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黔西南州 >> 安龙县 >> 龙广镇 >> 簸箕寨村

簸箕寨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簸箕寨村谷歌卫星地图)


簸箕寨村简介

  簸箕寨村位于龙广镇东南部,与镇政府相距13公里,所辖15个村民小组,聚居着汉族、布依族、苗族、侗族、哈尼族、彝族及回族等民族。簸箕寨村属龙广镇边远山村,交通不便,经济比较落后,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上都受到了很多影响。近年来,在上级党委和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15个村民小组的公路硬化有的正在启动,有的正在申报。
  簸箕寨村支两委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进一步推进产业化种植,发展经济,使农民增收。我们以抓党建为基础,以党员为动力,发动群众,利用地理优势,以“创和谐、促发展”及新农村建设为主旋律,按照“工业化、城市化”带动特色农业生产化的发展方向,以种植烤烟、金银花为龙头,在全村全面拉开了序幕。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簸箕寨村将会有很大的变化,簸箕寨村将会越来越好!
  --人口总数:/人 农业人口:/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苗族、侗族、彝族、哈尼族、回族 发展口号:创和谐、促发展
  --所辖村:新寨坪组、大关坪组、大水井组、关上组、上石灰组、下石灰组、陈 生产总值:/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烤烟、玉米、金银花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2328101 552400 -- 查看 簸箕寨村谷歌卫星地图

簸箕寨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簸箕寨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果约村

  果约村离龙广镇10.5公里,有国土面积约11.5平方公里,全村共有400余户人家,共有10个村民小组,现有总人口1446人,其中汉族占了大部分,村委会设在纳大组。村里有学校,活动室,卫生所等设施。   全村有耕地面积800余亩,其中旱地种植面积和水田面积各半,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等经济作物,全村大部分都种植上来金银花。有林地11820余亩(其中天然林10450余亩、生态林1060余亩、经济林790余亩)。我们的养殖业主要以独户散养为主。   “十二五”的到来,我村以生产发展、村容整洁、创和谐、促发展为主要目标。我们相信,只要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埋头苦干、开拓进取,在不久的将来美好生活一定会变为现实。      --人口总数:1446人 农业人口:1200人 非农业人口:246人   --行政区面积:11.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74.0亩   --主要民族成分:10 发展口号:发展,团结,奋斗   --所辖村:落水洞组,院子组,科约湾组,冗块组,汤家营组,龙窝凼组,龙井 生产总值:/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小麦油菜 名特产品:金银花 办公所在地:果约村纳大组   

花木村

  花木村位于龙广镇政府南面,距镇中心13公里,村南面与万峰湖镇龙万村接壤,东面与果约村相邻,北面与烂滩村相接,西面与万峰湖镇毛凼子村相接。国土面积为5.8平方公里,辖5个村民小组(花木、艾老、海子、关地、仑坎),总人口525人,境内居住着布依族、苗族、汉族等三个民族,主产玉米,是典型的喀斯特石山区。   由于我村是典型的喀斯特石山区,地脊人穷,是国家级一类贫困村。在镇党委、政府的直接关怀下,在省、州、县的关爱下,我村得面貌正在逐步改变。   我村两委根据村得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抓住种养业,做到劳务输出,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林业等。      --人口总数:679人 农业人口:590人 非农业人口:89人   --行政区面积:6.8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7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2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 名特产品:种养业 办公所在地:花木村   

赖山村

  赖山村位于龙广镇政府东面,距离镇中心约1公里,公路324线南昆铁路穿林而过,东面与往德卧镇陡坡相邻,西面与和兴      --人口总数:4234人 农业人口:4111人 非农业人口:123人   --行政区面积:5.7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6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6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交通运输,商业贸易 名特产品:小商品 办公所在地:赖山村   

