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营山村基本情况
营山村位于普安县城南部,距普安县城48km,离青山镇政府所在地1km,全村辖10个村民组598户2955,土地总面积2368亩(旱地面积1513亩,水田面积855亩),集体林地面积年人均纯收入1740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3150.00元,人均占有粮485公斤。
二、村党支部党员的基本情况
2010年年底,营山村共有党员32人,其中女党员2人,男党员31人,本科文化程度1人,大专文化程度2人,中专文化程度2人,高中文化程度的7人,初中程度17人,小学文化程度3人。2011年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人,调整充实村支部书记1名,调整的支部书记文化程度为本科,37岁。
三、营山村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情况
1、2004年以来,营山村党支部在镇党委的领导下,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及“三级联创”为载体,以全国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试点工程实施为契机,严格按照“五好”村党支部要求创建“典型”村党支部,三年多以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村党支部制定了党支部各项工作制度及营山村经济发展规划,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构建健康和谐家园。通过“五改”、“五通”“五化”建设,扎实开展各项工作。“五改”即改水、改路、改厨、改厕、改厩,“五通”即通路、通电、通水、通广播电视、通电话;“五化”即绿化、美化、亮化、硬化、电气化。通过工程实施,全村完成高压输电线路7km,改造低压输电电线路14km,改造变压器720KVA,安装电表1196块,完成村内路面硬化31.48km,面积5.67万平方米,改厨598户,改自来水水管道5.2km,改厕80个,改厩59个,修垃圾坑12个,修沼气池111口,为12户特困户改造住房。2006年9月份起,村“两委班子集中精力,组织力量对农户庭院进行改造和美化。修建花台110个,共投入资金4.4万余元。
四、营山村扶持措施
1、村党支部出谋划策,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组织有创业心的农民到三板桥镇半角箐参观学习,回来以后,办起了“农家乐”3户。村党支部书记王松还为王家水井组胡万忠担保贷款2万元,解决办“农家乐”资金难问题。
2、以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为契机,组织群众到远程教育站点进行培训,逐步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和实用技术水平。柴家湾组张波和王家水井组唐信智两位同志相继办起了养鸡场,还带动了60多户人家养鸡,促进了养殖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增加了农户的收入。目前,两位同志已被村党支部纳为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对象。
3、党员带头致富能力增强,党员刘冠龙亲自带头种植桃树50余亩,相继10多户人家也跟着种了桃树,带动了种植业的发展。
4、2006年党中央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营山村被列为全省102个省级新农村示点村之一。村党支部积极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做了如下工作:一是组织群众学习,共研营山村发展大计,配合有关部门制定了《营山村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和《营山村村庄整治规划》;二是依托丰富的山塘资源优势,发挥潜在作用。争取水利部门180余万元的资金对干塘子、门口塘和棱角塘的治理。
--人口总数:2955人 农业人口:2717人 非农业人口:238人
--行政区面积:11.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36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回族,布依族,苗族,彝族,黎族等 发展口号:整合资源,加快发展,推动新村建设
--所辖村:云山组,大湾子组,岩洞元组,王家田组等 生产总值:3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经果,蔬菜,养殖等 名特产品:银鲫鱼,水果荸荠 办公所在地:营山村高地埂组
--自然条件:气候温和,交通便利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2323106 | 561500 | -- | 查看 营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青山社区 |
青山社区位于青山镇中心,国土面积4.95平方公里,下辖14个村民组(含原上街村、平街村、后街村),人口5113人,1766户,是青山镇汉族、回族、苗族等的聚集之地。青山社区耕地面积2612亩;荒山850亩;山塘3个;除种植粮食作物外,还生产烤烟、油菜、药材等多种经济作物。社区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商贸发达。除有清代的四合院、明清的石板路和石拱桥外,还有百年历史的清真寺就坐落其中。可以说青山社区是青山镇政治、经济、文化和商贸的中心。 近年来,在青山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青山社区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大力发展民族特色产业,如清真牛干巴、杨记糕点、应宏老酒等民族食品都已走入省内市场。2008年百合片区的开工建设给青山社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为建设青山社区注入了新的活力,青山社区以-理论、“-”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社区经济发展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争取各项工作更上一层楼。 --人口总数:5113人 农业人口:3713人 非农业人口:1400人 --行政区面积:4.9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612.93亩 --主要民族成分:回族,汉族,苗族,布依族等 发展口号:夯实基础,服务园区,城镇带动,招商引资,产业提升 --所辖村:一街一组,一街二组,一街三组,一街四组,平街五组,平街六组等 生产总值:2632.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小麦,烤烟 名特产品:青山牛干巴 办公所在地:青山社区四街一组 --自然条件:气候温和,交通便利 |
