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黔西南州 >> 兴仁市 >> 百德镇 >> 银厂村

银厂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银厂村谷歌卫星地图)


银厂村简介

  一、基本情况
  银厂村位于百德镇西部,距镇政府8公里。西面、西北、西南大片被田湾乡包围,东、北同新元村、大乐村接壤。所辖14个村民组,897户、3810口人。聚居有汉、布依、彝等民族。国土面积9.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2610亩。其中基本农田698亩,旱地3525亩。年平均气温约160C。全年无霜期280天,常年降水量为1360毫米。雨热同季。境内无任何矿产资源,属典型的农业大村,群众经济收入主要依靠种养殖业。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经济作物有烤烟、油菜。2009年全村平均占有粮为44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2710元。2009年底全村通电率达100%,村组公路通车率98%,有线电话、无线信号覆盖率100%。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紧抓国家实施北烟南移的战略机遇,依托资源优势,因势利导,大力发展优质烟叶。2010年镇党委、政府又在银厂村实施干果产业项目及生姜种植项目,全村预种植生姜400亩、核桃1200亩。主要自然灾害有大风,强降雨、冰雹等。
  二、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银厂村系黔西南州的“五好村支部”、兴仁县“五好基层党组织”和百德镇“基层组织先进单位”。村“两委”班子健全,其中村支部书记周开瑛,初中文化,年龄55岁;村委会主任田茂涛,中专文化,年龄51岁;统计员黄炜,中专文化,现年36岁;计生专干郑胜民,初中文化,现年44岁。村“两委”班子制度较完善,建立了学习、工作、政务公开等一系列制度,在对待重大问题上能进行集中讨论。村“两委”班子较为团结,干部作风正派,有极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为民服务的思想,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多数群众感到满意。尤其是今年7月,村支部书记周开瑛同志与镇长王宇同志到江苏省华西村考察学习回来后,重新认识到本村党建工作的不足,并结合本村实际完善了本村基层党组织的一系列制度等,为银厂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三、村级经济发展现状
  该村经济发展状况比较滞后,无规模效益农业,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以外出打工和烤烟种植为主,每家平均有1人外出。村集体经济没有稳定的来源。2010年,兴仁县“县为单位、整合资金、连片开发、整乡推进”核桃生姜产业项目落户该镇,银厂村2010年计划种植生姜400亩,核桃1200亩,加上之前已栽的核桃400亩、打坑未栽的800亩,银厂村的核桃种植面积将达到2400亩,到时银厂村的农业经济将得到整合,农民收入也会比现在大大提高。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济发展缓慢。由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够,造成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一是农民“小农意识”的思想比较重,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观念保守。二是党支部在下力气引导规范,开拓群众视野的工作方面存在着不足。
  2、居住环境欠佳。由于农村还是大部分使用秸秆、柴草等高二氧化碳排放物作燃料、垃圾乱堆乱放,卫生环境差,造成村民生活居住环境欠佳。一是村民自身卫生环境意识淡薄。二是村里改善村民生活居住环境缺乏资金。
  3、文体活动单调。村里没有文化娱乐活动室,只有村级阅览室,而且图书品种有限,老百姓平时最大的娱乐就是喝酒、搓麻将、看电视。
  4、贫困人口较多。全村特困难人口不少,但目前只有其中的310人享受低保,310人中五保户有4人。
  五、具有的基本优势
  在清醒地看到问题的同时,我也发现该村具有发展的优势。一是有一个干事创业、健全团结的村“两委”班子,有一支务实为民的党员队伍。二是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加上这几年对银厂村新建小水窖150口、坡改梯、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等的实施,使银厂村具有了发展新型农业的巨大潜力。
  --人口总数:3661人 农业人口:3576人 非农业人口:85人
  --行政区面积:9.39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393.2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布依族:苗族:仡佬族: 发展口号:举全村之力,发展村级经济
  --所辖村:14 生产总值:987.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水稻:核桃:生姜:养殖 名特产品:核桃 办公所在地:中寨组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2322103 562300 -- 查看 银厂村谷歌卫星地图

银厂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银厂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百屯社区

