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云南省 >>玉溪 >> 红塔区 >> 玉带路街道

玉带路街道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玉带路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玉带路街道简介

   玉带路街道位于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的城郊结合部,地处东经102°30′15″至102 °32′41″,北纬24° 19′45″至24°′22′ 41″,北接春和镇,西与春和镇毗邻,南与高仓镇接壤,东接玉兴路街道办事处及凤凰路街道办事处。昆玉高速公路、昆玉铁路、213国道穿境而过。1998年12月撤销州城镇建立办事处,成立了玉带路街道办事处。辖区内主要河流有西河、玉溪大河,河流自北向南顺延而下,境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幅员面积9.76平方公里,辖社区居委会4个,居民小组40个,自然村22个。2009年全处有4个党总支,47个党支部,党员800余人,其中少数民族党员16人;女性党员168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80人,高中(中专)文化程度183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538人;六十岁以上的238人。全处设团工委1个,团总支5个,团支部47个,团员387人,其中女性团员208人。2000年被玉溪市委、市政府评为“小康达标办事处”;2001年被云南省委、省政府评为五十强乡镇;2004年被玉溪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单位”。
  -
  经济发展
  街道属亚热带半湿润冷冬高原气候,四季温暖,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干湿季节分明。年平均气温16.6℃,最低温度-0.4℃,最高温度30.2℃。年平均降雨量804.1毫米,雨季集中在 6、7、8三个月。年平均日照2134.9小时,无霜期298天。适宜种植水稻、小麦、油菜、蚕豆、玉米、蔬菜等作物和梨、桃、李子、板栗、樱桃等林果。街道高度重视经济发展,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巩固提升饮食住宿业,巩固提升市场流通业、巩固提升物流配送业、巩固提升建筑房地产业;使全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快又好发展。2007年全处农村经济总收入26.08亿元,企业营业收入25.07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入3.7亿元,居民人均纯收入6045元,财政总收入6943万元,其中本级财政收入 505万元。2009年中卫社区完成集体经济200余万元,郑井社区完成150余万元,冯井社区完成130余万元,黄官社区完成50余万元。全街道农村经济总收入33亿余元,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0亿余元,完成固定资产投入4.7亿元,居民人均总收入150028元,居民人均纯收入6045元。居民人均纯收入超6000元的居民小组达13个,总收入达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五个,居民人均所得居全区第四位。
  -
  基础设施
  玉带路街道投资环境优越,基础设施建全,交通便利,通信发达,环境优美,办事处牢固树立“政府营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的理念,把经济工作纳入“一把手”工程,打造建立 “服务优质、办事高效、诚信规范、环境安全”的办事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发展物流配送、房地产业、商品流通业、饮食服务业。树立“大开发,大发展”的招商引资理念。 2009年全处22个自然村40个居民小组均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等五通;其中通数字电视的自然村达12个,40个居民小组的进村道路和村内道路均已硬化;全处装有太阳能的农户为4374户,占总农户的83.14%;建有砖(钢)混结构住房的农户达4962户,占总农户的94.32%;投资800多万元修建了玉龙路,并做好“三通”工程;投资98万元,对彩虹批发市场C片零售市场进行了改造;投入4900万元对裕康市场进行了改造,将彩虹市场打造为云南省最大的批发市场;中卫二组引入玉溪矿业公司计划投资800万元对对本组预留地进行改造,建盖矿业医院;先后投资1.3亿元建设了彩虹副食品批发市场、云兴金属、建材市场、汽车销售市场、蔬菜批发零售市场、生猪、木材等九大市场。全处有效灌溉面积达3424亩,全处安装固定电话4545户,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为4169户,移动电话通讯覆盖辖区。 [1]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9.76平方公里 530402003 653100 -- 查看 玉带路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玉带路街道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玉带路街道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玉兴路街道

