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镇位于安龙县北面。距县政府驻地44公里,地处安龙、兴仁、贞丰三县结合部,全镇辖33个村162个村民组8465户,总人口29681人,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达83.6%,以布依族、苗族为主。龙山镇属典型的农业大县和煤炭资源重镇,属亚热带气候区,常年温暖湿润,无霜期长达290天左右,最高海拔1988米,最低海拔738米,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年降雨量1580毫米,全镇有耕地27120亩,其中水田20120亩,旱地7000亩,粮食总产量1.048万吨,农民人均收入1534元。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有煤、石灰石、陶瓷土、锑、钾等,主要盛产煤炭、是全州煤炭资源重镇,已探明储量5.86亿吨,发热量大,为优质工业用煤,产品运销两广,并出口东南亚。近年来,全镇人民紧紧围绕“煤炭强镇、农产富民、商贸活镇”的发展思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观,全面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建设,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全镇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2.97万人 | ·安龙县旅游·安龙县特产·安龙县十大特产·安龙县十景·黔西南 | 522328107 | 552400 | 0859 | 查看 龙山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老场坝社区 | ·安龙县旅游·安龙县特产·安龙县十大特产·安龙县十景·黔西南 | 0 |
---- |
查看 老场坝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新场坝村 | ·安龙县旅游·安龙县特产·安龙县十大特产·安龙县十景·黔西南 | 0 |
---- |
查看 新场坝村谷歌卫星地图 |
下坛村 | ·安龙县旅游·安龙县特产·安龙县十大特产·安龙县十景·黔西南 | 0 |
---- |
查看 下坛村谷歌卫星地图 |
肖家桥村 | ·安龙县旅游·安龙县特产·安龙县十大特产·安龙县十景·黔西南 | 0 |
---- |
查看 肖家桥村谷歌卫星地图 |
坡利村 | ·安龙县旅游·安龙县特产·安龙县十大特产·安龙县十景·黔西南 | 0 |
---- |
查看 坡利村谷歌卫星地图 |
丫科村 | ·安龙县旅游·安龙县特产·安龙县十大特产·安龙县十景·黔西南 | 0 |
---- |
查看 丫科村谷歌卫星地图 |
竹林村 | ·安龙县旅游·安龙县特产·安龙县十大特产·安龙县十景·黔西南 | 0 |
---- |
查看 竹林村谷歌卫星地图 |
纳赖村 | ·安龙县旅游·安龙县特产·安龙县十大特产·安龙县十景·黔西南 | 0 |
---- |
查看 纳赖村谷歌卫星地图 |
宜拉村 | ·安龙县旅游·安龙县特产·安龙县十大特产·安龙县十景·黔西南 | 0 |
---- |
查看 宜拉村谷歌卫星地图 |
柿花坪村 | ·安龙县旅游·安龙县特产·安龙县十大特产·安龙县十景·黔西南 | 0 |
---- |
查看 柿花坪村谷歌卫星地图 |
北乡村 | ·安龙县旅游·安龙县特产·安龙县十大特产·安龙县十景·黔西南 | 0 |
---- |
查看 北乡村谷歌卫星地图 |
半坡村 | ·安龙县旅游·安龙县特产·安龙县十大特产·安龙县十景·黔西南 | 0 |
---- |
查看 半坡村谷歌卫星地图 |
巧岭村 | ·安龙县旅游·安龙县特产·安龙县十大特产·安龙县十景·黔西南 | 0 |
---- |
查看 巧岭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钱相街道 |
安龙县人民政府钱相街道办事处位于安龙县城东北邻,办事处驻地距县城中心区9公里,东面跟笃山镇接壤,北面和普坪镇相连,南面与西枫办事处毗邻。210省道线安(龙)兴(仁)、安(龙)贞(丰)两条等级公路在境内交汇而过,交通条件极为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全街道国土面积161.47平方公里,下辖15个行政村162个村民组,共有7698户34392人,居住着汉、布依、苗、仡佬等民族,少数民族占43.6%。近年来,在历届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街道紧紧围绕提出的“壮大优质农产,服务工矿企业,发展民族旅游,建设新型城镇”的思路,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全街道耕地面积38736亩(其中:田16994亩、地21742亩)。