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况
五星村位于集镇东北部,村委会设置在上大寨组,五星村东面与前进村相邻,南面与安谷和紫马乡接壤,西面与四合村毗邻,北面接白岩村。全村总面积为919. 55公顷。水资源有打棒河。矿产资源有煤、锑矿。全村共辖I1个村民组662户3239人,全村为布依族。
二、经济状况
本村以种植业为主,主要作物有玉米、水稻、薏仁米等,由于粮食不够吃,很少农户养猪,全村仅有60%的农户养猪1200头。由于草地少且草质不好,养羊50只、牛130头。全村共有200头猪、247头牛。全村耕地面积为262. 36公顷,林地403. 44公顷。有劳动力1102人,外出务工人员500人。人均吃粮255公斤,人均纯收入630元。
三、基础设施
1、农田水利设施
纳帅西面山坡有地下水出露,修建水池和2公里土质沟渠灌溉纳帅尾竹100亩耕地。全村未修建机耕道,基本没有使用农用机械,耕种依靠人力和牛拉。农用车有2台。
2、道路交通
五星村境内现有安新公路(安谷集镇——前进村的新寨),路面宽7米,为碎石路和土路;其余为通组公路,路面宽度为3—4.5,为土路。交通工具主要为摩托车有20辆。
3、给水排水
给水:目前以地下水为主要水源。在马皇井组修建了水池引地下水通过自来水管4公里自流到纳俄和法楚,在尾竹东面山坡上修建了水池引地下水通过自来水管l公里自流到尾竹。纳帅引用水主要是通过到尾竹水源点挑水吃解决的。
排水:全村基本无排水设施,自排。
4、电力通讯设施
五星村2006年完成农网改造,全村共有6台变压器,其中马皇井、顺长坡、纳帅和尾竹有4台50千伏安变压器,纳俄有1台100千伏安变压器和1台建好未使用的50千伏安的变压器。顺长坡组变压器接前进村的格老屯变压器,马皇井变压器接安谷村羊昌组的变压器。
5、环保设施
五星村目前无垃圾处理站、垃圾收集池、果皮箱等。乱丢乱丢乱放情况严重。厕所为旱厕,没有水冲式厕所,无公厕。沼气池有1 0口,其中尾竹8口、田坝2口在建。
四、公共设施
1、教育事业
五星村有达南完小,位于上大寨。有学生363人、教师11人。
2、文化体育设施
集镇没有专门的文化体育设施,依托学校的体育场,进行文体活动,全村未安装有线电视,农民均采用小型卫星地面接收器收看电视节目,电视覆盖率为80%。
3、医疗卫生
目前五星村在纳额有l所村卫生室,1个医生、1张床位。制定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参合率为90%。
4、最低生活保障
全村有40%的农户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体系。
--人口总数:3239人 农业人口:3227人 非农业人口:12人
--行政区面积:9.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623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绿色乡村情,和谐五星村。
--所辖村:下大寨组,上大寨组,发楚组等 生产总值:204.06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面条,薏仁米 办公所在地:上大寨组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2324205 | 561400 | -- | 查看 五星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前进村 |
