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扒村位于鲁贡镇北盘江畔,村寨沿江而建,现有9个村民小组,351户共计1621人;坡扒村现有党支部一个,党员30人,外出务工人员150人;在册耕地2047.1亩,其中水田266亩,旱地1781.1亩;主要农经作物为甘蔗、水稻、玉米,现有甘蔗600余亩。
坡扒村近年来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利用荒山优势,大力发展养殖业和退耕还林,目前,全村共养殖黄牛400余头,生态生猪养殖400余头,正在积极争取资金,发展水产养殖;现在25度以上山地发展桉树种植1500余亩;今年鲁贡至白层四级路已动工修建,我村还将利用交通优势,大力发展运输业和早熟蔬菜种植。
--人口总数:1621人 农业人口:1610人 非农业人口:11人
--行政区面积:10.9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047.1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组,二组等 生产总值:36.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甘蔗 名特产品:甘蔗 办公所在地:坡扒
--自然条件:气候温和 资源:水资源丰富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2325105 | 562200 | -- | 查看 坡扒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巧年村 |
巧年村位于鲁贡镇东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13公里,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分为5个自然村寨,共 372户1891人,其中农业人口1880人,国土面积10.79平方公里;地势以山地为主,水资源缺乏,属一类贫困村;在册耕地1520.7亩,其中水田244.3亩,旱地 1276.4亩;荒山2000亩,森林覆盖率为25%,人均年收入2325元。村党支部现有0党员22人,预备党员2人;全村共有贫困户141户388人,今年共有 130 户 362 人享受农低保;主要盛产水稻、花生、黄豆、玉米、甘蔗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 近年来,巧年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总体目标,着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花生、甘蔗、玉米和生猪、土鸡等种养产业,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全村甘蔗种植面积达56亩,玉米种植面积达318亩,花生种植面积达226亩,水稻种植面积达136亩,种植黄豆12亩。全村户户养鸡,其中数量达100只以上的大户5户,存栏土鸡3000只;有生猪养殖大户2户,生猪存栏40头。现在全村农业发展呈现出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品种结构得到改良,粮经作物比例渐趋合理的局面;未来还将加大甘蔗和花生的种植面积、还规划了1000亩板栗种植。 --人口总数:1884人 农业人口:1879人 非农业人口:12人 --行政区面积:10.79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520.7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洛东,者状,巧年等共10组 生产总值:6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花生,黄豆,砂仁,玉米 名特产品:土鸡 办公所在地:巧年 --自然条件:气候温和 资源: |
弄洋村 |
弄洋村位于鲁贡镇东南部,距镇政府驻地30公里,北盘江沿村而过,这里森林覆盖率高气候凉爽;弄洋村由3个自然村寨组成共计9个村民小组429户1951人,村内有村级小学一座,在校学生285人。 弄洋村总国土面积13.8平方公里,在册耕地面积1823.9亩,其中水田353.4亩,旱地1470.5亩。主要农经作物为甘蔗和黄豆、水稻等。养殖主要以下江生态黑猪养殖为主,现全村共养殖下江生态黑猪2500余头。规划种植板栗2000亩,四月李1500余亩。 --人口总数:1951人 农业人口:1933人 非农业人口:18人 --行政区面积:13.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823.9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组,二组,大湾等9个村民小组 生产总值:24.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甘蔗,水稻,花生,黄豆 名特产品:甘蔗, 办公所在地:弄洋 |
者央村 |
者央村位于鲁贡镇东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20公里,国土面积11.74平方公里,辖9个村民小组511户2344人;村内有村级完小一座,教学点一处,在校学生335人。 者央村地处山区,土地以山地为主,在册耕地1442.2亩,其中水田175亩,旱地1167.2亩,主要农经作物为甘蔗、水稻、花生、黄豆、砂仁、四月李。现种植有花生200余亩,砂仁100余亩,全村养共殖生猪1500余头。 --人口总数:2344人 农业人口:2325人 非农业人口:19人 --行政区面积:11.7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442.2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者状,者央等9个村民小组 生产总值:3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砂仁,甘蔗,黄豆,花生,生猪养殖 名特产品:下江黑猪 办公所在地:者央 --自然条件:气候温和 |