境内气候温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平均海拔1208米,其特点是:东暖夏凉、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年平均温度15℃—18℃,年降水量1000—1300毫米,年平均日照数1500小时左右,年无霜期270—280天。盛产烤烟、油菜、优质稻、金银花等作物,拥有两个万亩中心示范草场,是发展农产品及畜产品加工的理想之地。 办事处境内水源极其丰富,农田灌溉和旱地用水已基本解决,人畜饮用清洁卫生水已达100%。位于办事处驻地东面1公里处的一条弯弯河全长约8公里,年均流量1.1立方米/秒,流速为0.6米/秒,最高洪水位5米(20—50年)。在办事处驻地东面1200米处还有三个龙潭,即马槽龙潭、锅底龙潭、母猪龙潭,总面积约700平方米,水质优良,水位四季均衡,是县城居民用水取水点之一。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拥有的布依民族风情旅游村打凼村,是一个拥有千年古树,万年化石的武术之村。河水清澈见底,古风打凼的人文景观开发已初具雏形,统一的民居改造和石板路已完成。万亩人工草场,风光旖旎,是高原中的草原。有待开发的邻寨乔马村韦杵将军故居,相印成趣的鸳鸯泉和珍珠泉,重阳文化、孝文化,神秘待破解的“三绝”“三谜”等。万亩草场绿色庄园和塘坊农家乐,集种草养畜、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是高原山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其中打凼布依民族风情旅游村距办事处驻地7公里,这里风景秀丽,环境幽雅,林木葱茏,古树参天,一条清澈碧绿的小河从寨前“叮当”流淌,岸边垂柳,河上古桥,桥头是炊烟袅袅的农家,颇有小桥流水人家的韵味。1993年,被贵州省文化厅授予“民族民间武术村”。2001年被州委、州政府授予“文明村寨”。2011年相继在全国第九届民族运动会上被贵州省授予“贵州省最具民族魅力村寨”和黔西南州“黔西南州最具民族魅力村寨”。 2012获全州“三十个最具魅力村寨之一”称号。目前,全村已基本实现道路硬化、原野绿化、环境美化,向外界展示了“千年古树成规模、万年化石寨中生、武术之村传后代、布依风情醉客人”的民族旅游村寨形象。 钱相街道办事处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资源丰富,特别是旅游资源和水资源,以农家乐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是休闲度假,商家投资的风水宝地。 |
招堤街道 |
安龙县招堤街道办事处是安龙县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行政区划调整后,招堤街道辖原招堤街道(除箐山村外)、原兴隆镇和原平乐乡及原栖凤街道西一居委会、西河居委会,办事处驻广东街居委会,全办共36个村(社区),368个村民组,总人口114921人,国土面积424.7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6313.7亩,其中水田27149.56亩,旱地35664.14亩。林地面积为12858.71 公顷,站总面积的30%。 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雨量充沛,无霜期240-307天;平均气温14-15.2摄氏度,年平均降水1240-1500毫米,海拔1275-1700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居住着汉、布依、苗、仡佬等民族,民风淳厚,人民勤劳,土特产众多,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境内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贵州省十大魅力风景名胜区之一招堤,国家级森林公园----仙鹤坪,还有明清古街,贵州省唯一遗存下来的封建科举考试场所—兴义府试院、安龙博物馆、明十八先生墓等名胜古迹和著名景点。 |
栖凤街道 |
栖凤街道办事处于2012年6月29日成立,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处于我省城镇体系规划中兴义经济开发区的轴心和州委、州政府确定的“兴(义)兴(仁)贞(丰)安(龙)半小时城镇经济圈”内,是安龙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2015年3月,因行政区调整,现辖12个村(幺塘、坪寨、响乐、者跃、安马、者孔、者贵、岩怀、坡脚、乐欢、八坎)、2个社区(西二、大坪),155个村(居)民小组,11595户,常住人口46381人。 辖区国土面积223.48平方公里。栖凤街道水资源丰富,地形以山地、丘陵、坝地为主,海拔407—1360米,年平均气温19.3℃,年均降雨量1048.55mm,无霜期在305天以上,属典型的亚热带气候。境内水资源丰富,有芭猫河、岩怀河、八坎河和南盘江。交通便利,南昆铁路、汕昆高速、国道324线穿境而过。 |
龙广镇 |
