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黔西南州 >> 望谟县 >> 石屯镇 >> 打岩村

打岩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打岩村谷歌卫星地图)


打岩村简介

  打岩村位于石屯镇东部,靠近新屯镇、复兴镇(望谟县城所在地)。共297户1377人,耕地面积970亩(其中水田410亩、旱地560亩),退耕还林1500亩;全村4个组6个自然寨,1个自然寨未通路(大坳坪)。
  打岩1组(打岩):1个自然寨31户156人,10特困户、危房18户;现状种植杉树50亩、板栗30亩、核桃10亩长势特别好、椪柑128亩、雪梨10亩;饮水困难,离水源点7500米,须修水渠2000米;农网改造完成,但有2户不通电;自然灾害——洪灾冲毁良田12亩,山体滑坡;有1个完全小学是黔西南州文明小学示范点、1卫生所、无村级活动室;有1市场,面积不够,需要扩建;可发展产业为核桃、杉树、经果林、规模化养殖业,市场;交通便利;外出务工12人。
  打岩2组(马坎):1个自然寨72户339人,危房56户、特困户10户;有水,水源流量大,但未充分利用;电网改造完成;现状种植雪梨60亩、杉树20亩、板栗40亩长势都很好;有2户养猪大户;有1活动室。可发展产业为雪梨、板栗、核桃;特色养殖;道路便利;外出务工20人;沼气池10口,未改造。
  打岩3组(巴毛冲、乃来):2个自然寨71户286人;危房55户、特困户13户。无水源点,饮水严重困难;自然灾害——冲毁良田12亩;电网改造完成;现状种植黄莲125亩、板栗50亩、杉树1200亩、雪梨30亩、核桃20亩、桃20亩、桉树70亩;可发展产业为杉树、经果林、药材、养殖业,交通便利,外出务工13人;沼气池15口,未改造。
  打岩4组(弄乱、大坳坪):2个自然寨130户583人,特困户38户、危房79户。饮用水基本解决;自然灾害——严重洪灾;农网改造完成;现状种植板栗60亩、雪梨20亩、杉树500多亩;可发展产业为杉树、经果林、药材、养殖业,1个自然寨(大坳坪)未通路,外出务工73人。有一所完全小学,教学质量较好;沼气池50口,未改造。
  
  --人口总数:1377人 农业人口:1355人 非农业人口:22人
  --行政区面积:17.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7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苗族 发展口号: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所辖村:打岩,马坎,巴毛冲,乃来,弄乱,大坳坪, 生产总值:13.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雪梨,板栗,核桃,特色养殖, 名特产品:雪梨,板栗,核桃,特色养殖, 办公所在地:石屯镇打岩村
  --自然条件:旱灾 资源:银石矿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2326107 552300 -- 查看 打岩村谷歌卫星地图

打岩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打岩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拉袍村

  拉袍村位于石屯镇西南部,紧靠红星村。全村255户1210人,五保户3户、低保16户,距镇府9.7公里;2006年,全村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全村耕地1110亩(其中水田66亩、旱地400亩),退耕还林600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为2000元。境内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天坑、溶洞等有待开发;该村以种植水稻、早玉米、辣椒、板栗等农作物和经济作物。      --人口总数:1210人 农业人口:1193人 非农业人口:17人   --行政区面积:13.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10.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 发展口号:思想解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科学发展,只有逗号,没有句号。   --所辖村:新寨,大寨,纳力,么化 生产总值:13.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养殖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板栗,黑山羊 办公所在地:石屯镇拉袍村   --自然条件:丰富的天然溶洞和天坑。 资源:旅游业   