  一、村情简介   百屯居委会位于镇政府所在地,全村共13组1317户,总人口4940人,其中劳动力总数2828人、少数民族82人,未解决温饱贫困人口数86人,未解决温饱贫困户数18户,低收入贫困人口数1507人,低收入贫困户数387人。其中:大学以上文化145人,60%为初中以上文化。全村共有土地3246.6亩,其中田1045.8亩、人均基本农田面积0.31亩,旱地2200.6亩,人均耕地面积约0.79亩,宜林宜木面积面积716亩。   全村在校教师176人,教师 136 人,村干部 4人,住村干部 6 人,医疗人员1人,党员273人。   百屯居委会地处温热带,全年平均气温在22摄氏度左右,全年无霜期在325天左右。   二、村建项目   近年来,百屯村积极性响应党0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号召,全村村民积极行动起来,寻找发展的新路子,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在发展的过程中,百屯村结合自身的地利优势,大力发展优质产业。戴至目前为止,百屯村建有大小项目6个,分别是:水池281口,卫生室1个,沼气池25个,学校两所(中小学各一所),共容纳220多明学生,危房项目5户,烤烟基地1个,通村组公路6条,共计12公里、烤房28座。   三、经济建设情况   全村人均年收入2750元。其经济收入主要靠种植业和养殖业(种植的主要作物有:玉米、小麦、稻米、烤烟等;养殖主要有:猪、牛)。目前,该村向外输出劳动力359名,每年总收入约143.6万元。其村建项目资金靠财政拨付和群众集资途径。   四、存在问题   1、全村有1440人还未解决饮水安全。   2、文化广播电视覆盖率低,目前该村文化广播电视覆盖率仅为35%。   3、网络入村率不高。   --人口总数:4940人 农业人口:4107人 非农业人口:837人   --行政区面积:7.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246.6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苗族:布依族:仡佬族:侗族 发展口号:城镇化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所辖村:13 生产总值:2011.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烤烟:核桃:水稻:养殖 名特产品:核桃 办公所在地:百屯三组   

新厂村

  一. 地理位置与气候环境情况   新厂村位于百德镇政府的北面,共有12个村民组、589户人家,计2670个人口,有少量的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环境优美,气候适宜,全年无霜期150天,霜冻时间215天,全年平均最高气温35℃,最低-2℃,非常适合人的居住和农作物的生长及畜禽养殖。   二. 贫困人口情况   全村有589户人家共2670口人,其中,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183人,未解决温饱的贫困户共有31户,低收入贫困人口数586人,低收入贫困户118户,属于百德一类村。   三. 基础设施建设   未解决饮水安全问题的人口数1200人,有通村公路,无未通公路的组。通讯设施齐备,有固话和移动通讯信号。全村有沼气池10口,小水窖383口。   四. 社会事业建设情况   新厂小学是新厂村唯一的教学点,有在职教师11人,在校学生168人,新修有村级卫生服务室一处,文化广播覆盖率25%,社会建设事业相对薄弱,没有支持经济发展的相关企业。   五. 国土资源情况   新厂村共有耕地1927.6亩,其中土地1721.7亩;基本农田205.9亩,相对土地少,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另外,银厂村有荒山、森林等宜林宜牧面积830亩,有发展畜牧养殖的基础。   六. 农村经济及农民收入情况   新厂村的粮食总产量1000吨,人均年收入2150元。粮食主要种植玉米、小麦、水稻。农民收入还有辅助产业烤烟,副食有大豆,还有农民自给自足的蔬菜种植等。全村有253人远赴广东沿海,涉外资金101.2万元。   七. 结语   新厂人民热情好客、勤劳智慧;新厂风景秀丽、景色迷人;希望新厂人民会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发展新厂,建设自己的家园。   --人口总数:2670人 农业人口:2635人 非农业人口:25人   --行政区面积:7.2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927.6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 发展口号:发展金银花致富   --所辖村:12 生产总值:801.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金银花:烤烟:养殖 名特产品:金银花 办公所在地:新厂村山背后组   

