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炎村位于平乐乡正北面,国土面积约21.7平方公里,东临册亨县,西邻笃山乡,交通方便,区位优势明显。共有11个村民组,居住有汉、布依族2个民族,共456户,村民共2080人,布依族208人,汉族1872人,其中低保户84户,五保户6户。其主导产业为种植业,经济作物以种植玉米、烤烟为主。全村总计耕地面积1100亩。其中,玉米1100亩,金银花1500亩,坡炎村有天然林15000亩,无经济林和人工林。 坡炎村无大规模的养殖场,均是农户自行养殖,以养殖猪、牛、鸡为主。村内经济产业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发但由于劳动力的流失,造成部分土地荒废或耕种不力。经果林和养殖业未形成规模产业。
--人口总数:2080人 农业人口:2076人 非农业人口:4人
--行政区面积:21.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冗然;平班;龙雁坪;水井湾;板雷;高课;半坡;隆林等11个组 生产总值:447.5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永立中药材种植基地 名特产品:前胡;莪术;板蓝根;淫阳霍;金银花等 办公所在地:龙雁坪组
--自然条件:主导产业为种植业,经济作物以种植玉米、中药材为主。耕地面积1100亩,其中:玉米1100亩,金银花1500亩,其他中药材5000亩。有天然林15000亩。 资源:天然林;冰洲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2328004 | 552400 | -- | 查看 坡炎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青龙村 |
青龙村位于兴隆镇西北方向,毗邻安比村、红星村、阳方村,共包括大桑、陶家庄、温家庄、那坡、海坪、河对门、杨花庄、马鞍山共八个组,空气清新,物华天宝,友好好客,人勤物丰。神奇的自然景观一线天就坐落在其温家庄组的后面。 --人口总数:2071人 农业人口:2055人 非农业人口:16人 --行政区面积:3.6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49.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大桑陆,陶家庄,温家庄,那坡,海坪,河对门,杨花庄,马鞍山 生产总值:3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小麦,玉米,烤烟 名特产品:菌子,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陶家庄组 |
排冗村 |
排冗村位于兴隆镇的东北方,毗邻于册亨县的冗渡镇和仙鹤坪自然保护景区,313省道贯穿全村而过。占地面积72平方公里,全村总人口数约3201人。全村以汉族、布依族为主。全村所辖14个组:排冗组、纳闹组、花蛇组、花杵组、纳窖组、巧洞组、六家塘组、石板寨组、上凤鸣组、下凤鸣组、牛滚凼组、南塘组。冗才组、大寨组。全村以种植水稻、玉米、烤烟、小麦、油菜为主。 此地风景优美,环境优越,民风纯朴,交通便利,拥有完善的水电供应措施。 --人口总数:3201人 农业人口:3160人 非农业人口:41人 --行政区面积:18.22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18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锐意进取,使全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所辖村:排冗;纳闹;花蛇;花杵;石板寨;凤鸣;南塘;冗才;六家塘; 生产总值:36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桑蚕;养殖业 名特产品:烤烟,蚕豆,玉米,水稻, 办公所在地:石板寨 --自然条件: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资源:烤烟 |
冗讲村 |
冗讲村,坐落于兴隆镇东面17公里素有黔西南著名野生植物王国仙鹤坪自然保护区脚下,全村人口约600余人,共计148户。它分别分由冗讲组,善马组,甲马石组三个组组成。主要以种植玉米,西瓜,辣椒,金银花为主 --人口总数:614人 农业人口:612人 非农业人口:2人 --行政区面积:/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汉族,布依族,仡佬族, 发展口号:0 --所辖村:善马组,甲马石组,冗讲组, 生产总值:/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西瓜,辣椒 名特产品:金银花 办公所在地:兴隆镇冗讲村党委会 --自然条件:地势辽阔,环境优美 资源:兴隆镇冗讲村党委会 |
石灰村 |
石灰村:位于兴隆镇的南方向,这里交通便利,民风淳朴,邻里团结。全村的总占地面积为7.28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为1092亩,总人口数为1604人。这里分别由汉族、布依族、苗族、白族、彝族组成。由7自然村寨组成。本村主要以玉米,小麦,茶叶、中药材等为主。本村的水电,交通,网络等已完善。 --人口总数:1604人 农业人口:1604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7.2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9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苗族、白族、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12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茶叶、中药材 名特产品:茶叶、中药材 办公所在地:石灰村朱家湾组 |
