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怀村位于沙坪乡东南部,距乡政府驻地28公里,距县城74公里,有7个村民组,291户1304人,均为布依族,是一个布依民族聚居的省扶贫开发重点一类贫困村。本村平均海拔640米,年平均气温20℃左右,年基本无霜期,属亚热带低热河谷气候。本村国土面积7508亩,在册耕地730亩,其中,水田60亩,旱地670亩;人均耕地1.52亩,林地500亩,荒山草坡5000多亩。
本村以种植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水稻、黄豆、花生等,主要经济作物有甘蔗、板栗等。养殖业主要以牛、马、猪、鸡等为主。
近年来,本村抓住新一轮扶贫开发的大好历史机遇,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逐步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目前已解决了通电、通村公路。社会经济发展有所进步,农民素质教育有一定的提高,经济收入方面,玉米、养殖、甘蔗成为本村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2008年底,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5.5%,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110元,人均产粮260公斤。
--人口总数:1304人 农业人口:1301人 非农业人口:3人
--行政区面积:5.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982.08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143.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水稻,黄豆,花生等 名特产品:甘蔗,板栗等 办公所在地:里怀村活动室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2325206 | 562200 | -- | 查看 里怀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沙坪村 |
沙坪村位于沙坪乡政府驻地,有7个村民组(沙坪一组、廖家湾组、芭蕉夺、乡机关、孔桃三、龙论四),493户1890人,是一个布依民族聚居的省扶贫开发重点二类贫困村。距县城46公里,贞(丰)望(谟)公路穿境而过,东南与望谟县乐元镇隔北盘江相望,西与册亨县岩架镇、庆坪乡毗邻,北与鲁贡镇相接。本村平均海拨700米,年平均气温19℃左右,年基本无霜期,属亚热带低热河谷气候。全村辖区国土面积7.5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7.01公顷、荒山645.28林地44.71公顷。 本村居住半坡上,自然环境恶劣,地形沟壑纵横、山高坡徒、生态失衡、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贫脊,缺雨少水、水源缺乏,人畜饮水困难,本村以种植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水稻、黄豆、花生等,主要经济作物有甘蔗等。养殖业主要以牛、马、猪、鸡等为主。 近年来,本村抓住新一轮扶贫开发的大好历史机遇,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逐步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目前已解决了通电、通村公路。社会经济发展有所进步,农民素质教育有一定的提高,经济收入方面,粮食作物成为本村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5%,农民人均纯收入3520已达元。我村参加农村新农合的有95%以上,村有农家书屋,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明。 --人口总数:1890人 农业人口:1805人 非农业人口:85人 --行政区面积:7.5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05.15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沙坪一组、廖家湾组、芭蕉夺、乡机关、孔桃三、龙论四 生产总值:6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甘蔗 办公所在地:沙坪村活动室 |
尼罗村 |
尼罗村尼罗一,二组位于沙坪乡南部。143户631人,其中布依族人口631人,是一个布依民族聚居的省扶贫开发重点一类贫困村。本村平均海拨680米,年平均气温20℃左右,年基本无霜期,属亚热带低热河谷气候。本村国土面积6866亩,在册耕地642亩,其中,水田80亩,旱地996亩;人均耕地1.62亩,林地380亩,荒山草坡3000亩。 本村以种植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水稻、黄豆、花生等,主要经济作物有甘蔗等。养殖业主要以牛、马、猪、鸡等为主。 近年来,本村抓住新一轮扶贫开发的大好历史机遇,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逐步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目前已解决了通电、通村公路、及村综合活动室。社会经济发展有所进步,农民素质教育有一定的提高,经济收入方面,粮食作物成为本村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2004年底,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5%,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960元。 尼罗村亭上一,二组位于沙坪乡东部。86户435人,其中布依族人口435人,是一个布依民族聚居的省扶贫开发重点一类贫困村。本村平均海拨700米,年平均气温19℃左右,年基本无霜期,属亚热带低热河谷气候。本村国土面积6770亩,在册耕地633亩,其中,水田30亩,旱地657亩;人均耕地1.58亩,林地400亩,荒山草坡3500亩。 