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总数:2775人 农业人口:2700人 非农业人口:75人
--行政区面积:17.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172.1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布依 苗 回 发展口号:
--所辖村:14 生产总值:343.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水稻、玉米、薏仁米、芭蕉芋 办公所在地:场坝组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2328111 | 552400 | -- | 查看 鲁沟塘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秧地村 |
秧地村位于戈塘镇东南面,国土面积约21.88平方公里,紧临戈塘镇镇区与香车河村,和龙山镇接壤,区位优势明显。 --人口总数:2889人 农业人口:2800人 非农业人口:89人 --行政区面积:21.8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521.7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布依、回 发展口号: --所辖村:15 生产总值:691.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 玉米 烤烟 人工林 猪,牛,鸡 名特产品:猪,牛,鸡 办公所在地:秧地 |
廷必村 |
廷必村位于普坪镇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10公里。东邻纳汪村,西邻乐庄村,南邻新安镇的坡云村,北邻新街村,交通发达。全村辖14个村民小组。共1050户,3870人。有汉,布衣,苗,彝,黎等民族属多民族杂居的村寨。全村总土地面积1916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00余亩。其中田1650亩,地1750亩。全村农民人纯收入1800元,人均吃粮185公斤。全村有林地16524亩,森林覆盖率72.4%。村两委班子坚持按照镇的壮大烟草业,抓好畜牧业,培养生态林,推进城镇化,建设新农村的发展思路 --人口总数:3870人 农业人口:3750人 非农业人口:120人 --行政区面积:19165.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4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衣;汉;苗;彝;黎 发展口号:抓好畜牧业,培养生态林,推进城镇化 --所辖村:14个组 生产总值:2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金银花,茶叶、烤烟 办公所在地:普坪镇廷必村村委会 |
纳汪村 |
纳汪村距安龙县城十二公里处普坪镇的南面,距县镇府所在地6公里。安(龙)兴(仁)二级公路穿越村内,东临安龙县钱相乡,南临安龙县新安镇,西临廷必村,北临总科村,地形是盆地起伏丘陵地带,气候温和,光照1635小时,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无霜期288天。每年均温15.9℃。 一、纳汪村基本情况 辖区国土面积21.2平方公里,21个村民组,居住有汉族、布衣族、彝族、苗族黎、族仡佬族、壮族、侗族、土家族、回族等民族,人口总数3970人,891户,法定耕地面积2446亩,耕作面积1万余亩,耕林面积5780亩,其中人工林1780亩,经济果林300亩。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0%. 二、基础设施 通村路18公里,通组路9公里,生产运输路16公里。10千伏安高压、布局全村,全部农网改造,全村人畜饮水工程在实施,小型水库6座,大二型大鸭溪水库1座,移动通信机站2个,联通1个。 三、村级固定资产 村委活动办公室2处,占地面积120㎡,建筑面积291㎡;完小两所,占地面积7100㎡,建筑面积3500㎡;集群式烤房4处,占地面积11500㎡,建筑面积9000㎡;村级林场1个,面积810亩 ,森林600亩。 四、组织建设 党支部1个,党员63人,10个党小组,其中女党员8人,预备党员2人,村民委员会1个,共青团、妇代、工会、关工会,治保、调解、联防、教育、卫生组织一个。村级经济合作组织一个、项目领导小组一个、理财小组一个、计生协会一个。 五、旅游业 红色教育基地2个,小石林景区一个,松林、梨海农家乐各一个。 六、产业调整 1、养殖、发展紫花草粉生态养猪、种草养牛,扩大中药材蜈蚣、蝎子养殖、林下养鸡。 2、稳定烤烟生产,同时扩大辣椒、苡仁规模种植,金银花区域化种植,经济果林局部发展。 --人口总数:3970人 农业人口:3900人 非农业人口:70人 --行政区面积:10000.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1.2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衣族,彝族,苗族,仡佬,族壮族,侗族,土家族,回族等 发展口号:加强民族的团结合 创建更加美好大明天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鸭子井组等 生产总值:2586.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烤烟,高粱,辣椒,蔬菜等 名特产品:药材,烤烟,竹荪等 办公所在地:鸭子井组 --自然条件:纳汪村距安龙县城十二公里处普坪镇的南面,距县镇府所在地6公里。安(龙)兴(仁)二级公路穿越村内,东临安龙县钱相乡,南临安龙县新安镇,西临廷必村,北临总科村,地形是盆地起伏丘陵地带,气候温和,光照1635小时,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无霜期288天。每年均温15.9℃ 资源:旅游,生态养殖,中草药,绿色种植 |
乐庄村 |
