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岗镇位于通许县西部,北距古城开封40公里,东距通许县城13公里,总面积60平方公里。辖26个行政村,44个自然村,188个村民小组,45912万人,耕地面积4277公顷。2001年该镇实现财政收入24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41元。
该镇交通、通讯十分便捷。朝(阳沟)杞(县)铁路、开(封)扶(沟)铁路交汇于此,形成地方铁路交通枢纽,建有铁路中转站,省东西干线(新)密杞(县)公路贯穿全境,1999年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该镇安装程控电话1800门,入户率达23%,农村电网全部进行了改造。随着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镇政府所在地总长度4000多米的商业十字街道拓宽改造已全面完成,街道宽30米,沿街建有高标准营业楼房180幢,豪华路灯、自来水管等配套设施齐全。该镇中心建有大型农贸市场,内设摊位1600多个,日交易额达60余万元。
高效农业初具规模。该镇地处豫东平原腹地,声势平坦,土质肥沃,农业基础条件优越,素以通许“粮仓”、“棉担”、“菜篮子”著称。发展日光温室500座,小弓棚7000棚,棚内种植的反季节香瓜、蔬菜远销上海、北京等省市。该镇土豆、菜花种植面积达2.3万亩,优质大蒜2万亩。
乡镇企业蓬勃发展。该镇目前有企业1388家,从业人员8000多人,企业总产值2.6亿元形成了板材、化工、建材、毛刷、屠宰、矿木、农副产品深加工、餐饮服务等多元化发展的新格局。私营企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由21家个体板材加工厂组成竖岗镇板材加工集团,年加工板材12000立方米,实现年产值1000万元。公司加农户型企业不断壮大,生猪屠宰公司发展屠宰户480户,日加工白条猪200吨,销往郑州、漯河、许昌等地。小河口铁编公司从业农户260户,700多人,生产20余种金属丝网片。该镇艺苑实业有限公司投资500万元兴建的艺苑度假村占地60亩,集休闲娱乐、饮食服务于一体,为群众休闲娱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该镇东侧密杞公路十里长街经济开发区建设已全面启动,街宽50米,两侧统一建造商品楼房、农产品批发大市场、企业工业园区,将成为该镇改革开放的窗口和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4.6万人 | 60平方公里 | 410222101 | 475000 | 0378 | 查看 竖岗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咸平街道 |
通许县辖镇,县府驻地。1951年建城关镇,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94年复镇。位于县境中部偏北,面积47平方公里,人口3.1万。开(封)扶(沟)、密(县)杞(县)公路过境。辖一村、二村、下洼、东水沃、邢岗、金元、苗岗、赵河、刘庄、毛庄、五里惠、高寨、代庄13个村委会。工业以建材、化工、机械设备、皮革加工为主,有与香港合资建的通许县制革厂、东京鞋业公司、登山拖车厂等。农业主产小麦、玉米、棉花、蔬菜。饲养业以养瘦肉型猪和肉牛为主,产品70%供应香港市场。庞涓墓、曹植墓在镇境内。. |
竖岗镇 |
竖岗镇位于通许县西部,北距古城开封40公里,东距通许县城13公里,总面积60平方公里。辖26个行政村,44个自然村,188个村民小组,45912万人,耕地面积4277公顷。2001年该镇实现财政收入24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41元。 该镇交通、通讯十分便捷。朝(阳沟)杞(县)铁路、开(封)扶(沟)铁路交汇于此,形成地方铁路交通枢纽,建有铁路中转站,省东西干线(新)密杞(县)公路贯穿全境,1999年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该镇安装程控电话1800门,入户率达23%,农村电网全部进行了改造。随着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镇政府所在地总长度4000多米的商业十字街道拓宽改造已全面完成,街道宽30米,沿街建有高标准营业楼房180幢,豪华路灯、自来水管等配套设施齐全。该镇中心建有大型农贸市场,内设摊位1600多个,日交易额达60余万元。 高效农业初具规模。该镇地处豫东平原腹地,声势平坦,土质肥沃,农业基础条件优越,素以通许“粮仓”、“棉担”、“菜篮子”著称。发展日光温室500座,小弓棚7000棚,棚内种植的反季节香瓜、蔬菜远销上海、北京等省市。该镇土豆、菜花种植面积达2.3万亩,优质大蒜2万亩。 乡镇企业蓬勃发展。