钢厂村 |
钢厂村位于兴隆镇的东南部,在国家级森林公园“仙鹤坪”脚下。村国土面积3.9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约2895亩,其中水田1050亩,旱地1845亩。我村所辖区五个村民组,380户,1520人,距县城约20公里。村内居住有汉族、苗族和布依族。我村有完善的供电系统、通信网络、供水和排水等设施,并保持优良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依托便利的交通条件、资源优势和国家级森林公园“仙鹤坪”衬托,我村重点发展茶叶、杉木和青竹等种植。 --人口总数:1520人 农业人口:1517人 非农业人口:3人 --行政区面积:3.9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89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黄瓜炉组”,“苦红组”,“岩院组”,“钢厂组”,“打丫组” 生产总值:5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凉水井”,“李家湾” 名特产品:“茶叶”,“杉木”,“青竹” 办公所在地:钢厂村黄瓜炉组 |
冗华村 |
冗华村位于兴隆镇南方大约10公里外,这里有国家级的旅游风景区“仙鹤坪”。它远离城市的喧嚣,隔绝现代化的污染,环境优美,地域广阔,是旅游度假的绝佳盛地。全村共计1400余人,由冗华、冗选、冗瓦、科拉、长冲、贾家塘、岩山、海子等八个组组成。主要以土鸡养殖,中草药金银花种植,烤酒为主。 --人口总数:1424人 农业人口:1418人 非农业人口:6人 --行政区面积:/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苗族,汉族 发展口号:0 --所辖村:冗华,冗选,冗瓦,科拉,贾家塘,长冲,岩山,海子 生产总值:/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 名特产品:土鸡,金银花 |
下扎村 |
下扎村位离兴隆镇西南方30公里外,素有"国家级新和平森林保护区"的美誉,全村地势辽阔,环境清幽,气候宜人,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受外界的污染较小。全村人口2300余人.共计447户,它分别由联合组,油房组,毛坪组,齐星组,阴家塘组,上厂组,冗孔组这7个组组成,主要以种植水稻玉米和养殖为主,其中金银花的种植面积达6000多亩。 --人口总数:2315人 农业人口:2315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0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汉族,布依族,仡佬族,白族 发展口号:0 --所辖村:联合组,油房组,毛坪组,齐星组,阴家塘组,上厂组,冗孔组 生产总值:/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 名特产品:金银花 办公所在地:兴隆镇下扎村党委会 --自然条件:山高广阔,气候宜人 资源:兴隆镇下扎村党委会 |
水冲村 |
水冲村位于兴隆镇西部,距安龙县城20公里。耕地面积共1188亩,其中旱地974亩,水田214亩。我村所辖8个村民组,全村365户,共计1353人,农业人口为1345人,非农业人口为8人,党员31名。村内居住有仡佬族,回族,青族,苗族,布依族,壮族及藏族。我村有完善的供电系统、通信网络、供水和排水等设施,并保持优良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人口总数:1353人 农业人口:1345人 非农业人口:8人 --行政区面积:4.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88.0亩 --主要民族成分:仡佬族,回族,青族,苗族,布依族,壮族,藏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上塘子,下塘子,水淹塘,三角冲,木哈,大地,新寨,水冲 生产总值:3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羊 办公所在地:水冲村下塘子组 --自然条件:水冲村属于边远山区,因高山林立,山地多,水田少,农户居住分散,耕地资源有限,矿产资源匮乏。 |
久长村 |
久长村:位于兴隆镇的西北方向,这里交通便利,地势平坦,民风淳朴,邻里团结。全村的总占地面积为13.1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为1963亩,总人口数为1762人。这里分别由汉族、布依族、苗族、回族、彝族组成。由15自然村寨组成。本村主要以玉米,小麦,油菜、中药材等为主。本村的水电,交通,网络等已完善。 --人口总数:1762人 农业人口:1740人 非农业人口:22人 --行政区面积:13.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963.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苗族、回族、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11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小麦,油菜、中药材 名特产品:玉米,小麦,油菜、中药材 办公所在地:就长存新庄组 --自然条件:良好 资源:玉米,小麦,油菜、中药材 |
