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四川省 >>乐山 >> 马边彝族自治县 >> 镇江庙乡

镇江庙乡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镇江庙乡谷歌卫星地图)


镇江庙乡简介

  马边彝族自治县辖乡。1951年建太平乡,1956年并入大竹堡乡,1962年析建太平公社,1981年改名镇江庙公社,1984年改镇江庙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24公里。面积48平方公里,人口0.4万。辖红岩、陈翰林、两河口、石龙门、阴心岩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马铃薯。养殖业以猪、牛、羊为主。.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48平方公里 511133102 614600 0833 查看 镇江庙乡谷歌卫星地图

镇江庙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镇江庙乡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民建镇

  马边彝族自治县辖镇,县府驻地。1941年为安富镇,1951年设民建镇。位于县境中部,面积2平方公里,人口1万。省道马(边)铜(街子)公路、马(边)新(市镇)公路终点。辖民政、新生、建设、中坝、东城、新建6个居委会。乡镇企业有商贸、加工、运输和饮食服务等行业。马边河产珍稀两栖动物“大鲵”。.  

荣丁镇

  马边彝族自治县辖乡。1958年为双溪公社荣丁管理区,1959年为荣丁公社,1984年建荣丁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府23公里。面积90平方公里,人口1.4万。省道马(边)铜(街子)公路过境。辖新华、宝龙、民主、仁义、凤凰、桐林、幸福、裕平、猫猫、马脑、新桥、羊儿、田坪、后池沟、光荣15个村委会和解放街居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兼产茶叶、柑橘、蚕茧等。.  

镇江庙乡

  马边彝族自治县辖乡。1951年建太平乡,1956年并入大竹堡乡,1962年析建太平公社,1981年改名镇江庙公社,1984年改镇江庙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24公里。面积48平方公里,人口0.4万。辖红岩、陈翰林、两河口、石龙门、阴心岩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马铃薯。养殖业以猪、牛、羊为主。.  

劳动乡

  马边彝族自治县辖乡。1940年置复兴乡,1951年置劳动乡,1958年属郊区公社,1959年析置劳动公社,1981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5公里。面积71平方公里,人口1.4万。省道马(边)铜(街子)公路过境。辖张油房、永清、柏香、金星、笆子房、先锋、横山、福来、荣丁、柏林、井池沟、官田坝、红椿、来龙、群利15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主要为机砖制造厂、木材加工厂等。农业主产水稻、玉米。.  

建设乡

  马边彝族自治县辖乡。1952年前建翻身乡、建设乡和永乐乡,1956年合并为建设乡,1959年改建设公社,1984年复置建设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7公里。面积103.5平方公里,人口1.9万。马(边)三(河口)公路过境。辖先锋、三溪、晏家林、新民、红光、永乐、红旗、五一、东光、联河、水流板、八一、高石头、光明、乐堂寺、黄茅埂、塆儿沟17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盛产茶叶。中国著名历史学家贺昌群生于此地。.  

石梁乡

  马边彝族自治县辖乡。1955年前为石梁乡,1959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18公里。面积41平方公里,人口0.5万。通公路。辖永宁、永和、团结、龙船、天池、高峰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水稻。盛产茶叶“永山玉叶”、“碧螺春”等,评为四川名优茶。宝华山尊立式接引佛马边大佛为唐代所造。.  

荍坝乡

  马边彝族自治县辖乡。1951年为新民乡,1958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莜坝公社,1984年置莜坝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30公里。面积67平方公里,人口0.5万。省道马(边)新(市镇)公路过境。辖茶叶、茶场、凉桥、会步、石丈空、双河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水稻、小麦,盛产茶叶。.  

民主乡

  马边彝族自治县辖乡。1951年建民主乡,1959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40公里。面积125平方公里,人口1.1万。通公路。辖进步、丰产、蓼叶坪、光华、小房、大田、洪溪、东湾、三河、油房、龙秧坪、雪峰、小谷溪、羊子坪1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马铃薯。畜牧业以生猪、牛、羊为主。.  

老河坝乡

  马边彝族自治县老河坝乡地处马边东大门,是屏山、沐川、马边三县交界的乡镇,全乡幅员面积59平方公里,人口5749人。我乡土壤肥沃、酸碱适度、无污染,受金沙江水系气候影响,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适宜规模种植金河白魔芋。现栽种金河白魔芋5300亩,产量2500吨。我乡诚邀各方宾朋到我乡投资综合开发金河白魔芋。.  

下溪乡

  马边彝族自治县下溪乡地处县城以北16公里,辖13个村,1个社区,总人口11628人,幅员面积62.53公里,耕地面积8488亩,其中:田4402亩,属山区地形,微酸性土壤,省道103线贯穿乡境内,是通往乐山市的必经之路。马边河、金银河、大竹堡河环绕其中,山清水秀,无污染,平均气温16.9℃,年均降雨量1044.3毫米,最低海拔470米,最高海拔1670米,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周边乡镇有荣丁镇、劳动乡、雪口山乡、温水凼乡、大竹堡乡、镇江庙乡,因其场镇独特的地理优势,是上述七个乡镇5万余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是全县第一大乡镇集市贸易地。架设有移动、联通塔各1座,通讯条件极其便捷;3000亩无公害茶叶,1000亩黄金梨、丰水梨,1000亩优质桃李,100亩佛手柑,1000亩酸梅;年出栏生态肥猪1万余头,牛羊8千余只;有丰富的水资源可供开发水电和旅游观光;年产小花生200余吨,其果质香、脆、甜、酥闻名于省内外;全用玉米和野菜饲养的肥猪其肉质鲜嫩可口,年可供外销6000余头,优质无公害黄金梨、丰水梨已经投产,有2000余个剩余劳动力可供各类企业使用。有丰富的牧草资源可供养殖生态畜牧。.  