该镇目前有企业1388家,从业人员8000多人,企业总产值2.6亿元形成了板材、化工、建材、毛刷、屠宰、矿木、农副产品深加工、餐饮服务等多元化发展的新格局。私营企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由21家个体板材加工厂组成竖岗镇板材加工集团,年加工板材12000立方米,实现年产值1000万元。公司加农户型企业不断壮大,生猪屠宰公司发展屠宰户480户,日加工白条猪200吨,销往郑州、漯河、许昌等地。小河口铁编公司从业农户260户,700多人,生产20余种金属丝网片。该镇艺苑实业有限公司投资500万元兴建的艺苑度假村占地60亩,集休闲娱乐、饮食服务于一体,为群众休闲娱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该镇东侧密杞公路十里长街经济开发区建设已全面启动,街宽50米,两侧统一建造商品楼房、农产品批发大市场、企业工业园区,将成为该镇改革开放的窗口和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 |
玉皇庙镇 |
玉皇庙镇位于豫东平原腹地,总面积75平方公里,辖32个行政村,72个自然村,206个村民小组,56270人。该镇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交通便利。1996年4月撤乡建镇。 改革开放以来,该镇人民务实拼搏,团结奋进,取得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成就。先后被省、市命名为""河南省科普示范乡""、""河南省中州名镇""、""河南省小城镇建设试点乡镇""、开封市""十佳乡镇""等。2001年该镇财政收入93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53元,国内生产总值28765万元。 农业基础地位稳固。该镇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耕地面积4576公顷,机井1500眼(全部双配套),开挖治理沟渠40条,农业机械总动力58111千瓦。粮食生产基本实现了农田作业机械化、种植良种化、栽培模式化、管理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者提高。为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庐镇不断回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反季节瓜菜种植、畜牧业、林果业均取得了突破性发展。 小城镇建设迈上新台阶,公路建设发展迅速。几年来,投资1000多万元用于发展小城镇,开通红卫路,延伸、拓宽了迎宾路、玉皇大道。建成了电视差转台、35千伏变电站,开通了有线电视。公路建设工作两年投资700多万元,硬化道路70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为发展经济、繁荣市场创造了优越条件。 乡镇企业蓬勃发展。1993年12月成立了开封市通玉企业集团公司,是集板材、铸造、造纸、肉食加工、建筑、建材于一体的实业公司,主要产品有各类桐木拼板、压缩门板、羊毛衫、食用植物油及获国家专利的软轴水泵等,曾被开封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十佳名星企业"",1995年取得自营进出口权,产品远销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深受外商青睐。近年来,立足资源、交通优势,个体私营企业得到长足发展,板材、水泥预制件、食品调料成为主要支柱产业。 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发展。该镇有3所初中、24所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镇中心卫生院设立17个科室,医务人员43名,村级卫生室52个。计划生育率达到95%以上,文化、体育、综合治理都得到全面进步。 ". |
四所楼镇 |
四所楼镇是河南省综合改革试点镇,省政府确定的115个重点镇之一。位于通许县东南部,总面积77平方公里,全镇辖28个行政村,81个自然村,豫04干线、密杞地方铁路贯穿全境,乡村地方公路已成网络,光缆通讯已和全国并网。28个行政村。乡镇企业发展迅速,现已形成以建筑、建材、食品加工、翻砂、铸造、医药化工、烟花爆竹等为主的工业体系。同时四所楼镇小城镇建设发展很快。 1992年该镇在全县第一个跨入“中州名镇”行列。1995年撤乡建镇,到1999年连续五年被开封市委、市政府授予“十八强乡镇”;1998年被省科协命名为“河南省奔小康科普示范乡镇”;镇党委95—99年连续5年被县委评为“先进党委”;98年被开封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00年被省委命名为“六好先进党委”。 - 行政区域 辖四所楼、娄拐、砖寨、陈庄、赵辉、王景阳、沈公、三赵、毛桃庄、大青岗、高顶庄、夏砦、仲舒岗、后罗、岭西、陈子候、任寨、田庄、段马刘、章常庄、东王庄、小上湾、真会、前罗、阴岗、大上湾、捣罐庄、韭菜王28个行政村[1] - 区域代码 410222103:~200四所楼村 ~201娄拐村 ~202砖寨村 ~203陈庄2村 ~204赵辉村 ~205王景阳村 ~206沈公村 ~207三赵村 ~208毛桃庄村 ~209大青岗村 ~210高顶庄村 ~211夏砦村 ~212仲舒岗村 ~213后罗村 ~214岭西村 ~215陈子候村 ~216任寨村 ~217田庄村 ~218段马刘村 ~219章常庄村 ~220东王庄村 ~221小上湾村 ~222真会村 ~223前罗村 ~224阴岗村 ~225大上湾村 ~226捣罐庄村 ~227韭菜王村[1] - 经济发展 乡镇企业发展迅速,现已形成以建筑、建材、食品加工、翻砂、铸造、医药化工、烟花爆竹等为主的工业体系。镇办世冠化学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世冠”牌系列洗衣粉,被省消协评为“最受消费者喜爱的商品”,被国家技术监督局和省科技开发中心授予“科技精品、中原名牌”称号。动物药品厂生产的粉剂、针剂、片剂类28个品种畅销十多个省市,99年研制开发的华伦素、四益立康、奔腾一号三个新品种投放市场以来,倍受用户青睐。 该镇重点抓“优质、高产、高效”系列种植,农业连年丰收。99年全镇高效农业示范园区面积已达400亩,新发展日光温室2100座,露地菜种植2.9万亩,桑园面积6800亩,水产养殖623亩。 中小学教育已步入快车道,33所中小学,94年通过了扫盲验收;98年顺利通过普九验收,教育质量一年一个新台阶。 - 城镇建设 四所楼镇小城镇建设发展很快。四兴大街、中心大街、工业路宽阔笔直,工业开发区已形成规模。一座集客、货运为一体的汽车站已建成使用。四益宾馆、信用社大楼、工业品市场相继建成。目前,该镇已形成了布局合理,街道宽阔,楼房林立,环境优美,市场繁荣活跃,交通通讯快捷,基础设施齐全,综合服务配套的中州名镇,为中外客商创造了一个良好宽松的投资环境。 |
朱砂镇 |
朱砂镇位于通许县东北部7公里处,耕地面积6030公顷,辖36个行政村,54个自然村,6.33万人。 改革开放的浪潮给该镇的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取得丰硕成果。曾先后荣获“河南省先进乡镇”、“河南省奔小康示范乡镇”、“河南发展乡镇企业先进乡镇”、“全国扶贫扶优先进单位”。2001年该镇工农业总产值达3.8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2061元。被省建设厅确定为""河南省重点乡镇""。 农业化、工业化经济建设就辉煌。粮食生产已基本上实现了农田作业机械化、种植良种化、栽培模式化。1998年以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现已形成农业六大主导产业。2001年洋葱种植面积3000亩。胡萝卜种植面积3000亩,林果栽植面积7310亩,蔬菜年出售量达192575吨。具有特色和主导产业的辣椒、大蒜种植面积达8万亩(大蒜4万亩、辣椒4万亩),故有“大蒜辣椒之乡”之称。花生种植面积4万亩。更具特色的是畜牧养殖,仅年生猪出售量就达10万头,是通许县有名的养殖基地。立足于资源、交通的优势,工业化经济建设迅速腾飞,该镇企业66个,个体工商户达1194个,私营企业21家,形成了以化工、油脂、板材、畜产、冷藏、运输六大工业体系。全年工业产值22685万元。 1998年,以国家小城镇生态环境及基础建设为契机,大力实施镇区绿化,加强基础建设。2001年镇区面积已扩建到2.23平方公里,相续建成了农业路、行政路、商业路、政法路,形成了交通便利的镇区框架。又投资10余元安装了政法路、行政路、农业路的路灯,并将投资60万元建设镇区西环路的计划正在实施。投资80余万元的有线电视转播站信号已送进了千家万户。境内柏油路109公里,形成村村互连网式交通。电话装机更是遍及该镇,区域装机数量达5309部。2000-2001年相续投资3100万元进行了境内电网改造,通自来水村22个,普及率达40%。该镇学校33所,其中职业高中1所,初中6所,教师491人。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拥有镇级卫生院3所,设施齐全,农村合作医疗、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全面开展。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 |
长智镇 |
通许县辖乡。1975年建长智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8.5公里。面积67平方公里,人口4.2万。辖长智、胡庄、枣林、匡营、润店、高旺屯、老王庄、陈岗、耿小庄、陈小庄、阎庄、前七步、后七步、东卢氏、西卢氏、三所楼、庞庄、武寨、前陆营、后陆营、岳寨、袁庄22个村委会。工业以建材、铸造、地毯和农产品加工为主。农业主产小麦、花生、玉米、棉花、红薯。. |