本村以种植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水稻、黄豆、花生等,主要经济作物有甘蔗等。养殖业主要以牛、马、猪、鸡等为主。 近年来,本村抓住新一轮扶贫开发的大好历史机遇,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逐步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目前已解决了通电、通村公路。社会经济发展有所进步,农民素质教育有一定的提高,经济收入方面,粮食和板栗成为本村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2004年底,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5%,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950元,人均产粮246公斤。 --人口总数:1066人 农业人口:1065人 非农业人口:1人 --行政区面积:4.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705.6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尼罗一,二组,亭上一,二组 生产总值:1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水稻、黄豆、花生等 名特产品:甘蔗 办公所在地:尼罗村活动室 |
石柱村 |
石柱村位于沙坪乡东南部,有3个村民组。203户1048人,其中布依族人口382人,是一个汉族、布依民族杂居的省扶贫开发重点三类贫困村。本村平均海拨680米,年平均气温20℃左右,年基本无霜期,属亚热带低热河谷气候。本村国土面积9914亩,在册耕地1754亩,其中,水田103亩,旱地1651亩;人均耕地1.87亩,林地580亩,荒山草坡4500多亩。 本村以种植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水稻、黄豆、花生等,主要经济作物有油桐等。养殖业主要以牛、马、猪、鸡等为主。 近年来,本村抓住新一轮扶贫开发的大好历史机遇,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逐步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目前已解决了通电、通村公路。社会经济发展有所进步,农民素质教育有一定的提高,经济收入方面,粮食作物成为本村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2004年底,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6%,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1400元,人均产粮300公斤。 --人口总数:1048人 农业人口:1020人 非农业人口:28人 --行政区面积:6.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754.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金山村一、二、三组 生产总值:1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水稻、黄豆、花生 名特产品:油桐 办公所在地:金山村活动室 |
板昌村 |
板昌村位于沙坪乡东部,有5个村民组。156户1140人,其中布依族人口525人,汉族人口615,是一个布依民族聚居的省扶贫开发重点二类贫困村。本村平均海拨680米,年平均气温19℃左右,年基本无霜期,属亚热带低热河谷气候。本村国土面积7460亩,在册耕地903亩,其中,水田86亩,旱地1795亩;人均耕地1.72亩,林地480亩,荒山草坡6000多亩。 本村以种植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水稻、黄豆、花生等,主要经济作物有甘蔗等。养殖业主要以牛、马、猪、鸡等为主。 近年来,本村抓住新一轮扶贫开发的大好历史机遇,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逐步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目前已解决了通电、通村公路。社会经济发展有所进步,农民素质教育有一定的提高,经济收入方面,粮食作物成为本村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2010年底,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5%,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1100元,人均产粮270公斤。 --人口总数:1140人 农业人口:1102人 非农业人口:38人 --行政区面积:13.1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03.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破岩一、二组、板昌一、二、三组 生产总值:1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水稻、黄豆、花生 名特产品:甘蔗 办公所在地:板昌村活动室 |
尾列村 |
尾列村位于沙坪乡东部,有7村民组(烈一、二、三、四组、纳拢一组、俄界组、软麻组)。村有289户1407人,是一个布依民族聚居的省扶贫开发重点二类贫困村。本村平均海拨720米,年平均气温19℃左右,年基本无霜期,属亚热带低热河谷气候。本村国土面积10.84平方公里,在册耕地96.81公顷,林地22.9公顷,荒山草坡964.29公顷。 本村以种植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水稻、黄豆、花生等,主要经济作物有甘蔗等。养殖业主要以牛、马、猪、鸡等为主。 村里共有党员24个,有党员活动室、卫生室、农家书屋等。的建设力度,逐步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目前已解决了通电、通村公路、村综合活动室。社会经济发展有所进步,农民素质教育有一定的提高,经济收入方面,粮食作物成为本村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5%,农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人口总数:1407人 农业人口:1402人 非农业人口:5人 --行政区面积:10.8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452.15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尾列一,二,三,四组,纳拢一组,俄界组,软麻组 生产总值:1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水稻,黄豆,花生等 名特产品:甘蔗 办公所在地:尾列村活动室 |