   玉兴路街道处地处云南省玉溪市中心中东部,位于北纬24°21′~24°22′,东经102°32′~102°33′ 一角之间,东北与李棋镇接壤,东南与凤凰路街道办事处相连,西南与玉带路街道办事处毗邻,是市、区党政机关所在地,为红塔区乃至玉溪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交通便利,距省会昆明88公里,玉江高速公路穿境而过。2007年末辖区总户数29205户,总人口60343人。其中,少数民族(彝、回、白、哈尼族)6277人,占总人口的10.4%。处直管人口5388户、14694人。人口自然增长率-2.2‰,人口密度为5709人/平方公里。玉兴街道立足实际,创新思路,坚持以党的建设为核心,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不断完善社区服务功能、规范社区管理、强化社区服务,全面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使街道辖区日新月异。街道确立了“生态立处、个私强处、三产富处、创安稳处、文化和处”的发展战略,生态扮靓城市,生态推动产业,生态保障民生。2008年,街道地方财政收入过亿元,2010年达到2.185亿元,街道在生态建设中和谐而美丽。   -   历史沿革   办事处所在地州城,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置温富州。到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设州治于此而 旧街得名。民国时期,一直是县府所在地。1950年1月1日,玉溪县人民政府正式建立,州城设棋阳镇,后与龙呤区合并为第一区。1952年设州城镇,属县辖镇。1954年州城镇划归第一区管辖。1958年恢复州城镇。同年7月撤镇,成立城关人民公社。1981年7月,恢复州城镇。1984年2月,改称州城办事处。1988年1月,州城办事处与城关区合并,称州城镇。1998年12月28日,撤销州城镇。1999年1月分别建立玉兴路、玉带路、凤凰路3个街道办事处。因办事处地处玉兴路街道而得名。辖棋阳路、人民路、新兴路、东风路4个居委会,36个居民小组。2003年5月城市社区建设后办事处所辖居委会改建为棋阳、荷花池、新兴、右所4个社区居委会,并新建1个小区型社区—北苑社区居委会,现办事处辖5个社区居委会,84个居民小组。   -   自然状况   办事处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海拔在1626.6~1839.4米之间,东西宽6.01公里,南北长1.76公里,总面积10.57平方公里。主要山河水坝有徐家山、李家山、五脑山;玉溪大河、东风大河;大红坡水库、幸福坝。境内属中亚热带半湿润冷冬高原季风气候,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年平均气温15.8℃,年日照时数2256.1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903.19毫米,无霜期296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是最适宜居住的地方。   -   风景名胜   聂耳公园 位于玉溪市中心,是为纪念伟大的人民音乐家聂耳而兴建的融文化、娱乐、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占地13公顷,1985年6月动工,1987年7月17日——聂耳逝世52周年纪念日落成并正式开放。园内分纪念区、休息区、公园管理区与花圃区。公园以葱郁的树、绚丽的花、碧绿的草、明净的水与现代园林 聂耳公园建设为一体的艺术风貌,成为省级风景区。公园建筑新颖别致,雕塑小品寓意深刻;知音湖畔,飞扬起优美动人的音乐旋律;“天使乐园”飘溢出欢乐幸福的歌声;“紫艺苑”(芳草地)茑歌燕舞;“春晓楼”明镜照影,艳丽的娇姿映照着春晓的旭辉;“风雨桥”、“石船坞”妙趣横生,返朴归真;“琴台泉”、“鹤月轩”巧夺天工,诗思如醉;“连理亭”、“踩波台”、“小叶舟”、“荟芳园”——处处曲径通幽,凝成清雅深邃的含富意境;聂耳铜像、音乐魂浮雕工艺精湛,栩栩如生;“纪念馆”造形简洁、明快、内涵质朴。   荷花公园 位于玉溪市中心,距聂耳故居数十米,旧时为“护城河”,聂耳青少年时曾在这里游泳。为了纪念聂耳,原县级玉溪市人民政府在此修建了荷花池。1985年1月竣工。荷花公园总面积1790.6平方米,呈狭长形。荷花池长217米,宽44.92米,池水常清,周围建筑物倒映池中;池北岸上,四季花开铺彩锈,柳丝垂钓拂香风;池西北面,建有观鱼楼,建筑古色古香、金碧辉煌;池中部架有双线拱桥一座,桥两边池中各建一座六角攒尖水上凉亭和若干个园形喷泉;入夜,五光十色的喷泉柱直冲云天,又像几朵秀丽的大莲花怒放,光闪闪,水涟涟。荷花公园东面,有8180平方米的绿地及樱花园,上面建有古式六角亭、自然石、鱼塘、水池及弯曲小道等。每天从早到晚,前来晨练、休闲娱乐、唱花灯、跳健身舞的老年人络绎不绝。   聂耳文化广场 位于中心城区玉湖路以北、河滨路以东。2005年4月30日主体工程竣工。总占地面积1717.5亩,主要包括玉湖和文化休闲区、商业及聂耳音乐广场区、运动功能区、生态休闲区。白天玉湖碧波荡漾,岸边生态景观错落有致。夜晚一池碧水变得流光溢彩,月光、湖光、灯光交相辉映,月影、树影、人影相应成趣。聂耳音乐广场的舞台设计理念取义于太阳、小提琴,由水体环绕,东西两侧设五线谱桥,分别以《义勇军进行曲》和《走进新时代》的部分乐谱为铺装底图,通过这些元素共同营造聂耳精神和音乐与日同辉。玉湖畔有一座聂耳山,它用挖掘玉湖的沙土填成,这一精巧的设计使得整个广场山水相连,登上聂耳山,气势磅礴的聂耳广场尽收眼底。  

