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黔西南州 >> 兴义市 >> 白碗窑镇 >> 大水井村

大水井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大水井村谷歌卫星地图)


大水井村简介

  大水井村在前几年村级合并由以前的大水井村和色白村合并而来。下设大水井一组,大水井二组,大水井三组,大水井四组,大水井五组,大水井六组,纳姑箐组,阿志组,海子组,林场组,小丫树皮组,大丫树皮一组,大丫树皮二组,色白一组,色白二组,滑石板组,长坡岭组,宝山组,三道梁组坝塘组,共计二十个村名小组。大水井村位于白碗窑镇政府北部,东接白碗窑镇普哈村,西南接兴义市坪街道办事处,南接白碗窑镇岔米村,南接乌沙镇。这里交通便利,到兴义市只有20来公里,到白碗窑镇政府不到10公里的距离。海拔比镇政府平均高200米,这里的气候宜人,冬暖夏凉,非常适应种植烤烟、玉米、辣椒、魔芋等经济作物的生长。
  在镇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大水井村在去年就利用‘一事一议’项目将我村的通组公路修通,同时还在村委会所在地大水井一组修建了活动中心,同时大水井村有两所小学在辖区内,一所大水井小学就在村委会所在地,另一所代陌小学在以前的代陌村委会内,让这里的适龄儿童能就近上学,得到学校老师的教育,大大的提高了这里的学习环境。
  本辖区内有卫生室一所,让这里的人民群众病有所医。
  
  --人口总数:5100人 农业人口:5077人 非农业人口:23人
  --行政区面积:24.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0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彝族, 发展口号:经济发展为主线,环境保护并存
  --所辖村:总共20个村民小组 生产总值:10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煙,辣椒,玉米,水稻,馬鈴薯等 名特产品:烤烟,辣椒,玉米等 办公所在地:大水井一组
  --自然条件:季風氣候,自然条件优越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2301107 562400 -- 查看 大水井村谷歌卫星地图

大水井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大水井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岔米村

  岔米村位于白碗窑镇东北部,距镇区约8公里。国土面积12.8平方公里,所辖村民组14个:龙滩组、云上组、代陌组、双山组、土桥组、狗场组、烂滩组、白石岩组、岔米一组、岔米二组、陇大组、陇小组、山嘴子组、龙井组。有总户数1073户,人口4460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10%。全村有2所小学教学点,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8.8%。全村以烤烟发展为主体,年种植烤烟3500亩,辣椒150亩,魔芋600余亩,秋季粮食作物4000亩。   --人口总数:4460人 农业人口:4260人 非农业人口:200人   --行政区面积:12.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0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布依,彝 发展口号:以烤烟为支柱,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所辖村:共十四个组 生产总值:1561.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辣椒,魔芋 名特产品:烤烟,魔芋,兴义优质梨 办公所在地:岔米村狗场组   --自然条件:森林覆盖率40%,地下水资源丰富 资源:煤,瓷土矿   

甲马石村

  1、地理位置   甲马石村位于白碗窑镇南部,距白碗窑镇社区1.5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约4.0公里。该村占地面积约20平方公里。   2、人口现状   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551户,2500余人,其中:困难户50户,五保户10户,享受低保户57户,占全村总户数的21.23%;男劳力740人,女劳力705人,少数民族人口1266人,占全村总人口的55.99%。   3、土地利用   全村共有耕地面积2600亩,田600亩,地2000亩;森林面积1800亩,人均森林面积0.8亩;荒山面积2000亩;经果林种植面积200亩;用材林种植面积800亩。   4、社会经济   经济作物主要以辣椒为主。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700元。   矿产资源以煤炭资源为主。      --人口总数:2500人 农业人口:2500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20.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6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汉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超强煤矿 名特产品:辣椒 办公所在地:村级活动室   

大水井村

  大水井村在前几年村级合并由以前的大水井村和色白村合并而来。下设大水井一组,大水井二组,大水井三组,大水井四组,大水井五组,大水井六组,纳姑箐组,阿志组,海子组,林场组,小丫树皮组,大丫树皮一组,大丫树皮二组,色白一组,色白二组,滑石板组,长坡岭组,宝山组,三道梁组坝塘组,共计二十个村名小组。大水井村位于白碗窑镇政府北部,东接白碗窑镇普哈村,西南接兴义市坪街道办事处,南接白碗窑镇岔米村,南接乌沙镇。这里交通便利,到兴义市只有20来公里,到白碗窑镇政府不到10公里的距离。海拔比镇政府平均高200米,这里的气候宜人,冬暖夏凉,非常适应种植烤烟、玉米、辣椒、魔芋等经济作物的生长。   在镇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大水井村在去年就利用‘一事一议’项目将我村的通组公路修通,同时还在村委会所在地大水井一组修建了活动中心,同时大水井村有两所小学在辖区内,一所大水井小学就在村委会所在地,另一所代陌小学在以前的代陌村委会内,让这里的适龄儿童能就近上学,得到学校老师的教育,大大的提高了这里的学习环境。   本辖区内有卫生室一所,让这里的人民群众病有所医。      --人口总数:5100人 农业人口:5077人 非农业人口:23人   --行政区面积:24.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0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彝族, 发展口号:经济发展为主线,环境保护并存   --所辖村:总共20个村民小组 生产总值:10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煙,辣椒,玉米,水稻,馬鈴薯等 名特产品:烤烟,辣椒,玉米等 办公所在地:大水井一组   --自然条件:季風氣候,自然条件优越   

