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艾村位于巴结镇政府所在地西南部,东与南龙古寨接壤,南部与广西省相邻,拥有布依族等1800多人。多年来,坝艾村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解决了交通、水、电,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
--人口总数:1827人 农业人口:1827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8.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528.2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坝艾一组”、“坝艾二组”等 生产总值:46.5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渔业 名特产品:鱼 办公所在地:巴结镇坝艾村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2301102 | 562400 | -- | 查看 坝艾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南龙村 |
南龙村位于巴结镇西南面,距兴义市区42公里,全村所辖10个村民小组,人口2450人,面积约为2平方公里,是一个拥有600多年历史、集优美自然风光、浓郁民族风情、神秘布依建筑于一体的古寨。房屋按九宫八卦形排列建筑,寨中巷道环环相扣,道道相通,300多棵盘根错节、奇崎虬劲、千姿百态的参天古榕严严实实地包围着, 160多栋布依杆栏式吊脚楼若隐若现。这里是被誉为“东方民间出土的文物”、“民间艺术活化石” 和“南盘江畔的一朵艺术奇葩”之称的“八音座唱”的发源地,1984年被贵族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布依八音艺术之乡”。 2003年西南三省笔会在些举行;2005年以南龙为代表的“布依八音座唱”又成功申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近年来,电影《朝霞》、《云下的日子》、记录片《布依八音之迷》、电视剧《雄关漫道》、《绝地逢生》等慕名来此拍摄,征服了一批又一批的演员和观众。近年来,村“两委”班子在党委和政府领导下,带领全体村民大力发展旅游、交通、种植、养殖等产业。人民收入快速增长。曾多次获得“文明村”、“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容易称号。 --人口总数:2450人 农业人口:2436人 非农业人口:14人 --行政区面积:14.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94.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南龙一组”、“南龙二组”、“南龙三组”等 生产总值:4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甘蔗加工 名特产品:布依服饰 办公所在地:巴结镇南龙村 |
田寨村 |
田寨村是天生桥库区移民后靠村,全村居住着布依、苗、汉等民族,共有17个村民组,436户1670人,有党员58名,少数民族占全村总人口的95%。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村支部着力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推动发展上下功夫,把“围绕山水作文章、做大旅游促发展、民生工程构和谐”作为活动载体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着力统一思想。万峰湖形成后,广阔的水域、浓郁的民族风情,为田寨村水产养殖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为进一步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础,促进水产业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养殖,保护好、利用好、发展好万峰湖这一资源,村两委班子通过认真调研后,一致认为,要围绕山水作文章,做大做强乡村旅游业,努力打造垂钓者的天堂;努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努力带领移民群众致富,从而促进本村可持续发展。 深入查找问题。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针对田寨村工作和党员干部思想实际,积极组织党员群众结合村情民情展开讨论,让群众明白了只有在稳定的环境中才能求发展,只有发展好了才能更稳定的道理。结合近几年来,由于缺乏科学的养殖经验,部分群众盲目养殖导致血本无归。因此,要吸取失败的深刻教训,科学规划、科学养殖、科学发展。要在党委政府的关怀帮助下,充分利用国家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和扶贫开发政策,保护万峰湖、栽好山上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和水产养殖业,用好用活身边资源,凭靠自身努力,才能求得更好的发展,才能使自己过上幸福的生活。通过学习讨论,广大党员群众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开阔了思路,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科学发展要求上来,用科学发展来解决问题,走科学发展道路,大力实施民生工程,使人民群众尽快脱贫致富。 --人口总数:1923人 农业人口:1923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0.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46.4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未央”、“者磨组” 生产总值:4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渔业 名特产品:鱼、甘蔗 办公所在地:巴结镇田寨村 |
梅家湾村 |
梅家湾村位于兴义市巴结镇西北部,全村总人口1100人。居住着汉族、苗族、布依族等民族,其中布依族、苗族占全村总人口的70%。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村寨。陆地面积3平方公里,水域面积2平方公里。以种植甘蔗加工为支柱产业。 --人口总数:1013人 农业人口:1013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3.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46.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平标”、“ 中寨” 生产总值:3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甘蔗加工 名特产品:鱼、甘蔗 办公所在地:巴结镇梅家湾村 |
红春村 |
红春村位于巴结镇北部,距兴义市区31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18公里,国土面积17.5公里,耕地面积810亩,全村辖区有15各村民小组,总人口2975人。近年来,在巴结镇、党委政府的关心、爱护和大力支持指导下,红春村“两委班子”、全体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齐心协力,使红春村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得到了强有力的保障。主要抓三方面的建设: 1、 抓生态环境建设,为旅游业发展打好基础。 在沿万峰湖库区建绿色产业带,如甘蔗、香蕉园、速生的杉木林、经果林。 2、 修建红春码头,既方便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又成为贵州、广西两省物资的集散地。 3、 发展水上农家乐,经营水上餐厅、垂钓等。吸引游客,又促进经济收入。 --人口总数:2717人 农业人口:2717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7.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145.5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平标”、“中寨”等 生产总值:6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甘蔗加工 名特产品:“香蕉”、“甘蔗” 办公所在地:巴结镇红春村 |