凤凰路街道

  凤凰路街道位于云南玉溪红塔区。下辖:   530402002001 111 瓦窑社区   530402002002 111 葫芦社区   530402002003 111 泷水塘社区   530402002004 111 葫田社区   530402002005 111 高龙潭社区   530402002201 220 灵秀村   

玉带路街道

   玉带路街道位于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的城郊结合部,地处东经102°30′15″至102 °32′41″,北纬24° 19′45″至24°′22′ 41″,北接春和镇,西与春和镇毗邻,南与高仓镇接壤,东接玉兴路街道办事处及凤凰路街道办事处。昆玉高速公路、昆玉铁路、213国道穿境而过。1998年12月撤销州城镇建立办事处,成立了玉带路街道办事处。辖区内主要河流有西河、玉溪大河,河流自北向南顺延而下,境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幅员面积9.76平方公里,辖社区居委会4个,居民小组40个,自然村22个。2009年全处有4个党总支,47个党支部,党员800余人,其中少数民族党员16人;女性党员168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80人,高中(中专)文化程度183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538人;六十岁以上的238人。全处设团工委1个,团总支5个,团支部47个,团员387人,其中女性团员208人。2000年被玉溪市委、市政府评为“小康达标办事处”;2001年被云南省委、省政府评为五十强乡镇;2004年被玉溪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单位”。   -   经济发展   街道属亚热带半湿润冷冬高原气候,四季温暖,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干湿季节分明。年平均气温16.6℃,最低温度-0.4℃,最高温度30.2℃。年平均降雨量804.1毫米,雨季集中在 6、7、8三个月。年平均日照2134.9小时,无霜期298天。适宜种植水稻、小麦、油菜、蚕豆、玉米、蔬菜等作物和梨、桃、李子、板栗、樱桃等林果。街道高度重视经济发展,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巩固提升饮食住宿业,巩固提升市场流通业、巩固提升物流配送业、巩固提升建筑房地产业;使全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快又好发展。2007年全处农村经济总收入26.08亿元,企业营业收入25.07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入3.7亿元,居民人均纯收入6045元,财政总收入6943万元,其中本级财政收入 505万元。2009年中卫社区完成集体经济200余万元,郑井社区完成150余万元,冯井社区完成130余万元,黄官社区完成50余万元。全街道农村经济总收入33亿余元,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0亿余元,完成固定资产投入4.7亿元,居民人均总收入150028元,居民人均纯收入6045元。居民人均纯收入超6000元的居民小组达13个,总收入达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五个,居民人均所得居全区第四位。   -   基础设施   玉带路街道投资环境优越,基础设施建全,交通便利,通信发达,环境优美,办事处牢固树立“政府营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的理念,把经济工作纳入“一把手”工程,打造建立 “服务优质、办事高效、诚信规范、环境安全”的办事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发展物流配送、房地产业、商品流通业、饮食服务业。树立“大开发,大发展”的招商引资理念。 2009年全处22个自然村40个居民小组均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等五通;其中通数字电视的自然村达12个,40个居民小组的进村道路和村内道路均已硬化;全处装有太阳能的农户为4374户,占总农户的83.14%;建有砖(钢)混结构住房的农户达4962户,占总农户的94.32%;投资800多万元修建了玉龙路,并做好“三通”工程;投资98万元,对彩虹批发市场C片零售市场进行了改造;投入4900万元对裕康市场进行了改造,将彩虹市场打造为云南省最大的批发市场;中卫二组引入玉溪矿业公司计划投资800万元对对本组预留地进行改造,建盖矿业医院;先后投资1.3亿元建设了彩虹副食品批发市场、云兴金属、建材市场、汽车销售市场、蔬菜批发零售市场、生猪、木材等九大市场。全处有效灌溉面积达3424亩,全处安装固定电话4545户,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为4169户,移动电话通讯覆盖辖区。 [1]  

北城镇

  地理位置 区境北部   面 积 120.5平方千米   耕 地 31002亩 (比上年减少158亩),其中:田21315亩,地9687亩;稳产高产基本农田26049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0.59亩。   人口·民族 2000年末总户数15463户,农业户数14618户。总人口56814人,其中:男27704人,女29110人;农业人口52578人;少数民族 (主要是回、彝、白族)人口6639人。农村从业人员32334人。人口自然增长率9,4%,比上年上升0.28个千分点。辖区内人口密度为472/平方千米。   行政区划 辖北城、大营、夏井、东前、古城、王棋、后所、皂角、梅 园、高桥、莲池、刺桐关、大石板等 13个村 (居)民委员会,163个村 (居)民小组,73个自然村。.  