打岩村

  打岩村位于石屯镇东部,靠近新屯镇、复兴镇(望谟县城所在地)。共297户1377人,耕地面积970亩(其中水田410亩、旱地560亩),退耕还林1500亩;全村4个组6个自然寨,1个自然寨未通路(大坳坪)。   打岩1组(打岩):1个自然寨31户156人,10特困户、危房18户;现状种植杉树50亩、板栗30亩、核桃10亩长势特别好、椪柑128亩、雪梨10亩;饮水困难,离水源点7500米,须修水渠2000米;农网改造完成,但有2户不通电;自然灾害——洪灾冲毁良田12亩,山体滑坡;有1个完全小学是黔西南州文明小学示范点、1卫生所、无村级活动室;有1市场,面积不够,需要扩建;可发展产业为核桃、杉树、经果林、规模化养殖业,市场;交通便利;外出务工12人。   打岩2组(马坎):1个自然寨72户339人,危房56户、特困户10户;有水,水源流量大,但未充分利用;电网改造完成;现状种植雪梨60亩、杉树20亩、板栗40亩长势都很好;有2户养猪大户;有1活动室。可发展产业为雪梨、板栗、核桃;特色养殖;道路便利;外出务工20人;沼气池10口,未改造。   打岩3组(巴毛冲、乃来):2个自然寨71户286人;危房55户、特困户13户。无水源点,饮水严重困难;自然灾害——冲毁良田12亩;电网改造完成;现状种植黄莲125亩、板栗50亩、杉树1200亩、雪梨30亩、核桃20亩、桃20亩、桉树70亩;可发展产业为杉树、经果林、药材、养殖业,交通便利,外出务工13人;沼气池15口,未改造。   打岩4组(弄乱、大坳坪):2个自然寨130户583人,特困户38户、危房79户。饮用水基本解决;自然灾害——严重洪灾;农网改造完成;现状种植板栗60亩、雪梨20亩、杉树500多亩;可发展产业为杉树、经果林、药材、养殖业,1个自然寨(大坳坪)未通路,外出务工73人。有一所完全小学,教学质量较好;沼气池50口,未改造。      --人口总数:1377人 农业人口:1355人 非农业人口:22人   --行政区面积:17.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7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苗族 发展口号: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所辖村:打岩,马坎,巴毛冲,乃来,弄乱,大坳坪, 生产总值:13.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雪梨,板栗,核桃,特色养殖, 名特产品:雪梨,板栗,核桃,特色养殖, 办公所在地:石屯镇打岩村   --自然条件:旱灾 资源:银石矿   

包树村

  包树村位于石屯的西北部,为整个石屯镇西北部的中心村。全村共246户1112人、100%布依族、劳动力564人;耕地1081亩(其中水田:316亩、旱地765亩)、退耕还林面积1200亩;种植板栗871亩、油茶100多亩、外出打工112人;人均纯收入1500元。每户年收入在1——2万元的有6户、在5千——1万元的有180户、在5千元以下的有60户。   包树组:176户、799人,五保户36户;养殖黑山羊1个大户50支;主要以种植水稻、玉米为主,规划退耕还林871亩全部种植板栗;不适宜发展大规模养殖。水源点够、但水管破旧,目前现在5个水源点(1个距离组8km、3个距离组4km、1个距离组3km——翁村附近1个、安慢村附近1个、腊油附近1个)。   电网改造完成,有1个变压器、座机100%、电视普及率90%、手机100部;红色旅游——红军井(与拉袍5km);无卫生室、无公共厕所、有村级活动室和农村书屋、完小(15个班,286人);全村有沼气池14口、但没有进行一池三改;受水灾影响严重。   板莫:70户、313人,五保户14户、危房60户;收入以传统养殖,种植玉米、水稻为主;劳动力基本外出务工,发展规模种植难度大,养殖不适合发展;饮水情况良好。   无绳电话30户、手机20部,电话普及率90%;有1个校点(1——2年纪),3年级以上来包树读书;无沼气池。      --人口总数:1112人 农业人口:1104人 非农业人口:8人   --行政区面积:10.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81.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 发展口号:解放思想无止境,科学发展不停步。   --所辖村:包树组,板莫组 生产总值:6.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黑山羊,水稻,玉米 办公所在地:石屯镇包树村   