未团村 |
未团村距巴结镇政府所在地约20公里,是巴结镇最边远的一个村,全村17各村民小组,11个自然寨子居住汉族、布依族、苗族、壮族等多个民族。全村2668人,国土面积1940公顷,其中林地面积718公顷。是全镇森林面积做多的村。、 近年来,在村“两委”领导和带动下,村民积极植树造林。主要种植松树、衫树、桉树等。年均栽树600余亩。 --人口总数:2468人 农业人口:2468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940.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368.4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纳沙一组”、“纳沙二组”等 生产总值:70.4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甘蔗加工 名特产品:板栗、花生等 办公所在地:巴结镇未团村 |
坝艾村 |
坝艾村位于巴结镇政府所在地西南部,东与南龙古寨接壤,南部与广西省相邻,拥有布依族等1800多人。多年来,坝艾村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解决了交通、水、电,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 --人口总数:1827人 农业人口:1827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8.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528.2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坝艾一组”、“坝艾二组”等 生产总值:46.5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渔业 名特产品:鱼 办公所在地:巴结镇坝艾村 |
歪染村 |
歪染村位于巴结镇的西南面,距巴结镇政府所在地14公里,全村所辖18个村民小组,居民999户,人口4038人,与则戎乡、泥凼镇接壤,是一个交通便利土壤肥沃的农业村,以甘蔗为支柱产业。有大型加工糖厂三个。牛马交易市场一个。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民风淳朴,社会和谐。新农村建设得到快速健康发展。 --人口总数:4067人 农业人口:4067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20.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138.1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大田一组”、“大田二组”等 生产总值:120.6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甘蔗加工 名特产品:红糖 办公所在地:巴结镇歪染村 |
田房村 |
田房村素有“贫困村”的称号,早在2000年以前,全村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基础设施落后,全村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所有生产生活用品都靠人挑马驮,村民基本上处于贫困状态,遇上天灾就缺粮少水。在上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直到1992年修通老田房村公路,1995年全村修建了第一口水窖,1996年修建第一口沼气池,全村的生产生活面貌在慢慢改变,幸福生活指数也在提高。2007村级融合后,到2011年,辖区内有23个村民小组,706户,3067人,劳动力1470人,人均纯收入2180元,其中贫困户100户,贫困人口312人,国土面积10.28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904亩,其中水田103亩,以传统农业为主,生产力低下。民风淳朴,布依族占全村总人口的21%。农民收入主要为粮食,劳务输出、渔业,经济林木(桉树)。主要农作物为玉米、水稻、甘蔗、向日葵。在“创先争优,三个建设年”活动中,我村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大力支持,2010年在抗旱救灾工作中,州委组织部副部长代表杜丹部长到田房村和达居小学查看灾情,同时带来了40多件安全饮用矿泉水,现金3000元,及时解决当地群众和学校的燃眉之急。巴结镇-也来到田房村指导寻找安全水源工作,送来3000米水管,发电机、水泵各一台,寻找到水源后,供水管网,连通了干函子组、坡谭组、烘贡组、下岩脚组、老寨组。解决了1000多人的饮水困难。村支两委在工作中,也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田房村在2009年党的组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被评为“先进单位”。村支书宋秀国2010年被市政府评为抗旱救灾“先进个人”,2011年州、市两级政府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2011年被巴结镇政府评为“优秀0员”。村主任淳文兴被巴结政府评为科技致富带头人,村统计员潘朝贵被巴结政府评为双带能人。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关心下,村级组织健全,作用发挥明显,社会和谐,平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得到快速健康发展。 --人口总数:3067人 农业人口:3067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0.2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04.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干函子组”、“坡谭组”、“烘贡组”、“下岩脚组、老寨组 生产总值:70.5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渔业”、“经济林木” 名特产品:玉米、水稻、甘蔗、向日葵 办公所在地:巴结镇田房村 |
箐口村 |
箐口村位于兴义市东南面,距兴义市区28公里,是巴结镇的南大门,国土面积为9.83平方千米。15个村民小组,3121人。经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群众的艰苦奋斗下,多次获得“文明村”、“先进基层党组织”、“五好基层党组织”等称号。 --人口总数:2963人 农业人口:2963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9.8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45.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桥边组”、“水打龙组”等 生产总值:86.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甘蔗加工 名特产品:“花生”、“板栗”等 办公所在地:巴结镇箐口村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