纳桃村

  纳桃村位于龙广镇中部,地处南昆铁路,国道324线,龙万公路沿线,距龙广镇政府办公地1公里,由纳桃、纳兰、板拉、磨雍、新寨五个自然村寨组成,辖14个村民组,769户,3111人,国土面积8.0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91亩。居住着布依族、苗、汉、彝、满、壮等十二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94.7%,   纳桃村群山环绕,肥田沃土,气候宜人,是一个最宜人居住的热土。全村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紧紧围绕新型农村示范创建标准和村两委提出的“产业富村、劳务强村、生态兴村、文明旺村”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5年以来先后荣获“全国创建文明先进村镇”、“全国创建文敏先进村镇”、“全国敬老模范村居”、“全国计划生育协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民族团结示范村”、“全州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   目前,全村人民在村支两委的带领下,正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和昂扬的斗志,全力推进建设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创造更加幸福的明天      --人口总数:3111人 农业人口:2938人 非农业人口:173人   --行政区面积:8.0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291.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苗族,彝族,汉族 发展口号:产业富村,劳务强村,生态兴村,文明旺村   --所辖村: 生产总值:933.3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优质稻,高产玉米,蔬菜,养殖, 名特产品:优质稻,蔬菜,生姜,优质鸡, 办公所在地:纳桃村纳桃小学   --自然条件:全年日照时数为1430小时,平均辐射为每平方米102.8大卡,年平均湿度16.4℃,无霜期292天。冬暖夏凉,雨量充沛。 资源:沙石,焦炭   

小场坝村

  小场坝村位于龙广镇南面1.5公里,国土面积有5.6平方公里,全村所辖9个村民小组,共603户,2853人。有农村劳动力1210人,耕地面积2486亩,其中水田1186亩,实有森林面积1300亩,村内有林地1070亩,其中天然林930亩,经济林140亩。2010年农民人均收入2500元,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一、特色产业已现雏形。我村以优质稻种植为主要品种的基地达1000亩,玉米育种基地、小麦良种培育在小场坝村安家落户。   二、交通通讯较为方便。2009年在民革贵州省委的关系和支持下,投入80万元资金已建成2.56公里的水泥硬化路。   三、村庄建设快速推进。   四、人畜饮水基本解决。      --人口总数:2853人 农业人口:/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5.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48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0   --所辖村:安坪组、坡院组、老场坝组、新寨组、纳早组、上桥组、下桥组、科 生产总值:/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优质稻、优质玉米、金银花   

合兴村

  合兴村位于龙广镇镇中心,东面与本镇赖山村相接,西面余双合村接壤,南与纳桃相邻,北面与联新村接壤。国土面积约3.2平方公里,共有4个村民小组(合兴一组、二组、三组、四组),总有人口6000余人。324国道贯穿本村,境内居住着汉、布依、苗等族,村内有一所肉联加工厂一所,酱油加工厂一所,米线和饵块粑加工厂二所。本村的土地大部分平坦,适于种植水稻、玉米等经济作物。   --人口总数:6000人 农业人口:/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3.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苗族 发展口号:0   --所辖村:合兴一组,二组,三组,四组 生产总值:/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 名特产品:酱油,米线,饵块粑   

干田村

  干田村位于龙广镇政府北面,距镇集市场8公里。村东面与佳皂村石院子组交界;南面与纳石村交界;西面与柘仑村相邻,北面与安叉村相接。全村总面积8.6平方公里,有9个村民组(永革一组、二组、永革田坝组、、尾子田组、水井湾组、普嗄组、板秧组、干田田坝组、干田组),412户,2089人。村中有一条河通过,适合生产水稻和玉米,是一个发展种养殖业的好地方.目前已种植有烤烟420亩。      --人口总数:2089人 农业人口:1850人 非农业人口:239人   --行政区面积:8.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674.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6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烤烟 办公所在地:干田村   