石屯村

  石屯村位于石屯镇的北部,全村共341户1692人,其中布依族人口占92.9%,共有6村民小组10个自然寨。2个寨未通路,6个组都缺水。全村耕地面积649亩,其中水田428亩、旱地221亩;荒坡5000亩;退耕还林面积1000亩。每户年收入在2——5万元有的45户、在1——2万元的有90户、在5千——1万元的有153户、在5千元以下的有53户。   石屯1组:1个自然寨46户、210人,5特困户、危房38户。种植板栗28亩;饮水困难,挑水2公里,离高位水源点14000米;农网改造完成;自然灾害——洪灾冲毁良田20亩。可发展产业为核桃、药材,交通便利,有1个教学点(1-2年级),外出务工38人。   石屯2组:1个自然寨48户,232人,危房50户、特困户6户。种植板栗110亩;饮水困难;农网改造完成;自然灾害——洪灾冲毁良田10亩。可发展产业为核桃、板栗、杉树,交通便利,外出务工60人。   石屯3组:2个自然寨57户,270人,危房60户、特困户8户。种植板栗30亩;饮水困难;农网改造完成;自然灾害——山体滑坡影响26户(拉赶);有1个自然寨(拉赶寨)未通路,可发展产业为核桃、杉树、板栗、养殖,外出务工30人。   石屯4组(岜令、仁登):2个自然寨42户、228人,特困户6户.种植板栗50多亩,桃子50多亩;缺水,离水源点4500米;农网改造未完成;自然灾害——洪灾;有1个自然寨(岜令寨)未通路,可发展产业为核桃、板栗、竹子、杉树,外出务工61人。   石屯5组(半坡、老街):2个自然寨46户、249人,特困户15户、危房46户。种植油茶8亩;缺水,无水源;农网改造未完成;可发展产业为杉树、桉树、板栗,交通便利,外出务工28人。   石屯6组:2个自然寨86户、426人,特困户7户、危房62户。种植板栗30亩、杉树20亩、油茶6亩;缺水,离水源点8700米;农网改造未完成;自然灾害——洪灾,山体滑坡影响9户;可发展产业为桉树、杉树、核桃、养殖,交通便利,外出务工135人。      --人口总数:1692人 农业人口:1660人 非农业人口:32人   --行政区面积:9.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49.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谋科学发展,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建和谐社会,当从一点一滴做起。   --所辖村:石屯,拉赶,半坡,老街,仁登,岜令,弄令 生产总值:8.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核桃,杉树,板栗,养殖, 名特产品:核桃,杉树,板栗,养殖, 办公所在地:石屯镇石屯村   --自然条件:旱灾   

红星村

  红星村是石屯镇政府所在地,位于望谟县西北,距县城33公里。全村有5个自然村寨,分新屯、乐坝、行洞、红星4个村民小组,411户1984人,农业人口1931人,布依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99.8%,是一个布依族聚居的村村庄。全村共有党员39人,其中有2人属贫困党员。国土面积10.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77亩,其中水田面积390亩,土地面积586亩。林地面积983亩。村内有石屯中学和镇卫生院。其中进入初级中学学生人数698人,中心完小学生566人。适龄学生入学率达100%。至2010年底,人均收入达2150元。   目前,红星村组通公路率为95%,已全部进行农网改造,全村通电率为100%,电视覆盖率为96.5%。,已基本解决“人饮”问题。经济收入以种植业为主,因水源充足,石屯大坝可大量种植水稻、玉米、小麦、油菜、辣椒、茄子等农作物和经济作物。是石屯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人口总数:1984人 农业人口:1931人 非农业人口:53人   --行政区面积:23.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77.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 发展口号:发挥大坝优势,加快结构调整、促进小康建设。   --所辖村:红星,乐坝,行洞老寨,行洞,令权。 生产总值:12.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油茶,黑山羊、早熟蔬菜。 名特产品:黑山羊、早熟蔬菜。 办公所在地:石屯镇红星村   --自然条件:宽广的石屯大坝座落于红星村所在地,是发展特色农业的好地方。 资源:石屯大坝。   

打狼村

  打狼村位于石屯镇东南部,距镇政府22km,紧靠复兴镇。全村337户1706人,116户贫困户、50户没有房子住、40%茅草房、60%砖瓦、平房20%;布依族40%、苗族50%、汉族10%,人均纯收入800以下。主要收入来源打工、卖血。耕地面积1360亩(其中水田360亩、旱地1000亩),退耕还林300亩。村组之间道路不通。   打狼1组(打狼):1个自然寨103户525人,7户有滑坡危险,10户贫困户、15户危房;苗族为主、只有10户汉族;外出打工100人,卖血80个左右,主要种植玉米、水稻、黄莲(200亩)、灵芝(50亩)。拥有电视85%、无绳电话40户、手机20部;没有卫生室、去复兴镇比较方便(走4个小时、车2个小时);西瓜、辣椒水田与下平寨一起种植。   打狼2组(上平寨):1个自然寨89户445人,100%布依族;贫困户4户、危房20户、茅草房6户;50%卖血、外出务工100人左右;水灾河谷地带(三条河汇集点);水管设施老化。发展思路:沙树300亩、板栗180亩、西瓜100亩、辣椒150亩、养鸡300多支(肉鸡)。   打狼3组(上纳贡、下纳贡):2个自然寨80户399人,15户贫困户、15户茅草房;100%苗族;80%卖血、20个外出打工;主要种植玉米、水稻;拥有无绳电话10户、手机10部;饮水困难,需要提灌。   打狼4组(田湾):1个自然寨65户337人,贫困户4户、危房12户、3户无房居住,100%布依族;卖血5%、打工5%,果子为主要收入;饮水设施老化;拥有电话30户、移动电话30部、35户电视机。可发展板栗360亩、杉树3000亩。      --人口总数:1706人 农业人口:1696人 非农业人口:10人   --行政区面积:1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60.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汉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以农业发展为基础带动全村富裕起来。   --所辖村:打狼,上平寨,上纳贡,下纳贡,田湾, 生产总值:11.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杉树,板栗,西瓜, 名特产品:西瓜,杉树,板栗, 办公所在地:石屯镇打狼村   

