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村位于湾水镇西面,东接依友村,西接大风洞乡,南接龙场镇,北接黄平县,离镇区约7.5公里,全村约8平方公里,辖5个村民小组,主要有苗等民族。全村有516户2053人,党员32人,其中男党员28人,女党员4人。耕地面积946亩,其中田824亩,土140亩;荒山荒坡500亩。201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500元,人均吃粮225公斤。2010年村级固定资产8万元,生产总值20万元,1999年通公路,2000年通电。党员活动室建于2010年,面积180平方米,总投资8万元,室内设施主要有办公桌椅、远程教育接收设备等。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2601104 | 556000 | -- | 查看 江口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翁当村 |
翁当村位于湾水镇东面,东接旁海,西接曲江,南接鱼良,北接黄平,离镇区约4公里,全村约10.85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主要有苗等民族。全村有453户2150人,党员32人,其中男党员28人,女党员4人。耕地面积1280亩,其中田660亩,土220亩;荒山荒坡400亩。201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700元,人均吃粮150公斤。2010年村级固定资产15万元,生产总值60万元,2002年通公路,2002年通电。党员活动室建于2005年,面积160平方米,总投资4万元,室内设施主要有办公桌椅、远程教育接收设备等。属于省级3类贫困村。 |
江口村 |
江口村位于湾水镇西面,东接依友村,西接大风洞乡,南接龙场镇,北接黄平县,离镇区约7.5公里,全村约8平方公里,辖5个村民小组,主要有苗等民族。全村有516户2053人,党员32人,其中男党员28人,女党员4人。耕地面积946亩,其中田824亩,土140亩;荒山荒坡500亩。201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500元,人均吃粮225公斤。2010年村级固定资产8万元,生产总值20万元,1999年通公路,2000年通电。党员活动室建于2010年,面积180平方米,总投资8万元,室内设施主要有办公桌椅、远程教育接收设备等。 |
王司公村 |
王司公村位于湾水镇政府驻地西南4.5公里,东邻湾水、里仁、甘田村,西接江口村,南与龙场镇交界,北靠依友村。全村约4.6平方公里,辖4个村民小组,主要有苗族居住。全村有314户1412人;有党员26人,其中女党员4人。有耕地面积992亩,田750亩,农业以粮食种植为主。2010年村集体承包经济积累5000元,固定资产3.5万元,现金积累800元,2010年生产总值18.3万元,1972年通公路。党员活动室建于2003年,面积108.3平方米,总投资3.8万元,室内设施主要有办公桌椅、电视机机等。全村有贫困户108户461人,极贫困户31户124人,双女结扎户或独生子女4户11人,属于二类贫困村。 王司公村因旧时有王姓土司而得名。有王司公大寨、老虎坡、龙井、小洋排四个自然寨,村两委活动室位于大寨,每个自然寨都已通车、通电、通自来水、通电话(手机和无线座机)。村内有一所小学,江禾武警支队驻扎在王司公村。王司公村有丰富的煤炭和红棉石资源,青壮劳力下煤矿井打工人较多。 |
依友村 |
依友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距镇中心1.5公里的山腰,全村约8平方公里。东与湾水村相邻、南与王司公村相连、西与江口村和岩寨村接壤、北靠洪溪村。依友村辖有新寨(大寨)、小吉洞、西竹寺、二屯岩四个自然寨,村两委活动室位于依友大寨,主要以苗族聚居。全村共238户1081人,其中男608人,女373人,劳动办350人;党员22人,其中男党员20人,女党员2人。有耕地面积721.5亩,其中田650亩,土71.5亩;荒山荒坡25亩,农作物以粮食生产为主。2010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3256元,人均吃粮155公斤,固定资产31万元,生产总值为34.8万元。依友村大寨、二屯岩已通车,四个自然寨都已通电、通电话(手机和程控电话)、通有线电视。 依友气候凉爽,山水秀丽。依友村名用苗语意译为“石头堆”,有丰富的红石资源,红石工艺具有一方特色,有不少农户擅长石碑雕刻,出产的红石擂钵、石碑畅销市内外。村寨有两口水井,水质甘冽,群众生活用水主要靠这两口水井供应。有贫困户32户128人,极贫户10户34人,双女结扎户和独生子女户3户9人。属于省级二类贫困村,近年来在村两委的带领下,村容寨貌有了很大改善,2008年被凯里市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 |
