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井村是凯里市的一个城中村,苗汉混居,主要以苗族为主。改革开放前金井村有900余户,3200人口,土地3000余亩,山林地1.2万余亩,居住以木房,茅草土坯房为主,以交蔬菜任务、生猪任务换取粮食,人均收入不足百元。
1981年改革开放后农村土地承包到户,金井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前名为红旗大队后改为金井村。现全村共1646户总人口5586人,全村人均年收入5200元,摘掉了贫穷帽子,解决了温饱走进了小康生活。全村有10个村民小组,13个自然村寨,与州市各大企、事业单位交叉座落,现有村办企业:天一农贸市场、南山停车场、村综合大楼、花鸟市场、集资房门面、金井小学校址等,管辖范围2.5平方公里。
近年来,由于凯里市的开发建设,金井村的耕地及山林地已作为城市建设用地基本被征用完毕,现仅有约200亩的山坡地和几千亩山林地。因失去了耕地,大部分农民都转向从事其它行业。村委会为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稳定民心,千方百计地谋求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同时将土地补偿提留款为群众交纳养老保险、合作医疗、生活补助、军属慰问、计生奖励以及联防队、组长、护林员,村两委工作人员等开支。村务开支每年达170万元。设立村级八大组织有: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村治保委员会、村民兵连、团支部、村妇代会、村调解委员会、村经济发展委员会。固定资产2千万元,现有存款1700万元。金井村两委今后的目标是,在今后三年内村集体年纯收入要达到200万元,努力拓展发展思路,为广大村民谋利益。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2601002 | 556000 | -- | 查看 金井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苹果山社区 |
苹果山社区于2004年由原大十字街道第六、七、八居委会组合而成。苹果山位于凯里市城区繁华地带的东南面,东邻文化南路,北抵北京东路,西南的韶山南路、宁波路为界。总面积1.5平方公里,人口11447人,其中常住人口8512人,流动人口2935人,总户数4091户,其中常住户2782户,流动户1309户,辖区有党、政、军、企事业单位27个,有15个居民小组,6个人小区。辖区有29个院落,214栋楼,523个门面。 社区党总支部支委7人,下设5个支部:社区区机关支部、新世纪公司支部(非公有制企业)、长城新村支部、百货公司院落支部、市市一印厂支部。党员128人。社区工作人员91人,由5名干部,85名协管员组成,其中男18人,女72人。负责所辖区内的平安建设、精神文明、城市管理等20余项工作内容。 社区管理以社区党总支为核心,以辖区离退休党员为桥梁,与辖区单位和辖区居民的积极配合和共同参与,在街道党委的领导下开展各项工作。并以自己独特的工作宗旨、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开创社区服务工作新局面。 |
市府社区 |
市府社区是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大十字街道下辖的社区区划代码为522601002,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522601。邮政编码为556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855 ,车牌号码为贵H。与金井村、苹果山社区、永乐社区、金泉社区、凯棉社区相邻。 |
永乐社区 |
大十字街道永乐社区成立于2003年7月,地处凯里市中心西南面,东抵韶山南路,南抵宁波路,西抵永乐路贵医附二院围墙,北抵北京西路大十字中心花园,辖区面积约1.5平方公里。辖区驻有机关、部队、企事业单位32个、其中省级文明单位3个、州级文明单位7个、市级文明单位12个。永乐社区现有6253户,总人口15095人,其中流动人口1341户,2760人。永乐社区党总支下设2个社区党支部,共有党员81名。 社区成立8年来,在凯里市委、市政府及大十字街道党委、办事处的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社区工作的基本立足点,本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宗旨,不断强化社区治安、环境建设,努力实现公益事业和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团结带领全社区工作人员,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在城市管理、综治维稳、社会保障、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取得更加突出的成效。