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委会位于坡妹镇政府驻地,有3个小组,现有户数408户,人口748人,居住着布依族、汉族等民族,有一半以上是国家工作员,一部分人员经商。人们的生活水平整体都比较高。
--人口总数:748人 农业人口:/人 非农业人口:748人
--行政区面积: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汉族 发展口号:破除陈规陋习 倡导文明新风
--所辖村:一、二、三 生产总值:403.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无 名特产品:无 办公所在地:村级活动室(镇农贸市场)
--自然条件:气候适宜,冬暖夏凉。 资源:无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2327101 | 552200 | -- | 查看 坡妹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坡妹社区 |
居委会位于坡妹镇政府驻地,有3个小组,现有户数408户,人口748人,居住着布依族、汉族等民族,有一半以上是国家工作员,一部分人员经商。人们的生活水平整体都比较高。 --人口总数:748人 农业人口:/人 非农业人口:748人 --行政区面积: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汉族 发展口号:破除陈规陋习 倡导文明新风 --所辖村:一、二、三 生产总值:403.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无 名特产品:无 办公所在地:村级活动室(镇农贸市场) --自然条件:气候适宜,冬暖夏凉。 资源:无 |
岜凡村 |
岜凡村地处册亨县、贞丰县、安龙县三县交界处,距坡妹镇政府驻地4公里,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数655户共2807人, 共有党员41名,其中少数民族党员17名,女党员5名,全村有耕地面积1980亩。 居住着汉族、布依族和仡佬族人民群众,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村人民群众积极走科技种养殖致富之路,全村年均实施玉米粪团育苗移栽800余亩,户均养母猪1.2头,全村年粮食总产量达800余吨,年出栏存猪1万余头,人均养猪增收400余元,同时通过科学种养,我村也积极抓基础设施建设,并利用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的契机,狠抓村容村貌建设,全村村容村貌大大改善,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一是完成通村组公路18公里建设,已实现村村通公路;二是全部实现了农网改造,家家用上稳定电;三是完成385户沼气池建设,全村52%的农户用上沼气;四是实施退耕还林1500亩;五是完成430口小水窖(池)和300余米的输水管安装工程,全村生产生活用水基本得到解决;目前,全村30%的农户已安上程控电话,50%的农户用上移动电话,100%的农户用上电视。2002年以来,先后被州委、州政府、县委、县政府授予“文明村寨”、“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人口总数:2807人 农业人口:2738人 非农业人口:69人 --行政区面积:10.1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98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仡佬族 发展口号: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寨 --所辖村:岜凡一、二组,交聋,地蓬,坡马山,坡马山五、六组,巴弄七组 生产总值:1094.7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仔猪,生姜 办公所在地:岜凡村 |
双喜村 |
双喜村位于坡妹镇中部,周边与岜凡村、同心村、大路村和安龙县平乐乡的坡炎村接壤,村级文化中心(坡妹小学)位于双喜村中部与坡妹交易市场连接,双喜村属于山区地形,平均海拔810米左右,土壤贫瘠,全村共有十三个村民小组、706户、3092人,近有1850个劳动力,初中以文化程度的1600余人,现有贫困户250户,1200人,全村国有土地2566亩,其中水田有1207亩,有林地面积2050亩,荒山2340亩,人均占有粮3600公斤。 --人口总数:3092人 农业人口:2800人 非农业人口:292人 --行政区面积:11.1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56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苗族 发展口号:勤劳致富,共奔小康 --所辖村:双喜一组,双喜二组,双喜三组,田湾组,兴隆组,岜凤组,龙向组 生产总值:56.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辣椒 办公所在地:暗井 |
同心村 |
同心村地处坡妹镇东部,与岜凡、双喜、岜达,民族等村接壤,与贞丰县连环乡隔河相望,全村共辖10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数622户、2884人居住着布依族、苗族、汉族,仡佬族等民族,耕地面积2102亩。在村内有大田河,纳盘等两个电站,一个小二型水库。近年来,在该镇党委的领导下,群众的努力下,充分利用该村交通便利的条件,大力发展养殖产业和种植业。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 --人口总数:2884人 农业人口:2863人 非农业人口:21人 --行政区面积:11.7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102.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苗族,汉族、仡佬族 发展口号:大家一条心 建设新农村 --所辖村:绕家湾,一组,二组,田坝,坡头,那郎,拉荣,拱磨,粉房,纳伞 生产总值:201.6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小麦 名特产品:生姜,辣椒,甘蔗 办公所在地:村级活动室 |
大路村 |
大路村地处坡妹镇西南部,与安龙县平乐交界,距坡妹镇政府驻地3公里,全村共辖13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数636户、2951人居住着布依族、汉族等民族,耕地面积2632亩。近年来,在该镇党委的领导下,群众的努力下,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除一个组以外,其他组都已通公路。 --人口总数:2951人 农业人口:2951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2.7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632.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汉族 发展口号:坚持多予少取放活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所辖村:下组,上组,纳术,板岔,坪上,柏家塘,龙哈阳坪,大坪,李家房 生产总值:177.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小麦 名特产品:辣椒,生姜 办公所在地:村级活动室 |
岩云村 |