龙广镇位于安龙县西南东与新桥乡、德卧镇相连,距安龙县县城33公里,西与兴义市郑屯镇交界,距黔西南州府所在地兴义市32公里,北与海子乡、洒雨镇毗邻,南与万峰湖镇接壤,国道公路324线和南昆铁路穿镇而过。在黔西南州腹地的重要交通、通讯干线上,位居“南昆铁路经济走廊”的中心地段,处在兴义、安龙和天生桥水电站(即两城一站)的交汇点上,是一个交通便利、地理位置较优越的中心城镇。最高海拔1719米,最低海拔825米,境内喀斯特地貌显著,旅游资源丰富。袁祖铭故居、卧雪山庄历史悠久,七星观音洞光怪离奇,海尾龙化石遗址、武装革命-纪念碑、塘坊苏氏庄园等文物古迹和旅游观光景点。全镇国土面积167.17平方公里,镇区面积1.75平方公里,城镇道路长9公里。土地总面积1928.6公顷。辖26个村,1个居民委员会,179个村民组,总人口46824人,总户数13523户,镇区人口14000余人。居住着汉、布依、彝、苗等多种民族,是全国100个重点集镇和全省20个文明集镇之一。2004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25587万元,财政收入229.5万元。农业产值7639万元,乡镇企业产值完成14748万元。人均纯收入1998元,粮食总产量20302吨。主要支柱产业是农业、交通运输、商业贸易、农副产品加工。2004年建成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储量为500吨的冷藏保鲜库,并以此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做大做强蔬菜水果产业,发展1万亩蔬菜基地和1万亩水果基地。现有满口香基地3500亩,脱毒马铃薯基地500。全镇拥有个体运输专业户近200户,小客车近30辆;全镇分别有商和摊位400余个,三日一集,历史悠久,远近闻名,历史上曾是黔西南州有名的三大商贸重镇之一;早在1993年,农副产品加工已取得一定成效,小场坝村自酿的“布依醇”酒、纳桃村的耳快粑、顾屯粉丝都是十分有名的。全镇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降雨量1100—1350毫米之间,全年日照时数为1430小时,平均辐射为每平方米102.8大卡,年平均湿度16.4℃,无霜期292天。冬暖夏凉,雨量充沛,适合各种亚热带、温带植物生长。境内水资源丰富,有大小河流2条,水库6座。主要矿产资源为石灰岩矿,储量3591.58万吨,具有发展以水泥为主的建材业优势。. |
德卧镇 |
德卧镇位于安龙县西南部,处于“兴安兴(即兴义安龙兴仁)一小时经济圈”内,同广西隆林县隔江相望,东距安龙县城23公里、西距黔西南州府所在地—兴义市37公里,同时与贵阳市、昆明市和广西百色市各相距300公里左右。全镇国土面积207.15平方公里,下辖1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34个村民组,总人口3.4万余人(其中非农业人口占27%、镇区人口1.1万人),人均耕地0.76亩,居住着布依、苗等8个民族。全年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年均气温15.1℃,无霜期长达288天。主要农特产品有油桐、金银花、砂仁、小叶青风藤、黄草等,适宜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的项目有:金银花深加工、油桐加工、畜牧业开发、中药材基地建设及加工开发。德卧将是农业综合开发的理想场所。国家重点工程中央直属粮库位于该镇。全国最大的扶贫项目南昆铁路穿越镇境19.8公里,设有二级客货站安龙站,年输送旅客10万人(次),年吞吐货物量达100万吨;324国道线紧临镇境而过,龙桠公路(龙广至桠杈)穿越镇中心直达广西,德卧镇距兴义机场42公里。汕昆高速公路将横穿境内,并设专为重化工基地服务通道。铁路、公路与水路交通便捷。德卧地下水资源丰富,现有供水规模为2000立方米/d供水站一座,到2006年将扩建至日供水能力达5000吨。境内有总容量为200万立方米兴中灌区(柘轮水库)库,和流量为200立方米/秒新桥河。镇内有国家重点工程天生桥一、二级电站,黔西南州最大的股份制企业和合资企业白水河一、二级电站。另有11万伏变电站一座,目前位于丫杈的中山堡电站现已建成发电。德卧作为安龙县工业重镇,有“一区一园”,即德卧工业区和德卧工业园。一区一园内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备。“德卧工业区”位于德卧镇北部,距镇中心2公里,距安龙火车站1公里,距324国道线4公里,规划面积3000亩,该工业区已有总投资25.5亿元的重化工基地落户工业区内。“德卧工业园”位于城镇下游,园内规划为万吨锌冶炼企业和万吨铁合金冶炼企业,共计五家企业。. |
万峰湖镇 |
