼机井升级改造,确保农民旱涝保收。2009年完成农村安全饮用水改造工程建设,农户使用安全卫生用水率达100%。四、文化教育2010年11月宋庄村文化大院竣工,建成文体活动广场一个(配备健身器材8组,篮球架1对,乒乓球案2对,篮球场1个),图书室一间(配备图书3000册),娱乐室一间(配备麻将桌4张,麻将椅16把,各项棋类20副),多功能室一间(配备课桌21张,椅子42把)。文化大院坚持常年开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和科技咨询活动,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同时宋庄村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及时、经常地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他们急需的各类法律政策、致富信息,让他们了解最新农技知识以及各项法律政策,提高了村民的各项素质,营造出全村百姓热情学习的良好氛围。五、基层组织宋庄村共有党员24人,50岁以上党员9人,35岁以下党员7人。其中男党员22人,女党员2人。大专学历3人,中专学历2人,高中学历6人,初中学历11人,小学学历2人。 |
小合庄村 |
小合庄村位于新郑市八千乡东南部,东连小李庄村,西接君赵村,南临路庄村,北临丁庄村。全村土地总面积为1350亩,其中耕地1100亩,下辖2个自然村:小合庄、蛮陈,4个村民小组,全村共352户,1210人,其中优抚2人,五保户7户、低保户29户。2012年全村有1200人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加养老保险310人,350人已经享受老年人生活补贴。小合庄村主要经济作物是玉米、花生和小麦。党支部现有党员26人,其中女党员2人,预备党员1人。党员中高中文化程度占30%,初中文化程度占65%。党员平均年龄49岁。 |
楼刘村 |
楼刘村位于新郑市八千乡东南部,东连宋庄,西接邢庄,北毗路庄,南临长葛,紧靠君刘公路。楼刘村由2个自然村构成,下辖11个村民小组,共560户,2380人。其中优抚8人,五保户1人、低保户46户(85人)。到目前为止,村内有2280人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养老保险参加率达到98%。全村共有耕地2920亩,其中水浇地1800亩,旱地220亩,主要农作物为玉米和小麦。楼刘村特色产业为种猪繁育和鸡子养殖。其中种生猪存栏量达1200头;鸡存栏量达8000只。龙头企业为后羿种猪繁育养殖基地。另外,还有20余户村民从事废旧金属回收生意,30余户村民从事蜂产品加工产业,3班建筑队,共解决村里剩余劳动力260余人。楼刘村拥有机井44眼,没配套的10眼。2012年全村人均收入约为9580元。 |
路庄村 |
一、地理情况 路庄村位于新郑市八千乡东南部,离镇区约4.5公里,有路庄和岗孙两个自然村,南临君刘公路,与楼刘村隔路相望,东临二郎店村,西北部是沙张村,正北与小李庄接壤。 二、人文现状 路庄村有403户居民,分六个村民组,其中岗孙分前两组,路庄分后四组。共有人口1801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400余人,长期在外打工人员约200来人;有耕地约2100亩,人均耕地约1.1亩;现有低保户40户65人,五保户6户6人;全村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为100%,60岁以上老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比率为98%.有正式党员49名,其中女党员1名;预备党员3名,其中女同志1名。有“双强”党员7名。70岁以上老党员14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有19名;村中有私人幼儿园一所,为新郑市小龙人幼儿园分园,有师生260余人;有标准化村级卫生所一间;在建文化大院一所;远程教育站点一个,能正常点击观看;村中通讯设施完备,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普及率达100%. 三、经济现状 路庄村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三产业为辅,无集体经济。人均收入8900多元。第一产业主要以种植为主,种植小麦、玉米、花生等粮食作物,经济林地主要树种为杨树;养殖业规模较小,以养猪为主,2011年能繁母猪共33头,分17户;第三产业品种多样,主要有小卖部、粮食收购、废旧金属收购与加工;另外有纯净水加工厂一间,负责人为孙根治;木材加工厂一间,负责人为刘红伟。 |