大坪村 |
大坪村:位于兴隆镇的东面,这里交通便利,民风淳朴,邻里团结。离政府所在地5公里,全村的总占地面积为5.95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为892亩,总人口数为10894人。这里分别由汉族、布依族、苗族、白族组成。由6自然村寨组成。本村主要以玉米,小麦,烤烟、、马铃薯、中药材等为主。本村的水电,交通,网络等已完善。 --人口总数:1071人 农业人口:1060人 非农业人口:11人 --行政区面积:40.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23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苗族,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大坪组,海子组,湾子组,上打鸭组,下打鸭组 生产总值:5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蔬菜,养殖 名特产品:烤烟 办公所在地:湾子组 |
安比村 |
安比村位于贵州省安龙县兴隆镇的西南方。全村占地面积为4000多平方米、总人口数为2000余人。分别由汉族、布依族、彝族等民族组成。全村共分为11个组:张仲组、上洋组、木拉组、上安比组、下按比组、联兴组、后山组、竹林寨组、团结组、李早组、补冗组。全村以种植水稻、玉米、烤烟、小麦、油菜和养殖为主。其中烤烟的种植面积达900多亩。地势辽阔,环境优越,民风纯朴。全村拥有完善的交通、水电、网络设施。 --人口总数:2149人 农业人口:2107人 非农业人口:42人 --行政区面积:7.84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72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彝族 发展口号:1 --所辖村:张仲;木拉;上洋;上安比;下安比;联兴;后山;团结;竹林寨; 生产总值:32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水稻;烤烟;小麦 名特产品:烤烟 办公所在地:张仲组 --自然条件:地势平坦 资源:烤烟 |
顶庙村 |
顶庙村位于平乐乡西南面,紧邻政府所在地,国土面积约15.1平方公里,西临新安镇,东南面与兴隆镇接壤,交通方便,区位优势明显。共有8个村民组,居住有汉、布依族2个民族,共604户,村民共2510人,布依族2459人,汉族51人,其中困难户103户,低保户62户,五保户4户。其主导产业为种植业。粮食作物以种植水稻、小麦、玉米为主。其中水田1500亩,旱地1800亩,全村总计耕地面积3300亩。顶庙村有林地面积2860亩,天然林约1800亩,经果林约60亩,人工林1000亩。顶庙村无大规模的养殖场,均是农户自行养殖,以养殖猪、牛、鸡为主。村内经济产业主要以种植业为主,但由于劳动力的流失,造成部分土地荒废或耕种不力。经果林和养殖业未形成规模化产业。 --人口总数:2510人 农业人口:2484人 非农业人口:26人 --行政区面积:15.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3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苏家庄;杨茂;坡凡;顶庙;阿伦;乐秧;乐坝;上坛 生产总值:653.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优质稻;烤烟;布依民族旅游 名特产品:乐溪牌耳块粑 办公所在地:乐坝组 --自然条件:主导产业为种植业。粮食作物以种植水稻、小麦、玉米为主。其中水田1500亩,旱地1800亩,全村总计耕地面积3300亩。顶庙村有林地面积2860亩,天然林约1800亩,经果林约60亩,人工林1000亩 资源:阿伦布依民族古寨;古柏树;田园风光 |
阳方村 |
阳方村,位于兴隆镇的西北方向,沿313省道居住,这里交通便利,地势平坦,民风淳朴,邻里团结。全村的总占地面积为11.756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为17633.3亩,总人口数为3007人。这里分别由汉族,布依族,苗族,回族,彝族组成。可分为阿赖,抱俄,上阳方,下阳方,阳方坪,大山脚,巧凹,小巧凹,坡告,上岜拉,下岜拉,瓦窑等12个组组成。本村主要以水稻,玉米,小麦,烤烟,油菜等农作物为主。本村的水电,交通,网络等已完善。 --人口总数:3073人 农业人口:3011人 非农业人口:62人 --行政区面积:17.75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7633.3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齐心协力,共创和谐 --所辖村:巧凹组,上阳方组,下阳方组,阿赖组,阳方坪组,坡告组,瓦窑组 生产总值:38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烤烟,五谷 办公所在地:巧凹组 |
阿兴村 |