甘田村 |
甘田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5.7公里,东接桐木村,西邻王司公村,南靠格种村,北连里仁村,由平茶至湾水公路穿寨而过。全村有3.1平方公里,辖有大塘寨和甘田寨共2个自然寨,村委活动室位于甘田大寨。主要是苗族,革家族聚居,全村共256户1033人。有耕地416亩,其中田336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油菜、香葱、马铃薯、红薯。境内有丰富的煤矿和铁矿、镭矿、红棉石、白矿等资源。甘田村共有5户苗族银饰产品加工,主要产品有:苗族少女头上独特的银花、银角、银冠、银梳、银片、耳朵上的银耳柱、银戒环、颈上的银项圈、银项链、手上的银钏、银戒指、吊银铃;产品畅销市内外,也是当地苗族青年结婚的必备品。 |
桐木村 |
桐木村位于湾水镇南面,东接旁海镇,西接格种,南接米薅村,北接鱼良村,离镇区约7公里,全村约4.5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小组,主要有苗等民族。全村有312户1305人,党员27人,其中男党员24人,女党员3人。耕地面积671亩,其中田384亩,土287亩;荒山荒坡1500亩。201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800元,人均吃粮150公斤。2010年村级固定资产5.5万元,生产总值26万元,1998年通公路,1999年通电。党员活动室建于2003年,面积60平方米,总投资5万元,室内设施主要有办公桌椅、远程教育接收设备等。 |
格种村 |
格种村距镇政府驻地9公里,东邻桐木村,西界龙场镇,南接米薅村,北连甘田村。格种村有格种、小寨、火星三个自然寨,村活动室位于小寨。苗族聚居,共388户1822人。格种村原是省级一类贫困村,2004年格种村实施了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格种村现已通车、通电、通自来水、通电话。格种村有耕地面积1183.4亩,其中田790亩,农业主要以种植粮食为主,盛产香葱,群众善于编织马尾斗笠。格种村有完全小学一所。格种村有煤矿和重晶石资源。每年农历三月中旬午日格种村都要举行芦笙会,与会群众达上万人(格种芦笙会和湾水芦笙会是湾水最大的两个民俗节日活动)。 |
岩庄村 |
岩庄村位于湾水镇政府驻地西北3.5公里,有1个自然寨,苗族聚居,165户,700人。东邻曲江村,西接岩寨村,南抵洪溪村,北与黄平县交界。地处高坡凹处,因四周岩石裸露,故名。岩庄村苗语意为坡陡路滑,因有陡而滑的路得名,交通十分不便。岩庄村现有村级公路通往黄平县,但是一到下雨天就泥泞不堪,汽车无法正常通行。岩庄村现已通电、通电话(手机、无线座机)、通自来水(采取分散式供水)。村内有不完全小学一所,2007年新建了村两委活动室。岩庄村有耕地425亩,其中田280亩,岩庄村农业以粮食生产为主,岩庄出产的大米和岩庄米酒是湾水镇的特色产品。境内有煤和岩灰(天然复合肥)矿藏。 |
长坡村 |
长坡村位于凯里市城郊,距镇政府驻地13公里。东抵清水江,西、北界龙场镇,南接笔书村。苗族聚居,共256户,1370人。耕地面积765.2亩,其中田430亩,土335.2亩;201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700元,人均吃粮150公斤。固定资产3万元,2010年生产总值150万元,长坡村为省级一类贫困村,2005年、2006年长坡村实施了整村推进综合扶贫开发项目,新修了水利,扩大了香葱种植规模,农业主要收入来自香葱种植。 |
洪溪村 |
洪溪村位于湾水镇北面,东接曲江村,西接岩寨,南接依友村,北接岩庄村,离镇区约1.5公里,全村约3.2平方公里,辖11个村民小组,主要有苗等民族。全村有403户1867人,党员25人,其中男党员23人,女党员2人。耕地面积916亩,其中田700亩,土216亩;荒山荒坡500亩。201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500元,人均吃粮150公斤。2010年村级固定资产8.5万元,生产总值20万元,1999年通公路,2000年通电。党员活动室建于2010年,面积150平方米,总投资11.25万元,室内设施主要有办公桌椅、远程教育接收设备等。 |
湾水村 |
