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相村位于钱相乡西部,是钱相乡乡政府所在地,国土面积11.81平方公里,313省道及县道均穿过境内,距安龙县城12多公里,区位优势明显。钱相村共有14个村民组, 696户,共4713人,其中镇区人口1500人。主要以居住汉族为主,其中布依族约全村人口的36%。
乡党委、政府坚持以旅游业为主导,重点发展物质集散、原材料加工。坚持走效益路,树生态旗,打绿色牌,强特色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产业以服务业为主,农业以种植以玉米、水稻为主,玉米亩产800斤,水稻亩产1000斤。耕地总面积4117.8亩,其中水田2398.9亩,旱地1718.9亩。
钱相村有天然林2000亩,退耕还林150亩。
--人口总数:4713人 农业人口:4713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1.8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117.8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杀赖桥组,塘房组,核桃树组,钱相组,陡寨组,坪寨组,小钱相组 生产总值:/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水稻 办公所在地:钱相村村委会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2328003 | 552400 | -- | 查看 钱相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红旗村 |
红旗村位于钱相乡政府西北面,距钱相乡政府驻地7公里,与新安镇毗邻,离安龙县城仅3公里,交通便利,气候宜人。全村国土总面积10.4平方公里,下辖13个村民组,562户2748人,由原陈庄村与沈洪的黑土坡、火石地、机场、新寨四个组整合而成。共有耕地2835亩(其中:田1590亩,地1245亩)。现有党员34名。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550元,人均占有粮食620公斤。实现了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全村电视机覆盖率为95%。 --人口总数:2354人 农业人口:2354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0.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83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布依族,回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机场组,新房子组,白泥田组,上坝组,后山组,杨箐组,代硐组 生产总值:/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优质水稻,鸡,鸭,鹅,鱼 办公所在地:红旗村村委会 |
沈洪村 |
沈洪村位于钱相乡西面,国土面积约6.36平方公里,距钱相乡仅1公里、距安龙县城13公里。313省道纵穿村域,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沈洪村,共有10个村民组,居住有汉、布依、仡佬族3个民族,共424户,村民共2108人。沈洪村以农业种植业为主要产业,以种植水稻,玉米以及烤烟为主,其中水稻约1200亩,玉米1200亩,烤烟600亩,主要集中在上、下小鸭溪两个村民组。并建成24间集群式烤烟房。 沈洪村拥有天然林500亩。 沈洪村养殖主要以农户散户养殖为主,没有规模较大的养殖场。 --人口总数:2108人 农业人口:2108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6.3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46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仡佬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大寨组,小寨组,上马路组,下马路组,潘家坝,这报组,罗连湾组 生产总值:/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烤烟,水稻,玉米 办公所在地:沈洪村村委会 |
钱相村 |
钱相村位于钱相乡西部,是钱相乡乡政府所在地,国土面积11.81平方公里,313省道及县道均穿过境内,距安龙县城12多公里,区位优势明显。钱相村共有14个村民组, 696户,共4713人,其中镇区人口1500人。主要以居住汉族为主,其中布依族约全村人口的36%。 乡党委、政府坚持以旅游业为主导,重点发展物质集散、原材料加工。坚持走效益路,树生态旗,打绿色牌,强特色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产业以服务业为主,农业以种植以玉米、水稻为主,玉米亩产800斤,水稻亩产1000斤。耕地总面积4117.8亩,其中水田2398.9亩,旱地1718.9亩。 钱相村有天然林2000亩,退耕还林150亩。 --人口总数:4713人 农业人口:4713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1.8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117.8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杀赖桥组,塘房组,核桃树组,钱相组,陡寨组,坪寨组,小钱相组 生产总值:/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水稻 办公所在地:钱相村村委会 |
桥马村 |
桥马村位于钱相乡南西北部,国土面积约16.5平方公里,东西毗邻钱相村和打凼村,南靠湾水井村,北靠笃山乡,区位条件优越。桥马村是原桥马村和者京村合并,目前共有11个村民组,居住有汉、布依族2个民族,共526户,困难户110户,低保户65户,五保户1户;总人口2478人。桥马村主导产业以种植小麦、水稻、玉米为主。其中水田1500亩,旱地2800亩,耕地面积共计4300亩。 现无规模化养殖场,均为农户自行圈养。以养殖牛,猪,鸡为主,村内产业经济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人口总数:2478人 农业人口:2478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6.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3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桑桥马组,李桥马组,形桥马组,杨家坝组,短寨组,大坪组,者京 生产总值:/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水稻,玉米,牛羊 办公所在地:桥马村村委会 |
打凼村 |
打凼布依民族风情旅游村位于安龙县城东北方向,距县城16公里,距钱相乡政府驻地6公里,风景秀丽、环境幽雅、林木葱茏、古树参天,一条清澈碧绿的小河从寨前“叮当”流淌,岸边垂柳,河上古桥,桥头是炊烟袅袅的农家。全村国土面积2200亩,辖湾子、大寨、坪寨、纳冗、河对门5个村民组,共246户1013人,其中布依族人口占98.5%,是一个典型的民族村寨。人均纯收入达2600元,人均占有粮食640公斤。曾先后被省、州、县授予“民族民间武术村”、“文明村寨”、“五好村”、 “青年文明之家”、“治安模范村”、“无毒害村”、“五好基层党组织”、“三无两有”先进村等荣誉称号。 --人口总数:1013人 农业人口:1013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1.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2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汉族 发展口号:打造民族特色旅游村 --所辖村:湾子组,河对门组,大寨组,坪寨组,纳冗组 生产总值:16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畜牧养殖业,特色旅游业 名特产品:布依米酒,万年化石,特色旅游 办公所在地:打凼村村委会 |