周家田村

  一、村情简介   周家田村位于百德、大山、田湾三个乡镇交汇处,距镇政府所在地3.5公里,全村共有耕地4389亩,其中田地430亩,旱耕地1727亩,人均耕地面积0.79亩,人均基本农田0.16亩。全村共20个村民组1176户,人口4842人,少数民族500余人。大学文化17人,90%以上为初中及初中以上文化。劳动人口1892人;其中贫困人口36户,共210人;低收入家庭752户,共2351人。   周家田村地处温热带,全年平均气温在20摄氏度左右,全年无霜期在325天左右,全村森林覆盖率28%, 是一个以种植、养殖业为一体的村。   二、村建项目   近年来,周家田积极性响应党0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号召,全村村民积极行动起来,寻找发展的新路子,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在发展的过程中,周家田村结合自身的地利优势,大力发展优质产业。戴至目前为止,全村共有人饮水池2口,灌溉小水窖75口,沼气池26口,卫生室1个,能够容纳300名学生学校1个,危房改造3户,300亩烤烟基地1个,通村组公路2条,共计3.5公里、集群烤房点一个8栋,可以烘烤烟叶100亩。   三、经济建设情况   全村人均年收入2610元。其经济收入主要靠种植业和养殖业(种植的主要作物有:玉米、小麦等。辅助作物有烤烟。养殖主要:猪和牛)。其外是向外输出劳动力,目前,该村在外务工人员263名,外出务工收入105.2万元。其村建项目资金靠财政拨付和群众集资途径。   四、存在问题   1、全村有2588人还未解决饮水安全。   2、文化广播电视覆盖率低,目前该村文化广播电视覆盖率仅为38%。   --人口总数:4842人 农业人口:4789人 非农业人口:53人   --行政区面积:10.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389.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苗族 发展口号:举全村之力全面发展   --所辖村:20 生产总值:121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烤烟:金银花:核桃:水稻:养殖 名特产品:核桃 办公所在地:田上组   

围塘村

  围塘村与新马场乡西面接壤,土地资源丰富,交通便捷。村两委始终把生产发展放在首位。结合村情,积极开展创先争优,利用党员创业,领着群众富,走精耕细作,集约经营,产业发展的路子。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在镇政府的统一规划下,积极发展生姜、核桃等种植。共发展生姜基地300亩,种植核桃500亩。   本着因地制宜,有利发展的原则,村两委始终认为发展要长短结合,突出特色;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视绿化和环境卫生,控制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基础。   --人口总数:3384人 农业人口:3355人 非农业人口:29人   --行政区面积:9.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881.8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举全村之力全面发展   --所辖村:17 生产总值:1011.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核桃:生姜:板栗 名特产品:核桃 办公所在地:兰家寨组   

小川村

  一、村情简介   小川村位于镇政府西面,距镇约1公里,全村共21组1075户,总人口4772人,其中劳动力总数2836人,未解决温饱贫困人口数186人,未解决温饱贫困户数46户,低收入贫困人口数1917人,低收入贫困户数697人。其中:大学以上文化84人,40%为初中以上文化。全村共有土地4647.1亩,其中田1677.2亩、人均基本农田面积0.35亩,旱地2969.9亩,人均耕地面积约0.62亩。全村在校教师26人,村干部 4人,住村干部 4 人,党员57人。   小川村村地处温热带,全年平均气温在22摄氏度左右,全年无霜期在325天左右。   二、村建项目   近年来,小川村村积极性响应党0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号召,全村村民积极行动起来,寻找发展的新路子,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在发展的过程中,小川村村结合自身的地利优势,大力发展优质产业。截至目前为止,小川村建有大小项目 6个,分别是:水池28口,沼气池23个,卫生室1个,学校1所,烤房20座,有通村组公路。   三、经济建设情况   全村人均年收入2310元。其经济收入主要靠种植业和养殖业(种植的主要作物有:玉米、小麦、稻米、烤烟等;养殖主要有:猪、牛)。目前,该村向外输出劳动力281名,每年总收入约112.4万元。其村建项目资金靠财政拨付和群众集资途径。   四、存在问题   1、全村有1350人还未解决饮水安全。   2、文化广播电视覆盖率低,目前该村文化广播电视覆盖率仅为36%。   3、网络入村率低。   --人口总数:4772人 农业人口:4678人 非农业人口:94人   --行政区面积:9.29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647.1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科技兴村   --所辖村:21 生产总值:121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烤烟:核桃:水稻:香菇:养殖 名特产品:核桃 办公所在地:大川组   