岩云村地处坡妹镇南部,与安龙县平乐交界,距坡妹镇政府驻地6公里,全村共辖10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数470户、2021人居住着布依族、苗族、汉族等民族,耕地面积1515亩。近年来,在该镇党委的领导下,充分利用该村交通便利的条件,大力发展养殖产业和种植业。在上级帮助下、群众努力的发展下,生活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现在全村实现组组通公路,95%的农户用上移动电话,99%的农户用上电视,是坡妹信息比较发达的村之一。 --人口总数:2021人 农业人口:2021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8.0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515.0亩 --主要民族成分:依族,苗族,汉族 发展口号:全党动员 全民参与 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所辖村:岩云,湾潮,土墙,院子,大坪,丁家湾,水井,纳埂,纳温,田棚 生产总值:141.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小麦 名特产品:生姜,辣椒,甘蔗 办公所在地:村级活动室(岩云组) --自然条件:恶劣 资源:森林,石头 |
尾洒村 |
尾洒村位于坡妹镇南边,距镇20公里,全村共计1346人,其中少数民族为1198人,占总人口的89%;党员数有21名,其中少数民族党员为18名,占总党员的85.7%。 由于本村座落在一个交通不便的喀斯特山区,经济较为落后,生活还处于贫困线下。多年来根本没有什么经济来源,农户都是靠种植稻谷、玉米维持生活。2011年经过上级领导和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以挖通长田至坡者和走马至尾洒两条公路,为尾洒村今后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方便 --人口总数:1346人 农业人口:1346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6.6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13.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汉族 发展口号:发展现代农业 增加农民收入 --所辖村:纳付,尾若,纳骂,纳岜,纳么,尾洒,坡者,纳者,纳双,弄房 生产总值:81.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小麦 名特产品:甘蔗 办公所在地:村级活动室(弄房) --自然条件:该村土壤厚、质地粗、肥力较低,是典型的喀斯特山区,由于全是土山容易滑坡。 资源:森林 |
走马村 |
|
纳福村 |
纳福村位于坡妹镇东南部,距镇10公里,全村共辖8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数504户、2243人,居住着布依族、汉族等民族,耕地面积1381亩。主要是以种植业、养殖业为支撑产业,以板栗作为本村的特色产业,近年来,在该镇党委的领导下,群众的努力下,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人口总数:2243人 农业人口:2243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9.4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81.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汉族 发展口号:增加农民收入 改善农村面貌 --所辖村:纳福,一组,二组,保上,纳阳,三组,山林,团结 生产总值:134.7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小麦 名特产品:甘蔗,板栗 办公所在地:村级活动室(保上) --自然条件:该村气候适宜,土壤厚,山坡多,适合种板栗。 资源:森林 |
民族村 |
|
纳塘村 |
纳塘村位于坡妹镇东南部,海拔是全镇最高的村,距镇10公里,全村共辖7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数411户、2170人,居住着布依族、汉族等民族,耕地面积1293亩。主要是以种植业、养殖业为支撑产业。近年来,在该镇党委的领导下,群众的努力下,大力发展生姜、辣椒等产业,人们的生活得到改善。 --人口总数:2170人 农业人口:2170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8.3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293.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汉族 发展口号:搞好村庄规划 改善农村面貌 --所辖村:捞利,上纳塘,下纳塘,坛坪,松林,坡口,马鞍山 生产总值:130.2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小麦 名特产品:生姜,辣椒 办公所在地:村级活动室(坡口) --自然条件:该村气候冬冷夏热,土壤厚,土质肥,适合种生姜,辣椒。 资源:森林 |
岜达村 |
岜达村位于坡妹镇政府驻地东面,距镇政府驻地8公里,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数427户共1942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居住着布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91%,全村共有党员43名,国土面积7.9平方公里,有耕地1699亩。主要是以种植业、养殖业为支撑产业。农民人年均纯收入1685元。 2005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村种植板栗1500亩;修建连村公路8公里,维修通村公路8公路;户均养殖肥猪1.5头,建成兴礼养殖场1个;建成3公里可供300人、60头(匹)大牲畜饮水的人饮工程1个;建成1公里可灌溉200亩良田引水渠1条,800米可灌溉100亩良田引水渠1条;建设人畜饮水池22口。有5户农户买上运输车,30户农户骑上摩托车,85%的农户看上电视,全村全部用上农网电,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农民生活全部达到温饱线,20%的农户达到小康生活标准。 --人口总数:1942人 农业人口:1942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7.9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699.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勤劳致富,共奔小康 --所辖村:岜达一组,二组,三组,四组,水井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 生产总值:3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板栗、生姜 办公所在地:岜达 |
纳力村 |
纳力村位于坡妹镇东南部,与贞丰距镇15公里,全村共辖12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数566户、3102人,居住着布依族、汉族等民族,耕地面积2121亩。主要是以种植业、养殖业为支撑产业。经济比较落后,生活困难,交通也不方便。 --人口总数:3102人 农业人口:3102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3.4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121.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汉族 发展口号:发展现代农业 增加农民收入 --所辖村:纳力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组,纳力,后山,中寨,打拦 生产总值:181.2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小麦 名特产品:辣椒 办公所在地:村级活动室(纳力小学旁) --自然条件:该村多为土山,境内有河流、山塘,。 资源:森林,水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