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竹林村位于罗汉乡东部,东面与地瓜镇相邻,南面与新店乡相接,西面与戈汆村相邻,北面与地瓜镇相邻。
金竹林村下辖岔河组,石马槽组,石丫口组,立林组,金竹林组,马家寨组,六沟河组,坪地一组,坪地二组,祭山坡组共十个村民小组,其中石马槽组为村委会所在地。全村面积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015亩。
金竹林村共有人口2530人,其中农业人口2515人非农业人口15人,由汉族、彝族、黎族等民族组成,其中汉族人口约占94%,其他少数民族约占6%。
金竹林村以玉米、烤烟、茶叶、水稻为主要产业,2010年全年总产值715万元。
--人口总数:2530人 农业人口:2515人 非农业人口:15人
--行政区面积:14.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01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族”“黎族” 发展口号:全力打造烤烟之村,茶叶之村
--所辖村:“岔河”“石马槽”“石丫口”等十个组 生产总值:71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茶叶”“烤烟” 名特产品:“茶叶” 办公所在地:金竹林村石马槽组
--自然条件: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资源:森林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2323203 | 561500 | -- | 查看 金竹林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罗汉村 |
罗汉村位于罗汉乡的中部,是罗汉乡政府所在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国土面10.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211.5亩;总人口3130人,居民人口216人,农民人口2914人,辖区15个村民组,居住着汉、黎、彝等民族。境内地貌多样,以岩溶地貌为主,石山、半石山居多。最高海拔1600米,最低海拔1470米,年平均降雨量1400mm;2010年全村生产总值2001.5万元,人均纯收入达1630元。 近年来,村两委致力于改变我村产业单一的现状于2009年种植板栗50亩、2010年种植机生态茶叶40亩,现正处在试种阶段;一旦时机成熟将在全村大规模种植,以调整我村产业结构;加快我村小城镇建设步伐。 --人口总数:3130人 农业人口:2914人 非农业人口:216人 --行政区面积:10.3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211.5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黎族” 发展口号: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城镇化建设 --所辖村:“罗汉一组,罗汉二组,八大田组,张家寨组”等15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2001.5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 名特产品:“鸡枞” 办公所在地:罗汉村二组 --自然条件:亚热带气候 资源:石材 |
海子村 |
海子村系普安县罗汉乡的一个行政村,其位于罗汉乡政府所在地的西部,海子村的东面与罗汉村相邻,南面与两岁村相接,西面与盘县老厂镇相邻,北面与老山田相邻。 海子村下辖米亩,龙滩边,细坝,坪上,新房子,小寨,秋洞,共八个村民组,其中新房子组为村委会所在地。全村面积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231亩。 海子村共有人口2339人,其中农业人口2321人非农业人口18人,由汉族、彝族、黎族等民族组成,其中汉族人口约占92%,其他少数民族约占8%。 海子村以玉米、烤烟、苡仁米、茶叶、水稻为主要产业,2010年全年总产值651万元。 海子村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水资源,地下煤储量很大,正待开发,审批手续已办理完毕。处在小寨组的蜂洞正待开发,是旅游开发的好景点。 海子村的口号是:让海子出名,让全国了解海子。 --人口总数:2339人 农业人口:2331人 非农业人口:18人 --行政区面积:68.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231.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黎族等 发展口号:让海子出名,让全国了解海子 --所辖村:米亩,龙滩边,细坝,冬瓜林,坪上,新房子,小寨,秋洞 生产总值:20106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烤烟笖仁米,核桃,茶叶水稻 名特产品:茶叶,核桃,雪莲果 办公所在地:新房子组活动室 --自然条件:气温舒适,海拔实量 资源:煤,水 |
凉水村 |
