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孔村地处贞丰县者相镇西面,距县城18公里,距镇政府1公里,省级风景名胜区——三岔河湖畔,距天下奇观、地质绝品——双乳峰3.5公里,境内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有千奇百怪的纳坎石林,人文景观有独具特色的纳孔布依民居古建筑群,大寨摩崖“虎”字等。全村国土面积8.18平方公里,辖11个自然村寨、17个村民组,1008户,4497人,人均纯收入3600元。居住着汉族、布依族、苗族等民族,其中少数民族2214人,少数民族占全村总人口数的49.2%。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全村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经济收入总量逐年上升。是全国“民族进步团结示范村”、全省“巾帼示范村”、全州“先进文明村”。
纳孔是贵州省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建设村之一,近几年来,省、州、县等各级领导多次亲临指导。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建起了文化活动广场和文化室, 6个自然村寨已全部实现“五通”,全村以纳孔布依古寨为龙头,进行了“六改五通五化”改造,其中有4个自然村寨通了油路,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大大改善。为使新农村建设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村委会拟订了近、远期发展规划,根据各自然村寨的特点,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到目前,全村已基本形成一寨一品的经济发展模式。如纳孔自然村寨主要依托省级名胜风景区——三岔河、布依民族文化,发展乡村民族文化观光旅游业,到目前已有10户人家办起了“农家乐”餐饮业。近年来,纳孔曾多次接待境内外客人和各级领导,每年到纳孔观光旅游的客人达10万余人次,创收入60余万元。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雏形已基本形成。
纳孔村区位独特,交通便利,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是一个布依风情特别浓厚的村寨,有着悠久的布依族文化历史。全村依山傍水,风景如画!村内有著名的省级风景名胜区三岔河、十七勇士雕塑群、“虎”字摩崖石刻、杨氏庄园遗址、布依民居古建筑群等自然和人文景观。集山、水、林、民族风情和文化古遗址为一体的纳孔村,是理想的旅游胜地。
纳孔村人始终坚持“团结、务实、创新、拼搏”的精神,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创先争优、四帮四促为宗旨,以全新的开放姿态打造优良的投资环境,迎接四海宾朋前来投资发展、观光作客!
--人口总数:4497人 农业人口:4307人 非农业人口:190人
--行政区面积:18.1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45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苗族 发展口号:枫林河岸 休闲纳孔
--所辖村:纳孔一、二组,纳坎,上打料,下打料,老屋场,烟登坡 生产总值:56.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三岔河生态园 名特产品:农家乐,糯米饭,蜂蜜,苗木,民族服饰等 办公所在地:纳孔村委员会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2325102 | 562200 | -- | 查看 纳孔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兴者社区 |
兴者社区位于者相镇街道中心, 驻地在集镇老场坝,为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个汉、布依、苗族、瑶等多民族杂居的社区,由原来的文化街、豉楼街、虎涯街三条街道整合成。社区居委会成立于2005年3月,居民总户数1129户,人口2898人。辖区内有信用社、幼儿园、卫生院、一小、二小等镇属各单位。社区周边发展休闲、商业娱乐、服装、餐饮、个体户等营业,有供居民活动的400平方米的灯光球场。2008年6月社区成立了中老年活动中心,活动中心成立后,便于居民休闲娱乐、老年健身活动。 社区交通便捷,距高等级关兴公路7公里,贞(丰)安(龙)公路从区中心横穿而过。 现在,社区坚持“以民为先、以人为本”的原则,以社区党建为龙头,以社区服务为重点,致力于打造一个尊老爱幼、安居乐业、守望相助、其乐融融的新型和谐社区。 --人口总数:2898人 农业人口:/人 非农业人口:2898人 --行政区面积:8.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苗族,瑶族 发展口号:和谐发展 创建和谐社区 --所辖村:文化街,豉楼街,虎涯街 生产总值:8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商业 名特产品:休闲,娱乐,服装 办公所在地:者相镇老场坝 |
者相村 |