下抹挫村

  下抹挫村位于白碗窑镇政府驻地的东北部,国土面积1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375亩,田1528亩,地1846亩,全村共有17个村民小组,1072户,4219人。其中:劳动力2361人,主要以农业和种植业为主,煤炭资源丰富,村内有一煤矿开采点——富兴煤矿。   --人口总数:4219人 农业人口:4200人 非农业人口:19人   --行政区面积:15.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37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小寨组,下抹挫一组,下抹挫二组,老屋基上组,老屋基下组等 生产总值:18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基地 名特产品:烤烟,芭蕉芋 办公所在地:白碗窑镇下抹挫村   --自然条件: 资源:煤矿   

戈多村

  戈多村位于白碗窑镇西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约10公里。占地面积约13平方公里,于2007年村级整合时由原簸米甲村和戈多村整合而成。全村辖12个村民小组(大地组、小戈多组、大戈多组、兴寨组、冬瓜林组、簸米甲组、兴化一组、兴化二组、兴化三组、田坎上组、山背后组、鲁底组),869户4084人,少数民族人口360人,彝、布依为主要居住少数民族。   全村共有耕地面积8900亩,其中水田1000亩,旱地7900亩;森林面积1500亩,人均有林面积0.36亩;荒山面积16000亩。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1000万元。煤矿、金矿等资源丰富,经济作物主要以核桃、烤烟和芭蕉芋为主。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500元。   2011年,戈多村核桃种植面积2000亩,芭蕉芋种植4500亩,烤烟900亩;现有山林面积1500亩,其中林地面积900亩,人工林200亩,天然林300亩,经济林100亩。      --人口总数:4084人 农业人口:4039人 非农业人口:45人   --行政区面积:13.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9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彝,布依 发展口号:发展,和谐,创新   --所辖村:大地组、小戈多,大戈多,兴寨,冬瓜林,簸米甲,兴化一,兴化二 生产总值:10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核桃,芭蕉芋 名特产品:核桃 办公所在地:簸米甲   --自然条件:石山半石山地区 资源:煤矿、金矿   

海子村

  海子村是白碗窑镇中心村,全村国土面积24.38平方公里,地势较为平坦,平均海拔1500米,年无霜期260天左右,主要自然灾害是冬春旱,现有耕地面积9000余亩,林地4000亩。海子村辖11个村民小组(海子组、场坝一组、场坝二组、打梨树组、柳树坪组、新窑组、老黑泥组、塘上一组、塘上二组、大寨一组、大寨二组),855户,人口3710人,其中党员68人,劳动力2000余人,常年外出务工人员400余人。   海子村经济作物以种植烤烟为主,烤烟按现代烟草标准划农业建设,建有育苗大棚10亩、标准化烤房40栋,粮食作物有玉米、水稻、小麦、蔬菜等,初步建成100亩佛手瓜基地、畜牧养殖场一个,经果林有板栗、桃子、昌西雪梨等,2011年人均收入达4798元以上,历年来多次获省、州、市表彰。   --人口总数:3710人 农业人口:2643人 非农业人口:1067人   --行政区面积:24.3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0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彝族 发展口号:近抓‘粮、烟、畜’,远抓‘果、林、路’,尊老爱幼构和谐,科学发展户户富   --所辖村:场坝组:柳树坪:老黑泥等11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20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水稻:玉米 名特产品:烤烟:昌西雪梨等 办公所在地:海子村活动室   --自然条件:平均海拔1500米,年无霜期260天左右 资源:人力:土地:气候:地理位置   

普哈村

  普哈村位于白碗窑镇西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约7.5公里。占地面积约37平方公里,于2007年村级整合时由原纳岗村和普哈村整合而成。全村辖14个村民小组(老普哈一组、老普哈二组、小箐组、奔坡组、黑箐脚组、半坡组、大坪子组、水塘山组、桐稼寨组、新黑泥组、新普哈组、新发寨组、大凹子组、赵家沟组),699户3130人,少数民族人口1710人,彝、布依为主要居住少数民族。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2000亩,其中水田2000亩,旱地10000亩;森林面积20000亩,人均有林面积6.39亩;荒山面积15000亩。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660万元。经济作物主要以蔬菜、烤烟和芭蕉芋为主。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500元。   2011年,普哈村生姜种植面积2000亩,辣椒4500亩,烤烟1800亩;现有山林面积20000亩,其中林地面积13000亩,人工林1000亩,天然林5000亩,经济林1000亩。   --人口总数:3130人 农业人口:3100人 非农业人口:30人   --行政区面积:37.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20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彝,布依 发展口号:发展,和谐,创新   --所辖村:老普哈一、二组,新普哈,小箐,奔坡,新黑泥,大坪子,黑箐脚等 生产总值:66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辣椒,生姜,芭蕉芋 名特产品:辣椒,生姜 办公所在地:老普哈   --自然条件:石山半石山地区 资源:石灰岩   


大水井村特产大全




大水井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