一、概况 前进村位于集镇东部,村委会布置在纳额上组,前进村东面与兴仁县相邻,南面与紫马乡接壤,西面与五星村毗邻,北面接鸡场镇和三宝乡。全村总面积为956. 77公顷。水资源有打棒河和团坡河。矿产资源有媒、锑矿。现在布局了利民煤矿和友邻煤矿,但未开采。 全村共辖17个村民组991户4680人,前进村基本为布依族。 二、经济状况 本村以种植业为主,主要作物有玉米、水稻、薏仁米等,由于粮食不够吃。很少有农户养猪,全村仅有10%农户养猪。全村共有200头猪、247头牛。全村耕地面积为:352. 06公顷,林地132.14公顷。有劳动力1560人,外出务工人员1500人。人均吃粮257公斤,人均纯收入560元。 三、基础设施 1、农田水利设施 前进村胜利3组——胜利4组——胜利5组利用团坡河水,修建了断断续续的土垒的农灌沟渠2公里长,灌溉周边农田600亩。全村未修建机耕道。基本没有使用农用机械,耕种依靠人力和牛拉。农用车有18台。 2、道路交通 四合村境内现有安新公路(安谷集镇——前进村的新寨),路面宽7米,为碎石路和土路;其余为通组公路,路面宽麦为3-4.5,为土路。交通工具主要为摩托车有60辆。 3、给水排水 给水:目前每个组都修建了水池。引地下水通过自来水管自流到村组。可以支持4000人左右的饮用水。 捧水:全村基本无排水设施,自排。 4,电力通讯设施 前进村2006年完成农删改造,全村共有8台变压器,其中水冲、水鸭、纳额有3台50千伏安变压器,坪寨和塘边共用1台30千伏安变压器,中寨和上寨共用1台30千伏安,老院子,新寨、团坡、格老屯有3台30千伏安变压器,格老屯组变压器引自大厂变,中寨、上寨、坪寨、塘边和新寨5个村寨的变压器引自紫马变,其他村寨变压器引自鸡场变。 5、环保设施 前进村目前无垃圾处理站、垃圾收集池、果皮箱等。乱丢乱丢乱放情况严重。厕所为旱厕,没有水冲式厕所,无公厕。沼气池有30口,其中坪寨22口、新寨6口、塘边1口、纳额上1口。由于施工技术不达标、缺乏技术指导,导致部分沼气池漏气不能正常使用。 四、公共设施 1、教育事业 前进村有胜利完小(位于胜利1组)、达布完小(位于塘边组)和纳额教学点(位于纳额下组),共有学生876人、教师19人。 2、文化体育设施 集镇没有专门的文化体育设施,依托学校的体育场,进行文体活动。全村未安装有线电视,农民均采用小型卫星地面接收器收看电视节目,电视覆盖率为30%。 3、医疗卫生 目前前进村1所村卫生室,1个医生、1张床位。制定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参合率为90%。 4、最低生活保障 全村有30%的农户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体系。 --人口总数:4680人 农业人口:4660人 非农业人口:20人 --行政区面积:9.567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520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苗族,黎族,彝族,里民人 发展口号:绿色乡村情,和谐前进村。 --所辖村:纳额上组,纳额下组,新一组,新二组,团坡组,移民组,格老屯等 生产总值:262.08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薏仁米,茶叶,畜牧业 名特产品:薏仁米,茶叶 办公所在地:纳额上组 --自然条件: 资源:黄金,煤炭 |
五星村 |
一、概况 五星村位于集镇东北部,村委会设置在上大寨组,五星村东面与前进村相邻,南面与安谷和紫马乡接壤,西面与四合村毗邻,北面接白岩村。全村总面积为919. 55公顷。水资源有打棒河。矿产资源有煤、锑矿。全村共辖I1个村民组662户3239人,全村为布依族。 二、经济状况 本村以种植业为主,主要作物有玉米、水稻、薏仁米等,由于粮食不够吃,很少农户养猪,全村仅有60%的农户养猪1200头。由于草地少且草质不好,养羊50只、牛130头。全村共有200头猪、247头牛。全村耕地面积为262. 36公顷,林地403. 44公顷。有劳动力1102人,外出务工人员500人。人均吃粮255公斤,人均纯收入630元。 三、基础设施 1、农田水利设施 纳帅西面山坡有地下水出露,修建水池和2公里土质沟渠灌溉纳帅尾竹100亩耕地。全村未修建机耕道,基本没有使用农用机械,耕种依靠人力和牛拉。农用车有2台。 