冯庄乡 |
冯庄乡地处豫东平原,通许北大门,北邻开封县,东邻朱砂镇,西邻孙营乡,距县城6公里。境内河流属淮河流域涡河水系,其支流惠贾渠、东二干等,开扶路南北横贯全境,辖23个行政村,区域面积5600公顷,耕地面积3710公顷,3.3万人。近几年,乡城镇建设发展较快,农业生产也大幅度的增长,铺设乡、村道路35公路、20多条,政府大街安装了路灯,包括十里长街也都安装的路灯。2002年,财政收56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18元。 农业资源丰富,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主要农作物有优质小麦、花生、玉米、棉花等。水利条件较好,为农业发展提供的良好条件。初步形成了3000亩水果、大蒜基地,建设日光温室260座,完成省农业项目工程5000亩;畜牧业发展势头较好,养殖场309个,其中养猪场190个,养鸡场80个,为建设小康社会迈出了第一步。 乡镇企业基础差,但发展较快,2002年乡镇企业94个,其中工业企业34个,从业人员1350人,总产值达21895万元,实现利润2449万元。 全乡共有商业网点195个,从业人员415人,集贸市场3个,成交额达300多万元。境内所辖路段被命为“河南省一类公路乡”,境内有邮政所1个,电信所1个,电话装机1305部。 境内有中小学校18所,教师290人,在校生560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普及率100%,有文化娱乐团体3个,全年演出220场(次),有线电视差转台1处,文化站1个,乡村人员72人,使广大劳动人民的身心健康有了根本保证。". |
孙营乡 |
孙营乡位于县城西北部,距县城9公里,该乡东邻冯庄乡,东南连城关镇,西、北部与尉氏、开封两县接壤、南毗竖岗镇,土地总面积6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163公顷,辖31个行政村,人口4.1万人。2002年,该乡财政收入6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18元。 农业资源丰富,土地肥沃,适用多种农作物生长,主要农作物有:小麦、花生、玉米、土豆、菜花等。水利条件好,灌溉便利,有效灌溉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95%以上,为农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近几年,该乡形成了以前、后城耳岗村为中心,芦敖、清水口、新庄、后小渚等村为辐射区的土豆、菜花种植地。经过乡党委、政府的正确引导,该乡露地菜形成了一种固定的“套种”高效模式,即:“土豆-玉米-菜花”的套种模式,实现了一年三熟,年收入每亩2000元以上。2000年,该乡在密杞公路城耳岗段建立了孙营乡耳岗蔬菜市场,使该乡的土豆、菜花远销广东、广西、厦门等地,实现了“种植-收购-销售”一条龙服务体系。林果业迅猛发展,初步形成了1200亩果苗培育基地。畜牧业的发展呈现强劲势头,目前已形成养殖波尔山羊基地、养鸡生产基地、养猪生产基地等。该乡乡镇企业起步较晚,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坚定“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信念,将乡企业工作放在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依据当地自然资源,紧紧围绕“农”字,拉长生产链条,建章立制,优惠政策,营造宽松发展环境,走外引内连道路,促使乡镇企业发展。目前,已发展私营企业50家,个体工商户350户,初步形成集面粉加工、建筑材料、花生加工、农机具制造、机械修配、塑料生产为一体的良好发展局面。 小城镇建设迅速发展。对乡政府商贸一条街进行改造,共新建门面房360间,修路2公里,路宽20米,架路灯100盏,高低压线2公里,总投资300万元。绿化带、下水道、通讯电览、有线电视光览等基础配套设施齐全。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完善社会事业。该乡有初级中学3个,小学18个,幼儿园6个,电影院1个,32个行政村都有集体卫生所。有线电视安装正在普及。 ". |
大岗李乡 |