上平寨村

  上平寨村是石屯镇政府所在地,位于望谟县西北,距县城33公里,共5个自然村寨,5个村民小组,369户1883人,境内居住有布依族和苗族,布依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96.8%,学生入学率98%。国土面积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45亩,其中田895亩,林地面积1041公顷,经济收入以种植业为主。2010年底,人均纯收入2100元。目前,上平寨村组通公路率为100%,100%的农户已进行农网改造。在州扶贫工作队和镇政府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招商引资在该村实施种植“中草药”示范点,并在该村白头坡组实施道路硬化项目,并已投入使用。该村需要解决的问题有:1、还有875人未解决“人饮”问题;2、为了提高生活水平,流动党员外务工较多,不便管理;3、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人口总数:2099人 农业人口:2087人 非农业人口:12人   --行政区面积:1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445.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苗族 发展口号:建设新农村 倡导新生活。   --所辖村:新明,白头坡,上平寨,纳啥,杜六 生产总值:9.5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药材种植,种植业、养殖业等 名特产品:中草药、板栗。 办公所在地:石屯镇上平寨村   --自然条件:平均海拔1050米,适宜中草药、板栗等经济作物种植。特色美食:本地狗肉,高山土鸡。 资源:土地资源丰富,荒山荒坡较多。   

翁村村

  翁村位于石屯镇南部,全村4个组6个寨,242户1184人,20名党员(女3名)。耕地541亩(其中水田251亩、旱地290亩),退耕还林300亩;人均纯收入700—800元;现状主要农作物——玉米、花生、黄豆。饮水困难;全村外出务工200人;水灾——农田;电改完成;翁树中院、下院不通路。   翁村1组(下院、中院):2个自然寨78户383人,600—700人均纯收入,贫困户50户、危房10户,现状种植玉米、稻谷为主,养殖以黑山羊的散养为主;电视80%、电话90%,水源供应足、水管破旧;有村级活动室、无卫生所、无教学设施。可发展1500亩板栗,中院道路不通。   翁村2组(上院、打鸟):2个自然寨60户279人,道路不通,危房16户、困难户22户;荒地1500亩。可发展种植板栗、养殖黑山羊。   翁村3组(岩上):1个自然寨55户289人,低保30户;水管破旧,水源点到村3.84km;现状养殖业不成规模;水淹30亩地、滑坡15亩左右。   翁村4组(腊油):1个自然寨49户233人,离村委1km多点,人均纯收入450—500元;现状种植玉米、蚕豆、花生为主;自来水管已用20年,年久失修,水源点4.4km;危房9栋砖房、40户茅草房、滑坡8户;18个卖血,外出打工20多人;可发展种草养600亩。      --人口总数:1184人 农业人口:1173人 非农业人口:11人   --行政区面积:1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41.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 发展口号:共建美好家园,共享发展成果   --所辖村:翁村上院,翁村中院,翁村下院,打鸟,岩上,腊油 生产总值:6.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板栗 名特产品:板栗 办公所在地:石屯镇翁村村   