2、道路交通 五星村境内现有安新公路(安谷集镇——前进村的新寨),路面宽7米,为碎石路和土路;其余为通组公路,路面宽度为3—4.5,为土路。交通工具主要为摩托车有20辆。 3、给水排水 给水:目前以地下水为主要水源。在马皇井组修建了水池引地下水通过自来水管4公里自流到纳俄和法楚,在尾竹东面山坡上修建了水池引地下水通过自来水管l公里自流到尾竹。纳帅引用水主要是通过到尾竹水源点挑水吃解决的。 排水:全村基本无排水设施,自排。 4、电力通讯设施 五星村2006年完成农网改造,全村共有6台变压器,其中马皇井、顺长坡、纳帅和尾竹有4台50千伏安变压器,纳俄有1台100千伏安变压器和1台建好未使用的50千伏安的变压器。顺长坡组变压器接前进村的格老屯变压器,马皇井变压器接安谷村羊昌组的变压器。 5、环保设施 五星村目前无垃圾处理站、垃圾收集池、果皮箱等。乱丢乱丢乱放情况严重。厕所为旱厕,没有水冲式厕所,无公厕。沼气池有1 0口,其中尾竹8口、田坝2口在建。 四、公共设施 1、教育事业 五星村有达南完小,位于上大寨。有学生363人、教师11人。 2、文化体育设施 集镇没有专门的文化体育设施,依托学校的体育场,进行文体活动,全村未安装有线电视,农民均采用小型卫星地面接收器收看电视节目,电视覆盖率为80%。 3、医疗卫生 目前五星村在纳额有l所村卫生室,1个医生、1张床位。制定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参合率为90%。 4、最低生活保障 全村有40%的农户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体系。 --人口总数:3239人 农业人口:3227人 非农业人口:12人 --行政区面积:9.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623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绿色乡村情,和谐五星村。 --所辖村:下大寨组,上大寨组,发楚组等 生产总值:204.06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面条,薏仁米 办公所在地:上大寨组 |
白岩村 |
一、概况 白岩村位于集镇北部,村委会设置在战马田,白岩村东面与三宝乡和前进村相邻, 南面与五星村接壤,西面与四合村毗邻,北面接鸡场镇。全村总面积为389. 04公顷。 水资源有战马河。矿产资源有煤矿,现在建有一个年产3 0万吨的三宝煤矿。全村共辖 12个村民组517户2636人,全村为布依族。 二 、经济状况 全村耕地面积为169.1 2公顷,林地74. 34公顷。本村以种植业为主,主要作物有玉米、水稻等,养猪50 0头,牛500头,人均纯收入5 50元,人均年吃粮300公斤。有劳动力980人,外出务工人员300人。 三、基础设施 1、农田水利设施 战马田组修建了3公里0.4米宽的水泥砌边农灌沟渠,灌溉沿途100亩耕地。全村未修建机耕道。基本没有使用农用机械,耕种依靠人力和牛拉。农用车有8台。 2、道路交通 白岩村境内现有一条廖基——香炉石宽4.5的通组公路,南北贯穿整个村域,路面为碎石路和土路。交通工具主要为摩托车有50辆。 3、给水排水 给水:水源是从三宝流出的河水。目前每个组都修建水池,通过自来水管引入村组。 排水:全村基本无排水设施,自排。 4、电力通讯设施 白岩村2 0 0 6年完成农网改造,全村共有4台变压器,其中战马田有1台3 0千伏安和1台5 0干伏安的变压器,白岩有2台30千伏安变压器,电力是通过大厂镇变引入。 5、环保设施 富岩村目前无垃圾处理站、垃圾收集池、果皮箱等。乱丢乱丢乱放情况严重。厕所为旱厕,没有水冲式厕所,无公厕。沼气池有6口。 四、公共设施 1、教育事业 白岩村有战马教学点,位于战马田。有学生1 23人、教师14人。 2、文化体育设施 集镇没有专门的文化体育设施,依托学校的体育场, 进行文体活动。全村来安装有线视,农均采用小型卫星地面接收器收看电视节目,电视覆盖率为80%。 3、医疗卫生 目前自岩村在战马阳有1所村卫生室,2个医生、2张床位。