暗老村 |
暗老村位于鲁贡镇东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16公里,辖6个村民小组,现有274户,1254口人,国土面积7.74平方公里,在册耕地面积1380.95亩,属典型的人多地少村。暗老村由于地处山区,水资源缺乏,主要农经粮食作物为玉米、黄豆、芭蕉、花生、水稻;其中花生种植面积达400余亩,种植黄豆100余亩,芭蕉150亩。 暗老村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一应俱全,村级卫生室正在建设当中,有村级完小一座;在鲁贡镇十二五规划中,暗老通村公路已纳入道路硬化的规划当中;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村民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大部分村民买了摩托车和翻新了楼房,有的村民还跑起了货运。 暗老村人民勤劳朴实,劳作之余,村民们还喜欢制作乐器,其中暗老的勒尤制作最为出名。 --人口总数:1254人 农业人口:1250人 非农业人口:11人 --行政区面积:7.7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80.95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组,二组等共计6个村民小组 生产总值:12.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花生,黄豆 名特产品:花生 办公所在地:暗老 --自然条件:气候温和 |
板怀村 |
板怀村位于鲁贡镇北郊,距镇政府驻地2公里,贞丰县至望谟县公路穿村而过;板怀现由五个自然村寨组成,辖7个村民小组213户946人;在册耕地1569.25亩,其中水田716.25,旱地853亩,森林覆盖率为31%;板怀村地处板怀河畔,水资源丰富,主要农经作物为甘蔗、花生、玉米、生姜、水稻、早熟蔬菜、李子、砂仁等;现有甘蔗300余亩,早熟蔬菜300余亩,李子2000多亩;2010年板怀村人均纯收入为3175元,其中农业种植占总收入的50%以上。 “十二五”规划中,板怀村作为鲁贡镇的重点规划村,板怀村将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合理调整种养殖结构,积极引入外部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里经验,加快发展步伐,让村民生活更加富裕。 --人口总数:946人 农业人口:940人 非农业人口:11人 --行政区面积:9.1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569.2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板怀,大湾,平夯,大地,里买等七个组 生产总值:36.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生姜,砂仁,甘蔗,早熟蔬菜 名特产品:生姜 办公所在地:板怀 |
坡扒村 |
坡扒村位于鲁贡镇北盘江畔,村寨沿江而建,现有9个村民小组,351户共计1621人;坡扒村现有党支部一个,党员30人,外出务工人员150人;在册耕地2047.1亩,其中水田266亩,旱地1781.1亩;主要农经作物为甘蔗、水稻、玉米,现有甘蔗600余亩。 坡扒村近年来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利用荒山优势,大力发展养殖业和退耕还林,目前,全村共养殖黄牛400余头,生态生猪养殖400余头,正在积极争取资金,发展水产养殖;现在25度以上山地发展桉树种植1500余亩;今年鲁贡至白层四级路已动工修建,我村还将利用交通优势,大力发展运输业和早熟蔬菜种植。 --人口总数:1621人 农业人口:1610人 非农业人口:11人 --行政区面积:10.9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047.1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组,二组等 生产总值:36.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甘蔗 名特产品:甘蔗 办公所在地:坡扒 --自然条件:气候温和 资源:水资源丰富 |
林桃村 |
林桃村位于鲁贡镇东南27公里处,林桃村总国土面积14.56平方公里,交通便利,水利灌溉条件优越,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导产业的村,农民收入主要靠农产品种植。在册耕地1615.8亩,其中水田384.5亩,旱地1231.3亩,主要农经作物为水稻、玉米、甘蔗、花生、黄豆。 近年来,林桃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指导下,以党的-精神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为目的,狠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并多党筹集资金绝版公益事业,使全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得到完善,“三个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全村呈现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 --人口总数:1803人 农业人口:1798人 非农业人口:12人 --行政区面积:14.5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615.8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组,二组等共计7个村民小组 生产总值:22.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黄豆,花生,玉米,水稻 名特产品:花生 办公所在地:林桃 --自然条件:气候温和 |
