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林村位于新龙场镇政府西南面,距兴仁县城19公里,所属村由原三道沟村、冬瓜林合并而成,国土面积1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55亩,全村共16个村民组,4254人,1054户,共有党员84人,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水稻,经济作物有竹、木,三道沟的万亩竹海是该村的主要经济来源,矿产资源丰富,辖区内涉有证煤矿三个。养殖以养猪和养羊,在冬瓜林万金养殖示范的带动下,大部分群众开始走上养殖道路。充分利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加强对农民群众的培训,实现了冬瓜林村的跨越发展。
--人口总数:4254人 农业人口:4043人 非农业人口:211人
--行政区面积:14.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75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布衣、苗、彝、回、 发展口号:以科学技术、主导全村发展
--所辖村:16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25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 名特产品:食品加工 办公所在地:冬瓜林活动室
--自然条件: 资源:煤,竹、木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2322108 | 562300 | -- | 查看 冬瓜林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龙场社区 |
龙场居委会位于新龙镇政府园内南面,活动室占地面积约90平方米,交通便利,人口密集,居住着汉、布、功等民族,是全镇人口最多的一个村,由原来的青底村、龙场村、大坪村合并而成的村,距兴仁县城15公里,国土面积13.23平方公里,共19个村民组,1191户,4354人口,共有党员52人,耕地面积310亩,其中水田102亩,旱地208亩,森林履盖率40%,农作物主要以水稻、玉米为主,经济作物有烤烟、蚕豆等,有500亩的蚕豆种植示范基地, 该活动室占地面积92平方米,站点属于模式二,为接通网线。 --人口总数:4354人 农业人口:4210人 非农业人口:144人 --行政区面积:13.2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1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布,苗 发展口号: --所辖村:19 生产总值:13.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 名特产品:无 办公所在地:龙场居委会活动室 |
民裕村 |
民裕村,位于新龙场镇政府东南面,距兴仁县城19公里,该村由原来的(中寨村、民裕村两村合并而成),全村国土面积17.8平方公里,农作物主要以水稻、玉米为主,耕地面积5800亩,其中旱地3200,水田2600亩, --人口总数:2246人 农业人口:2240人 非农业人口:6人 --行政区面积:17.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7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回,苗,仡佬,布依 发展口号: --所辖村:11 生产总值:1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 名特产品:林木,煤 办公所在地:民裕村活动室 |
虎场村 |
虎场村位于新龙场镇政府南面,交通便利,西环线穿村而过,距兴仁县城28公里,全村共7个村民组,619户,2522人,共有党员28人,国土面积12平方公里,农作物主要以玉米,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以林木为主,矿产资源丰富,涉有证煤矿一个。 --人口总数:2522人 农业人口:2509人 非农业人口:13人 --行政区面积:1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7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布,回,苗,黎 发展口号:脱贫致富奔小康 --所辖村:洋烂潭,雷打坟,后寨,猫猫坪,沙姑,冲子,水淹坪 生产总值:2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 名特产品:林木 办公所在地:虎场村活动室 |
联庄村 |
联庄村,该村交通便利,兴普线穿村而过,是新龙场镇政府入城的东大门,同时也是距兴仁县城最近的一个村,距县城7公里,距镇政府8公里,东接真武山社区的无耳营居委会,南抵民裕村,西南接杨柳村,全村国土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000亩,9个组,618户,2570人,农作物以玉米、水稻为主, --人口总数:2570人 农业人口:2557人 非农业人口:13人 --行政区面积:2.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0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布、苗、回、彝 发展口号:用种养殖业、发展联庄村经济 --所辖村:9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小麦 名特产品:脱毒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联庄村活动室 |
大洼村 |