联新村

  联新村位于龙广镇东面,是原十二份村、四轮村、纳西村三村整合而成的,辖十二个村民组,共1168户,5988人,国土面积约14.2平方公里,和新桥镇接壤,处于南昆铁路、国道324线、汕昆高速路等交通干线结合部,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优越的天然条件。   联新村内有縁宇农特产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联新农民专业合作社;   安龙县绿宇农特产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个集生产、加工、运输、贮藏、销售为一体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贵州省黔西南州最大的一家生产加工、机器设备最好、生产技术尖端的饵块粑、香粽子、粒粒香大米、稻花香大米、红壳晚米、玉米粉、荞凉粉、酸辣粉、蕨根粉、米粉等生产基地。   联新村早熟蔬菜基地是安龙县的蔬菜应急供应基地,该村采取“合作社 + 基地 + 农户”的模式,在大力发展早糯玉米、白菜、辣椒、无藤瓜、西红柿等早熟蔬菜的同时,积极引导农户种植马铃薯。   --人口总数:5988人 农业人口:5849人 非农业人口:139人   --行政区面积:14.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973.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满族,苗族,仡佬族,壮族,黎族,土家族和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十二份组,老寨组,罗家营组,红坎组,四轮一至四组,纳西组等 生产总值:16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粮食,蔬菜,种养殖(马铃薯种植基地,蔬菜种植基地,大棚)等。 名特产品:无公害蔬菜,马铃薯种薯,饵块粑等。 办公所在地:联新村十二份组大牛山   --自然条件:水源充沛,气候温和,交通便利。 资源:联新村委会   

坡关村

  坡关村位于龙广镇西南部,与镇政府相距6公里,村行政面积为22平方公里,所辖十一哥村民小组,村民共489户,总共2187人,聚居着汉族。我村专属龙广镇边远村寨,属石山地区,交通不便,经济较为落后,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上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近年来,得到上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加上村的群众自愿投工投劳对村级公路进行了维修,再加上得到了县交通部门的改造,现在已解决了我村人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我村村支两委针对本村实际,因地制宜,进一步推进产业化种植,大力发展经济,使农民增收。村支两委以抓党建为基础,利用党员为动力,发展群众,利用地理优势,“创和谐、促发展”及“新农村建设”二十字为主题,按以“工业化、城乡化带动特色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方向。我村以种植金银花为龙头,也在全村拉开了序幕,少数尚无劳动能力或不愿种植的农民的土地进行流转出来,租给种植大户约3000余亩,土地被流转出来的农民利用富裕的劳动时间为这些种植大户劳作,获取额外的劳动收入,现在已初见成效。   --人口总数:2187人 农业人口:/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2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创和谐、促发展”、“工业化、城乡化带动特色农田产业化”   --所辖村:高桥组、川洞组、酸枣树组、大石板组、田湾组、补路组、海尾组、   

狮子山村

  狮子山村是龙广镇西大门,与兴义市接壤,辖13个村民组,人口5130人。距安龙县城35公里、兴义市33公里、镇政府3公里,国道324线穿过村境,村内组组通公路,交通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全村国土面积7.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96亩,土地肥沃,水源条件好。主要经济主业有:优质稻,蔬菜,养殖,石材、木雕、棕绳加工,人工孵育鸡、鸭苗等。2006年,该村被确定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2007年被确定为省级电脑农业示范村,2008年确定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村。   --人口总数:5130人 农业人口:109人 非农业人口:5021人   --行政区面积:7.2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89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布依,壮,满 发展口号:发展特色农业,共建和谐新村。   --所辖村:共13个 生产总值:10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第三产业 名特产品:蔬菜,优质米,木雕 办公所在地:龙广镇狮子山村委会(国道324线旁)   --自然条件:土地肥沃,雨量充足,年均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年平均气温16摄氏度 资源:土地资源丰富,人力资源充足   

簸箕寨村

  簸箕寨村位于龙广镇东南部,与镇政府相距13公里,所辖15个村民小组,聚居着汉族、布依族、苗族、侗族、哈尼族、彝族及回族等民族。簸箕寨村属龙广镇边远山村,交通不便,经济比较落后,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上都受到了很多影响。近年来,在上级党委和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15个村民小组的公路硬化有的正在启动,有的正在申报。   簸箕寨村支两委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进一步推进产业化种植,发展经济,使农民增收。我们以抓党建为基础,以党员为动力,发动群众,利用地理优势,以“创和谐、促发展”及新农村建设为主旋律,按照“工业化、城市化”带动特色农业生产化的发展方向,以种植烤烟、金银花为龙头,在全村全面拉开了序幕。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簸箕寨村将会有很大的变化,簸箕寨村将会越来越好!   --人口总数:/人 农业人口:/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苗族、侗族、彝族、哈尼族、回族 发展口号:创和谐、促发展   --所辖村:新寨坪组、大关坪组、大水井组、关上组、上石灰组、下石灰组、陈 生产总值:/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烤烟、玉米、金银花   