雪口山乡

  马边彝族自治县辖乡。1951年为新建乡,1954年更名雪口山乡,1959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雪口山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府23公里。面积62.7平方公里,人口0.8万。通公路。辖黎明、星光、石岗坝、李家山、同心、永兴、谢家岩、龙池、田儿塆、干河坝、拦马埂、杨店儿12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  

大竹堡乡

  大竹堡乡位于马边彝族自治县北部,东与镇江庙乡毗邻,南下下溪乡、雪口山乡相连,西与宪家普、温水凼乡接攘,北与峨边县平等乡相连,幅员面积120平方公里,为高山沟壑地区。全乡辖6个村30个村民小组,809户3391人,距县城公路里程22公里。   全乡资源丰富,起源于罗翻突山脉的大竹堡河流经该乡中部注入马边河,河水落差大,宜发电,已开发出了三座梯级电站,装机容量4000千瓦。全乡有森林面积7.9万亩,境内森林中有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盛产天麻、黄莲等中药材,土特产以竹笋以主,年加工竹笋上千吨,精加工后的竹笋远销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大竹堡乡的崇山峻岭中,蕴藏着丰富的煤炭、铁、磷石灰岩等资源,乡境内有煤矿和水泥厂。   县道马边至大竹堡公路已与大王山林区连接,该乡将林业、畜牧和茶叶列为三大支柱产业。乡政府将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优惠政策,热忱欢迎中外投资者来开发这块富饶的宝地。.  

苏坝乡

  马边彝族自治县辖乡。1951年建团结乡,1952年更名走马坪乡,1958年改和平公社,1959年更名走马坪公社,1984年建苏坝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18公里。面积88.5平方公里,人口1万。通公路。辖胜利、向阳、前进、越胜、团结、峰溪、白杨槽、茶元堡、龙堂口、老鸦窝10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水稻、小麦。特产天麻、黄连、茶叶等。养殖业以猪、牛、羊为主。。清代川西红灯教反清起义首领宋世杰生于此地。.  

烟烽乡

  马边彝族自治县辖乡。1953年建烟峰乡,1958年改烟峰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27公里。面积51平方公里,人口0.4万。辖烟峰、梅子塆、瓦西老、二坝、长河土扁5个村委会。境内有珍稀动物大熊猫、羚羊、小熊猫、大鲵、灰斑角雉、猕猴等。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特产茶叶、竹笋、木耳、天麻。.  

袁家溪乡

  马边彝族自治县辖乡。1953年建袁家溪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22.5公里。面积120平方公里,人口0.3万。辖张口石、庄家坝、老鸦营、额落、袁家溪、建设、二毛牛7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特产竹笋、茶叶、木耳等,所产“清名香”等茶畅销省内外。.  

沙腔乡

  马边彝族自治县辖乡。1954年建沙腔彝族自治乡,1958年改“八一”公社,1959年更名沙腔公社,1984年建沙腔乡。位于县境中西部,距县城35公里。面积49平方公里,人口0.4万。通公路。辖鄢家碉、沙腔、干田坝、中子坪、下核桃坪5个村委会。乡境森林多属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有大熊猫等珍稀动物。农业主产玉米、马铃薯、黄豆,特产茶叶、酸梅、竹笋等。.  

三河口乡

  马边彝族自治县辖乡。1954年建三河口乡,1958年改红星公社,1959年更名三河口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53公里。面积45平方公里,人口0.4万。辖三河口、扇子塆、白岩子、南路口、月儿坝、星星、邓家坝7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水稻、马铃薯、黄豆,特产酸梅。古迹有清嘉庆年间的柔远堡遗址。.  

梅子坝乡

  马边彝族自治县辖乡。1955年建梅子坝乡,1958年属上游公社,1959年析建梅子坝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府43公里。面积17平方公里,人口0.1万。县道过境。辖铜厂、梅子坝、瓦曲窝3个村委会。特产酸梅、木耳、五倍子、天麻等。农业主产玉米、黄豆、马铃薯。.  

高卓营乡

  马边彝族自治县辖乡。1954年建高卓营乡,1958年改超英公社,1959年更名高卓营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府37公里。面积30平方公里,人口0.3万。县道公路过境。辖高卓营、稀泥沟、夫山、雷公坪、干溪拉达5个村委会。特产筇竹。乡镇企业有林木采伐和木材加工厂。农业主产玉米、水稻、马铃薯、黄豆。养殖业以牛、羊为主。.  

永红乡

  马边彝族自治县辖乡。1955年建麦子坪乡、羊子桥乡,1958年两乡合并建羊子桥公社,1960年更名永红公社,1984年建永红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府56公里。面积380平方公里,人口0.3万。通公路。辖区大部属于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境内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熊猫和珍稀动物小熊猫、羚羊、金猫、云豹等以及珙桐、银叶连香树、水青喜树等17种珍贵树种,其中珙桐被欧美人士赞为 “中国鸽子树”。盛产天麻、黄连、贝母、竹笋、木耳等。农业主产玉米、马铃薯、黄豆。.  


镇江庙乡特产大全




镇江庙乡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