里怀村 |
里怀村位于沙坪乡东南部,距乡政府驻地28公里,距县城74公里,有7个村民组,291户1304人,均为布依族,是一个布依民族聚居的省扶贫开发重点一类贫困村。本村平均海拔640米,年平均气温20℃左右,年基本无霜期,属亚热带低热河谷气候。本村国土面积7508亩,在册耕地730亩,其中,水田60亩,旱地670亩;人均耕地1.52亩,林地500亩,荒山草坡5000多亩。 本村以种植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水稻、黄豆、花生等,主要经济作物有甘蔗、板栗等。养殖业主要以牛、马、猪、鸡等为主。 近年来,本村抓住新一轮扶贫开发的大好历史机遇,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逐步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目前已解决了通电、通村公路。社会经济发展有所进步,农民素质教育有一定的提高,经济收入方面,玉米、养殖、甘蔗成为本村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2008年底,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5.5%,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110元,人均产粮260公斤。 --人口总数:1304人 农业人口:1301人 非农业人口:3人 --行政区面积:5.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982.08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143.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水稻,黄豆,花生等 名特产品:甘蔗,板栗等 办公所在地:里怀村活动室 |
龙论村 |
龙论村位于沙坪乡东部,辖3个村民组,共92户424人,是一个布依民族聚居的省扶贫开发重点一类贫困村。本村平均海拨650米,年平均气温22℃左右,年基本无霜期,属亚热带低热河谷气候。本村国土面积7893 亩,在册耕地738亩(其中,水田60亩,旱地180亩);人均耕地1.45亩,林地200亩,荒山草坡2500 亩。 本村以种植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水稻、黄豆、花生等;主要经济作物有甘蔗;养殖业以牛、马、猪、鸡等为主。 近年来,本村抓住新一轮扶贫开发的大好历史机遇,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逐步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目前已解决了通电、通村公路,(但每逢雨水季节路面常出现塌方车不通村),社会经济发展有所进步,本村以玉米、甘蔗、板栗为群众的主要经济收入。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已达860元,人均产粮 255公斤。 --人口总数:424人 农业人口:424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5.2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38.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龙论一,二,三组 生产总值:36.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水稻、黄豆、花生等 名特产品:甘蔗 办公所在地:龙论村活动室 |
尾俄村 |
尾俄村位于沙坪乡东北部,有9个村民组。228户1087人,布依族人口1087人,是一个布依民族聚居的省扶贫开发重点二类贫困村。本村平均海拨700米,年平均气温20℃左右,年基本无霜期,属亚热带低热河谷气候。本村国土面积19636亩,在册耕地1573亩,其中,水田126亩,旱地1347亩;人均耕地1.76亩,林地1160亩,荒山草坡6000多亩。 本村以种植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水稻、黄豆、花生等,主要经济作物有甘蔗等。养殖业主要以牛、马、猪、鸡等为主。 近年来,本村抓住新一轮扶贫开发的大好历史机遇,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逐步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目前已解决了通电。社会经济发展有所进步,农民素质教育有一定的提高,经济收入方面,粮食作物成为本村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2010年底,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1300元,人均产粮270公斤。 --人口总数:1087人 农业人口:1087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30972.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1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尾俄一、二、三、四、五、六组、里弄一、二、三组 生产总值:1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水稻、黄豆、花生 名特产品:甘蔗 办公所在地:尾俄村活动室 |
顶烘村 |