乐庄村位于普坪镇西南,东与普坪镇新街村接壤,南接普坪镇廷必村,西与洒雨镇金村交界,北与洒雨镇免底村相接,普洒公路穿境而过。全村国土面积16、2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456亩,其中水田1875亩。下辖18个村民组,705户3345人,居住着布、苗、汉三种民族,以汉族为主占68%。全村森林覆盖率37%,主要是商品林和天然林两种,一个村民组属林区,有四个村民组主要发展种草养畜,草地已超过1200亩,养大牲畜1000余头,每年纯收入超过50万元。其余13个村民组仍然延续传统的种养殖,因土地较少,收入相对较低。总体上看,乐庄村人均纯收入在1235元,比全镇的低600元,是一个型的欠发展的农业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有待提高和加强。 --人口总数:3345人 农业人口:3332人 非农业人口:13人 --行政区面积:16.2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456.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苗、汉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等18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金银花 办公所在地:乐庄村村委会 |
胡巷村 |
胡巷村位于普坪镇北面,全村耕地面积3781亩,辖十八个村民组,726户3351人。有汉族、布依族、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占全村人口51%,属少数民族聚居村寨。境内有筏子河、王公桥等旅游资源待开发,有丰富的水能资源,筏子河上下游有荷庄电站、筏子河电站等中小型电站,是电力资源投资开发的理想之地。村内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温和,适宜于经果林、茶叶、金银花、中草药材、高粱、薏仁米等种植,以及草地畜牧业开发等。目前有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2个,茶叶种植200多亩。中草药种植基地1个,高粱1000多亩,薏仁米1000多亩,全村经济主要以种植、养殖为主。 --人口总数:3351人 农业人口:3048人 非农业人口:303人 --行政区面积:16.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781.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布依,苗,回 发展口号:大力发展现代种养殖业 --所辖村:胡巷,卡子等十八个组 生产总值:5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红岩后中草药基地 名特产品:茶叶,金银花,高粱,薏仁米 办公所在地:胡巷村活动室 --自然条件: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资源:旅游资源,水能资源 |
总科村 |
总科村位于安龙县城北面,省道313线穿村而过,距县城12公里。交通便利,北邻新街村、南邻纳汪村、西抵廷必村、东抵胡巷村。距州府所在地兴义市90公里。全村辖14个村民组2857人,属汉,回,苗,布依,仡佬,哈多民族杂居的村寨。 --人口总数:2857人 农业人口:2835人 非农业人口:23人 --行政区面积:6.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77011.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回,苗,布依,仡佬,哈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哪桥组等14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1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牛干巴 办公所在地:普坪镇总科村委会 |
新街村 |
新街村位于安龙县城北面,省道313线穿村而过,距县城17公里,普坪镇政府所在地。交通便利,东邻总科村、南邻廷必村、西抵乐庄村、北抵胡巷村。距州府所在地兴义90公里。全村辖15个村民组1169户,4224人,农民纯收入3086元,人均吃粮182.5公斤。属汉族、回族、布衣、苗多民族杂居的村寨。 全村组组通公路,组通路率达100%,80%的农户用上了自来水,组通电率达100%,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小型水库5座都属病险水库,通信网络已覆盖全村,通信设备齐全,建有移动基站一座,电话装机容量约为2600户。有线电视200余户,小型-800余户,在信息时代里,电脑已进入寻常百姓家,教育设施比较完善,在村内有普坪中学、普坪中心小学,教师160余人,在校学生3400余人。 全村未开发的荒山资源有1123.6亩,森林覆盖率35%,村两委坚持按照镇的壮大烟草产业,抓好畜牧业,,培养生态林,推进城镇化,建设新农村的发展思路不动摇,坚持因地制宜,重点突破、抓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原则,树生态村、打绿色牌,强特色种养殖业,走城镇化道路, 一是小城镇在我村建设稳步推进。总投资303万元的城镇建设一期工程主干道建成投用,一期业主建设基本完工。小城镇已初具规模。筹资25余元的村委活动室已交付使用。 二是轻工业区已经起步,在我村山王庙组交通便利区域,兴建轻工园区380亩,主要引进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企业,争取在2015年前完成轻工业园区的规划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三是调整产业结构,狠抓烤烟、金银花、油菜、养殖几大产业的发展,着力抓好金银花的种植,使农民增产、增效。现村内有生猪养殖大户梁大波、陈永海、于仕荣、陈兴国等。年出栏3000头左右,特种养殖户肖扬刚现饲养的野猪数量达到200余头,货源供大于求,养牛大户刘成毅年出栏300余头,水果种植大户王贵江种植的桃、李、梨在周边乡镇非常畅销,口味特别,许多客商与其订货,都无法满足。 四:新农村建设逐步推进,道路硬化和窜户路正在抓紧实施,场坝硬化,解决了脏乱差的现象。解决了老街街道硬化。后街至打锣坡的路面硬化。下一步的窜户路和通组路也正在筹备中。 五:村内划分为几个区域:1、特色农产品种植区为红岩坝区。主要推广脱毒马铃薯、生姜、辣椒种植。