阿兴村:位于兴隆镇的西北方向,沿313省道居住,这里交通便利,地势平坦,民风淳朴,邻里团结。全村的总占地面积为13.9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为1918亩,总人口数为3689人。这里分别由汉族、布依族、苗族、回族、彝族组成。由15自然村寨组成。本村主要以水稻,玉米,小麦,烤烟,油菜等农作物为主。本村的水电,交通,网络等已完善。 --人口总数:3689人 农业人口:3571人 非农业人口:118人 --行政区面积:3571.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91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苗族、回族、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16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小麦,烤烟,油菜 名特产品:水稻,玉米,小麦,烤烟,油菜 办公所在地:阿兴村委会 --自然条件: 资源:水稻,玉米,小麦,烤烟,油菜 |
当朝村 |
当朝村位于兴隆镇的中心位置。全村共有5000余人,主要由汉族、布依族、苗族、仡佬族等民族组成,共2110亩耕地面积。全村共14个组:当朝组、狗厂组、上西海、下西海、上纳马、下纳马、长冲组、坡荒组、坝桥组、上东抪组、下东抪组、黄花托组、余碗井组、纳跃组。主要以种植水稻、玉米、烤烟为主。更有313省道贯穿全村而过,拥有便利的交通,水电供应措施,网络便利。 --人口总数:5293人 农业人口:4963人 非农业人口:330人 --行政区面积:4.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110.0亩 --主要民族成分: 仡佬族、汉族、苗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狗厂,上下西海,上下东抪,长冲,纳马,黄花托,当朝,余碗井等 生产总值:4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土豆,烤烟 名特产品:玉米 办公所在地:兴隆镇当朝村狗厂组 --自然条件:山地多,水田较少,农户居住分散,耕地资源有限,矿产资源匮乏。 |
郎元村 |
郎元村位于平乐乡中部,国土面积约32.6平方公里,同时和钱相乡接壤,乡道贯穿其南北。郎元村由原立盘村、烂寨村、郎元村合并而成。村内共有15个村民组,居住有汉、苗、布依族3个民族,汉族有1732人,苗族有40人,布依族有295人,共529户,村民共2067人,男有1056人,女有1011人。郎元村主导产业是种植业和养殖业,耕地面积共有1655亩,其中水田有323亩,旱地有1332亩,种植以水稻、玉米为主。郎元村有林地面积19580亩,其中人工林约120亩,天然林约19460亩。郎元村在郎元组和岜纳组有规模养殖,约有猪62头,鸡1000只。其余均是农户自行养殖,以养殖猪、牛、鸡为主。 --人口总数:2067人 农业人口:2047人 非农业人口:20人 --行政区面积:32.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65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梨树坪;郎元;大冲;水淹坪;牛旯洞;达烂;肖家洞等12个组 生产总值:628.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金银花;前胡;生猪 名特产品:中药材 办公所在地:青杠坪组 --自然条件:主导产业是种植业和养殖业,耕地面积共有1655亩,其中水田有323亩,旱地有1332亩,种植以水稻、玉米为主。林地面积19580亩,其中人工林约120亩,天然林约19460亩。郎元组和岜纳组有规模养殖,约有猪62头,鸡1000只。其余均是农户自行养殖,以养殖猪、牛、鸡为主。 资源:天然林 |
坡炎村 |
坡炎村位于平乐乡正北面,国土面积约21.7平方公里,东临册亨县,西邻笃山乡,交通方便,区位优势明显。共有11个村民组,居住有汉、布依族2个民族,共456户,村民共2080人,布依族208人,汉族1872人,其中低保户84户,五保户6户。其主导产业为种植业,经济作物以种植玉米、烤烟为主。全村总计耕地面积1100亩。其中,玉米1100亩,金银花1500亩,坡炎村有天然林15000亩,无经济林和人工林。 坡炎村无大规模的养殖场,均是农户自行养殖,以养殖猪、牛、鸡为主。村内经济产业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发但由于劳动力的流失,造成部分土地荒废或耕种不力。经果林和养殖业未形成规模产业。 --人口总数:2080人 农业人口:2076人 非农业人口:4人 --行政区面积:21.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冗然;平班;龙雁坪;水井湾;板雷;高课;半坡;隆林等11个组 生产总值:447.5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永立中药材种植基地 名特产品:前胡;莪术;板蓝根;淫阳霍;金银花等 办公所在地:龙雁坪组 --自然条件:主导产业为种植业,经济作物以种植玉米、中药材为主。耕地面积1100亩,其中:玉米1100亩,金银花1500亩,其他中药材5000亩。有天然林15000亩。 资源:天然林;冰洲 |
打江村 |
