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强社区隶属于昭阳区太平办事处,地处太平街道办事处西南边,距太平办事处所在地0.5公里,到太平办事处道路为水泥路,交通方便,距昭阳区4公里。东邻太平办事处,南邻凤凰街道办事处,西邻龙泉街道办事处,北邻龙泉街道办事处 。辖2个自然村18个居民小组。现有农户2496户,有乡村人口8732人,其中农业人口8732人,劳动力5649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128人。
全社区国土面积5.14平方公里,海拔1950米,年平均气温11.2℃,年降水量760毫米,适合种植玉米、洋芋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1781亩,人均耕地0.20亩。2010年社区经济总收入424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24元。农民收入主要以劳务为主。-
自然资源 -
全社区有耕地总面积1781亩(其中:地1781亩),人均耕地0.20亩,主要种植玉米、洋芋、蔬菜等作物。
常德市武陵区三岔路街道富强社区居委会组建于1989年,该居委会位于常德市洞庭大道以南,人民西路以北,皂果路以西,龙港路以东,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283人,流动人口2318人。社区共有居民小组18个,辖区内有常德师范学校、三岔路办事处、三岔路派处所等单位。社区现有工作人员10人,退休人员2人,社区设党总支,党总支下设11个党支部,社区共有党员259名。
基础设施 -
截止2010年底,该社区已实现五通,有路灯。全社区有2496户通自来水。有2496户通电,有2362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2403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100%、 94.63%和96.27%);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163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876户(分别占总数的86.66%和75.16%)。
该社区到太平办事道路为水泥路;进社区道路为水泥路面;社区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2公里,无集贸市场。全社区共拥有汽车61辆,有农用运输车35辆、拖拉机 6辆,摩托车196 辆。
到2010年底,全社区装有太阳能农户26户;。全社区有2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2个自然村已通电;有2个自然村已通路;有2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2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2个自然村已通路灯。该社区农户住房以砖混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2157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285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54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 -
该社区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246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641万元,占总收入的15.09%;畜牧业收入288万元,占总收入的6.78%(其中,2010年内出栏肉猪1578头)第二、三产业收入1443万元,占总收入的33.98%;工资性收入271万元,占总收入6.38%。农民人均纯收入2024 元,农民收入以 二、三产业、劳务等为主。全社区外出务工收入271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 1190人(占劳动力的26.69%),在省内务工1010人,到省外务工180人。
特色产业 -
该社区的主要产业为第二、三产业。拥有企业 1个,其中县级龙头企业1个。
人口卫生 -
该社区现有农户 2496户,共乡村人口 8732人,其中男性 4256人,女性4476 人。其中农业人口8732人,劳动力5649 人。该社区以汉族、回族为主(是汉族、回族混居地),其中汉族7834人,回族832人,其他民族66人。
到2010年底,参加农村合作医疗8000人,参合率 95.01%;享受低保369人。居民的医疗主要依靠社区卫生所和太平办事处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125平方米,有乡村医生3 人,该社区距离办事处卫生院1.1 公里。人畜混居的农户39户,占农户总数的1.56 %。
文化教育 -
该社区建有小学1所,校舍面积4500平方米,有教师87人,村距离太平中学6公里。目前整个社区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676人,其中小学生387人,中学生289人。 全社区建有业余文娱宣传队1 个,极大的丰富了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基层组织 -
该社区建有党支部6个,共有党员94人,少数民族党员39人,其中男党员69人、女党员25 人。居委会由支书、主任、副主任等组成,下设18个居民小组。 该社区建有团总支 1个,团支部 2个,共有团员 135人。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30602003 | 657000 | -- | 查看 富强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水平社区 |
该社区隶属昭通市昭阳区太平街道办事处,地处太平办事处东北边,距太平办事处六公里,到办事处道路为土路,距区10公里。东邻小龙洞乡,南邻太平社区,桃源社区,北邻平安社区。辖十一个居民小组。现有农户1349户,有乡村人口4974人,其中农业人口4928人,劳动力3042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129人。 社区概述 - 全社区国土面积6.88平方公里,海拔1960米,年平均气温11.2℃,年降水量760毫米,适合种植烤烟、玉米、洋芋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4609.61亩,人均耕地0.94亩。2007年全社区经济总收入1134.1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90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为主。- 自然资源 - 全社区有耕地总面积4609.61亩(其中:田165亩,旱地4444.61亩),人均耕地0.94亩,主要种植烤烟、玉米、洋芋等作物;拥有经济林果地92.6亩,人均经济林果0.019亩,主要种植苹果、葡萄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50亩,其中养殖面积50亩。 基础设施 - 截止2007年底,该社区已实现通电、通路、通电视,无路灯。有1349户饮用井水。有1349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600户,占农户总数44.48%;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45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25户(分别占总数的33.36%和16.68%)。 该社区到办事处道路为土路;进社区道路路面为土路;社区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4公里。全社区共拥有汽车10辆,拖拉机12辆,摩托车80辆。全社区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4931亩,有效灌溉率为10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4931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亩。 到2006年底,全社区建有沼气池农户15户;建有小水窖63口;有2个自然村已通电;有2个自然村已通路;有2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2个自然村已通电话。