者相村位于贞丰县者相镇北面,距镇政府1公里。辖一村菜园、大树脚、牛场坡、水井街、三家寨、二村大地头、水沟边、梨树脚、洋烟市、牛市坝、三家寨、三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共16个组,1242户,5619人,居住着汉、苗、布依族,全村耕地面积1648亩,(其中:田686亩,地962亩),国土面积有4.5平方公里。者相村交通方便,周边发展休闲、娱乐、服装、餐饮、个体户等经商,同时也是一个以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烤烟等种植为主的行政村。村委会拟订了近、远期发展规划,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根据各自然村寨的特点,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人口总数:5619人 农业人口:3780人 非农业人口:1839人 --行政区面积:4.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64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布依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村菜园,大树脚,牛场坡,水井街,三家寨,二村大地头,水沟边 生产总值:102.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蔬菜 办公所在地:者相村活动室 |
纳孔村 |
纳孔村地处贞丰县者相镇西面,距县城18公里,距镇政府1公里,省级风景名胜区——三岔河湖畔,距天下奇观、地质绝品——双乳峰3.5公里,境内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有千奇百怪的纳坎石林,人文景观有独具特色的纳孔布依民居古建筑群,大寨摩崖“虎”字等。全村国土面积8.18平方公里,辖11个自然村寨、17个村民组,1008户,4497人,人均纯收入3600元。居住着汉族、布依族、苗族等民族,其中少数民族2214人,少数民族占全村总人口数的49.2%。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全村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经济收入总量逐年上升。是全国“民族进步团结示范村”、全省“巾帼示范村”、全州“先进文明村”。 纳孔是贵州省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建设村之一,近几年来,省、州、县等各级领导多次亲临指导。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建起了文化活动广场和文化室, 6个自然村寨已全部实现“五通”,全村以纳孔布依古寨为龙头,进行了“六改五通五化”改造,其中有4个自然村寨通了油路,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大大改善。为使新农村建设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村委会拟订了近、远期发展规划,根据各自然村寨的特点,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到目前,全村已基本形成一寨一品的经济发展模式。如纳孔自然村寨主要依托省级名胜风景区——三岔河、布依民族文化,发展乡村民族文化观光旅游业,到目前已有10户人家办起了“农家乐”餐饮业。近年来,纳孔曾多次接待境内外客人和各级领导,每年到纳孔观光旅游的客人达10万余人次,创收入60余万元。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雏形已基本形成。 纳孔村区位独特,交通便利,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是一个布依风情特别浓厚的村寨,有着悠久的布依族文化历史。全村依山傍水,风景如画!村内有著名的省级风景名胜区三岔河、十七勇士雕塑群、“虎”字摩崖石刻、杨氏庄园遗址、布依民居古建筑群等自然和人文景观。集山、水、林、民族风情和文化古遗址为一体的纳孔村,是理想的旅游胜地。 纳孔村人始终坚持“团结、务实、创新、拼搏”的精神,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创先争优、四帮四促为宗旨,以全新的开放姿态打造优良的投资环境,迎接四海宾朋前来投资发展、观光作客! --人口总数:4497人 农业人口:4307人 非农业人口:190人 --行政区面积:18.1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45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苗族 发展口号:枫林河岸 休闲纳孔 --所辖村:纳孔一、二组,纳坎,上打料,下打料,老屋场,烟登坡 生产总值:56.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三岔河生态园 名特产品:农家乐,糯米饭,蜂蜜,苗木,民族服饰等 办公所在地:纳孔村委员会 |
猫坡村 |
猫坡村位于贞丰县者相镇西北面,距镇政府3公里。辖坡作一、二、三组、落戈井组、纳秧一、二组、者芒上、下组、者坎上、下组、骑龙一、二、三组、块炸一、二、三组共16个组,761户,3017人,居住着汉、布依族,全村耕地面积1936亩,(其中:田1118亩,地818亩),国土面积有8.54平方公里。猫坡村交通方便,主产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烤烟、辣椒等,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基地的示范村。村委会拟订了近、远期发展规划,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根据各自然村寨的特点,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人口总数:3017人 农业人口:2950人 非农业人口:67人 --行政区面积:8.5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93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布依 发展口号: --所辖村:辖坡作一,二,三组,落戈井组,纳秧一,二组,者芒上,下组,者 生产总值:136.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精果林 名特产品:黄花梨 办公所在地:猫坡村活动室 --自然条件: 资源:农业 |
平桥村 |