喜年村

  喜年村位于石屯镇的西北部,与贞丰县隔清水江。全村3个组3个自然寨,357户1623人;现状养殖黄牛200头左右、农网改造已覆盖。交通通达,但组与组之间绕路较远。耕地面积1424亩(其中水田194亩、旱地1230亩),退耕还林1000亩。   喜年村1组(喜年):1个自然寨187户882人,人均收入300元左右,危房62户,40%人口未解决温饱问题;现状种植花生100亩、板栗600亩;严重缺水,水源点距离6000米,还不够吃;农网改造完成,电信已覆盖;自然灾害——洪灾影响良田40%。有1个校点(1-4年级)、5-6年级到包树就学,无卫生所,无村级活动室;产业发展为花生、板栗、桉树1000亩、竹笋200-1000亩,交通便利,离清水江比较近,将公路修到清水江,能解决产品运输问题,产品运输路线:红星—包树—喜年—许满—江边。   喜年村2组(喜满):1个自然寨117户506人,37贫困户、危房53户;饮水部分农户解决,饮水困难;农网改造完成;可发展产业为花生300亩、甘蔗100亩、核桃300亩;有1所完小;外出务工120人,交通便利。   喜年村3组(喜忙):1个自然寨53户235人,危房15户;大部分靠卖血为生,离镇中心最远,运输费用昂贵,土地贫瘠是贫困的关键;饮水困难;现状种植花生100亩,养殖70头牛。 可发展产业为杉树200亩、桉树500亩、核桃200亩。      --人口总数:1623人 农业人口:1622人 非农业人口:1人   --行政区面积:17.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424.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 发展口号:依山造林、科学发展,促进小康。   --所辖村:喜年,喜满,喜忙, 生产总值:11.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花生,杉树,按树,核桃 办公所在地:石屯镇喜年村   --自然条件:丰富的荒山荒坡 资源:丰富的荒山荒坡   

达耸村

  达耸村位于石屯镇的东南部,紧挨红星村。全村7个组11个自然寨,494户2630人;耕地面积2058亩(其中水田620亩、旱地1438亩),退耕还林2000亩。现状栽种板栗700亩、油茶320亩、杉树1500亩;缺水,靠水窖。全村无沼气池。   达耸村1组(岜凤湾):1个自然寨30户210人,5特困户、危房70%;现状种植杉树500亩、板栗50亩、李子50亩;养猪10头以上的有2户;饮水困难,离水源点6000米;农网改造完成;自然灾害——洪灾冲毁良田10亩。无学校、无卫生所、无村级活动室。可发展产业为核桃、杉树、油茶、板栗、赖李,规模化养殖业;交通便利;外出务工20人。   达耸村2组(岜凤、杨柳湾):1个自然寨100户661人,危房60%户、特困户9户;饮水困难,水源点远;农网改造完成;现状种植油茶100亩、杉树200亩、板栗150亩;有1个校点(1—3年级)。可发展产业为油茶、板栗、核桃,杨柳湾道路不通,外出务工45人。   达耸村3组(松团、纳歪、干田平):3个自然寨90户503人,危房40%户、特困户2户;自然灾害严重(洪灾);饮水设施老化;农网改造完成;纳歪不通路。现状种植板栗50亩,外出务工31人。   达耸村4组(里木):1个自然寨80户399人,特困户15户、危房40%。现状种植板栗30亩、油茶340亩;严重缺水,离水源点6000米;农网改造完成;自然灾害——洪灾;学生就读新寨,路途遥远。可发展产业为养殖业,交通便利,外出务工60人。   达耸村5组(达耸):1个自然寨80户345人,特困户7户、危房20%;现状种植板栗50亩长势好,杉树100多亩;自然灾害——洪灾;饮水困难,水源点远;农网改造完成;学生就读新寨小学。可发展产业为:养殖业羊、猪,交通便利外出务工60人。   达耸村6组(松样、新寨):2个自然寨79户336人,特困户4户、危房50%;现状种植板栗30亩、杉树30亩;饮水困难,离水源点1500米;未做农网改造;自然灾害——洪灾;学生就读打岩,路途遥远。可发展产业为板栗、杉树、核桃,交通便利,外出务工30人。   达耸村7组(弄道):1个自然寨35户186人,特困户5户、危房50%现状种植板栗20亩、杉树25亩;饮水困难,离水源点4000米;未做农网改造;自然灾害——洪灾;有1个校点(1-3年级,)其他学生就读打岩,路途遥远。可发展产业为板栗、杉树,交通通达,外出务工35人。      --人口总数:2630人 农业人口:2617人 非农业人口:13人   --行政区面积:28.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058.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   --所辖村:岜凤湾,岜凤,杨柳湾,松团,纳歪,干田平,里木,达耸,松样, 生产总值:12.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油茶,板栗,杉树,核桃, 名特产品:油茶,板栗,杉树,核桃, 办公所在地:石屯镇达耸村   