2、山王庙组轻工业园区,引进外商投资办厂。3、环山、东瓜林、四楞碑、杨家洞等组为蔬菜种植区。4、五、六、七组为薏仁米种植区5、一、二、三、四组为水稻、玉米推广区。6、老街、后街、巷子口为小城镇建设规划区。 六:结合村情采用农村信用合作社道路,在引导群众走一组一品,一组一特的基础上,积极引导成立专业合作社,搞好“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提高产业抵御经济风险的压力。新街村4千多各族人民欢迎您来观光,投资开发,共同建设美好的新街!!! --人口总数:4224人 农业人口:3924人 非农业人口:300人 --行政区面积:6.40673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796.4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回,苗,布依, 发展口号:树生态村,打绿色牌,走城镇化,强特色种养殖 --所辖村:15个组 生产总值:3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生猪,野猪养殖,烤烟,果蔬,运输 名特产品:清真牛干巴,优质米,生猪 办公所在地:新街村委会 --自然条件:地势平缓。海拔高度1200-1400米,土壤以黄土和黑砂土为主,年平均气温15.6度,年平均降雨量1000MM以上,年日照总时数1635小时,无霜期288天 资源:钾钙石 |
讲埂村 |
讲埂村位于普坪镇北面,北邻龙山镇,西邻总科村,南邻村,东与胡巷村接壤。距镇政府15公里,县城31公里。全村辖9个村民组,341户,1554人,其中男人761人,女人793人,60岁以上人口173人,少数民族人口1085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0%左右,居住着汉、布依、苗、等民族。国土面积24.0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152亩(其中:田2099亩,地7053亩)。地势较平缓,土壤以黄壤土为主,年平均气温15.90C,年平均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年日照总时数1635小时,无霜期288天。人均纯收入2400元,人均吃粮500公斤, 有村级小学1所,建有党员活动室、文化活动室和卫生室,基本实现组通公路,但组与组之间未形成公路网络,70%的农户未用安全卫生的自来水,通电率达100%,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全村农民收入主要以传统的种养业为主,种植结构单一,属于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一类贫困重点村。 --人口总数:1554人 农业人口:1508人 非农业人口:46人 --行政区面积:24.0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157.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布依、苗等 发展口号: --所辖村:讲埂,苇杆坪,上寨,下寨,南天门,付家屋基,坝江等共九个组 生产总值:2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金银花,茶叶 名特产品:金银花,茶叶 办公所在地:普坪镇将更村村委会 |
纳利村 |
纳利村位于戈塘镇东南面,国土面积约21.2平方公里,同时和钱相乡接壤,313省道横贯其北部,距安龙县城市仅11公里,区位优势明显。 --人口总数:2374人 农业人口:2370人 非农业人口:4人 --行政区面积:21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3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布依、回、仡佬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13 生产总值:568.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小麦,玉米 名特产品:大棚蔬菜 办公所在地:小河边 |
香车河村 |
香车河村位于戈塘镇西北面,距政府驻地3公里,为原洞广村与这磨村的整合村,国土面积17.8平方公里,全村辖20个村民组989户4250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8.8%,是一个以布依族、苗族为主多民族聚居的村,苗族有黑苗、青苗、歪梳、白苗等,现有耕地3960亩,其中:水田1780亩、旱地2180亩。该村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民族风情浓郁,沿香车河畔缓缓而行,河道弯曲,河面清澈,两岸绿柳成荫,河中远山倒影扑朔迷离,布依风格的民居坐落在绿树丛中,袅袅吹烟若隐若现,山上古木参天,近处原始古朴的水车、香粑车缓慢转动,向人们倾诉着香郎香女的传说,村内的巧洞和洞广两个寨子至今还沿用着千百年前流传下来的手工水磨制香工艺——故央(布依语),汉译为制香,当地人称为“擀香”、“做香”,现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人口总数:4250人 农业人口:4241人 非农业人口:9人 --行政区面积:17.98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960.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20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2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手工水磨制香工艺 名特产品:手工水磨制香工艺 办公所在地:香车河 |
鲁沟塘村 |
--人口总数:2775人 农业人口:2700人 非农业人口:75人 --行政区面积:17.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172.1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布依 苗 回 发展口号: --所辖村:14 生产总值:343.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水稻、玉米、薏仁米、芭蕉芋 办公所在地:场坝组 |