者冗村 |
者冗村位于鲁贡镇东南部,距镇政府驻地25公里,由塘上、塘下两个自然村寨组成;现辖7个村民小组349户1680人;者冗村地处山区,民风淳朴,布依族民俗民风保存较为完整,其中布依族传统剪纸,刺绣,银饰最为出名。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花生、黄豆逐渐成为者冗村的主要经济作物;今年者冗村还规划种植了四月李1000亩,板栗1000亩。 --人口总数:1680人 农业人口:1665人 非农业人口:15人 --行政区面积:10.5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428.5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塘上组,塘下组等7个村民小组 生产总值:2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黄豆,花生,水稻 名特产品:布依族刺绣,剪纸,银饰 办公所在地:者冗村塘下组 |
鲁贡村 |
鲁贡村位于贞丰县城东南28公里处,是鲁贡镇政府驻地,国土面积8.52平方公里,贞丰至望谟公路穿村而过,全村辖11个村民小组,529户,现有人口1867人,耕地面积1197.5亩。其中水田467亩,旱地730.5亩。 鲁贡村境内河流众多,交通便利、土地肥沃,主要农经作物为黄豆、水稻、甘蔗、早熟蔬菜、西瓜等。现有装机容量为10万千瓦的水力发电站一座(大田河水电站),种植早熟蔬菜400余亩,甘蔗150余亩,西瓜200余亩。 养殖业以养生态生猪养殖主,全村共养殖生态黑猪600多头,年生猪出栏500余头;有野猪养殖户1户,养殖野猪300余头,以开发的野猪系列产品有香肠、腊肉、野猪肉精包装、黄焖野猪等。 --人口总数:1867人 农业人口:1835人 非农业人口:185人 --行政区面积:8.5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97.5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凉水井组,烂田湾组等11个村民小组 生产总值:4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早熟蔬菜,甘蔗 名特产品:野猪,生态黑猪 办公所在地:鲁贡 --自然条件:气候宜人 资源:水资源 |
么扒村 |
么扒村位于贞丰县鲁贡镇东南部,北盘江畔,总国土面积10.69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小组305户1392人。总耕地面积1553.2亩,其中水田222亩,旱地1331.2亩。主要农经作物为甘蔗、花生、黄豆、水稻,村民除了耕种土地外有的还买了车跑运输,现在村里有大型汽车2辆,三轮车6部,年收入都在万元以上;有的村民还搞起了养殖,现在全村共养殖生态土鸡3000余只,生态母猪200余头,每年出栏生猪300余头。 村民们经济收入逐年提高后,开始追求文化生活,现在村里没有一个失学儿童,人们在茶余饭后谈论着国家大事和生活前景;么扒村在村党支部、村委的领导下,村容村貌在逐年改善,小康生活近在眼前。 --人口总数:1392人 农业人口:1378人 非农业人口:14人 --行政区面积:10.69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553.2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组,二组等共计6个村民小组 生产总值:3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甘蔗,黄豆,水稻,李子,生猪养殖 名特产品:甘蔗 办公所在地:么扒村 --自然条件:气候温和 |
毛闷村 |
毛闷村位于鲁贡镇东北部,距镇政府驻地8公里,鲁贡至白层通乡油路穿村而过,村境内河流众多,国土面积9.02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269户1265人;村内有村级完小一座,在校学生265人。 在册耕地1419.2亩,其中水田186.5亩,旱地1232.7亩;地处北盘江沿岸,主要农经作物为甘蔗,黄豆,花生,水稻。 --人口总数:1265人 农业人口:1254人 非农业人口:11人 --行政区面积:9.0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419.2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组,二组等共计8个村民小组 生产总值:24.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甘蔗,黄豆 名特产品:甘蔗 办公所在地:毛闷村 |
打嫩村 |
打嫩村位于鲁贡镇西南部18公里,与册亨县接壤,大田河绕村而过,国土面积9.6平方公里,打嫩村森林植被覆盖率高,气候凉爽;现辖7个村民小组380户共计1774人,在册耕地面积1397.5亩,其中水田406亩,旱地991.5亩,盛产水稻、玉米、花生、甘蔗、黄豆等农经作物;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指导下,村两委积极发动村民大力发展生姜、甘蔗等特色经济作物,先后修通打嫩至纳丰、打嫩至鲁贡通村公路,极大地方便了村民出行和农经产品外运。 现在村里基础设施正在不断完善,新建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各一座,村级完小一座,村级卫生室正在建设中,据镇政府十二五规划,打嫩至鲁贡的通村公路不久将进行硬化。 --人口总数:1774人 农业人口:1768人 非农业人口:6人 --行政区面积:9.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97.5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18.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黄豆、花生、玉米、甘蔗 名特产品:花生 办公所在地:打嫩 |
