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寨村位于洛万乡西部,距乡政府所在地5公里,东邻洛万村,西连秧木村,南接陇纳村,北与捧乍镇相接。国土面积20.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237亩,其中水田面积671亩,林地面积1.5万亩。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等,主要经济作物有板栗、油桐、生姜、花生等。全村辖15个村民组580户,共2669人,其中贫困户243户,贫困人口612人,属于省级二类重点贫困村。
近年来,平寨村两委以新农村建设为突破口,以集贸市场建设为重点,新征土地50亩,争取上级易地扶贫项目支持,安置农户22户120人,硬化农贸市场3000平方米,配套安装了路灯、自来水等设施,集市功能逐步完善。
--人口总数:2669人 农业人口:2650人 非农业人口:19人
--行政区面积:20.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237.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抓环境建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所辖村:平寨组,团结组,安马组,大湾组,高峰组,田湾组,小色磨组等 生产总值:198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商业 名特产品:板栗,生姜,家禽 办公所在地:平寨村平寨组
--自然条件:林地资源丰富 资源:集贸市场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2301202 | 562400 | -- | 查看 平寨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洛万村 |
洛万村是洛万乡政府所在地,是全乡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全村国土面积43平方公里,辖17个村民组,共860户3320人,人均纯收入3100元左右。该村属典型的布依族聚居村寨,共有少数民族4种,约1992人,占全村总人口数60%,其中以布依族为主,主要分布在洛万组、小寨组、色磨组、发若六七组、洪航、田堡、百家寨等地。全村少数民族居住房屋多为三屋以上的干阑式木楼,底层为猪牛等养牲杂屋,楼上住人,木楼都有走廊伸出,并装饰有栏杆,栏杆边备有固定式长凳供人休息,俗称“吊脚楼”。这种木楼,结构谨严,不用一颗钉子,全系卯榫嵌合。 近年来,洛万乡党委、政府以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为契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争取上级有关扶持政策,紧密结合洛万村实际,统一规划部署,在洛万集镇区开展洛万新区开发建设,将居住较为分散且居住条件恶劣的少数民族农户集中搬迁到自然条件较好、比较适宜居住的洛万新区,实现移民45户250人。帮助扶持少数民族群众发展特色产业,传承特色文化,并取得一定成效。 --人口总数:3320人 农业人口:3300人 非农业人口:20人 --行政区面积:43.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614.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彝族,苗族 发展口号:强基础,抓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所辖村:洛万组,小寨组,色磨组,发若六七组,洪航组,田堡组,百家寨组 生产总值:119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商业 名特产品:板栗,生姜,油桐,家禽 办公所在地:洛万乡洛万村田坝街 --自然条件:林地,集贸市场 资源:民族文化,特色产业 |
陇纳村 |
陇纳村位于洛万乡西南部,万峰湖岸,距乡府驻地20公里,属天生桥水电站库区移民后靠村寨,东接洛万村、南与广西马蚌乡隔湖相望、西倚本乡秧木村、北连本乡平寨村,国土面积19.9平方公里,水库面积4730亩,林地面积1.87万亩, 耕地面积4275亩,其中:水田面积99亩,旱地4176亩。全村以发展网箱养鱼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主要经济作物有板栗、生姜。共有5个村民组,222户1046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95%以上,其中有贫困户60户,贫困人口230人,属于省级一类重点贫困村。 陇纳村属沿江黄壤分布区,最低海拔781米,为亚热带沿江低热河谷季风气候区,具有热量充足、降水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特点,年平均气温20—25℃,无霜期330天以上,雨热同季,年降水量1000—1400mm, 随着天生桥库区的形成,在陇纳村形成水域面积4730余亩,为陇纳村发展水产养殖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人口总数:1046人 农业人口:1040人 非农业人口:6人 --行政区面积:19.9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27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抓基础,强党建,促发展 --所辖村:未牙贤组,陇纳组,马连组,未打贵组 生产总值:8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板栗,生姜 办公所在地:陇纳村陇纳组 --自然条件:水域面积大,林地资源雄厚 资源:水域 |
未班村 |