新元村

  一、项目区概况:   (一)地势、生态、气候:   地势起伏,山地地貌,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冬暖夏凉、雨量充沛、干湿季节明显、雨热同季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在16.4℃左右。该村有田740.6亩、土1236.9亩。宜林宜牧面积1025亩。   (二)行政人口情况状况:总人口2807人,劳动力人口总数967人,未解决温饱贫困人口数约126人,未解决温饱贫困户29户。全村共有12个组,613户人家,全村人均年收入约2460元。   (三)产业状况:农业,粮食产量以玉米、水稻为主,每人每年约200公斤;蔬菜以白菜为主,自给自足。   二、项目建设概况:   (一)主导产业:该村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其中又以玉米为主要粮食作物。   (二)辅助产业:以烤烟为主。   (三)基础设施建设:1、水利建设:全村共有水池431口、沼气池35个 2、道路设施建设:全村共有公路两条。   (四)科、教、文、卫事业:该村有小学两所,在校生人数1100人。电视覆盖率为32%。   (五)农村经济及农民收入情况:粮食总产量612吨,人均占有量0.34吨。外出务工总人数361人,人均纯收入2460,总收入144.4万元。未解决温饱贫困人口数126人,未解决温饱贫困户29户,低收入贫困人口数650,低收入贫困户数156。未解决饮水安全人口数1200 。   --人口总数:2807人 农业人口:2687人 非农业人口:1200人   --行政区面积:4.8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977.5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布依族:彝族 发展口号:城镇化兴村   --所辖村:12 生产总值:801.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烤烟:核桃:水稻:养殖 名特产品:核桃 办公所在地:红瓦房组   

银厂村

  一、基本情况   银厂村位于百德镇西部,距镇政府8公里。西面、西北、西南大片被田湾乡包围,东、北同新元村、大乐村接壤。所辖14个村民组,897户、3810口人。聚居有汉、布依、彝等民族。国土面积9.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2610亩。其中基本农田698亩,旱地3525亩。年平均气温约160C。全年无霜期280天,常年降水量为1360毫米。雨热同季。境内无任何矿产资源,属典型的农业大村,群众经济收入主要依靠种养殖业。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经济作物有烤烟、油菜。2009年全村平均占有粮为44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2710元。2009年底全村通电率达100%,村组公路通车率98%,有线电话、无线信号覆盖率100%。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紧抓国家实施北烟南移的战略机遇,依托资源优势,因势利导,大力发展优质烟叶。2010年镇党委、政府又在银厂村实施干果产业项目及生姜种植项目,全村预种植生姜400亩、核桃1200亩。主要自然灾害有大风,强降雨、冰雹等。   二、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银厂村系黔西南州的“五好村支部”、兴仁县“五好基层党组织”和百德镇“基层组织先进单位”。村“两委”班子健全,其中村支部书记周开瑛,初中文化,年龄55岁;村委会主任田茂涛,中专文化,年龄51岁;统计员黄炜,中专文化,现年36岁;计生专干郑胜民,初中文化,现年44岁。村“两委”班子制度较完善,建立了学习、工作、政务公开等一系列制度,在对待重大问题上能进行集中讨论。村“两委”班子较为团结,干部作风正派,有极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为民服务的思想,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多数群众感到满意。尤其是今年7月,村支部书记周开瑛同志与镇长王宇同志到江苏省华西村考察学习回来后,重新认识到本村党建工作的不足,并结合本村实际完善了本村基层党组织的一系列制度等,为银厂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三、村级经济发展现状   该村经济发展状况比较滞后,无规模效益农业,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以外出打工和烤烟种植为主,每家平均有1人外出。村集体经济没有稳定的来源。2010年,兴仁县“县为单位、整合资金、连片开发、整乡推进”核桃生姜产业项目落户该镇,银厂村2010年计划种植生姜400亩,核桃1200亩,加上之前已栽的核桃400亩、打坑未栽的800亩,银厂村的核桃种植面积将达到2400亩,到时银厂村的农业经济将得到整合,农民收入也会比现在大大提高。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济发展缓慢。由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够,造成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一是农民“小农意识”的思想比较重,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观念保守。二是党支部在下力气引导规范,开拓群众视野的工作方面存在着不足。   2、居住环境欠佳。由于农村还是大部分使用秸秆、柴草等高二氧化碳排放物作燃料、垃圾乱堆乱放,卫生环境差,造成村民生活居住环境欠佳。一是村民自身卫生环境意识淡薄。二是村里改善村民生活居住环境缺乏资金。   3、文体活动单调。村里没有文化娱乐活动室,只有村级阅览室,而且图书品种有限,老百姓平时最大的娱乐就是喝酒、搓麻将、看电视。   4、贫困人口较多。全村特困难人口不少,但目前只有其中的310人享受低保,310人中五保户有4人。   五、具有的基本优势   在清醒地看到问题的同时,我也发现该村具有发展的优势。一是有一个干事创业、健全团结的村“两委”班子,有一支务实为民的党员队伍。二是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加上这几年对银厂村新建小水窖150口、坡改梯、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等的实施,使银厂村具有了发展新型农业的巨大潜力。   --人口总数:3661人 农业人口:3576人 非农业人口:85人   --行政区面积:9.39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393.2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布依族:苗族:仡佬族: 发展口号:举全村之力,发展村级经济   --所辖村:14 生产总值:987.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水稻:核桃:生姜:养殖 名特产品:核桃 办公所在地:中寨组   

