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光社区位于罐子窑镇东南部,东接白沙乡、南连窝沿乡、西接本镇崧岿村、北与本镇红岩村和小山坡村接壤,是罐子窑镇的政府所在地;国土面积11.116平方公里,富含铅锌矿和铁矿资源。社区境内海拔1540m,平均海拔1680m,地形相对高差大,切割强烈,属典型喀斯特地貌山区,石山半石山多,受地形的影响,气候差异较大,高原湿润季风气候中小气候较为明显,年均气温14℃,≥10℃的年积温为4000-5300℃,无霜期234-235天,年降雨量1438.9mm,主要农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为主。全社区辖13个村民小组、16个自然村寨,共有人口3396人。
新光社区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浓厚的风土人情、建筑独具特色,上街组有著名的一品驻马店和古驿道风光。通村通组公路已基本完善,但宽窄不一。
社区内现有普安铅矿、三家砖厂、两个砂石场等多家企业,有中学一所、小学一所、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一所,村委会办公室两栋,集贸市场两个,但建筑老旧不能满足当前需求;有村级卫生室和两所综合医院(其中一所医院为原监狱医院,现已不用)。
--人口总数:3396人 农业人口:1912人 非农业人口:1484人
--行政区面积:11.11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917.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布依,苗,黎等 发展口号: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努力构建和谐社区。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八组等13个组 生产总值:32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普安铅矿,砖厂,砂石场,烤烟,玉米,水稻等 名特产品:乌骨辣子树鸡、鸡纵油等 办公所在地:新光社区四组
--自然条件:气候差异较大,高原湿润季风气候中小气候较为明显,年均气温14℃,≥10℃的年积温为4000-5300℃,无霜期234-235天,年降雨量1438.9mm。 资源:铅锌矿、铁矿丰富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2323102 | 561500 | -- | 查看 新光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新光社区 |
新光社区位于罐子窑镇东南部,东接白沙乡、南连窝沿乡、西接本镇崧岿村、北与本镇红岩村和小山坡村接壤,是罐子窑镇的政府所在地;国土面积11.116平方公里,富含铅锌矿和铁矿资源。社区境内海拔1540m,平均海拔1680m,地形相对高差大,切割强烈,属典型喀斯特地貌山区,石山半石山多,受地形的影响,气候差异较大,高原湿润季风气候中小气候较为明显,年均气温14℃,≥10℃的年积温为4000-5300℃,无霜期234-235天,年降雨量1438.9mm,主要农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为主。全社区辖13个村民小组、16个自然村寨,共有人口3396人。 新光社区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浓厚的风土人情、建筑独具特色,上街组有著名的一品驻马店和古驿道风光。通村通组公路已基本完善,但宽窄不一。 社区内现有普安铅矿、三家砖厂、两个砂石场等多家企业,有中学一所、小学一所、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一所,村委会办公室两栋,集贸市场两个,但建筑老旧不能满足当前需求;有村级卫生室和两所综合医院(其中一所医院为原监狱医院,现已不用)。 --人口总数:3396人 农业人口:1912人 非农业人口:1484人 --行政区面积:11.11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917.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布依,苗,黎等 发展口号: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努力构建和谐社区。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八组等13个组 生产总值:32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普安铅矿,砖厂,砂石场,烤烟,玉米,水稻等 名特产品:乌骨辣子树鸡、鸡纵油等 办公所在地:新光社区四组 --自然条件:气候差异较大,高原湿润季风气候中小气候较为明显,年均气温14℃,≥10℃的年积温为4000-5300℃,无霜期234-235天,年降雨量1438.9mm。 资源:铅锌矿、铁矿丰富 |
崧岿村 |
崧岿村位于罐子窑镇的西南部,国土面积8.0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17亩。11个村民组,14个自然村寨,655户2712人。 平均海拔1680m,地形相对高差大,切割强烈,属典型喀斯特地貌山区,石山半石山多。受地形的影响,气候差异较大,高原湿润季风气候中小气候较为明显,年均气温14℃,≥10℃的年积温为4000-5300℃,无霜期234-235天,年降雨量1438.9mm。 崧岿村有“金州十八景”之一的崧岿寺和千年古银杏等风景名胜。崧岿寺位于内“普――水”油路17KM处,崧岿寺座北向南,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时称“五龙观”,意思是周围有五条龍(即五座山)逶迤簇拥朝崧岿山“观看”,好似五龍护宝。寺庙周围有多种参天奇特的千年古树和名贵稀有的三尖杉、银杏、金丝朗等,林中“八哥”欢唱,百鸟争鸣。东麓林荫中有一座古石拱桥跨过一条小溪,接着是用石板嵌成的滇黔古驿道蜿蜒伸去,观看此道,仿佛有昔日骏马疾驰的幻影,西边是数十亩的荷花池,荷花盛开时节,微风会将缕缕清香送入人的心脾,令人心旷神怡。古银杏生长在崧岿村岩脚组,1986年11月被普安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距镇政府2公里,离普水油路不到200米;树龄1000余年,直径3米,高30多米,冠幅20米,覆盖面积300余平方米。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崧岿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已为村庄进一步建设和发展打下一定基础。 现状有村委会办公室一栋;由于村靠近社区,其它基础设施都和社区共用。 --人口总数:2712人 农业人口:2712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8.07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17.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布依等 发展口号:依托金州十八景,科学发展崧岿村。 --所辖村:陈家寨、杨柳洼、湾子头、立山坪、大路边、柿花树、岩脚、湾腰树、谭家、代家、刘家等11个组。 生产总值:19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烤烟等 名特产品:肉兔 办公所在地:崧岿村立山坪组 --自然条件:气候差异较大,高原湿润季风气候中小气候较为明显,年均气温14℃,≥10℃的年积温为4000-5300℃,无霜期234-235天,年降雨量1438.9mm。 资源:旅游资源丰富 |