顶烘村位于沙坪乡南部,辖5个村民组(顶烘一、二、三组、者跃一、二组),174户898人,是一个布依族聚居村,平均海拔765米,年平均气温18℃左右,基本无霜期,属亚热带低热河谷气候。村国土面积10.62平方公里,在册耕地88.11公顷,全部为旱地,林地8.25公顷,荒山草坡965.64公顷,属省扶贫开发重点一类贫困村。 本村以种植业为主,传统农作物有玉米、黄豆、花生等,传统养殖业有牛、马、猪、家禽等。 村有党员23个,有党员活动室、卫生室、农家书屋等。近年来,在州扶贫工作队和上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村两委狠狠抓住新一轮扶贫开发的大好历史机遇,狠抓基础设施和产业结构调整:一是组织群众挖通了5公里的进村路和2公里的进组路,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方便了群众的出行;二是进行了农网改造,解决了本村100户的照明问题;三是修建了5个总容量为1300个立方米的水窑建设,解决了本村部份人畜饮水难的问题;四是实施了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解决了52户看电视难的问题;五是修建了村活动室,结束了村没有活动室的历史;六是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目前全村共有板栗800亩,桉树500亩,甘蔗500亩。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5%以上,全村政策生育率达98%以上,无计划外生育现象发生,村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1610元,人均产粮315公斤。 --人口总数:898人 农业人口:890人 非农业人口:8人 --行政区面积:10.6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21.65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顶烘一、二、三组、者跃一、二组 生产总值:14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黄豆、花生等 名特产品:甘蔗 办公所在地:顶烘村活动室 |
大寨村 |
大寨村位于沙坪乡北部,有7个村民组(大寨一、二、三、四组、落六一、二、三组)。294户1489人,是一个布依民族聚居的省扶贫开发重点二类贫困村。本村平均海拨700米,年平均气温19℃左右,年基本无霜期,属亚热带低热河谷气候。全村辖区国土面积11.9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7.81公顷、荒山1056.25林地32.94公顷。 本村居住半坡上,自然环境恶劣,地形沟壑纵横、山高坡徒、生态失衡、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贫脊,缺雨少水、水源缺乏,人畜饮水困难,本村以种植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水稻、黄豆、花生等,主要经济作物有甘蔗等。养殖业主要以牛、马、猪、鸡等为主。 近年来,本村抓住新一轮扶贫开发的大好历史机遇,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逐步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目前已解决了通电、通村公路。社会经济发展有所进步,农民素质教育有一定的提高,经济收入方面,粮食作物成为本村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5%,农民人均纯收入3520已达元。我村参加农村新农合的有95%以上,村有农家书屋,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明。 --人口总数:1489人 农业人口:1485人 非农业人口:4人 --行政区面积:11.9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617.15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大寨一,二,三,四组,落六一,二,三组 生产总值:52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水稻、黄豆、花生等 名特产品:甘蔗 办公所在地:大寨村活动室 |
者索村 |
者索村位于沙坪乡政府驻地北面,距沙坪乡政府驻地6公里,有6个村民组(者索一、二、三组、坡兰一组、卫家沟组、坡马组),现有256户1305人,均为布依族,是一个布依族聚居的省扶贫开发重点二类贫困村。该村平均海拔760米,年平均气温18℃左右,年基本无霜期,属亚热带低热河谷气候。本村国土面积6449亩,在册耕地912亩,其中,水田30亩,旱地882亩;人均耕地1.67亩,林地500亩,荒山草坡2800亩。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980元,人均产粮250公斤。 该村以种植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水稻、黄豆、花生等,主要经济作物有板栗等。养殖业主要以牛、马、猪、鸡等为主。 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州扶贫工作队和上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村两委狠狠抓住新一轮扶贫开发的大好历史机遇,狠抓基础设施和产业结构调整:一是组织群众挖通了5公里的进村路和2公里的进组路,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方便了群众的出行;二是进行了农网改造,解决了本村110户的照明问题;三是修建了5个总容量为1300个立方米的水窑建设,解决了本村部份人畜饮水难的问题;四是实施了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解决了52户看电视难的问题;五是修建了村活动室,结束了村没有活动室的历史;六是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目前全村共有板栗1500亩,桉树450亩,甘蔗300亩。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5%以上。 近年来,该村抓住新一轮扶贫开发的大好历史机遇,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逐步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目前已解决了通电、通村公路及村综合活动室。社会经济发展有所进步,农民素质教育有一定的提高。经济收入方面,板栗、粮食作物成为本村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 --人口总数:1305人 农业人口:1280人 非农业人口:25人 --行政区面积:15.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179.35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者索一,二,三组,坡兰一组,卫家沟组,坡马组 生产总值:1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水稻,黄豆,花生等 名特产品:板栗 办公所在地:者索村委员会 |