大乐村

  (一)地理位置:地处百德镇西北方向。   (二)行政人口情况状况:总人口3092人,其中少数民族约20人,贫困人口约425人,劳动力人口总数1876人。全村共有17个组,697户人家,全村人均年收入约2410元。   (三)产业状况:农业,粮食产量以玉米、水稻为主,每人每年约200公斤;蔬菜以白菜为主,自给自足。   (四)地势、生态、气候:地势起伏,地貌以山地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冬暖夏凉、雨量充沛、干湿季节明显、雨热同季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在16.4℃左右。该村有田398亩、土1648亩,人均耕地面积1.08亩、人均耕田面积0.23亩。宜林宜牧面积1213亩。   --人口总数:3092人 农业人口:3019人 非农业人口:73人   --行政区面积:8.7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171.5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举全村之力,发展村级经济   --所辖村:17 生产总值:1003.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水稻:核桃:生姜:养殖 名特产品:核桃 办公所在地:大乐三组   

硐坪村

  (一)地势、生态、气候:   地势起伏,山地地貌,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冬暖夏凉、雨量充沛、干湿季节明显、雨热同季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在16.4℃左右。该村有田792.6亩、土2479.4亩。人均耕地面积1.12亩。   (二)行政人口情况状况:   总人口3966人,贫困人口约308人。全村共有19个组,881户人家,全村人均年收入约2620元,党员62名。   (三)产业状况:   农业,粮食产量以玉米、稻谷为主,每人每年约0.36吨;蔬菜以白菜为主,自给自足。   --人口总数:3966人 农业人口:3901人 非农业人口:65人   --行政区面积:10.9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27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举全村之力,发展村级经济   --所辖村:19 生产总值:981.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水稻:核桃:生姜:养殖 名特产品:核桃 办公所在地:瓦房组   

沟边村

  (一)地理位置:地处百德镇东北方向,与关岭、晴隆县接壤。   (二)行政人口情况状况:总人口2502,其中少数民族约300人,贫困人口约700人。全村共有13个组,528户人家,全村人均年收入约2500元。   (三)产业状况:农业,粮食产量以玉米为主,每人每年约700公斤; 养殖业发展较好,其中每户约有三头猪、牛,全村共有羊1200只。蔬菜以白菜为主,自给自足。   --人口总数:2502人 农业人口:2457人 非农业人口:45人   --行政区面积:15.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325.6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借党建扶贫之力全面发展沟边   --所辖村:13 生产总值:867.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水稻:烤烟:核桃:生姜:养殖 名特产品:核桃 办公所在地:箐脚组   (四)地势、生态、气候:地势起伏,地貌为山地,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冬暖夏凉、雨量充沛、干湿季节明显、雨热同季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在16.4℃左右。该村有田443.2亩、土2882.4亩。   


银厂村特产大全




银厂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