平桥村位于贞丰县者相镇东北面,距镇政府2.5公里。辖平桥村坡林一、二组、高龙、何家弯、立碑坡、拱桥、前丰、前进、兴龙、明望、屯坡、白石马、甘海、坡研、达江、大坡一、二组、坡益、凼丛、马槽凼组共20个组,861户,3814人,居住着汉、布依族,全村耕地面积3558亩,(其中:田1839亩,地1719亩),国土面积有9.89平方公里。平桥村交通方便,主产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烤烟、辣椒等,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基地的示范村。村委会拟订了近、远期发展规划,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根据各自然村寨的特点,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人口总数:3814人 农业人口:3610人 非农业人口:204人 --行政区面积:9.89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55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坡林一,二组,高龙,何家弯,立碑坡,拱桥,前丰,前进,兴龙, 生产总值:34.5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林业 名特产品:水稻,玉米,烤烟 办公所在地:平桥村村委会 |
这艾村 |
这艾村位于贞丰县者相镇东面,距镇政府5公里。辖坝桥、江纳一、二组、偏头山一、二组、纳力组、坝冬一、二、三组、砍坝组、红优共11个组,603户,3047人,居住着汉、布依族,全村耕地面积1610亩,(其中:田1155亩,地455亩),国土面积有8.19平方公里。这艾村交通方便,是一个以水稻种植为主的行政村。村委会拟订了近、远期发展规划,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根据各自然村寨的特点,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人口总数:3047人 农业人口:3000人 非农业人口:47人 --行政区面积:8.19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61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坝桥,江纳一,二组,偏头山一,二组,纳力组,坝冬一,二,三组 生产总值:22.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林业 名特产品:水稻,玉米 办公所在地:这艾村委员会 |
坡烂云村 |
坡烂云村位于贞丰县者相镇东南面,距镇政府9公里。辖金条冲、广田冲、坡烂云、木厂、干龙洞、碑丫口、新发寨、江家云、龙家坪共9个组,303户,1700人,居住着汉、布依族,全村耕地面积762亩,(其中:田90亩,地672亩),国土面积有9.51平方公里。坡烂云村主产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有油菜、烤烟、甘蔗等。由于地处北盘江畔石漠化区域,气温较高,适宜金银花、花椒、生姜、砂仁等经济作物种植,欢迎各地客商、仁人志士前来投资开发。 --人口总数:1700人 农业人口:1648人 非农业人口:52人 --行政区面积:9.5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6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金条冲,广田冲,坡烂云木厂,干龙洞,碑丫口,新发寨,江家口 生产总值:39.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烤烟,甘蔗 名特产品:玉米,小麦 办公所在地:坡烂云村委员会 |
冬妹村 |
冬妹村位于贞丰县者相镇东南面,距镇政府7公里。辖坡哈村坡哈一、二、三、四、五、六组、坝嘎、纳耐上、下组、纳祥、冬妹村冬妹上、下组、拢纳、石板寨共14个组,683户,3344人,居住着汉、布依族,全村耕地面积1947亩,(其中:田1273亩,地674亩),国土面积有11.54平方公里。冬妹村交通较方便,是一个以水稻种植为主的行政村。村委会拟订了近、远期发展规划,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根据各自然村寨的特点,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人口总数:3344人 农业人口:3300人 非农业人口:44人 --行政区面积:11.5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947.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坡哈村坡哈一、二、三、四、五、六组,坝嘎,纳耐上,下组,纳祥 生产总值:2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黑山羊 办公所在地:冬妹村委员会 |
新寨村 |
新寨村位于贞丰县者相镇东南面,距镇政府4公里。辖新寨一、二、三、四组、花秧、瓦厂、花拢旗、纳马、打村坡弯寨一、二组、上打一、二组、下打一、二组、纳窝旗一、二、三组共17个组,883户,4068人,居住着汉、苗、布依族等民族,全村耕地面积2455亩(其中:田1890亩,地565亩),国土面积有7.98平方公里。新寨村交通极为方便,组通路率达100%。主产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盛产油菜、烤烟、辣椒、西红柿、葱葱、大蒜等经济作物。由于水资源丰富,村民喜好养鹅,并逐步形成规模,是远近闻名的“万鹅之乡”。 该村已被列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基地的示范村。村内民风民俗古朴浓郁,特别是苗族同胞的传统服饰、刺绣、银饰制作、板凳舞等,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近年来,村两委因地制宜拟订了经济发展规划,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发展各项事业,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人口总数:4068人 农业人口:4010人 非农业人口:58人 --行政区面积:7.9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45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新寨一,二,三,四组,花秧,瓦厂,花拢旗,纳马,打村坡弯寨一 生产总值:4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烤烟,辣椒,西红柿 名特产品:油菜,烤烟,辣椒 办公所在地:新寨村委员会 |