冉道村

  冉道村位于石屯镇东北部,全村8个组9个自然寨,502户2328人;耕地面积1290亩(其中水田310亩、旱地980亩),荒坡5000亩,林地面积500亩,退耕还林900亩;现状种植板栗1000亩、核桃1150亩、杉树600亩,4000亩油桐虫灾后余300亩,2个组未通路,8个组都缺水。产业优势为核桃、油茶、绿茶、板栗、杉树,种草养羊。   冉道1组(下冉道):1个自然寨175户850人,特困户13户、危房120户;现状种植杉树110亩、板栗20亩、核桃150亩;饮水困难,水源点低,需提灌500米;农网改造完成;自然灾害——洪灾冲毁良田10亩,山体滑坡影响21户,已搬迁8户;有1个校点(1-3年级)。可发展产业为核桃、杉树、油茶、养殖,交通便利,外出务工70人。   冉道2组(上冉道):1个自然寨62户248人,危房44户、特困户8户;现状种植杉树5 00亩、板栗500亩、核桃180亩;饮水困难、无水源;农网改造完成;自然灾害——洪灾冲毁良田15亩;有1个校点(1-3年级)。可发展产业为种草养殖,有3000亩天然草场,交通通达,外出务工38人。   冉道3组(竹林湾):1个自然寨19户89人,危房19户、特困户6户;现状种植油茶100亩、板栗200亩、核桃60亩;饮水基本解决;农网改造完成;自然灾害——山体滑坡影响6户,已搬迁1户;有1个校点(1-3年级)。可发展产业为核桃、杉树、油茶、养殖,交通通达,外出务工28人。   冉道4组(过交):1个自然寨17户69人,特困户10户;现状种植板栗17亩、桃子20亩;严重缺水,离水源点6000米;农网改造完成;自然灾害——洪灾。可发展产业为养殖、杉树,未通路,外出务工6人。考虑整体搬迁。   冉道5组(过怀):1个自然寨35户172人,特困户7户、危房33户;现状种植板栗8亩、杉树6亩、核桃12亩;缺水、无水源;农网改造完成;学生就读石屯小学。可发展产业为杉树、椪柑、核桃,未通路。   冉道6组(油郎):1个自然寨55户235人,特困户5户、危房47户;现状种植板栗50亩、杉树9亩、油茶30亩、核桃30亩;缺水,离水源点1500米;农网改造完成;自然灾害——洪灾。可发展产业为板栗、杉树、核桃,未通路,外出务工36人。   冉道7组(卡朝):1个自然寨81户404人,特困户15户、危房70户。现状种植板栗10亩、杉树46亩、核桃629亩;缺水,提灌500米;农网改未完成;自然灾害——洪灾。可发展产业为核桃、板栗、杉树,交通通达,外出务工13人。   冉道8组(安乐、卡屯):2个自然寨58户261人,特困户12户、危房43户。现状种植板栗150亩、杉树300亩、核桃100亩;缺水,离水源点3000米;农网改造完成;自然灾害——洪灾。可发展产业为板栗、杉树、杉树、养殖,有1个自然寨(卡屯)未通路,外出务工39人。   --人口总数:2328人 农业人口:2286人 非农业人口:42人   --行政区面积:20.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29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苗族 发展口号: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农村经济为基础,关注民生,在不违背当地民众意愿的情况下,合理与可持续的利用土地资源   --所辖村:下冉道,上冉道,竹林湾,过交,过怀,油郎,卡朝,安乐,卡屯, 生产总值:13.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杉树,椪柑,核桃, 名特产品:杉树,椪柑,核桃, 办公所在地:石屯镇冉道村   

岜油村

  岜油村位于石屯镇西部,全村4个组7个寨,328户1625人,其中女685人、男940人,100%布依族;耕地面积1300亩(其中水田312亩、旱地988亩),退耕还林1000亩。1个村组没有通路,受洪灾影响严重,主要收入为打工、养殖黑山羊、种植板栗。   岜油1组(岜油上院、岜油下院):2个自然寨91户476人,主要收入卖血、外出打工;喀斯特地貌严重;水库年久失修,农田灌溉困难;饮水困难、饮水设施老化;农网改造完成,电信——固定电话、移动信号覆盖不到;自然灾害——洪灾、旱灾;小学为新建的校点,但是没有厕所;村委会无卫生所;沼气完成50%,一池三改32个,无太阳能;   岜油2组(仁榜):1个自然寨71户323人,贫困户30户、五保户6户、危房5户;种植业——水稻、玉米,养殖业没有、打工人数较多。可发展1500亩核桃。   岜油3组(射么、射况、纳贯):3个自然寨67户441人,100%布依族;2个寨缺水;危房在50%以上(茅草房);电改完成。可发展——养牛、山多,黄果300多亩、板栗50亩。   岜油4组(射仗):1个自然寨99户485人,43户贫困户、60多户危;饮水困难;土地滑坡。      --人口总数:1625人 农业人口:1585人 非农业人口:40人   --行政区面积:9.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 发展口号: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所辖村:岜油上院,岜油下院,仁榜,射么,射况,纳贯,射仗 生产总值:9.5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山羊,黄果,板栗, 名特产品:山羊,黄果,板栗, 办公所在地:石屯镇岜油村   