大岗李乡位于通许县城西南12.5公里处,北接竖岗、厉庄两乡,南与扶沟县相连,东与邸阁乡为邻,西界尉氏县。南北长10公里,东西宽8公里,总面积72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4.72万人。2002年年底,经济总收入达30490万元,财政收入61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42元。 农业资源丰富,耕地面积4766公顷,引黄灌溉面积面积达4534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94.5%,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连续4年得到通许县颁发的“禹王杯”奖。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无籽西瓜、棉花、花生。无籽西瓜种植面积达3000公顷,产量15.3万吨,露地菜种植达1983公顷,是豫东闻名的无籽西瓜之乡、露地菜。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总产值达2700万元。以宋营波尔山羊养殖有限公司为基地,走“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加快波尔山羊的发展养殖,现共有规模养殖场4个。 加快乡镇企业发展步伐,大力培育私营企业,现有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共500多家,乡办龙头企业开封拖拉机有限公司总投资1200多万元,年产汴京牌拖拉机1.1万台,电动自行车1万辆,产品远销新疆、江苏、安徽等省自治区。旭日开香精科有限公司与江苏常州化工有限公司联营,引资105万元,产品达14个系列56个品种,畅销全国各地。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自1985年以来,共投资600多万元,修通乡村公路11条,总里程达70公里。投资360多万元,建成了3个商贸小区,4个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1个专业市场。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完善社会公共事业。2001年7月,大岗李乡党委被命名为“五好”党支部。乡内现有中学4所、小学24所、幼儿园21所,新建敬老院1所。投资10万余元架设了有频无线广播,电话装机2805部,实现了国际、国内直拨。 ". |
邸阁乡 |
通许县邸阁乡地处豫东平原,距“七朝”古都开封55公里,通许县城12公里,省22号公路纵穿南北,邸练、邸大路横贯东西。该乡3.8万人,全乡总面积54平方公里,辖22个行政村,耕地面积3693公顷。 邸阁是中州腹地的一个古老的历史名镇,三国时期因魏王曹孟德在此囤粮建东西阁而得名。1949年前夕,邸阁“缏会”是方圆数百里的农副产品交易集散地;素以古老的肘阁、抬阁、高跷等民间文艺节目的“三月庙会”闻名遐迩。改革开放以来,全乡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邸阁“缏会”和“三月庙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逐步形成了“庙会搭台、经贸唱戏”的市场经济新格局。2002年,该乡财政收入30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40元。 农业资源丰富。土地肥沃,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主要农作物有优质小麦、花生、大豆、棉花、西瓜、食用菌等。水利条件好,灌溉便利,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该乡高效农业迅猛发展,一年四熟、五熟高效立体瓜菜套种模式种植面积达3.8万亩。畜牧业的发展呈现强劲势头,目前已形成养猪生产基地、大棚养鸡生产基地、波尔山羊基地、食用菌种植基地。 该乡企业基础好、发展稳。以本地资源为支柱,围绕农产品加工、制革、食品加工、木材为主,兴建了65家企业,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打入国际市场。该乡按小城镇建设的规划,进行合理布局,对商业大街拓宽改造,建成了迎宾大道、通讯电缆、有线电视光缆等基础配套设施齐全。建成了西瓜批发大市商贸经济长廊二个经济园区。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完善社会事业。设在乡内的通许县第一高级中学南校,每年为国家输送大批高材生。乡内还有初级中学3所、小学19所、幼儿园3所。该乡22个行政村都有集体卫生院。拥有万门程控电话交换机和移动电话发射塔。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自1985年以来,共投资600多万元,修通乡村公路11条,总里程达70公里。投资360多万元,建成了3个商贸小区,4个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1个专业市场。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完善社会公共事业。2001年7月,大岗李乡党委被命名为“五好”党支部。乡内现有中学4所、小学24所、幼儿园21所,新建敬老院1所。投资10万余元架设了有频无线广播,电话装机2805部,实现了国际、国内直拨。 ". |