由于墙体开裂,现成为危房,医务人员是上门诊治。制定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参合率为90%。 4、最低生活保障 全村有6 0%的农户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体系。 --人口总数:2636人 农业人口:2620人 非农业人口:16人 --行政区面积:3.89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691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苗族 发展口号:绿色乡村情,和谐白岩村。 --所辖村:白岩上组,白岩下组,长地组等 生产总值:144.98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薏仁米,茶叶 办公所在地:战马田 --自然条件: 资源:黄金,煤炭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
四合村 |
一、概况 四合村位于集镇北部.村委会布置在老院子组,四合村东面与五星村相邻,南面与安谷村接壤,西面与大厂镇毗邻.北面接安谷乡的白岩村和鸡场镇。全村总面积为1147. 55公顷。 全村共辖15个村民组956户4653人,四合村95%为汉族。 二、经济状况 本村以种植业为主,主要作物有玉米、水稻、薏仁米、烤烟等,全村年产水稻30万斤,薏仁米2万斤。全村共有3000头猪、800头牛,其中养猪主要在罗打屯和纳额坡组,另外塘上组种植IOO亩烤烟。全村耕地面积为411. 25公顷,林地271. 59公顷。有劳动力2300人,外出务工人员400人。人均吃粮242公厅,,人均纯收入660元。 三、基础设施 1、农田水利设施 四合村基本每个组都有农灌沟渠,用土垒砌。戈底塘和上头河组现有山塘。全村未修建机耕道。 基本没有使用农用机械,耕种依靠人力和牛拉。农用车有5台。 2、道路交通 四合村境内现有小安公路(鸡场的小丫黑——安谷),路面宽7米,为碎石路和土路;其余为通组公路,路面宽度为3——4.5,为土路。交通工具主要为摩托车100辆。 3、给水排水 给水:目前陈家院、老院子、打坝河、对门寨修建了水池。通过自来水管自流到村组。其他村组依靠人工挠水吃。纳窝坡完全不通自来水。 排水:全村基本无排水设旋,自排。 4、电力通讯设施 四合村1997年完成农网改造,全村共有1 2台变压器,其中老院子、塘上、水淹坪、对门寨、纳窝坡,打坝河有6台50千伏安,陈家院有l台80千伏安,其它组为30千伏安。 5。环保设施 四合村目前无垃圾处理站、垃圾收集池、果皮箱等。乱丢乱放情况严重。厕所为旱厕,没有水冲式厕所,无公厕。沼气池有57口,其中纳窝坡53口,罗打屯4口。 四、公共设施 1、教育事业 四合村有一所完整小学,布置在四合村庙山,6个年级1 2班,有学生 522人,教帅14人。学校占地5. 8亩。 2、文化体育设施 集镇没有专门的文化体育设施,依托学校的体育场,进行文体活动。全村未安装有限电视,农民均采用小型卫星地面接收器收看电视节目,电视覆盖率为80%。 3、医疗卫生 目前四合村没有专门的村级卫生室,但罗打屯、大地头有2所私人诊所。2个医生、2张床位。制定了农村台作医疗制度,农民参合率为90%。 --人口总数:4653人 农业人口:4487人 非农业人口:166人 --行政区面积:11.4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112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布依族,彝族,里民人 发展口号:绿色乡村情,和谐四合村。 --所辖村:大地头,纳窝坡,打坝河,陈家院,老院子,对门寨,水淹坪等 生产总值:231.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薏仁米,茶叶,养殖业 名特产品:面条,茶叶 办公所在地:老院子 --自然条件: 资源:煤,黄金 |