春和镇

  地理位置 区境西北部   面 积 193.5平方千米  耕 地 38908亩(比上年减少66亩),其中:田21861亩,地17047亩;稳产高产基本农田33541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0.79亩。     人口·民族 2000年末总户数13181户,农业户数12801户。总人口50973人,其中:男25177人,女25790人;农业人口48997人;少数民族 (主要是彝、白、回族)人口7368人。农村从业人员30986人。人口自然增长率9.5‰,比上年增2.1个千分点。辖区内人口密度为263人/平方千米。     行政区划 辖春和、王大户、中所、孙井、团山、龙池、飞井、马桥、刘总旗、黑村、黄草坝、波衣12个村民委员会,115个村民小组,78个自然村。.  

李棋镇

  李棋镇地处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东北部,镇政府距区政府以北3公里,东接江川县安化乡,南连市区龙马路,西邻春和镇,北与北城镇接壤。距昆明市87公里。   位于云南省玉溪市中心城区北面城郊结合部的李棋镇,按照玉    李棋镇  溪市及红塔区关于“生态立市”和“两山、两河,南北分工、城市向李棋镇延伸” 的城市发展框架,紧紧依托城市,搞好一个配合、加快两个转变、抓好三大产业、加强四个建设,全面实施“生态立镇、科教兴镇、工业强镇、农业稳镇”战略,以百倍的信心、高昂的斗志、饱满的热情,努力构建“生态和谐、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的李棋镇。   -   乡镇介绍   李棋镇的交通得天独厚。昆玉高速公路自镇西边缘通过,境内有玉江高速公路、太极路、白龙路、红龙路、康井路、庄红路。交通四通八达,十分便利。建设中的玉溪大河防洪水系就在本镇境内。是一个风景优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之地。李棋镇的发展环境良好,投资环境优越,基础设施齐全,交通便利,通讯发达,环境优美。招商引资工作服务优质,实行跟踪服务制,扶持重点企业做大做强,对产品获省级以上评定的企业实行补助,对招商引资作出贡献的个人给予奖励,按实交    李棋镇万荷公园  税金贡献大小给予扶持,极力营造企业满意、产业快速发展的优质服务环境。我们承诺“您投资、我服务,您发展、我开路,您困难、我帮助,您受益、我保护”。热情的李棋镇热忱欢迎海内外朋友的光临!   地理位置:李棋镇地处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东北部,镇政府距区政府以北3公里,东接江川县安化乡,南连市区龙马路,西邻春和镇,北与北城镇接壤。距昆明市87公里。   1、地势   李棋镇整个辖区呈横放的菱角形,东西横跨11公里,南北纵跨4公里,镇东北部多山岭,西南部为平坝。坝区海拔1630至1650米,山区海拔最高点2121米。   2、面积   李棋镇辖区总面积28.9平方公里,辖山头、任井、李棋、下赫、金家边、康井、薛井、大矣资8个村委会及金州社区1个居委会,77个村民小组,48个自然村。 耕地面积8096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0.28亩。   3、气候   李棋镇属中亚热带半湿润冷冬高原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具有冬暖夏凉,四季如春,夏秋多雨、冬春干旱、雨热同季、晴则暖、雨则凉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5.8℃,年日照时数为2256.1小时,日照率达到51%,降雨量800–900毫米,无霜期233天。   4、河流   有东风水库位于镇东南山间,玉溪大河,红旗河、白龙潭河、等河流经境内,水源充足,便于灌溉;土壤肥沃,适宜于各种粮油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   -   历史沿革   元代属新兴州普舍县管辖,明代为云南中卫及广南卫引伍屯田之地,清代属新兴州管辖的中和、广义两乡;民国为玉溪县的中和、广义两乡。1949年2月,0党组织派0党员白从民(白民顺)、方哲生到玉溪广义乡任井中心小学任教,同年4月,在任井小学建立玉溪县第一个0地下党支部(现玉溪县第一个0地下党支部还保存完好),5月成立0任井片区委员会。1949年12月24日成立玉溪县中广区人民政府,1950年为玉溪县第三区,1958年10月为任井公社,1984年1月撤公社建立李棋区,1988年1月撤区建镇,辖8个办事处,2002年李棋镇撤处建委设8个村委会,即:山头、任井、李棋、下赫、金家边、康井、薛井、大矣资8个村委会、77个村民小组,48个自然村,2003年5月建立金州社区。   -   历史文化   李棋镇历史悠久,山头、下赫等处是玉溪花灯的发源地之一。最早见于记载的有清康熙53年(1715年),《新兴州志、风俗》“ 二月望日、土主归殿 , 殿门前演剧五日”,清光绪25年(1899年)《三台山土库做斋戏大头管事碑》“上下河递年三、七月庆祝圣诞修斋演戏”,此外,白龙潭庙会,上山头灯会、下赫土主归殿都有唱灯演戏的习俗。   1、东风水库:   位于市区东北,距州城4.5公里,始建于1958年11月,控制径流面积309平方公里,总库容8931万立方米。水库是红塔区、也是玉溪市最大的骨干蓄水工程,它既是红塔区“农业的命脉”,又是玉溪市中心城区工业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的唯一水源。   2、白龙潭:   位于市区东北,距州城10公里,是玉溪市红塔区内著名风景区之一,也是古原始林保存最好的景区之一,主要景点有白龙寺、白龙泉、双仙洞、白龙潭娱乐度假村等。   3、白龙寺:   始建于明代,重建于1735年,现存为清代建筑。   4、万荷园:   位于市区北5公里的下赫村,建于2002年5月,全园总面积19980m2。该园采用钢混、石刻、木雕交叉建构,集壁、桥、亭、廊、楼、坊、池交织绘成。以六角亭居中、观景楼顿首、长廊为身、圆亭摆尾,宛如游龙嬉水于水莲,由文曲桥、朝晖桥、唤月桥、九曲桥四越荷池,朝晖夕唤、环环相扣,饰于假山峭石、娱乐泳池,自然和谐、浑然一体。全园风格迥然,介于北京宫廷和苏州人工园林之间,将古典园林与云南特色风景之彩绘相融,一步一景,美不胜收。  