邢庄村 |
一、村情概况 新郑市八千乡邢庄村位于八千乡南端与长葛市毗邻,两个自然村,6个村民组,420户,1882人,2400亩耕地,2012年人均纯收入8337元。村两委班子成员四人,支部三人,村委三人,党员62人,预备党员3人,中青年党员47人,老年党员15人。邢庄村建成有文化体育场所、农民培训场所、省级文化大院、图书阅览室、党员活动室、成人技术学校、计划生育人口学校、老年活动室、远程教育播放室;、科普研究室、骨灰堂等公益设施,建成沼气池300余座,新农合参合率达到100%;修污水排水管道5000米;安装路灯100余盏,极大地方便了群众。近年来,邢庄村在重视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支柱产业:蜂产品加工、生猪、种蛋鸡养殖等,有效地促进了农民经济收入的增长。同时,又抓退耕还林机遇发展林网建设,初步形成了田成方、路成网、树成行的平原农区绿化格局。 二、产业特色 邢庄村主要产业是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花生。养殖业以养猪、养鸡为主,规模不大,基本上是以户散养的形式。同时一小部分群众从事蜂产品加工业。 三、基础设施 邢庄村近年来在水利部门支持下,共完成对41眼机井升级改造,确保农民旱涝保收。2009年完成农村安全饮用水改造工程建设,农户使用安全卫生用水率达100%;邢庄村到镇政府道路为柏油路,村内主干道正在整修铺设当中。四、文化教育邢庄村文化大院建成文体活动广场一个(配备健身器材8组,篮球架1对,乒乓球案2对,篮球场1个),图书室一间(配备图书3000册),娱乐室一间(配备麻将桌4张,麻将椅16把,各项棋类20副),多功能室一间(配备课桌21张,椅子42把)。文化大院坚持常年开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和科技咨询活动,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同时邢庄村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及时、经常地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他们急需的各类法律政策、致富信息,让他们了解最新农技知识以及各项法律政策,提高了村民的各项素质,营造出全村百姓热情学习的良好氛围。五、基层组织邢庄村共有党员62人,50岁以上党员13人,35岁以下党员5人。其中男党员29人,女党员2人。 |
花园村 |
花园村位于新郑市八千乡西南部,东临花园,南邻邢庄,西邻和庄镇,北接君赵,下辖1个自然村,7个村民组,416户,1956口人。其中优抚1人,五保户5人、低保户36户(47人)。到目前为止,村内有1950人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60岁以上老人全部参加养老保险。花园村拥有耕地2338亩,农作物及经济作物包括小麦、玉米、花生和蔬菜;养殖业主要以鸡、猪养殖为主;企业有:黄河饲料厂。全村人均收入8562元。花园村现有党员51名,预备党员4名,其中女党员3名。其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40%,初中文化程度占45%,其他占15%。党员平均年龄为56岁,其中60岁以上党员有11人。 |
君赵村 |
八千乡君赵村位于八千乡政府南面,紧邻乡政府,南面是花园村,西面是和庄镇陶庄,东面是小合庄。有两个自然村,分别为君赵村和魏庄。分八个村民小组,其中魏庄为第五村民小组,有人口188人。君赵一共有523户,人口为1853人。村里刘姓、王姓、高姓和耿姓为主要姓氏,其中五组魏庄村人魏姓为主要姓氏。现在全村入新型合作医疗的人数为379户,1557人。现在村里有五保户两户,其中一户是集中供养,一户在村里生活。有低保户35户,57人。其中有两户为优抚对象。参加养老保险423人,485人已经享受老年人生活补贴。全村土地面积2520亩,其中耕地面积2100亩。党支部现有党员42人,其中女党员7人,占17%;党员中高中文化程度占40%,初中文化程度占55%,大学以上学历占5%。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