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10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50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161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 - 该社区200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134.17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630.75万元,占总收入的55.61%;畜牧业收入262.5万元,占总收入的23.14%(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235头,肉牛78头);第二、三产业收入78.5万元,占总收入的6.92%;工资性收入135.15万元,占总收入的11.92%。农民人均纯收入199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外出务工等为主。全社区外出务工收入135.15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20人(占劳动力的7.23%),在省内务工170人,到省外务工50人。 特色产业 - 该社区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产品销往区内。2007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586.5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51.71%。 人口卫生 - 该社区现有农户1349户,共乡村人口4974人,其中男性2542人,女性22432人。其中农业人口4928人,劳动力3042人。该社区以汉族、回族为主(是汉族、回族、彝族混居地),其中汉族4567人,回族220人,其他民族187人。到2007年底,参加农村合作医疗4607人,参合率92.62%;享受低保272人。居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办事处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12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2人,该社区距离办事处卫生院7公里。人畜混居的农户300户,占农户总数的22.23%。 基层组织 - 该社区建有党支部1个,下设10个党小组,共有党员90人,少数民族党员5人,其中男党员75人、女党员15人。该村党支部年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年被评为先进集体等等。居委会由支书、主任、副主任等组成,下设11个村民小组。 |
富强社区 |
富强社区隶属于昭阳区太平办事处,地处太平街道办事处西南边,距太平办事处所在地0.5公里,到太平办事处道路为水泥路,交通方便,距昭阳区4公里。东邻太平办事处,南邻凤凰街道办事处,西邻龙泉街道办事处,北邻龙泉街道办事处 。辖2个自然村18个居民小组。现有农户2496户,有乡村人口8732人,其中农业人口8732人,劳动力5649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128人。 全社区国土面积5.14平方公里,海拔1950米,年平均气温11.2℃,年降水量760毫米,适合种植玉米、洋芋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1781亩,人均耕地0.20亩。2010年社区经济总收入424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24元。农民收入主要以劳务为主。- 自然资源 - 全社区有耕地总面积1781亩(其中:地1781亩),人均耕地0.20亩,主要种植玉米、洋芋、蔬菜等作物。 常德市武陵区三岔路街道富强社区居委会组建于1989年,该居委会位于常德市洞庭大道以南,人民西路以北,皂果路以西,龙港路以东,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283人,流动人口2318人。社区共有居民小组18个,辖区内有常德师范学校、三岔路办事处、三岔路派处所等单位。社区现有工作人员10人,退休人员2人,社区设党总支,党总支下设11个党支部,社区共有党员259名。 基础设施 - 截止2010年底,该社区已实现五通,有路灯。全社区有2496户通自来水。有2496户通电,有2362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2403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100%、 94.63%和96.27%);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163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876户(分别占总数的86.66%和75.16%)。 该社区到太平办事道路为水泥路;进社区道路为水泥路面;社区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2公里,无集贸市场。全社区共拥有汽车61辆,有农用运输车35辆、拖拉机 6辆,摩托车196 辆。 到2010年底,全社区装有太阳能农户26户;。全社区有2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2个自然村已通电;有2个自然村已通路;有2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2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2个自然村已通路灯。该社区农户住房以砖混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2157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285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54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 - 该社区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246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641万元,占总收入的15.09%;畜牧业收入288万元,占总收入的6.78%(其中,2010年内出栏肉猪1578头)第二、三产业收入1443万元,占总收入的33.98%;工资性收入271万元,占总收入6.38%。农民人均纯收入2024 元,农民收入以 二、三产业、劳务等为主。全社区外出务工收入271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 1190人(占劳动力的26.69%),在省内务工1010人,到省外务工180人。 特色产业 - 该社区的主要产业为第二、三产业。拥有企业 1个,其中县级龙头企业1个。 人口卫生 - 该社区现有农户 2496户,共乡村人口 8732人,其中男性 4256人,女性4476 人。其中农业人口8732人,劳动力5649 人。该社区以汉族、回族为主(是汉族、回族混居地),其中汉族7834人,回族832人,其他民族66人。 到2010年底,参加农村合作医疗8000人,参合率 95.01%;享受低保369人。居民的医疗主要依靠社区卫生所和太平办事处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125平方米,有乡村医生3 人,该社区距离办事处卫生院1.1 公里。人畜混居的农户39户,占农户总数的1.56 %。 文化教育 - 该社区建有小学1所,校舍面积4500平方米,有教师87人,村距离太平中学6公里。目前整个社区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676人,其中小学生387人,中学生289人。 全社区建有业余文娱宣传队1 个,极大的丰富了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基层组织 - 该社区建有党支部6个,共有党员94人,少数民族党员39人,其中男党员69人、女党员25 人。居委会由支书、主任、副主任等组成,下设18个居民小组。 该社区建有团总支 1个,团支部 2个,共有团员 135人。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