大营街镇

  地理位置 区境西南部      面 积 132·3平方千米      耕 地 226833亩 (比上年减少238亩),其中:田16245亩,地6438亩;稳产高产基本农田16272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0.55亩。      人口·民族 2000年末总户数11433户,农业户数10886户。总人口42881人,其中:男21251人,女21630人;农业人口41097人;少数民族 (主要是彝族)人口5353人。农村从业人数2512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0.8‰,比上年减0.88个千分点。辖区内人口密度为324人/平方千米。      行政区划 辖大营街、杯湖、赵桅、常里、师旗、甸直、郭井、赤马、龙潭、大密罗10个村 (居)民委员会,106个村 (居)民小组,57个自然村。   ".  

研和镇

  地理位置 区境南部      面 积 128.7平方千米      耕 地 28535亩 (比上年减少68亩),其中:田19491亩,地9044亩;稳产高产基本农田20708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0.75亩。      人口·民族 2000年末总户数11163户,农业户数9829户。总人口42861人,其中:男21026人,女21835人;农业人口38150的人;少数民族 (主要是彝族)人口4846人。农村从业人员2532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9.3‰,比上年增0.09个千分点。辖区内人口密度为336人/平方千米。   ".  

高仓镇

  地理位宜 区境中部偏南      面 积 65.7平方千米      耕 地 12959亩(比上年减少37亩),其中:田9940亩,地3019亩;稳产高产基本农田8674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67亩。      人口·民族 2000年末总户数5279户,农业户数5147户。总人口19341人,其中:男9494人,女9847人;农业人口18598人;少数民族 (主要是彝族)人口2661人。农村从业人员1057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0.9‰,比上年增1.57个千分点。辖区内人口密度为294人/平方千米。   ".  

小石桥彝族乡

  地理位宜 区境东北部龙马山山脉南段      面 积 70.4平方千米      耕 地 7512亩(与上年持平),其中:田1939亩,地5573亩;稳产高产基本农田3989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1.29亩。      人口·民族 2000年末总户数1594户,农业户数1528户。总人口5886人,其中:男2976人,女2910人;农业人5645,少数民族(主要是彝族、回族)人口2558人。农村从业人员3550。人口自然增长15‰,比上年增长1.3个千分点。 辖区人口密度为84人/平方千米。   ".  

洛河彝族乡

  地理位置 区境西部山区      面 积 176.4平方千米      耕 地 111156亩 (比上年增加144亩),其中:田3203亩,地7953亩;稳产高产基本农田7752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1.25亩。      人口·民族 2000年末总户数2321户,农业户数2256户。总人口9331人,其中:男4639人,女4692人;农业人口8901人;少数民族 (主要是彝族、哈尼族)人口8631人。农村从业人员587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7。9‰,比上年增0.71个千分点。辖区内人口密度为53人/平方千米。   ".  


玉带路街道特产大全




玉带路街道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