七星村

  七星村位于龙广镇东南面,距龙广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北临赖山村,东与德卧镇坡告村相连,南临簸箕寨村、果约村比邻,西接纳桃村,全村共是一个村民组,共597户,总人口2316人,农业人口1306人,非农业人口11人,少数民族148人。全村耕地面积1399.7亩,其中水田555亩,旱地844.6亩,人均耕地0.6亩。全村均以旱地居多,主要种植水稻,玉米,五谷,蔬菜、金银花和烤烟。   --人口总数:2316人 农业人口:1305人 非农业人口:11人   --行政区面积:11.2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99.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苗族等。 发展口号:促农业,抓经济,建和谐。   --所辖村:平广组,罗家院组,小寨组,梅家湾组,碑塘组,长冲组等十一个组 生产总值:347.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优质稻,玉米,五谷,烤烟,金银花 名特产品:蔬菜,烤烟,金银花 办公所在地:龙广镇七星村罗家院组   --自然条件: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冬暖夏凉,雨量充沛,气候宜人。   

柘仑村

  柘仑村地处龙广镇东西面,西面以兴义市鲁屯镇衔接,东南面以干田、纳万相接,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村寨,少数民族占96%以上。村境从东到西5公里,从南到北3公里,面积9.84平方公里,耕地1168公顷,其中林业面积800余亩。全村一个总支,5个党小组,党员53名;全村辖10个村民组,517 户,2500余人,离镇大约7公里路程。柘仑村由原纳坎村合并而成,合村后集体经济比较薄弱。近几年我村的工作比较出色:党建工作在全镇获得了先进党支部,计划生育工作被县计生局授予先进计生村。现我村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利用烤烟经济的辐射作用,烤烟面积在2010年的面积上增长到3000余亩,村民人均收入增加300余元。我村在上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修通5000余米的水渠,给我村72.1公顷的优质水稻灌溉。通过村一班人的共同努力,新村村民生活状况基本达到和谐、文明、安定、富裕,柘仑村的建设明天会更好。   跨入“十一五”,柘仑村要在镇党委、镇政府的带领下以“创和谐、促发展”及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管理民生”方针为主旋律,以烤烟和农业资源的开发,在增经济实力,在紧队伍合力,增创一流村寨。以崭新的风姿,迎接新挑战,争取新胜利。      --人口总数:2500人 农业人口:2467人 非农业人口:33人   --行政区面积:9.8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0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4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烤烟,优质米 办公所在地:村委会办公室   

纳万村

  纳万村位于龙广镇政府西北面,距镇中心约6.5公里,东面与本镇联新村接壤,南面余双合村相接,西面与柘伦村连接,北面与干田村相邻。国土面积8.62平方公里,总共有8个村民小组(云脚一、二组,水库一、二组,团碑组、柏杨组,小寨组,坡洪组等),人口总数2236人,汕昆高速公路从村中穿越而过。境内居住着汉族、布依族、苗族、回族、佤族等民族。海拔高度为1370多米,有水库一座约200亩左右,容量340万立方米。森林面积有800余亩,土地大部分平坦,适于种植水稻、玉米、烤烟等经济作物。   --人口总数:2236人 农业人口:2236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8.6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苗族,回族,佤族 发展口号:0   --所辖村:云脚一、二组,水库一、二组,团碑组、柏杨组,小寨组,坡洪组 生产总值:/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   