安谷村 |
一、地理位置 安谷村位于乡政府所在地,安谷村村委会布置在集镇北面,安谷村东面与紫马乡相邻,南面与兴仁县接壤,西面与大厂镇毗邻,北面接安谷乡的四合村和五星村。全村总面积为1975.58公顷。 二、行政及人口 全村共辖16个村民组991户4737人,,居住有布依、黎、彝、汉四种民族,接中羊昌组为安谷7组,为布依族,有62户307人;安谷8、9、10组为彝族,有117户543人;桐木树组有彝族52户245人,黎族17户82人;安谷村其余为汉族。少数民族占24.8%,另外安谷集镇上有328人,为政府机关人员以及流动人口。 三、经济状况 本村以种植业为主,主要作物有玉米、水稻、薏苡、烤烟等,其中桐木树组种植100亩烤烟, 鹅毛坪种植了50亩。全村耕地面积为393.3公顷,林地524. 05公顷。人均吃粮242公斤,人均纯收入960元。目前发眨的种养殖业有养猪、养牛等,养猪1982头,养牛694头,但规模较小、有待发展壮大。 四、基础设施 l、农田水利设施 安谷村有农灌沟渠1.5亏公里长,位于鹅毛坪。全村未修建机耕道。基本没有使用农用机械,耕种靠人力和牛拉。 2、道路交通 安谷村境内现有县道(晴隆——兴仁),路宽14米,为油路;通乡公路有沙安公路(沙汆——安谷),路面宽7米,为油路;小安公路(鸡场的小丫黑——安谷)和安新公路(安谷——新寨),路两宽7米,为碎石路和土路;其余为通组公路,路面宽度为3—4.5米,为土路。 3、给水排水 给水:以地下水作为主要水源。全村缺水情况较严重,目前安谷7组(羊昌)有地下水源点,建有水池.通过自来水管自流到羊昌。桐木树组南面坡地有水源点,建有自来水管1.5公里长,供应桐木村组部分村民30户。其余各村组通过屋顶修水窖蓄雨水,来满足供水需求。 排水:全村基本无排水设施,自排。 4、电力通讯设施 安谷村域2006年完成农网改造,全村共有11个变压器,其中安谷集镇有3个50干伏安,其余为30干伏安。 安谷乡在集镇现有移动基站1座,集镇现已开通程控电话。集镇布局有邮政所。 5、环保设施 安谷村目前无垃圾处理站、垃圾收集池、果皮箱等。乱丢乱丢乱放情况严重。厕所为旱厕,没有水冲式厕所,公厕有1处,位于乡政府办公楼旁。沼气池有30口,分布于各组,由于施工和技术指导跟不上,沼气池漏气,安全性差,有50%的沼气池未使用。 五、公共设施 1、教育事业 集镇布置有安谷乡初级中学,服务于全乡,有学生459人,教师24人。-安谷村有安谷小学, 布置在集镇,有学生419人,教师16人。沙氽组有一所完小,有学生134人,教师8 人 2、文化体育设施 集镇没有专门的文化体育设施,依托学校的体育场,进行文体活动。全村未安装有限电视,农民均采用小型卫星地面接收器收看电视节目,电视覆盖率为80%。 3、医疗卫生 目前安谷乡集镇布局1处乡卫生院,位于安谷村二组,有床位11l床,工作人员9人,占地规模1亩;正在修建的卫生大楼有600平方米,占地10亩。沙汆设有村级卫生室。制定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参合率90%。 4、商业集贸 目前集镇沿街形成商业集市,逢6赶场,没有专门的集贸市场。 --人口总数:4737人 农业人口:4409人 非农业人口:328人 --行政区面积:19.7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933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苗族,彝族,里民人,仡佬族 发展口号:绿色乡村情,和谐安谷村。 --所辖村:安谷1——10组,沙汆组,桐木树组等 生产总值:454.75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畜牧业 名特产品:面条,茶叶,薏仁米 办公所在地:安谷集镇北面 --自然条件: 资源:黄金,煤炭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