萝卜寨村 |
萝卜寨村位于者相镇南面,距镇政府驻地3公里。辖纳西组、平寨一组、平寨二组、坡者一组、坡者二组、坡哨组、萝卜寨一、二组、毛力坪一、二组、核桃树组、石旮旯组、弄秧组、尖坡组、坡石窖组、罗丈一、二、三、四、五组共20个村民小组。994户,4574人,主要居住着汉族、布依族。全村国土面积17.07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为3393亩(其中:水田2007亩,旱地1386亩),主要盛产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烤烟、辣椒等,是国家农业开发示范基地的示范村,村委会拟定了近、远期发展规划,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根据各村寨的自然特点,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人口总数:4574人 农业人口:4552人 非农业人口:22人 --行政区面积:17.0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393.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汉族仡,佬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纳西组,平寨一组,平寨二组,坡者一组,坡者二组,坡哨组,萝卜 生产总值:12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油菜 名特产品:水晶葡萄 办公所在地:萝卜寨村党员活动室坐落在与镇政府驻地相距3公里的地方 --自然条件: 资源:旅游资源,农业产业 |
旗上村 |
旗上村位于者相镇东北面,距镇政府驻地6.5公里。辖许洞一、二组、小寨组、郎冲一、二组、弄联一、二组、木角一、二组、旗上一、二组、者龙一、二组、陈家湾组、谭家湾组、董岗一、二、三组、堡堡上组、弯子头组、竹山组共23个村民小组。 966 户 5076 人,主要居住着汉族、布依族。全村国土面积26.3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为3990亩(其中:水田2430亩,旱地1560亩),主要盛产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烤烟、花椒等。村委会拟定了近、远期发展规划,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根据各村寨的自然特点,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人口总数:5076人 农业人口:5065人 非农业人口:11人 --行政区面积:26.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990.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许洞一、二组、小寨组、郎冲一、二组、弄联一、二组、木角一、二 生产总值:17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花椒 名特产品:花椒 办公所在地:旗上村党员活动室坐落在与镇政府驻地相距6.5公里的地方。 |
董箐村 |
董箐村位于者相镇北盘江河畔上,由汉、苗、布依族三个族别11个自然村寨。董箐村现有农户600户,人口3300余人口。 董箐村位于贞丰县者相镇东面,距镇政府10公里。辖田湾一、二组、上茅坪组、菜家湾、油菜冲一、二组、董箐一、二组、下毛坪、茂洒、大湾共11个组,675户,3420人,居住汉、布依族,全村耕地面积1768亩,(其中:田633亩,地1135亩),国土面积有18.14平方公里。董箐村交通方便,是一个以水稻、玉米、甘蔗等种植为主的行政村。村委会拟订了近、远期发展规划,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根据各自然村寨的特点,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以前是穷山恶水的边远地区,封闭的交通给群众生活带来困难,在政府努力帮助和董箐电站修建给村里带来了方便和希望,在政府各部门关心和帮助下,村通组硬化公路3.5公里,面对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尽早尽快让农民致富过上小康生活,根据本村地理条件适应发展项目给村两委和群众研究讨论最终决定发展原有特产——李子,金银花。荒山种植金银花80000亩,地种植经果基地4000亩,现已种植李子苗2500亩,今年成活率达到95%以上。长势可观。 --人口总数:3344人 农业人口:3200人 非农业人口:142人 --行政区面积:18.1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73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田湾一、二组,上茅坪组,菜家湾,油菜冲一、二组,董箐一、二组 生产总值:42.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水稻,玉米,甘蔗 办公所在地:董箐村委员会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