下街社区 |
下街社区由原青山下街村及小屯村在村级整合中合并而成,辖区国土面积为6.47平方公里,13个居民小组,1571户,4111人,有耕地总面积2412.36亩(其中水田972.77亩,旱地1439.58亩),荒山1250亩,茶地560亩,2010年,农村人均纯收入2041元,农民人均占有粮食380公斤。 社区两委班子自社区成立以来坚持以人为本,以社区党建为龙头,以社区服务为重点,不断完善计生、调解、治保、安全、卫生、低保、老龄、工青妇等各项工作,紧密联系群众。在青山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重要思想和上级的指示精神,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根据群众的实际需要,结合社区的特点,发挥资源优势,着力在社区文化和社区服务上不断推陈出新。社区服务功能逐步完善。社区内有活动中心,为居民群众学习、娱乐提供了活动场所。社区文化活跃,有一支由老年人组成的金钱棍队伍,经常参加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 社区居委会广泛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宣传普及科学知识,形成了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抵制-的良好氛围。社区治安状况良好,环境整洁,公共场所做到净化、绿化、美化,辖区的“倡导文明新风、共建美好家园”活动持之以恒。同时,居民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对社区认同感逐步增强。近年来,下街社区先后被授予县“优秀党支部”和 县“五好村”称号. --人口总数:4111人 农业人口:3060人 非农业人口:1051人 --行政区面积:6.4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412.3亩 --主要民族成分:回族,汉族 发展口号: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所辖村:司麻坟组,小屯二组,小屯三组,小屯四组,小屯五组 生产总值:624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茶叶,烤烟,水果,蔬菜 名特产品:茶叶,牛肝吧 办公所在地:三街二组 --自然条件:水资源丰富,地理环境优美,交通便捷 资源:农产品,水资源,旅游 |
歹苏村 |
歹苏村位于青山镇东面,歹苏村距青山9公里,东、南接兴仁县潘家庄镇,西接刘家冲村、黄家坝村和营盘村,北抵新店乡。下辖野鹿寨组、火冲组、箐门口组、黄店冲组、长冲组、坝上组、半坡组、穿洞组、小二山组、新场坝组、歹苏一组、歹苏二组、歹苏三组13个村民组。总人口数4014人,其中农业人口3938人。全村有国土面积39.05平方公里。 --人口总数:4014人 农业人口:3938人 非农业人口:76人 --行政区面积:39.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59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回族,苗族,白族,水族,黎族等 发展口号: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村基础建设,推动新农村建设 --所辖村:小二山组,新场坝组,川洞组,坝上组,半坡组等 生产总值:10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经果,蔬菜,养殖等 名特产品:黑山羊 办公所在地:歹苏一组 --自然条件:气候宜人,水源充足 资源:水资源 |
范家寨村 |
范家寨村位于普安县南部,离青山镇政府所在地1km,国土面积25.7平方公里,下辖瓦窑组、中路组、黑树林组、高坡组、平头山组、獐子坪地组、大石头组、范家寨组、阿岗组、黄泥田组、龙潭边组、雨桥组、六塘组、张家湾组、铜鼓山组、新田组16个村民组,1308户,5426人。土地总面积5893.26亩(其中旱地面积2768.09亩,水田面积3125.17亩),集体林地100多亩,茶场100多亩,山塘6个,人均纯收入1930元,人均占有粮397公斤。 --人口总数:5876人 农业人口:5830人 非农业人口:46人 --行政区面积:25.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398.26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回族,布依族,苗族,彝族,黎族等 发展口号:发展科技农业,加快农村基础建设,推动新农村建设 --所辖村:瓦窑组、中路组、黑树林组、高坡组、平头山组、獐子坪地组等 生产总值:15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竹荪,蔬菜水果种植,养殖等 名特产品:竹荪,清水鱼 办公所在地:范家寨村范家寨组 |
营山村 |