安龙县万峰湖镇因修建国家“西电东送”水利枢纽工程——天生桥一、二级水电站而得名,是滇、黔、桂三省区六县市结合部,汇聚电力、航运、渔业、风光、旅游于一体。万峰湖镇是安龙县的西南门户,下辖10个村,93个村民组,1.8万余人。西距黔西南州府所在地兴义市城区41.6公里,距兴义机场、兴义火车站分别为40、51公里,南与广西隆林县隔湖相望,北距龙广火车站、324国道28公里,东距安龙火站33公里,交通便利,经济发展。 万峰湖镇属中国典型的西南季风气候和东南季风气候之间的过渡带,最低海拔是637米,最高为1458米,年平均气温18℃,年均降雨量1100mm—1200mm,冬天严寒,百夏天酷暑,气候温湿,雨量充沛,环境宜人。 万峰湖因其处在山环水绕、万峰重叠之中而得其名,是我国西南一颗璀璨的高原明珠,被誉为:“万峰之湖,高原水乡,八音源地,野钓天堂。”无工业污染,属优良的水质类型,是生态旅游,水产养殖和发展亚热带经济作物的最佳胜地。 万峰湖镇水域面积3.2万亩,水产养殖产业以距规模,其中水产养殖面积达29万平方米,2014年产量鲜鱼达14035吨,主要有鲤鱼、草鱼、鲶鱼、青鱼、鳙鱼、罗非鱼、塘角鱼、大口鲶鱼等10余个品种,涉及5个行政村(永和村、纳赖村、港湾村、马安营村、岜皓村),共有养殖户320户,年总产值达2亿元。 |
木咱镇 |
木咱镇位于安龙县西南部,处于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的斜坡上,属亚热带喀斯特岩溶山区。东北与新安镇交界,东南与坡脚乡接壤,西北与新桥镇连接,西南与德卧镇毗邻。全镇共辖14个村101个村民小组,4766户19000余人,居住着汉、布依、苗、壮等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3%。地势西高东低,中部平缓,土质肥沃,平均海拔高度1200米,全年平均气温16.4℃,降水量1253毫升,气候温和多雨,时照时数1504.7小时,积温5633℃,无霜期280天左右,有明显的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雨旱季节分明等特点,很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全镇主要种植水稻、玉米、油菜等农作物。该镇国土面积92.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252亩(其中:水田8283亩,旱地6969亩),宜牧荒山18486.5亩,成片草场18833亩,疏林和灌丛草场10421亩。镇境内有小型水库2座,受益水库3座,总储水量254万立方米。耕地较为集中连片,著名的山间盆地坝子“木咱万亩大坝”属省级基本农田保护区,木咱被誉为安龙“四大粮仓”之首,同时被省农业厅命名为全省无公害优质稻生产基地。近年来,木咱镇党委、政府立足独特的自然条件,抢抓机遇,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优质特色农产,开发出了以“满口香”为龙头的优质米生产基地7000亩,建成了1000亩涪陵榨菜生产基地,种植了600亩早熟糯玉米,促进农民增收。同时还形成了万亩金银花基地,三台坡万亩天然草场有待进一步开发。工业化建设迈出新步伐,通过招商引资建成了年产8000吨的响乐铁合金冶炼厂,由贵阳东方公司投资4000万元开发的三河小水电站已经动工。木咱镇热忱欢迎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前来投资开发。. |
洒雨镇 |
洒雨镇地处东经105°10′46″、北纬25°15′49″至25°9′11″之间。位于安龙县西北部,距县城33公里。全镇国土面积126.83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18500亩,其中水田7500亩、旱地11000亩。与普坪镇、戈塘镇、新桥镇、龙广镇、海子乡毗邻。县道普万县(普坪镇至兴义万屯镇)横穿全镇。新洒线(新桥至洒雨)与普万线在镇内交融并连接324国道,距国道线仅11公里。全镇直辖13个行政村、130个村民组、31132人,居住着汉、苗、布依、回、彝等多种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全镇人口的42%。全镇地势由西向东倾斜,起伏较大,海拔在1197米至1839米之间。气候温和,平均气温在15.9℃,无霜期288天,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243毫米。天然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为种养殖业及用材林,经济林木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平储藏着大量的矿产资源。主要以煤炭、黄金、硫铁矿和锑矿为主。其中无烟煤的储量极为丰富,开发的待储藏面积不少于20平方公里。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迅速,已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全镇各村基本实现“三通”目标(通水、通电、通路),科技兴农深入民心,治安状况良好,种养殖业发达,财政收入明显提高,文教卫生各项事业良性发展。全镇有600余座地面卫星接收站,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8%,通讯事业发展快,目前已有9个村通程控电话,包括无线电话,全镇电话通村率达100%。粮食作物主要以水稻、玉米、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主要以苡仁米、烤烟、脱毒马铃薯为主。