大洼村,距兴仁县城21公里,是新龙场镇较为偏远的一个村,该村是由原来的陈家寨与大洼村合并而成,全村国土面积11.69平方公里,居住有汉族、布、苗等民族,居住较为分散,现有16个村民组,909户,共计3804人口,其中党员 28 人,农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经济作物有林木、山羊等,2008年,上级畜牧等部门,免费为群众提供山羊给予饲养,为农民群众致富打开一扇窗口,矿产资源丰富,辖区内含2个有证煤矿。 --人口总数:3804人 农业人口:3653人 非农业人口:151人 --行政区面积:14.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97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布、苗、彝、黎、回、侗 发展口号:养殖、种植、招商引资 --所辖村:“大一”“大二”“大三”“半坡”“院子”“上竹”“下竹”“坡 生产总值:38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其他杂粮 名特产品:肉牛 办公所在地:大洼村活动室 --自然条件:良好 资源:煤炭 |
杨柳村 |
一、村情简介 杨柳村位于兴仁县城以西13公里处,该村由原来的坡寨、杨柳两村合并而成,国土面积19.4平方公里,海拔最低1200m、最高1625m。现有村级学校两所(坡寨小学、杨柳小学),全村共辖16各村民组961户3849人,居住着汉、苗、彝、布依等民族。全村现有耕地面积2228亩(其中田水田599亩,旱地1629亩)。 二、主要产业 杨柳村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麦等,经济作物主要有烤烟、薏仁米等,养殖业主要有猪、牛、鸭等。 三、目前需解决的问题 1、水资源欠缺,人畜饮水困难,农田等常出现干旱现象不能及时灌溉,导致农作物减产减收。 2、交通不便,虽然有兴普公路穿村而过,但由于村级公路建设不够,制约着全村经济发展。现需解决全长1.7公里通组路的建设,以便给杨柳村4个组生产、生活提供方便。同时还有杨柳村坡寨三、四组主要道路改造。 3、由于杨柳村土地面积石漠化占70%,所以必须加以治理与种植甘果和经济作物为主,调整产业结构。望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根据杨柳村实际情况给予帮助支持。 目前杨柳村委班子成员正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带领全村人民群众寻找解决困难的办法,朝着实现全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目标,日益奋进。 --人口总数:3897人 农业人口:3850人 非农业人口:47人 --行政区面积:19.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244.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布、苗、回 发展口号:改变石莫、脱贫奔小康 --所辖村:16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7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 名特产品:烤烟 办公所在地:杨柳村活动室 |
大屯村 |
大屯村位于新龙场镇南面、东接民俗、南接冬虎场、北抵龙场居委会(镇政府),距新龙场镇政府1公里,距兴仁县城16公里。西环线穿村而过,交通便利,主要居住有汉、布、苗族等民族;辖区内共有20个村民小组,16个自然村寨,现有人口4433人,983户,党员38人,国土面积1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37余亩,其中水田1200亩,旱地1560亩,主要农作有玉米、水稻。经济作物有油菜、烤烟等。有500亩油菜种植示范基地。2006年进行扩建,所站面积92平方米,多功能会议室40平方米。 --人口总数:4433人 农业人口:4286人 非农业人口:144人 --行政区面积:12.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537.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布、苗、回、黎、彝 发展口号: --所辖村:21个组 生产总值:13.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 名特产品:脱毒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大屯村活动室 |
冬瓜林村 |
冬瓜林村位于新龙场镇政府西南面,距兴仁县城19公里,所属村由原三道沟村、冬瓜林合并而成,国土面积1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55亩,全村共16个村民组,4254人,1054户,共有党员84人,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水稻,经济作物有竹、木,三道沟的万亩竹海是该村的主要经济来源,矿产资源丰富,辖区内涉有证煤矿三个。养殖以养猪和养羊,在冬瓜林万金养殖示范的带动下,大部分群众开始走上养殖道路。充分利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加强对农民群众的培训,实现了冬瓜林村的跨越发展。 --人口总数:4254人 农业人口:4043人 非农业人口:211人 --行政区面积:14.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75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布衣、苗、彝、回、 发展口号:以科学技术、主导全村发展 --所辖村:16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25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 名特产品:食品加工 办公所在地:冬瓜林活动室 --自然条件: 资源:煤,竹、木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