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依村地处两省三县交界处,村内现有农贸市场一个,全村六个组,共有林地面积12300亩,其中林地面积6100亩、人工林面积1300亩,天然林4800亩,经济林100亩,林地面积是全镇最多的,能够开发的经济林面积也比较多,具有发展经果林、种草养殖等产业的良好条件。村内小阿依组有煤矿资源分布,可以选择煤矿采掘业、煤矿初加工等作为第二产业补充。耕作方式仍然是人畜耕作,机械化程度低。
--人口总数:4326人 农业人口:3327人 非农业人口:999人
--行政区面积:18.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6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苗族,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大阿依,黑龙潭,木卡田,小阿依,新坪田,大木场 生产总值:446.5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生姜,烤烟,芭蕉芋 办公所在地:大阿依组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2301109 | 562400 | -- | 查看 阿依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光辉社区 |
光辉社区全区9.5平方公里,距区28公里。全区现有5个片区,居民1096户,3943人,其中:贫困户140户,占全村总村总户数的3.5%,男劳动力799人,女劳动力859人,少数名族1627人。全村现有耕地面积3000亩,其中水田616亩、旱地2384亩;森林面积7288亩,人均有均有林面积1.8亩。 --人口总数:3943人 农业人口:1405人 非农业人口:2538人 --行政区面积:9.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0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彝族,穿青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场坝,龙吊寺,小寨,小树戛,老威舍 生产总值:8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装卸公司,商场,运输车队 名特产品:生姜,芭蕉芋 办公所在地:光辉社区 --自然条件: 资源:附加产业 |
青龙村 |
青龙村位于威舍镇西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约5公里。村内无工业,农村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农业,青龙村现状经济作物主要以生姜、烤烟和芭蕉芋为主,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空间潜力较大,农业用地地势相对平缓,有利于规划种植业的发展。 青龙村留有红色革命印记,村内的蒿子冲组是当年红军卫生部所在地,毛泽东主席曾连夜到此探望因掩护战友而光荣负伤的贺子珍同志,如今,卫生部旧址仍然存在,而且保存较好,这为青龙村红色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人口总数:3022人 农业人口:2941人 非农业人口:81人 --行政区面积:3.7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31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布依族、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下德赫,上德赫,蒿子冲,王家寨,树棵组,马路湾,新鸡场 生产总值:26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芭蕉芋粉 办公所在地:下德赫组 |
阿依村 |
阿依村地处两省三县交界处,村内现有农贸市场一个,全村六个组,共有林地面积12300亩,其中林地面积6100亩、人工林面积1300亩,天然林4800亩,经济林100亩,林地面积是全镇最多的,能够开发的经济林面积也比较多,具有发展经果林、种草养殖等产业的良好条件。村内小阿依组有煤矿资源分布,可以选择煤矿采掘业、煤矿初加工等作为第二产业补充。耕作方式仍然是人畜耕作,机械化程度低。 --人口总数:4326人 农业人口:3327人 非农业人口:999人 --行政区面积:18.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6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苗族,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大阿依,黑龙潭,木卡田,小阿依,新坪田,大木场 生产总值:446.5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生姜,烤烟,芭蕉芋 办公所在地:大阿依组 |
树嘎村 |
树嘎村位于威舍镇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约4公里。该村占地面积约23平方公里,村级整合由原树嘎村和新村村组合而成。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356亩,坡度在25度以上的耕地面积约500亩;森林面积1200亩,人均有林面积0.32亩,其中农业收入占总收入的94.2%。经济作物主要以生姜、烤烟和芭蕉芋为主。 --人口总数:4267人 农业人口:3857人 非农业人口:410人 --行政区面积:23.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5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水族、布依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大寨子组及其扩建区村居点,中寨组村居点,杨家冲村居点,大白岩 生产总值:71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生姜,烤烟,芭蕉芋 办公所在地:大寨子组 |
发哈村 |
发哈村位于威舍镇东部,距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全村国土面积16.89平方公里,距兴义市区28公里,村级整合由发哈、谢洒两个村合并为发哈村。全村现有耕地面积10150亩,其中水田2726亩、旱地7424亩;森林面积10060亩,人均有林面积2.92亩。村内现状铁合金厂6个、1个炼铝厂,农业以蔬菜、生姜、烤烟、芭蕉芋等作物为主。 经探明,发哈村谢洒组有溶剂灰岩储量1000万吨,属于鼓励开采区,溶剂灰岩属于石灰石中的一种,是冶金工业和建材业中不可缺少材料,结合发哈村冶金工业的发展,溶剂灰岩的开采将使行业实现前向延伸,同时方便企业就地取材,降低原材料运输成本。猪场村是当年红军长征西出贵州途经之地,在这里红军与敌人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在猪场村红军洞外,贺子珍同志为拯救已受伤的钟赤兵团长而光荣负伤。2007年6月11日猪场村被兴义市授予“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到目前为止,猪场村已经完成了村寨道路改造工程、亮化绿化工程和房屋的美化工程,猪场村广场塑立了“红军长征纪念碑”,建设了“红军长征纪念馆”和“红军文化长廊”。 --人口总数:4290人 农业人口:3899人 非农业人口:391人 --行政区面积:16.89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15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水族,布依族,回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新寨组,大坪地组,大寨组,猪场组,谢洒组,岩脚组,梨材林组 生产总值:58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煤化工,蔬菜加工,旅游业 名特产品:蔬菜,生姜,烤烟,芭蕉芋 办公所在地:猪场组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