科发村 |
科发村位于戈塘镇南面,国土面积约7.7平方公里,同时和洒雨镇接壤,乡道横贯其东部,区位优势明显。 --人口总数:1379人 农业人口:1300人 非农业人口:79人 --行政区面积:7.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4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布依、回 发展口号: --所辖村:9 生产总值:216.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猪,牛,鸡、鸭、鹅 名特产品:薏仁米、芭蕉芋、烤烟 办公所在地:于上一组 |
免补村 |
免补村位于戈塘镇西南面,国土面积约3.6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与人口 免补村,共有6个村民组,居住有汉、苗、布依、回4个民族,共228户,村民共1002人。 村庄建设 村内各村民组之间道路大部分已联通,道路均未硬化。现状房屋布局分散,住房大部分以石材为主要原料,立面形式不统一,建筑景观差。 社会事业 村内有小学1所,位于免补一组。村内无卫生室一间,在免补二组有一间活动室,面积约40平方米。 村内有省级煤矿厂,广隆煤矿,于2009年成立,规划面积30亩。 基础设施 (1)道路交通 村内基本通路,其中下免浪组和科务组通行困难,村道多为3.5米宽的砂石路,其余大部分为泥路,路面质量较差。 (2)给水 村民饮用水基本上是以农户自行打井和修建蓄水池为主,且大部分都未通过水质净化处理,村内未开通自来水。水资源分布不均,部分地区灌溉取水困难。 --人口总数:1002人 农业人口:900人 非农业人口:102人 --行政区面积:3.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81.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布依、回 发展口号: --所辖村:6 生产总值:239.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 小麦 薏仁米、芭蕉芋 名特产品:薏仁米、芭蕉芋 办公所在地:一组 |
大坝村 |
大坝村位于戈塘镇西南面,国土面积约12平方公里,同时和海子乡接壤,县道横贯其中,区位优势明显。 大坝村村委会位于大坝组,建筑面积约50平方米,共有6个村民组,居住有汉、苗、布依3个民族,汉族占20%,苗族占40%,布依族占40%。全村共246户,村民共1139人。 大坝村主导产业是种植业,粮食作物以种植水稻,玉米为主,其中水田约567亩,旱地约680亩。 大坝村有用材约45亩,以种植杉树为主,主要分布在水井湾和上免浪两个组,天然林约300亩,经果林约50亩。 大坝村无大规模的养殖场,均是农户自行养殖,以养殖猪,牛,马,鸡为主。上免浪组和大坝组牧草资源丰富,有条件发展养殖业。 --人口总数:1139人 农业人口:1000人 非农业人口:139人 --行政区面积:1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25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布依 苗 回 发展口号: --所辖村:6 生产总值:272.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 名特产品:水稻,玉米 办公所在地:大坝组 |
牙皂村 |
牙皂村位于戈塘镇西南面,与海子乡、洒雨镇接壤。国土面积约8.35平方公里。县道横穿村域。 --人口总数:1417人 农业人口:1400人 非农业人口:17人 --行政区面积:8.3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布依、回 发展口号: --所辖村:9 生产总值:339.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 玉米 烤烟 名特产品:烤烟 办公所在地:牙皂 |
戈塘村 |
戈塘村位于戈塘镇中部,国土面积约12.04平方公里。与镇区接壤,交通较为便利。 --人口总数:2551人 农业人口:2500人 非农业人口:51人 --行政区面积:12.0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971.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布依、回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15 生产总值:61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 小麦 名特产品:薏仁米 办公所在地:戈塘 |
龙新村 |
龙新村位于戈塘镇北面,与兴仁县坉脚镇接壤。国土面积约16.98平方公里,距安龙县城35公里。 --人口总数:2830人 农业人口:2825人 非农业人口:5人 --行政区面积:16.9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9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布依 发展口号: --所辖村:15 生产总值:472.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 小麦 名特产品:水稻 小麦 办公所在地:龙洞湾 |
岔河村 |
岔河村辖16个组,752户3267人。 --人口总数:3567人 农业人口:3552人 非农业人口:15人 --行政区面积:1.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689.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布依族,回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16个组 生产总值:3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 名特产品:苡仁米 办公所在地:平洋二组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