和平村

  和平村位于石屯镇南部,紧靠红星村。全村5个组7个自然寨,337户1515人,布依族370、苗族293、其他为汉族。几个组不通路;排沙组用电不方便,是地质隐患搬迁遗留问题,和平村委会所在地,正在修建小学。2010年底人均纯收入1985元,耕地面积300亩(其中水田50亩、旱地250亩),退耕还林400亩。1个卫生室。   和平1组(弄袍上寨、杂号):2个自然寨65户284人,汉族;5户贫困户、弄袍上寨99%危房。收入主要以种植包谷、养殖不成规模;饮水困难;弄袍上寨不通路。可发展核桃500亩、板栗500亩、杉树500亩。   和平2组(弄袍中寨、弄袍下寨):2个自然寨66户289人,100% 汉族,30户贫困户、11户危房、12户无房;饮水设施老化;外出打工20人左右。可发展杉树2000亩。   和平3组(排沙):1个自然寨60户272人,20户贫困户,100%苗族;村委会所在地,电网改造未完成;饮水设施老化;拥有无绳电话20%。可发展甘蔗种植。   和平4组(椅子形):1个自然寨48户222人,50%汉族、50%苗族,80%为茅草房;饮水困难,需要提灌;现状养殖以散养为主。可发展500亩油菜种植。   和平5组(油坝):1个自然寨98户448人,布依族100%、90%的贫困户、80%的房屋为吊脚楼;距离村委会远,道路不通。可发展杉树1000亩。      --人口总数:1510人 农业人口:1497人 非农业人口:13人   --行政区面积:9.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87.3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布依族,汉族, 发展口号:座山靠山,加快发展   --所辖村:弄袍上组,弄袍下组,油坝组,排沙组,椅子形组, 生产总值:11.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油茶,甘蔗, 名特产品:油茶,甘蔗, 办公所在地:石屯镇和平村排沙组   --自然条件:丰富的荒山荒坡 资源:丰富的荒山荒坡   