这年村 |
这年村位于沙坪乡西部,有个村民组。410户1960人,是一个布依民族聚居的省扶贫开发重点二类贫困村。本村平均海拨700米,年平均气温20℃左右,年基本无霜期,属亚热带低热河谷气候。本村国土面积12.13平方公里,在册耕地108.5公顷,林地27.91公顷,荒山草坡1076.58公顷。 本村以种植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水稻、黄豆、花生等,主要经济作物有板栗等。养殖业主要以牛、马、猪、鸡等为主。 近年来,本村抓住新一轮扶贫开发的大好历史机遇,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逐步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目前已解决了通电、水窖 、通村路、学校。社会经济发展有所进步,农民素质教育有一定的提高,经济收入方面,粮食作物成为本村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5%。 --人口总数:1960人 农业人口:1945人 非农业人口:15人 --行政区面积:12.1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628.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1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水稻、黄豆、花生等 名特产品:板栗 办公所在地:这年村活动室 |
者砍村 |
者砍村位于沙坪乡东部,有5个村民组。443户2253 人,是一个布依民族聚居的省扶贫开发重点一类贫困村。本村平均海拨710米,年平均气温19℃左右,年基本无霜期,属亚热带低热河谷气候。本村国土面积1095平方公里,在册耕地97.5公顷,林地12.43公顷,荒山草坡985.07公顷。 本村以种植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水稻、黄豆、花生等,主要经济作物有甘蔗等。养殖业主要以牛、马、猪、鸡等为主。 村有党员38个,有党员活动室、卫生室、农家书屋等。近年来,本村抓住新一轮扶贫开发的大好历史机遇,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逐步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目前已解决了通电、通村公路、65%的人畜饮水困难和村综合活动室。社会经济发展有所进步,农民素质教育有一定的提高,经济收入方面,优质甘蔗产业已将成为本村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5 %,农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人口总数:2253人 农业人口:2241人 非农业人口:12人 --行政区面积:10.9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463.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砍碰村一,二,者丫一,二,三,四,五,六组 生产总值:2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水稻、黄豆、花生等 名特产品:甘蔗 办公所在地:者坎村活动室 |
烂泥沟村 |
烂泥沟村位于沙坪乡东南部,有6个村民组。321户1663人,其中布依族人口1663人,是一个布依民族聚居的省扶贫开发重点二类贫困村。本村平均海拨590米,年平均气温22℃左右,年基本无霜期,属亚热带低热河谷气候。本村国土面积6706亩,在册耕地1106亩,其中,水田80亩,旱地1026亩;人均耕地1.84亩,林地580亩,荒山草坡3000多亩。 本村以种植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水稻、黄豆、花生等,主要经济作物有甘蔗等。养殖业主要以牛、马、猪、鸡等为主。 近年来,本村抓住新一轮扶贫开发的大好历史机遇,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逐步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目前已解决了通电。社会经济发展有所进步,农民素质教育有一定的提高,经济收入方面,粮食作物成为本村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2004年底,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5%,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1400元,人均产粮270公斤。 --人口总数:1663人 农业人口:1662人 非农业人口:1人 --行政区面积:4.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06.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烂泥沟、白泥田、锅厂、罗列、坝围一组、坝围二组 生产总值:2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水稻、黄豆、花生 名特产品:甘蔗 办公所在地:烂泥沟村活动室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