民族风情浓郁,民族民间艺术保持良好,尤其是以布依歌舞、苗族板凳舞、芦笙舞的民间表现形式最为突出,形式多种多样,是布依族、苗族同胞千百年来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全镇 森林覆盖率为51%,生态环境优美。镇内千年古树——红豆树成为洒雨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其神奇传说,壮观的景象每年吸引了南来北往的游客。 近来,在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创造了务实、文明、宽松的投资环境。目前,全镇人民正以饱满的热情,抢抓机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顽强拼搏,诚盼与各界嘉宾携手共创洒雨美好的明天。 |
龙山镇 |
龙山镇位于安龙县北面。距县政府驻地44公里,地处安龙、兴仁、贞丰三县结合部,全镇辖33个村162个村民组8465户,总人口29681人,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达83.6%,以布依族、苗族为主。龙山镇属典型的农业大县和煤炭资源重镇,属亚热带气候区,常年温暖湿润,无霜期长达290天左右,最高海拔1988米,最低海拔738米,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年降雨量1580毫米,全镇有耕地27120亩,其中水田20120亩,旱地7000亩,粮食总产量1.048万吨,农民人均收入1534元。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有煤、石灰石、陶瓷土、锑、钾等,主要盛产煤炭、是全州煤炭资源重镇,已探明储量5.86亿吨,发热量大,为优质工业用煤,产品运销两广,并出口东南亚。近年来,全镇人民紧紧围绕“煤炭强镇、农产富民、商贸活镇”的发展思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观,全面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建设,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全镇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
新桥镇 |
新桥镇位于安龙县西部,距安龙县城22公里,国土面积113.4平方公里,全镇辖16个村,96个村民组,5098户,21258人,居住着汉、布依、苗、彝、回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3%。现有耕地14990亩,宜林、宜牧荒山25000亩,农民人均纯收入1598元。全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5.1度,年平均降水量1243毫米,海拔1200-1400米,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并具有多样性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镇内有优质的石灰石及高品位的硫铁矿,且储量丰富。中部丘陵地带,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北部山区林木繁茂,古树参天,竹海万顷;西部新桥河水能资源丰富,适宜小水电开发;南部白水河库区山青水秀,碧波荡漾,是开发水上游乐的理想场所。全镇16个村均实现了村村组组通公路、通电话、通自来水、通电视、通电。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育和壮大绿色产业,走种植经果林的致富路,全镇种植经果林20000余亩,实施林下种草3000亩,人工种植优质牧草3500亩,养羊800余只,品改牛490余头,现正倾力打造“小草场”模板。全镇逐步形成了以茶叶、经果林、草地畜牧业、无公害蔬菜为主要代表的绿色产业链,构筑绿色经济走廊,“绿色经济”日益显露出勃勃生机。镇境内22万伏变电站已建成投用;安龙重化工基地、电石生产上游项目、洒垤石灰厂即建设、重化工“三废利用”在建和即将建设,日产2000千吨干法回转窑水泥生产线项目建设进入“三通一平”阶段;总投资200余万元,日产砖8万块的马岭页岩砖厂木科分厂已经投产。目前新桥镇正在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和户籍制度改革,充分发挥了通道经济的市场建设,对城镇化经济的推动作用增加了实力,为进一步构筑旅游硬件打下基础,紧紧依靠工业的发展,来带动民族特色饮食业、运输等产业的发展。. |
普坪镇 |