新合村

  新合村位于石屯镇的东南部,共386户1930人,9个组、13个自然寨,汉族80%,布依族10%,苗族10%,耕地面积1840亩(其中水田430亩、旱地1410亩),退耕还林800亩,现已栽种板栗2000亩、油茶1000亩、杉树600亩;400亩油桐虫灾后只剩300亩。6个组未通路,8光组缺水,全村无沼气池。   新和1组(大湾、下大湾、塘家湾):3个自然寨73户、364人,112特困户,危房73户。种植杉树200亩,板栗80亩、李子20亩长势特别好;养猪10头以上的有1户;饮水困难,离水源点1000米;农网改造完成;自然灾害——洪灾冲毁良田20亩,山体滑坡造成下大湾、塘家湾2个自然寨均不通路;无学校、无卫生所、无村级活动室;可发展产业为核桃、杉树、油茶、板栗、重点发展美国赖李,规模化养殖业;外出务工160人。下大湾、塘家湾搬迁至新和小学附近,即村委会所在的新寨。   新和2组(金竹院):1个自然寨33户163人,危房21户、特困户10户。缺水,有水源须2公里;农网改造完成、电通畅;现状种植杉树30亩、板栗3亩,长势都好;可发展农业为油茶、板栗、核桃,交通便利,外出务工100人。   新和3组(林木山、大山):2个自然寨31户149人;危房21户、特困户7户,自然灾害严重(洪灾)、山体滑坡;饮水困难、离水源点3公里;农网改造完成、电通畅;现状种植板栗10亩,杉树15亩。可发展产业为板栗、杉树,2个自然寨都不通路,外出务工56人。   新合4组(里献):1个自然寨25户124人,特困户5户,危房18户。自然灾害——洪灾;饮水困难、严重缺水,离水源点6000米;农网改造完成;现状种植板栗10多亩,杉树20多亩,可发展农业为板栗、杉树、核桃;不通路;外出务工38人。   新合5组(交令):1个自然寨47户204人,特困户10户,危房30%。缺水,离水源点4.5公里;农网改造完成;现状种植板栗50亩长势好,杉树150亩;油茶140亩,可发展产业为杉树、油茶、核桃、板栗;交通便利;外出务工80人,学生就读新和小学。   新和6组(弄文、干沟)2个自然寨42户213人,特困户12户,危房45户。自然灾害——洪灾;缺水,离水源点6000米;农网改造完成;现状种植板栗90多亩,杉树50多亩,油茶40亩。可发展产业为板栗、杉树、核桃;油茶;2个自然寨道路都不通,外出务工90人。学生就读打岩,路途遥远。   新合和7组(交界):1个自然寨72户339人,特困户17户,危房73户。自然灾害——洪灾;缺水,离水源点2000米;农网改造完成;现状种植板栗100多亩,杉树120多亩,可发展农业为板栗、杉树,道路通达,外出务工133人。   新合8组(巧马):1个自然寨22户117人,特困户10户,危房18户。自然灾害——洪灾;饮水困难;农网改造完成;现状种植板栗15多亩,杉树80多亩,油茶3亩。可发展产业为板栗、杉树、油茶、;道路不通路;外出务工30人。   新合9组(新寨):1个自然寨54户257人。饮水困难;农网改造完成;现状种植板栗15亩,杉树80多亩.油茶3亩,有1所完小(缺教师宿舍)、1个市场。90%;有一个校点(1——2年级)3年级以上来包树读书;无沼气池。      --人口总数:1930人 农业人口:1900人 非农业人口:30人   --行政区面积:15.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840.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苗,汉, 发展口号:村通油路   --所辖村:1组,2组,3组,4组,5组,6组,7组,8组,9组, 生产总值:9.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核桃,油茶,板栗, 名特产品:板栗,核桃, 办公所在地:石屯镇政府   

乐化村

  乐化村位于石屯镇的西部,与贞丰县隔清水江。全村5个组8个自然寨,275户1484人,其中男847人,女637人;耕地面积733亩(其中水田66亩、旱地667亩),退耕还林500亩;村寨比较分散。   乐化1组(乐台、王家坪):2个自然寨42户271人,30%贫困户、危房20%;现状种植菜籽30亩、板栗50亩;严重缺水,水源点远;农网改造完成;自然灾害——洪灾冲毁良田10亩;6口沼气池,但未做一池三改;1所完小。可发展产业为菜籽、甘蔗,养殖业;交通通达。   乐化2组(乐化):1个自然寨66户408人,危房50%户、贫困户40%;缺水,水源点远;农网改造完成;现状种植油茶30亩、甘蔗10亩、板栗100亩;1个村级活动室、无卫生室。可发展产业为种草养殖;交通通达;外出务工45人。   乐化3组(沙毛坪、巧管):2个自然寨47户227人,危房90%户、贫困户50%;自然灾害严重(洪灾);无水源,属特别缺水区;农网改造完成;外出务工50人;6口沼气池,但未做一池三改。   乐化4组(巧朝):1个自然寨51户249人,30%贫困户、残疾人10人。现状种植板栗10亩、甘蔗10亩;饮用基本解决;农网改造完成;自然灾害——洪灾;学生就读乐台,部分到马路;20口沼气池,但未做一池三改。可发展产业为板栗、甘蔗、养殖业,交通通达但路况在全村最差;外出务工40人。   乐化5组(巧散、马路):2个自然寨66户329人,45%贫困户;严重缺水;农网改造完成;学生就读马路教学点;35口沼气池,但未做一池三改。可发展产业为油茶、甘蔗,种草养殖业羊;交通通达;外出务工45人。      --人口总数:1484人 农业人口:1478人 非农业人口:6人   --行政区面积:16.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33.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苗族 发展口号:村有主导产业 户有致富门路   --所辖村:乐台,王家坪,乐化,沙毛坪,巧管,巧朝,巧散,马路, 生产总值:7.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油茶,甘蔗,养殖, 名特产品:油茶,甘蔗 办公所在地:石屯镇乐化村   


打岩村特产大全




打岩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