练城乡 |
练城乡位于豫东平原,距开封市50公里,通许县15公里,总面积55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人口41230人。2002年,财政收入5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50元。 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开太公路纵贯南北,四邸公路横贯东西,公路网四通八达,村村通有柏油路,通迅、邮电网络健全,水电充足。增内有因欧阳修而得名的“欧阳岗”,有因刘知远举旗练兵场“练城”等历史文化古迹。 高效农业发展迅猛。现有耕地3410公顷,土地肥沃,灌溉便利,气候适宜,适合多种农作物生产。主要农作物有优质小麦、棉花、玉米、花生、蔬菜等。“万亩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已具规模,1200多座日光温室年创效益1300多万元,700座香菇棚年创产值140多万元,以“蔬菜开发服务公司”为龙头,建有占地60亩并融收购、批发、运输、餐饮、住宿为一体的大型蔬菜批发交易市场,客商去集、交易红火,产品销往全国20多个省、区。无公害蔬菜基地和产品已通过省主管部门认准和检验,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畜牧业发展呈现强劲势头,目前已形成鸡、猪、羊、鹅等生产基地。 私营企业异军突起。依据资源优势,优化招商引资环境,重奖有功人员。围绕烘茧、腰鼓、橡胶、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建城2个工业园区,发展各类企业70余家,工业体系完善,有些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出口到韩国、日本。 商业繁荣。城镇框架迅猛拉大,布局井然,基础设施完备,楼房林立,环境优美,商贸云集。已开辟“商贸一条街”和针棉批发小区、蔬菜批发专营小区、农副产品购销小区、畜牧类交易小区及2个大型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 精神文明建设喜结硕果。深入贯彻“以德治国”指示,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新思想、新道德、新风尚,不断完善社会各类事业。全乡23个中小学,全部达到花园式学校标准,24个行政村,村村建有规范卫生所,乡政府建有文化站和图书馆。全乡社会大局稳定,治安状况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 |
厉庄乡 |
厉庄乡位于县城南3公里处,开扶路、郑永路、通玉路从辖区内经过,涡河、孙城河、惠贾渠、申庄沟流经本乡。全乡共有23个行政村,人口36871人,总面积为53平方公里。1997年被市委、市政府命为“科技示范乡”,1999年被省命为“科普示范乡”。1999-2001年,连续3年获“市畜牧产业经营”先进单位。2002年,乡财政收入26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33元。 农业资源丰富,耕地3546公顷,土地肥沃,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主要农作有优质小麦、大豆、玉米、棉花等。水利条件好,灌溉便利,有效灌溉面积3546公顷,为农业的发展提供良好条件。该乡高效农业迅猛发展,建城了瓜菜交易市场、毛李大棚油桃示范区、毛李食用菌种场、马庄“高标准农业示范园区”、桂店“5000亩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畜牧业发展前景广阔,该乡有全县最大的养鸡场,“小规模,大群体“的养猪模式也在全市得到认可。 乡镇企业发展势头好,已形成了“板材加工”、“蔬菜脱水加工”、“小农机械加工”三大支柱企业,并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现有大小企业122家,许多产品遍及全国,并打入国际市场。 该乡正按小城镇建设的规模迅速发展,共建房屋2万多平方米,街道拓宽,架设路灯,修筑下水道,为商业一条街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完善社会事业。乡内有初级中学2所,小学17所,幼儿园16所,文化站1个,敬老院1个,卫生所12个。拥有无线广播和移动电话发射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