洛艾村 |
洛艾村位于鲁贡镇西南部,与连环乡交界,距镇政府所在地18公里,总国土面积6.85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小组297户1258人,村内有村级小学一所。在册耕地1022.7亩,其中水田235亩,旱地787.7亩,主要农经作物为砂仁、甘蔗、黄豆、水稻、花生、板栗。 洛艾村历史悠久,在革命时期这里活跃着红军长征时留下的12名战士发展的洛艾游击队。近年来,洛艾村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甘蔗、生姜、砂仁等经济作物,现已种植板栗1000余亩,四月李500余亩。 --人口总数:1258人 农业人口:1245人 非农业人口:13人 --行政区面积:6.8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22.7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仡佬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组,二组等6个村民小组 生产总值:2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生姜,砂仁,花生,甘蔗 名特产品:砂仁,生姜 办公所在地:洛艾 |
坡艾村 |
坡艾村位于鲁贡镇西南部,距镇政府驻地15公里,总国土面积6.41平方公里;现有7个村民小组246户1097人;坡艾村劳动力丰富,今年有224人外出务工;在册耕地面积1024.2亩,其中水田225.8亩,旱地798.4亩。森林覆盖面积为35%,主要农经作物为砂仁、生姜、辣椒、四月李、板栗、水稻、玉米。 坡艾村与连环乡相邻,鲁贡至连环公路穿村而过;由于地处山区,水资源短缺,现在每户村民都修建了水窖和通了自来水,2009年以来全村共种植四月李2000亩,砂仁200亩,板栗1000亩,生姜200亩。 --人口总数:1097人 农业人口:1089人 非农业人口:8人 --行政区面积:6.4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24.2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组,二组等7个村民小组 生产总值:2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生姜,砂仁,板栗,四月李 名特产品:生姜,砂仁,板栗 办公所在 |
管路村 |
管路村位于鲁贡镇东郊,距镇政府所在地2公里,总面积9.5平方公里,辖12个村民组,397户1731人,中劳动力人口 822人,外出务工100人,管路村现有一个党支部,有正式党员 42人;管路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地处河谷地带,气候温和,是一个以甘蔗、早熟蔬菜生产、下江黑猪养殖为主的农业生态村,现种植有早熟蔬菜400亩,优质甘蔗100余亩,下江黑猪养殖基地一个,全村共养殖下江黑猪3000余头,年生猪出栏2000余头;森林覆盖率达23%,2010年管路村人均纯收入达到3600元。 近年来,该村为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一是积极引进外来技术和资金,给村民提供生产、销售、信息服务及培训等。二是狠抓早熟蔬菜这个主导产业,在新技术推广、使用农家肥,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提高了早熟蔬菜的产量和质量;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村内道路硬化9公里,完成农村安全饮用水改造工程建设,使用安全卫生用水达100%;四是农村社会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已接通有线电视190台套,固定电话190门,移动电话160部; 村内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一应俱全,现有村级完小一座,在校学生200余人,村级卫生室已建设完成,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人口总数:1731人 农业人口:1725人 非农业人口:16人 --行政区面积:9.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74.6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洛纳,洛办,管路等共12组 生产总值:4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甘蔗,早熟蔬菜,下江黑猪 名特产品:下江黑猪 办公所在地:管路 --自然条件:水源丰富,气候温和 |
坡稿村 |
坡稿村位于贞丰县至望谟县公路旁,交通便利,距鲁贡镇政府驻地16公里,国土面积7.53平方公里,在册耕地面积1139.5亩,其中水田345.2亩,旱地794.3亩;2008年村级整合后,坡稿村现辖6个村民小组378户1739人;居住着汉族、布依族等民族;主要农经作物为玉米、黄豆、花生、水稻;养殖业主要以生态生猪养殖、土鸡养殖为主。 坡稿村现有村级小学一所,党支部一个,村党员活动室一座,村级农家书屋一间、图书1000余册。 --人口总数:1739人 农业人口:1731人 非农业人口:8人 --行政区面积:7.5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39.5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牛棚,坡稿等共计6个村民小组 生产总值:33.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花生,黄豆,水稻 名特产品:花生,甘蔗 办公所在地:坡稿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