坡硝村 |
坡硝村位于钱相乡北面,国土面积约7.83平方公里,距钱相乡7公里,同时与笃山镇、普坪镇接壤。坡硝村,现共有7个村民组,居住有汉、苗、回族、布依族4个民族,共238户,村民共1040人。坡硝村的产业主要为传统农业种植业和发展经济林,其中受地形限制村庄耕地面积较少。村庄水稻种植面积200亩,玉米种植约105亩。冗龚、罗家湾、坡硝种植金银花共计60亩。坡硝村有人工林约2500亩,天然林约8000亩。 坡硝村无大规模的养殖场,均是农户自行养殖,以养殖猪、牛、鸡为主。 --人口总数:1040人 农业人口:1040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7.8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8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回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坡硝组,海边组,罗家湾组,打桥组,冗龚组,冗西组 生产总值:/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玉米,生猪 办公所在地:坡硝村委会 |
新华村 |
新华村位于钱相乡东面,国土面积约12.60平方公里,距钱相乡8.5公里,乡道横向连接。新华村现共有11个村民组,居住有汉、苗、回族3个民族,共569户,村民共2201人,新华村主导产业为传统农业种植业,主要以种植水稻,玉米为主,其中水稻约400亩,玉米约600亩。 新华村有人工林约30亩,天然林约4200亩。 新华村无大规模的养殖场,均是农户自行养殖,以养殖猪,牛,鸡为主。 老房子组为场镇所在地,该村民组有一定的商业,是该组村民主要的经济收入之一。 --人口总数:2201人 农业人口:2201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2.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回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阿赖,老房子,新华,瓦厂,巷达,石板地,长湾,榨房,沙崩 生产总值:/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玉米,水稻,生猪,牛,鸡,羊 办公所在地:新华村委会 |
冗达村 |
冗达村位于钱相乡东北面,国土面积约15.68平方公里,与平乐乡接壤。村委会位于大坪子组;冗达村共有9个村民组,主要居住有汉族、布依族和苗族;全村共371户,共1671人,冗达村主导产业为种植业,有耕地1210亩,均为旱地。 村内有林地1500亩,均为天然林。 冗达村养殖业,均以独户散养形式为主。主要养殖猪、牛、鸡和鸭等。 --人口总数:1671人 农业人口:1671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5.6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21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狡龙湾,坪寨,科考,大坪子,瓦厂,岜托,单冲,核桃坪,高连 生产总值:/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野蜂蜜,玉米,高粱 办公所在地:冗达村委会 |
麻油村 |
麻油村位于钱湘乡东南端,国土面积约9.33平方公里,东南毗邻平乐乡,西靠安龙县县域,区位条件优越。麻油村共有7个村民组,居住有汉、苗、布依和仡佬族4个民族,总共183户,总人口829人,男性人口445人,女性人口384人,其中汉族819人,苗族29人,仡佬族21 人。 麻油村主导产业以种植玉米为主。其中水田20亩,旱地640亩,耕地面积共计660亩。 现状林地面积共计10426亩,其中3700亩人工林,6725亩天然林。 殖场均为农户自行圈养。以养殖牛,猪,鸡为主。 村内产业经济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人口总数:829人 农业人口:829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9.3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6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仡佬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路麻坪,麻油,龙翁,海坪,龙院,戈背 生产总值:/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玉米,水稻,生猪 办公所在地:麻油村委会 |
湾水井村 |
湾水井村位于钱湘乡南中部,国土面积约7.2平方公里,东西毗邻三道墙村和新华村。湾水井村共有5个村民组,居住有汉、苗、布依和仡佬族4个民族,总共294户,总人口1296人。 湾水井村主导产业以种植水稻,小麦,玉米为主。其中水田335亩,旱地705亩,,耕地面积共计1060亩,3700亩人工林,6725亩天然林。 现状无规模化养殖场,均为农户自行圈养。以养殖牛,猪,鸡为主。村内产业经济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农业和林业未形成规模化产业。 --人口总数:1296人 农业人口:1296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7.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6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布依族,仡佬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达贡,顶西,湾水井,黄秧坪,丁家湾 生产总值:/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玉米,水稻 办公所在地:湾水井村委会 |
道墙村 |
道墙村位于钱相乡南中南部,国土面积约12.2平方公里,东西毗邻钱相村和湾水井,三道墙村共有9个村民组,居住有汉、苗、布依族3个民族,共556户,低保户60户,五保户2户;总人口2473人。三道墙村主导产业是烤烟业,2008年烤烟地有1007亩。经济作物以种植水稻,小麦,玉米为主,其中水田779亩,旱地1219亩,土地流转面积500亩,耕地面积共计1998亩。林地面积有5500亩全是天然林,无人工林和经济林。 现状无规模化养殖场,均为农户自行圈养。以养殖牛,猪,鸡为主。 村内产业经济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人口总数:2473人 农业人口:2473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2.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99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干海子组,云脚组,大海子组,博孔组,袁家湾组,罗家湾组,山背 生产总值:/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水稻,玉米,生猪 办公所在地:三道墙村委会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