永乐社区在2005-2008年度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2008年12月被贵州省评为“妇女之家”、2010年又被评为“全国妇女平安之家”等,多次获得上级部门表彰。 社区党务政务服务“窗口”部门有:办公室、党建室、计生室、城管办、远程教育工作室、综治办、劳动保障事务室、社会事务室等8个办公室,办理事项有:党员组织关系接转与服务、城市低保审查、城镇医疗保险审核、计划生育生殖保健服务、二孩生育证审核、婚育证办理、安全生产检查、司法调解等内容。 |
金泉社区 |
凯里市大十字街道金泉社区位于凯里市城区东南面,东抵开怀街道,南抵金泉湖、金井河,西抵宁波路、金井路,北抵洗马河街道,辖区面积2.1平方公里,有行政企事业单位14个,大街3条,小巷3条,院落24个,常住人口4387户,15332人,流动人口912户,2648人,社区有工作人员122人,其中男22人,女100人。国家正式干部5人,劳动保障协管员91人,下设7个小区,专职城管人员8人,社区党支部有党员27人,其中在职党员4人,居民党员23人。 |
凯棉社区 |
凯棉社区位于凯里市迎宾大道路旁即环城南路39号,亦是凯里市6路交通车起点与终点站。该社区原属市府社区第6小区。为适应凯里市社区建设与发展,2005年10月20日成立凯棉临时过渡社区筹备办公室,将改制后来凯里棉纺织厂整合为社区,并于2005年12月31日正式挂牌成立。 凯棉社区区域约为1.5平方公里。辖凯里市人武部、武警消防支队、凯里十中、市城南医院、市第三幼儿园、凯运司车辆维修公司、里仁煤矿职工宿舍、锦天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和盛房地产开发公东风汽贸中心、凯源汽贸中心、御泉居、丰球豪庭、丰球黔城商住楼、牛皮坡居民小区。凯棉社区下设4个管理小区和社区综合办公室、人口与计生办公室、劳动保障与社会事务办公室、微机室内、维稳与综治办公室、安全生产与社会消防办公室。社区警务室由凯里市广场路派出所直接管理。社区还成立了人口与计划生育协会、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学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和残疾人协会。 凯棉社区现有总户数1740户,人口5197人,其中常住户1044户,3118人,流动人口696户,2079人。离休人员2名,退休人员460人,过渡安置人员14人,抚恤人员23人,已解除劳动关系人员2256人。企业-干部24名、复退战士109名、退役在职人员2名、享受参战补助的有28名。 |
金井村 |
金井村是凯里市的一个城中村,苗汉混居,主要以苗族为主。改革开放前金井村有900余户,3200人口,土地3000余亩,山林地1.2万余亩,居住以木房,茅草土坯房为主,以交蔬菜任务、生猪任务换取粮食,人均收入不足百元。 1981年改革开放后农村土地承包到户,金井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前名为红旗大队后改为金井村。现全村共1646户总人口5586人,全村人均年收入5200元,摘掉了贫穷帽子,解决了温饱走进了小康生活。全村有10个村民小组,13个自然村寨,与州市各大企、事业单位交叉座落,现有村办企业:天一农贸市场、南山停车场、村综合大楼、花鸟市场、集资房门面、金井小学校址等,管辖范围2.5平方公里。 近年来,由于凯里市的开发建设,金井村的耕地及山林地已作为城市建设用地基本被征用完毕,现仅有约200亩的山坡地和几千亩山林地。因失去了耕地,大部分农民都转向从事其它行业。村委会为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稳定民心,千方百计地谋求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同时将土地补偿提留款为群众交纳养老保险、合作医疗、生活补助、军属慰问、计生奖励以及联防队、组长、护林员,村两委工作人员等开支。村务开支每年达170万元。设立村级八大组织有: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村治保委员会、村民兵连、团支部、村妇代会、村调解委员会、村经济发展委员会。固定资产2千万元,现有存款1700万元。金井村两委今后的目标是,在今后三年内村集体年纯收入要达到200万元,努力拓展发展思路,为广大村民谋利益。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