未班村位于洛万乡东部,距乡政府所在地15公里,东与仓更镇、沧江乡相接,南与广西隔河相望,西面和北面与洛万村紧连,国土面积30.3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342亩,其中水田面积1755亩,林地面积2.4万亩。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等,主要经济作物有板栗、油桐、生姜、柑桔,主要养殖业有养猪、养鸡、养牛、养鱼等。全村辖17个村民组,有663户,2955人,其中贫困户209户,贫困人口625人,属于省级一类重点贫困村。 --人口总数:2955人 农业人口:2950人 非农业人口:5人 --行政区面积:30.3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234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调整产业结构,促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所辖村:龙岩一组,龙岩二组,乃子坡组,老王寨组,何家沟组,云盘组等 生产总值:112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养殖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板栗,生姜,油桐,家禽 办公所在地:未班村龙岩一组 --自然条件:林地面积大 资源:耕地面积大 |
平寨村 |
平寨村位于洛万乡西部,距乡政府所在地5公里,东邻洛万村,西连秧木村,南接陇纳村,北与捧乍镇相接。国土面积20.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237亩,其中水田面积671亩,林地面积1.5万亩。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等,主要经济作物有板栗、油桐、生姜、花生等。全村辖15个村民组580户,共2669人,其中贫困户243户,贫困人口612人,属于省级二类重点贫困村。 近年来,平寨村两委以新农村建设为突破口,以集贸市场建设为重点,新征土地50亩,争取上级易地扶贫项目支持,安置农户22户120人,硬化农贸市场3000平方米,配套安装了路灯、自来水等设施,集市功能逐步完善。 --人口总数:2669人 农业人口:2650人 非农业人口:19人 --行政区面积:20.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237.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抓环境建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所辖村:平寨组,团结组,安马组,大湾组,高峰组,田湾组,小色磨组等 生产总值:198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商业 名特产品:板栗,生姜,家禽 办公所在地:平寨村平寨组 --自然条件:林地资源丰富 资源:集贸市场 |
一心村 |
一心村位于兴义市洛万乡南部,万峰湖岸,距乡府驻地13.8公里,属天生桥水电站库区移民后靠村寨,东接沧江乡小米村、南与广西马蚌乡隔湖相望、西倚本乡洛万村、北连本乡未班村,国土面积31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组,220户997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90%以上。 一心村属沿江黄壤分布区,最低海拔781米,最高海拔1180米,为亚热带沿江低热河谷季风气候区,具有热量充足、降水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特点,年平均气温为20—— 25℃,一月平均气温13℃左右,七月平均气温30℃左右,无霜期330天以上,雨热同季,年降水量1000——1400mm,随着天生桥库区的形成,在一心村沿湖一线水域长达20余公里,水域面积8000余亩,为一心村的水产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养殖条件。 --人口总数:997人 农业人口:980人 非农业人口:17人 --行政区面积:31.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13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改变环境,打造万峰湖移民区垂钓乐园 --所辖村:一心组,平街组,打舍组,未麻组等 生产总值:98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产养殖业 名特产品:鱼类产品 办公所在地:一心村未洛兰堡 --自然条件:水上交通便利 资源:水域资源,林地资源 |
秧木村 |
秧木村地处洛万乡西部,距乡驻地12公里,东与平寨村相连,南与广西隔河相望,西与三江口镇接壤,北与捧乍镇毗邻,国土面积29.9平方公里,水库面积1533亩,耕地面积9594亩,其中:田894.3亩,地8699.7亩。全村共有13个村民小组,488户2131人,其中贫困户243户,贫困人口612人,属于省级一类重点贫困村。 秧木村属沿江黄壤分布区,最低海拔781米,地处沿江低热河谷季风气候区,具有热量充足、降水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特点,年平均气温为20— 25℃,无霜期330天以上,雨热同季,年降水量1000——1400mm。全村以农业和林业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主要经济作物有果蔗、板栗、油桐、生姜等。 --人口总数:2131人 农业人口:2119人 非农业人口:12人 --行政区面积:29.9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594.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瑶族,苗族 发展口号:强特色产业,促经济发展 --所辖村:和平组,秧木组,大寨组,中寨组,梨树组,岔河组,民族组等 生产总值:1023.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果蔗、板栗、油桐、生姜 办公所在地:秧木村和平组 --自然条件:林地、耕地面积大 资源:土地资源,水上交通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