凉水村系贵州省普安县罗汉乡的一个行政村,其位于罗汉乡政府所在地的西南面,凉水村的东南面与普安县雪浦乡隔平塘河河相望,南面与盘县新民乡隔猪场河相望,西南面与老厂镇相连,西面与罗汉乡海子村相邻。 凉水村下辖磨一,磨二,磨三,磨四,磨五,场坝,水井,上龙,下龙,格体,大山,果木共十二个村民组,其中水井组为村委会所在地。全村面积11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510亩。 凉水村共有人口3628人,其中农业人口3601人,非农业人口27人,由汉族,黎族,苗族,回族等民族组成,其中汉族人口约占90%,其他少数民族占10%。 凉水村以玉米、烤烟、苡仁米、水稻、生姜等为主要产业,有核桃、板粟等名特产品,2010年全年生产总值为810万元。 凉水村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水利资源,地下煤储量很大,正在开发,目前审批手续已基本办理完毕。处于边界的下厂河与猪场河尚待开发,这两条河在垄家桥汇合后名为马别河,处于马别河上的五嘎冲水库及电站正在建设中,横跨于猪场河上的垄家桥系纯手工修建的一条石拱桥, 是一座年代极为久远的高桥,其中桥的一墩以半岩为基础更是甚称一绝,是旅游爱好者的好去处。 凉水村的口号是:让凉水走向全国,让全国了解凉水。 --人口总数:3628人 农业人口:3601人 非农业人口:27人 --行政区面积:110.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51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黎族,苗族,回族等 发展口号:让凉水走向全国,让全国了解凉水 --所辖村:磨一,磨二,磨三,磨四,磨五,场坝,水井,上龙,下龙,格体等 生产总值:81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烤烟,苡仁米,水稻,生姜等种植 名特产品:核桃、板粟 办公所在地:水井 --自然条件:好 资源:煤炭,水利 |
老山田村 |
老山田村位于罗汉乡西北部,南与罗汉村相邻,西与盘县老厂镇相邻,东与戈汆村相邻,北与地瓜镇接壤,下辖17个村民组:丫口上组,丫口下组,蚂蝗组,尖山组,湾子组,者核组,老山田一组,二组,三组,新寨河组,博汆组,大山组,孟竹组,落泥上组,落泥下组,良子组,小海子组。由汉族、黎族等民族组成。全村有906户,总人口3694人,其中农业人口有3664人,非农业人口30人。行政区总面积30.12亩,耕地面积2984亩,主要经济产业以烤烟、木材,马铃薯、竹子为主。 --人口总数:3694人 农业人口:3664人 非农业人口:30人 --行政区面积:30.1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984.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 黎族” 发展口号:科教兴村,农产富村,资源强村 --所辖村:“丫口上组”“丫口下组”“蚂蝗组”“湾子组”等17个组 生产总值:123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茶叶 ” “烤烟”“竹子”“马铃薯” 名特产品:“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老山田村小石丫口 --自然条件: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资源:老山田支部委员会 |
戈汆村 |
戈汆村位于罗汉乡西北部,国土面积24.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43亩;总人口4638人,居民人口20人,农民人口4618人,辖区15个村民组,20个自然村寨。居住着汉、黎、彝等民族。境内地貌多样,森林覆盖面积占国土面积的40%,最高海拔1800米,最低海拔1270米,年平均降水量1400㎜。 近年来,村两委致力于改变村产业结构单一,提高人民生产生活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在稳步发展烤烟种植的同时,大力发展无公害茶叶种植,核桃、板栗等经果林种植,已调整村产业机构,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人口总数:4638人 农业人口:4618人 非农业人口:20人 --行政区面积:24.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743.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黎,彝, 发展口号: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人民收入水平 --所辖村:河沟,大洞,大地,长地,戈三,戈四,社嘎,老虎坟等15个组 生产总值:742.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畜牧业, 名特产品:无公害茶叶,脱毒马铃薯,黑山羊,鸡枞,核桃 办公所在地:戈汆村老虎坟组 |
金竹林村 |
金竹林村位于罗汉乡东部,东面与地瓜镇相邻,南面与新店乡相接,西面与戈汆村相邻,北面与地瓜镇相邻。 金竹林村下辖岔河组,石马槽组,石丫口组,立林组,金竹林组,马家寨组,六沟河组,坪地一组,坪地二组,祭山坡组共十个村民小组,其中石马槽组为村委会所在地。全村面积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015亩。 金竹林村共有人口2530人,其中农业人口2515人非农业人口15人,由汉族、彝族、黎族等民族组成,其中汉族人口约占94%,其他少数民族约占6%。 金竹林村以玉米、烤烟、茶叶、水稻为主要产业,2010年全年总产值715万元。 --人口总数:2530人 农业人口:2515人 非农业人口:15人 --行政区面积:14.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01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族”“黎族” 发展口号:全力打造烤烟之村,茶叶之村 --所辖村:“岔河”“石马槽”“石丫口”等十个组 生产总值:71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茶叶”“烤烟” 名特产品:“茶叶” 办公所在地:金竹林村石马槽组 --自然条件: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资源:森林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