辣子树村 |
辣子树村位于罐子窑镇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11公里,是普安县最贫困的一类重点村全村辖14个村民组,共有527户2361人,少数民族1267人,劳动力1511人,文盲半文盲198人,初中文化229人,高中文化36人。属典型的喀斯特高寒山区,石山、半石山居多,平均海拔1843米,平均气温12.5℃,年降雨量1300mm,10℃-20℃积温1980℃,日照时数1380小时,无霜期226天。全村总面积20.548平方公里,草地资源丰厚,现有连片草场2000余亩,耕地面积1540亩,人均耕地0.65亩,农民增渠道窄,主要靠种植玉米、洋芋等农作物,经济作物以烤烟为主,人均占有粮332公斤,人均收入2038元。 辣子树村基础设施薄弱,石漠化严重,人居环境差,基本靠修小水池和小水窖蓄水,解决人畜饮水。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辣子树村大力发展烤烟、草地生态畜牧业、苗山乌鸡、黑山羊、乌洋芋等特色产业,农民收入得以不断提高。 --人口总数:2361人 农业人口:2361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20.54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54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黎,布依等 发展口号:种草养羊又种烟,科学发展奔明天。 --所辖村:新寨,旧寨,罗古菜坪,张家厂,王家寨,头箐,三道箐等13个组 生产总值:12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草地生态畜牧业,玉米,洋芋。 名特产品:苗山乌鸡,黑山羊,乌洋芋等 办公所在地:辣子树村张家厂组 --自然条件:典型的喀斯特高寒山区,石山、半石山居多,平均海拔1843米,平均气温12.5℃,年降雨量1300mm,10℃-20℃积温1980℃,日照时数1380小时,无霜期226天。 资源:草地资源丰富 |
小山坡村 |
小山坡村位于罐子窑镇的东部;国土面积18.62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38亩。辖15个村民组,18个自然村寨,共有782户3311人。平均海拔1680m,地形相对高差大,切割强烈,属典型喀斯特地貌山区,石山半石山多。受地形的影响,气候差异较大,高原湿润季风气候中小气候较为明显,年均气温14℃,≥10℃的年积温为4000-5300℃,无霜期234-235天,年降雨量1438.9mm。境内平均海拔1680m,地形相对高差大,切割强烈,属典型喀斯特地貌山区,石山半石山多。年降雨量1438.9mm。峰林岩受山体滑坡影响。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小山坡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已为村庄进一步建设和发展打下一定基础,村级路已基本完善,但宽窄不一 ,全村都无自来水;电网改造工程现已完成。现有村委会办公室一栋;小学两所,卫生室一所。名特产品有酥麻、乌洋芋等。 --人口总数:3311人 农业人口:3303人 非农业人口:8人 --行政区面积:18.62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83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黎族等 发展口号:搞活经济,构建和谐 --所辖村:苏子坪,发菜,降阶坪,发丫口,桃子树,旧屋基,伍家寨,遮开等15个组。 生产总值:15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玉米,洋芋,水稻 名特产品:酥麻,乌洋芋 办公所在地:头茅坪组 --自然条件:气候差异较大,高原湿润季风气候中小气候较为明显,年均气温14℃,≥10℃的年积温为4000-5300℃,无霜期234-235天,年降雨量1438.9mm。 资源:铅锌矿、铁矿丰富 |
红岩村 |
红岩村位于普安县罐子窑镇中部,国土面积23.9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88亩。21个村民组,30个自然村寨,872户3791人。平均海拔1680m,地形相对高差大,切割强烈,属典型喀斯特地貌山区,石山半石山多。受地形的影响,气候差异较大,高原湿润季风气候中小气候较为明显,年均气温14℃,≥10℃的年积温为4000-5300℃,无霜期234-235天,年降雨量1438.9mm。 红岩村境内平均海拔1680m,地形相对高差大,切割强烈,属典型喀斯特地貌山区,石山半石山多。年降雨量1438.9mm。上下白岩村受地质下沉影响。 村级路已基本完善,但宽窄不一,通组路还有老丫口、谭家寨、李家寨未通;70%的村寨已通自来水,但李家寨、坪子头组用水比较困难;电网改造工程现已基本完成。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红岩村农业产业发展较快,烤烟、优质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农民生活水平得以不断提高,海寨红米享誉全县。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已为村庄进一步建设和发展打下一定基础。 现状有完小学两所,村委会办公室各一栋,但建筑老旧不能满足当前需求;有村级卫生室,但村内其它基础设施十分缺乏。 --人口总数:3791人 农业人口:3671人 非农业人口:120人 --行政区面积:23.94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28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彝,布依等 发展口号:计划种植品牌烟,科学发展优质稻,增产增收人人笑。 --所辖村:坪子头,李家寨,畔河,大山,大水井,石墙地等21个组 生产总值:22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优质水稻,玉米等 名特产品:海寨红米 办公所在地:红岩村大山组 --自然条件:气候差异较大,高原湿润季风气候中小气候较为明显,年均气温14℃,≥10℃的年积温为4000-5300℃,无霜期234-235天,年降雨量1438.9mm。 资源:水资源丰富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