湾水村位于湾水镇西面,东接曲江村,西接王司公村,南接里仁村,北接洪溪村,离镇区约0.5公里,全村约4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小组,主要有苗等民族。全村有456户2266人,党员51人,其中男党员42人,女党员9人。耕地面积678亩,其中田558亩,土120亩;荒山荒坡870亩。201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100元,人均吃粮225公斤。2010年村级固定资产4万元,生产总值10万元,1976年通公路,1982年通电。党员活动室建于2010年,面积188平方米,总投资7.5万元,室内设施主要有办公桌椅、远程教育接收设备等。 |
曲江村 |
曲江村位于湾水镇东面,距镇所在地约1公里,全村总面积4.8平方公里。东与翁凼村接壤,南与里仁村相连,西与湾水村、洪溪村相邻,北与黄平县交界。主要以苗族聚居,有曲江、杨柳、小田、近江4个自然寨,村两委活动室位于大寨。 全村共345户1412人;有劳动办457人;有党员26人,其中男党员20人,女党员6人;有耕地面积591.5亩,其中田447.5亩,土144亩,全村农业以粮食种植为主。2010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2900元,人均吃饭粮85公斤。有固定资产40万元,生产总值51万元。1994年通公路,1982年通电。 目前,全村各自然寨已通车、通电、通自来水、通电话(手机、程控电话)、通有线电视。党员活动室建于2010年,面积150平方米,总投资11.25万元,有农家书屋、远程教育教育接收设备、文化共享设备等。曲江村山水秀丽,气候宜人,有香桔、湾水米酒,历史悠久,味醇纯甜等。 |
岩寨村 |
岩寨村位于湾水镇西北面,东接洪溪村,西接江口村,南接江口村,北接岩庄村,离镇区约3公里,全村约10.5平方公里,辖21个村民小组,主要有苗等民族。全村有515户2476人,党员48人,其中男党员38人,女党员9人。耕地面积1800亩,其中田980亩,土820亩;荒山荒坡460亩。201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046元,人均吃粮150公斤。2010年村级固定资产3万元,生产总值15万元,1999年通公路,1986年通电。党员活动室建于2010年,面积128平方米,总投资10万元,室内设施主要有办公桌椅、远程教育接收设备等。 |
里仁村 |
里仁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5.5公里,东接翁凼村,西邻王司公村,南靠甘田村,北连曲江村和湾水村。里仁村有荒寨、老衙门、大山、半山、小翁凼5个自然寨,村活动室位于大寨。苗族聚居,共429户1837人。里仁村有耕地1095亩,其中田690亩,农业以粮食种植为主。里仁村现有铁制品加工户20多户,加工的镰刀、畅销市内外。里仁村小翁凼的群众农闲时有编织马尾斗笠的传统,马尾斗笠质优美观,深受凯里、黄平、施秉、台江等苗族姑娘所喜爱,也是当地苗族青年结婚的必备品。境内有丰富的煤炭和红棉石资源。里仁村有完全小学一所。 |
米薅村 |
米薅村原为老米薅乡政府驻地,距镇政府驻地12公里。北接格种村、桐木村,东西分别与旁海镇、龙场镇交界,南连长坡村。有米薅、小米薅2个自然寨,村活动室位于米薅。苗族聚居,全村共197户,893人。 米薅村现已通车、通电、通自来水、通电话。村内有完全小学一所,建有米薅卫生院。米薅村有丰富的煤和重晶石资源,现有耕地面积584.2亩,田370亩。农业以粮食生产为主,盛产香葱。 |
鱼良村 |
鱼良村位于政府驻地东南4.5公里,东与旁海镇交界,南与桐木村相邻,西与里仁村接壤,北连曲江村。有里稿、上鱼良、下鱼良、桐兴、小桐木、甘友依六个自然寨,其中桐兴自然寨位于重安江东岸,村两委活动室位于上鱼良。苗族聚居,341户1448人。湘黔铁路纵贯全境,重安江村把鱼良村一分为二,鱼良村有渡口2处,有木船运输户3户。鱼良村已通电、通电话(手机和无线座机),除桐兴自然寨外都已通车和通自来水。鱼良村为省级二类贫困村,鱼良村有耕地652亩,田520亩,鱼良村农业以粮食种植为主,近年来鱼良村发展芹菜和香葱种植,效果喜人。 |
笔书村 |
笔书村位于湾水镇南面,东接长坡村,西接龙场镇,南接平茶村,北接格种村,离镇区约14公里,全村约6.23平方公里,辖3个村民小组,主要有苗等民族。全村有377户1880人,党员19人,其中男党员17人,女党员2人。耕地面积700亩,其中田460亩,土300亩;荒山荒坡1700亩。201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680元,人均吃粮150公斤。2010年村级固定资产7.5万元,生产总值31万元,1999年通公路,1997年通电。党员活动室建于2003年,面积150平方米,总投资10万元,室内设施主要有办公桌椅、远程教育接收设备等。属于省级2类贫困村。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