一、营山村基本情况 营山村位于普安县城南部,距普安县城48km,离青山镇政府所在地1km,全村辖10个村民组598户2955,土地总面积2368亩(旱地面积1513亩,水田面积855亩),集体林地面积年人均纯收入1740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3150.00元,人均占有粮485公斤。 二、村党支部党员的基本情况 2010年年底,营山村共有党员32人,其中女党员2人,男党员31人,本科文化程度1人,大专文化程度2人,中专文化程度2人,高中文化程度的7人,初中程度17人,小学文化程度3人。2011年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人,调整充实村支部书记1名,调整的支部书记文化程度为本科,37岁。 三、营山村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情况 1、2004年以来,营山村党支部在镇党委的领导下,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及“三级联创”为载体,以全国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试点工程实施为契机,严格按照“五好”村党支部要求创建“典型”村党支部,三年多以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村党支部制定了党支部各项工作制度及营山村经济发展规划,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构建健康和谐家园。通过“五改”、“五通”“五化”建设,扎实开展各项工作。“五改”即改水、改路、改厨、改厕、改厩,“五通”即通路、通电、通水、通广播电视、通电话;“五化”即绿化、美化、亮化、硬化、电气化。通过工程实施,全村完成高压输电线路7km,改造低压输电电线路14km,改造变压器720KVA,安装电表1196块,完成村内路面硬化31.48km,面积5.67万平方米,改厨598户,改自来水水管道5.2km,改厕80个,改厩59个,修垃圾坑12个,修沼气池111口,为12户特困户改造住房。2006年9月份起,村“两委班子集中精力,组织力量对农户庭院进行改造和美化。修建花台110个,共投入资金4.4万余元。 四、营山村扶持措施 1、村党支部出谋划策,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组织有创业心的农民到三板桥镇半角箐参观学习,回来以后,办起了“农家乐”3户。村党支部书记王松还为王家水井组胡万忠担保贷款2万元,解决办“农家乐”资金难问题。 2、以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为契机,组织群众到远程教育站点进行培训,逐步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和实用技术水平。柴家湾组张波和王家水井组唐信智两位同志相继办起了养鸡场,还带动了60多户人家养鸡,促进了养殖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增加了农户的收入。目前,两位同志已被村党支部纳为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对象。 3、党员带头致富能力增强,党员刘冠龙亲自带头种植桃树50余亩,相继10多户人家也跟着种了桃树,带动了种植业的发展。 4、2006年党中央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营山村被列为全省102个省级新农村示点村之一。村党支部积极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做了如下工作:一是组织群众学习,共研营山村发展大计,配合有关部门制定了《营山村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和《营山村村庄整治规划》;二是依托丰富的山塘资源优势,发挥潜在作用。争取水利部门180余万元的资金对干塘子、门口塘和棱角塘的治理。 --人口总数:2955人 农业人口:2717人 非农业人口:238人 --行政区面积:11.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36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回族,布依族,苗族,彝族,黎族等 发展口号:整合资源,加快发展,推动新村建设 --所辖村:云山组,大湾子组,岩洞元组,王家田组等 生产总值:3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经果,蔬菜,养殖等 名特产品:银鲫鱼,水果荸荠 办公所在地:营山村高地埂组 --自然条件:气候温和,交通便利 |
黄家坝村 |
黄家坝村位于青山镇北部,南与兴仁县相邻,西与歹苏村相邻,东与下节河村相邻,下辖14个村民组:刘家冲组、马家冲组、楚寨组、成龙地组、肖家坡组、黄家坝组、店上组、旧屋基组、椿头树组、尖米一组、尖米二组、上寨组、淹司马组、尾巴龙组。由汉、回、布依等十多个民族组成。全村有774户人家,总人口3160人,其中农业人口有3098人,非农业人口62人。行政区总面积27512亩,耕地面积2638亩,主要经济产业以烤烟、木材为主。 --人口总数:3160人 农业人口:3098人 非农业人口:62人 --行政区面积:18.3413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63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回族,布依族,苗族,彝族,黎族等 发展口号: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 --所辖村:刘家冲组、马家冲组、楚寨组、成龙地组、肖家坡组、黄家坝组等 生产总值:3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木材 名特产品:金秋梨,杨梅 办公所在地:黄家坝村刘家冲组梭草塘 --自然条件:气候温和,交通便利 |
下节河村 |
下节河村下辖菜子凹组、王家屋基组、里元一组、里元二组、石板桥组、对门寨组、火连山组、黄沟组、海马五组、海马六组、土坝沟组、桥边组、白洞组、燕子窝组、下节河上组、下节河下组、大园子组17个村民组,3288人。 --人口总数:3288人 农业人口:3052人 非农业人口:236人 --行政区面积:15.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36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回族,苗族,白族,水族,黎族等 发展口号: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村基础建设,推动新农村建设 --所辖村:里元一组、里元二组、桥边组、白洞组、黄沟组等 生产总值:10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经果,蔬菜,养殖等 名特产品:梨子 办公所在地:下节河村海马六组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