打江村位于平乐乡东面,国土面积约15.6平方公里,与册亨县交界;交通较为便利,乡道东西向贯穿整个村。共有9个村民组,主要居住有布依族、汉族和苗族;全村共540户,共2710人。其主导产业为种植业,有耕地900亩,其中旱地600亩,水田300亩。油菜种植面积为200亩,金银花种植面积2000多亩。村内有林地6050亩,其中天然林6000亩,人工林50亩。村内养殖业主要以独户散养形式为主。主要养殖猪、牛、鸡和鸭等。目前村内有两个养殖场,分别位于烂寨和打江一组,烂寨养鸡500只,一组养羊100多只。 --人口总数:2710人 农业人口:2692人 非农业人口:18人 --行政区面积:15.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烂寨组;杨家湾组;打江一二三四五组;中寨组;老房子组 生产总值:57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金银花加工;生猪养殖场 名特产品:金银花;生猪 办公所在地:打江二组 --自然条件:主导产业为种植业,有耕地900亩,其中旱地600亩,水田300亩。油菜种植面积为200亩,金银花种植面积2000多亩。村内有林地6050亩,其中天然林6000亩,人工林50亩。 主要养殖猪、牛、鸡和鸭等。目前村内有两个养殖场,分别位于烂寨和打江一组,烂寨养鸡500只,一组养羊100多只。 资源:优质稻;金银花;生猪养殖 |
渔浪村 |
渔浪村位于平乐乡中部地区,国土面积约11.5平方公里,交通较为便利,乡道东西向贯穿整个村。共有7个村民组,主要居住有布依族、汉族和苗族,其中布依族占总人口98%。全村共488户,共2202人。其主导产业为种植业,有耕地1800亩,其中旱地种植面积1000亩,水田800亩。年烤烟种植面积为400亩。村内有林地7100亩,其中天然林5500亩,人工林1600亩。鱼浪村养殖业,均以独户散养形式为主。主要养殖猪、牛、鸡和鸭等。 --人口总数:2202人 农业人口:2160人 非农业人口:42人 --行政区面积:11.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8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下渔浪一二三组;上渔浪;中渔浪;田坝;龙坪 生产总值:61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优质稻;生猪 名特产品:乐溪牌耳块粑 办公所在地:中渔浪组 --自然条件:主导产业为种植业,有耕地1800亩,其中旱地种植面积1000亩,水田800亩。烤烟种植400亩。村内有林地7100亩,其中天然林5500亩,人工林1600亩。 资源:优质稻;烤烟 |
索汪村 |
索汪村位于平乐乡西南面,乡镇府所在地,国土面积约18.5平方公里,西与钱相乡接壤。共有10个村民组,主要居住有布依族和汉族,全村共565户,共2210人。其主导产业为种植业,有耕地4076亩,其中旱地1642亩,水田2434亩。村内有林地14500亩,其中天然林8000亩,人工林6500亩。索汪村养殖业,均以独户散养形式为主,主要养殖猪,牛,鸡等。 --人口总数:2210人 农业人口:1987人 非农业人口:223人 --行政区面积:18.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076.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大寨一二三四五组;索汪一二三四五组 生产总值:632.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乐溪牌耳块粑 办公所在地:索汪一组 --自然条件:主导产业为种植业,有耕地4076亩,其中旱地1642亩,水田2434亩。村内有林地14500亩,其中天然林8000亩,人工林6500亩 资源:优质稻;烤烟 |
联合村 |
联合村位于平乐乡东南面,国土面积约14.4平方公里,同时和兴隆镇接壤,乡道贯穿其南北。联合村由定头村和联合村合并而成,村委会有2个,位于定头一组和联合一二组,联合一二组的常使用,建筑面积60平方米。共有7个村民组,居住有汉、苗、布3个民族,其中汉族有66人,苗族有42人,布依族有1817人,共410户,村民共1925人。其主导产业是种植业,耕地面积1940亩,其中水田1400亩,旱地540亩,种植以水稻、玉米、烤烟为主。联合村有林地面积130亩,均为天然林。联合村除有一户人家养猪42头,其余农户均是自行养殖,以养殖猪,牛为主。 --人口总数:1925人 农业人口:1920人 非农业人口:5人 --行政区面积:14.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940.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联合一二三组;定头一二三四组 生产总值:522.2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优质稻;生猪 名特产品:红壳晚谷;黑节糯 办公所在地:联合一组 --自然条件:主导产业是种植业,耕地面积1940亩,其中水田1400亩,旱地540亩,种植以水稻、玉米、烤烟为主。天然林130亩。 资源:烤烟;优质稻;龙化石 |
红星村 |
红星村位于兴隆镇西北方向,本村由曲底、巴山地、老林冲、郎打、扁山、水坝、三家寨七个组组成。本村空清新、群山环抱,交通完善,水电、网络设施齐全。全村主要以种植水稻、玉米、烤烟和养殖为主。 --人口总数:2365人 农业人口:2327人 非农业人口:38人 --行政区面积:2.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86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布依”、“仡佬”、“彝” 发展口号: --所辖村:“曲底”、“巴山地”、老林冲”、“ 郎打”、“扁山”、“水坝 生产总值:32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烤烟” 名特产品:烤烟 办公所在地:郎打组 --自然条件: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