普坪镇位于安龙县城北面,省道313线(安龙县至兴仁县)穿境而过,距县城19公里,东邻笃山乡、南靠新安镇、西接洒雨镇、北抵戈塘镇,距州府所在地兴义90余公里。普坪镇国土总面积125.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560亩。海拔高度1200——1400米,土壤以黄壤土为主,年平均气温15.90C,年平均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年日照总时数1635小时,无霜期288天。全镇辖12个行政村,111个村民组,4605户,20759人,财政税收80余万元,人均纯收入1350元,人均吃粮450公斤,属汉、布依、苗、回等多民族杂居的乡镇。全镇村村通水、通电、通路,电讯设备齐全,建有联通、移动基站,有传真通讯设备,程控电话现装机容量为730余部,有线电视210户,镇里微机已上宽带网,在信息时代里,电脑网络化提供最快捷的资讯服务。教育设施比较完善,有初级中学1所,完小9所,教师180人,在校生4630人。镇党委、政府坚持“生态立镇、畜牧富镇、烤烟强镇、绿色食品兴镇”的发展思路不动摇,坚持“因地制宜、重点突破、抓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原则,走效益路,树生态旗,打绿色牌,强特色业,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以种植水稻、玉米、烤烟、油菜为主,大力推广科技兴农,烤烟已发展到近2000余亩,目前种草2000余亩;养黄母牛120头,冻精输配20头,现产牛犊14头;养南江黄羊71只,产羊羔50只。全镇未开发的荒山资源有21051余亩,森林覆盖率20.5%。以筏子河为主体的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武昌首义先贤王宪章故居、王公桥、卡子隘等古迹有待开发。水力资源丰富,建有筏子河电站一座,发电量2400千瓦,筏子河二级电站一座,发电量3000千瓦、荷庄三级电站一座,发电量1200千瓦。境内拥有丰富的钾矿资源。. |
海子镇 |
海子镇位于安龙县城西北面,距县城约60余公里,地处兴义市、兴仁县、安龙县三县市结合部,南与兴义市鲁屯镇、万屯镇接壤,北与兴仁县的雨樟镇毗邻,距省道320线20公里,距顶效火车站30公里,在州府兴义“半小时经济”辐射圈内。全镇辖10个行政村103个村民小组5000余户人家,总人口23000余人,国土总面积131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16125亩,其中水田3540亩。海子乡平均海拔1500米,年平均气温15℃,年均降雨量1200—1400毫米。粮食作物以玉米,水稻、小麦等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烤烟、油菜、苡仁米、芭蕉芋等。境内有煤炭、黄金、硫磺、锑、铁等矿产资源。 |
笃山镇 |
笃山镇位于安龙县城东北面,东与贞丰县挽澜镇、册亨县坡妹镇接壤,南与钱相街道办毗邻,西接普坪镇,北抵龙山镇。210省道(安贞公路)横贯全境,镇政府所在地距安龙县城25公里,距贞丰县城28公里。全镇辖12个行政村112个村民组5163户20883人,其中常驻人口17030人,居住着汉、布依、苗等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7.63%,全镇90%农户居住在喀斯特深石山区,国土面积132.0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717亩(其中:田3748亩,旱地9969亩),人均耕地面积0.438亩,主要产业有中药材种植、种桑养蚕、核桃种植、烤烟、生态养殖及贵州木纹石加工等。2014年,笃山镇人民政府被省委宣传部、省-部、省民委评为“先进示范机关”单位,并率先通过全省“减贫摘帽”镇镇验收,2015年元月,撤乡建镇工作已获省人民政府批复,原龙山镇云上村、纳黑村划规笃山镇管辖。 2010年,笃山镇依托特有的大理石资源,规划面积0.54平方公里建设笃山镇石材工业园区,以发展“贵州木纹”石材开发、石材深加工、石材贸易为主,园区现入驻企业3家,投产企业2家,分别是凤凰石材和闽磊石材,年产能均在50万平方米以上。凤凰石材加工厂由原来的1台机组新增到8台机组,新增土地面积100亩,可安装15台机组;闽磊石材加工厂由原来的2台机组新增到8台机组,可安装10台机组;在建鑫盛隆石材厂,该厂总投资1.2亿元,占地60亩,可安装10台机组(5台正在安装,另5台在建基础)。以上三家企业可安装35台机组,预计今年6月建成投产,可实现产值4.2亿元。同时,为进一步做大做强“贵州木纹石材业”,对石材企业进行了整合,将原来的15家整合为3家 笃山镇区位优越,安贞公路贯境而过,已实现村村通公路,但通村道路等级普遍较低且路面质量较差,目前,申报的笃山镇通村公路硬化整镇推进工程待州交通运输局批复后即可实施。旅游资源丰富,有著称“世界第二大溶洞”的犀牛溶洞群及天坑、天门、天书、海尾峡谷和珍稀悬竹等旅游资源。 全镇人畜饮水困难,除坡井村区安装有少数自来水饮水工程外,其他地方居民点布局分散,将导致输水管线比较长,投资较大;均以收集降雨水、山泉水作为饮用水。村民饮用水质无保证;人畜饮水、农业灌溉困难。 全镇有初中1所,完小9所,2个教学点。有卫生院和计生所各1所。 笃山镇内物产丰富,种植面较广,但总的面积较小,不成规模;受自然环境影响,植树造林难度大,石漠化严重;全镇共有大小16个生态猪养殖基地,一个腊肉加工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