佳皂村

  佳皂村位于龙广镇政府北面,距镇中心约6公里,东与新桥镇的高普垅村相接,南与本镇联新村相邻,西与干田村相接,北与安叉村相邻。   本村在村级整合前有5个村民小组、3个自然村寨,于2008年把原新寨村合并后就形成了9个村民小组,6个自然村寨,国土面积约20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1394.79亩,其中水田700.60亩,旱地694.19亩,辖区内9个村民小组共有人口689户,总共2860人,聚居着汉、布依、苗、彝、回等民族。菜籽地一、二组主要居住着汉族较多,回族占10%;新寨组布依族占50%以上;纳苗一组,佳皂一、二组居住着布依族较多;石院子组、纳苗二组居住的汉族较多;青龙台组是苗族。我村佳皂一、二组、新寨组、石院子组时坝区,地势由西南向东北逐于升高,海拨约1350米,菜籽地一、二组、纳苗一、二组等四个小组居住在海拨最高处。   我村的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从2006年起我村有8个村民小组都种植了烤烟。      --人口总数:2860人 农业人口:/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20.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94.79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苗族、彝族、回族 发展口号:0   --所辖村:新寨组、石院子组、菜子地一、二组、纳苗一、二组、佳皂一、二组 生产总值:/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水稻、烤烟   

烂滩村

  烂滩村位于龙广镇政府南面,村委会距镇政府5公里,龙万公路穿境而过。东面与七星村、簸箕寨相邻;西面与坡关村相邻;南面与花木村相邻,北面与小场坝村和纳桃村相邻。我村国土面积6.8平方公里,辖区有七个村民组(长瓦房组,长湾组,烂滩组,丰岩组,孔家坝组,坝尾组,韦家坪组),在长家湾有一个中心完小。全村有424户,总人口1639人。居住着汉族、苗族、布依族等民族。我村生产主要是水稻和玉米。   由于我村居位于山区,无其他经济来源,是国家级二类贫困村。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和政府的关心和帮助下,我村的村容村貌正在逐步的改善之中。   近年来,在村支两委班子的团结和努力下,争取到国家项目多个,如坡改梯600亩,人饮池170口,退耕还林600余亩,排洪灌溉沟渠200米,生态林改造10007亩,建成养羊基地一个,硬化通组路6.06公里等。现在正在建设实施群众投工投劳通组路12公里(泥石路),我村的电网改造覆盖率达100%,-覆盖率达60%。   我村两委班子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抓住种养殖业的发展和劳务输出,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保护生态环境,为新农村建设发展奠定好基础。      --人口总数:1639人 农业人口:1300人 非农业人口:339人   --行政区面积:6.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01.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长瓦房组,长湾组,烂滩组,丰岩组,孔家坝组,坝尾组,韦家坪组 生产总值:/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 名特产品:金银花 办公所在地:烂滩村   

双合村

  双合村位于龙广镇西南面,国道324线穿村而过,距安龙县城33公里,距州府所在地兴义市区35公里,交通便利,为镇政府所在地。全村国土面积3.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79亩,辖12个村民组,有948户、4812人,主要居住着汉族、布依族等民族。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该村基础设施不断得到完善,村内组组通公里,部分组已完成道路硬化。村支两委结合本村的实际,以抓党建为基础,因地制宜,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养殖业、加工业和副食品经营等第三产业。目前,芭蕉芋粉丝加工已成为了该村的一大支柱产业,其产品远销州内外及两广、云南等地。      --人口总数:4812人 农业人口:4623人 非农业人口:189人   --行政区面积:3.4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9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布依等 发展口号:抓好特色种植、做好生态养殖、做强第三产业   --所辖村:12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11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第三产业 名特产品:芭蕉芋粉丝,蔬菜,优质米 办公所在地:龙广镇双合山村委会(国道324线旁)   

安叉村

  安叉村位于龙广镇政府北面,距龙广镇中心约15公里。东面与洒雨镇丰岩村、格红村接壤;南面与本镇的佳皂村相邻;西面与兴义市鲁屯镇新围村级本镇干田村、柘伦村相接;北面与洒雨镇陇松村接壤。国土面积16.1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任家寨、大湾箐、郑家湾、马黄箐、安叉、烂滩、上淌、下淌],总人口1696人,境内居住着汉族、布依族、彝族、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海拔高1400米,是镇海拔最高的高寒山区。坡陡山高、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特别适应于植树、养畜。主产玉米和水稻(旱地多水田少)。      --人口总数:1698人 农业人口:1500人 非农业人口:196人   --行政区面积:16.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4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彝族、苗族、回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8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水稻,玉米 办公所在地:安叉村   


簸箕寨村特产大全




簸箕寨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