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界村位于镇驻地东4公里,驻洞头组,以华界村内华界自然村寨名命名。辖境东邻平茶村,西邻虎庄村,南邻郭家坪村,北邻平寨村、龙场村,1992年1月属虎庄乡,1992年2月撒虎庄随乡并入龙场镇,苗、革、汉聚居,共6个村民小组7个自然寨,451户共有1742人口,有少数民族1608人,占92%,其中苗族945人,占54%;革家663人,占38%,耕地面积1740亩,粮食总产量674吨,其中水稻产是486.1吨,玉米产量111.6吨。其中田1099.5亩,有3条小溪在村境内汇流成平茶河上游。河边有牛洞,风神洞两个天然溶洞,洞内宽敞平坦,多种乳石。村办小学1所,教师6人,在校生138人,有村卫生室,打米机80台,玉米粉碎机63台,抽水机24台,有电冰箱11个,电视机247台,电话121部,手机154部,汽车7辆,面的2辆,摩托车22辆,销售点6个,1985年、2000年政府助款修建乡村公路及混凝土桥2座,户户有自来水饮水。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2601107 | 556000 | -- | 查看 华界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平路河村 |
平路河村位于龙场镇政府驻地西南7公里,万潮河与虎庄河汇合处,东邻狗场、平寨村,西北界炉山镇洛棉村,南靠万潮镇和瓦窑村。苗、汉、革、西聚居,2007年辖4村民小组,5个自然寨,140户,共有620人口,有少数民族245人,占40%,其中苗族202人,占33%;革家30人,占5%、西家10人,1.7%,木老族3人。耕地面积585亩,其中田340.5亩,粮食总产量268.8吨,水稻产量141.8吨,玉米产量74.4吨。辖境内煤、铁、矿产丰富,建有果园场,设龙场煤矿、小学1所,教师2人,在校生17人,有村卫生室,村委会办公室,河流穿寨经过,盛产水果,有汽车12辆,打米机50台,玉米粉碎机50台,电视机127台,电冰箱24台,冰柜5个,抽水机27台,面的1辆,电话机60部,手机124部,销售点4个,摩托车48辆. |
雷公村 |
雷公村位于龙场镇政府驻地东5公里,辖境东南界湾水镇米蒿,长坡村,西邻华山村,北邻黄腊村,驻雷公得名。苗族聚居,2007年辖5村民小组,3个自然寨,219户,共有800人口,有少数民族800人,占100%,其中苗族800人,占100%。,耕地面积555亩,其中田381.5亩,小学1所,教师3人,在校生93人,有汽车2辆,摩托车36辆,电话机57部,手机138部,电冰箱15台,冰柜12个,销售点5个,打米机50台,玉米粉碎机50台,抽水水30台,有小型人饮提灌站一处,有百年不见底的雷公天然山塘、主要生产烤烟,每年种植面积达100余亩,有龙场通雷公的主要乡村公路。 |
黄腊村 |
黄腊村位于龙场镇驻地东北4公里,辖境东界湾水镇格种村,西邻龙场村,南接雷公村、华山村,北靠乐榜村。村委会驻地黄腊得名,苗、汉聚居,2007年辖5村民小组,4个自然寨,200户,共有808人口,有少数民族692人,占86%,其中苗族692人,占100%。,耕地面积660亩,其中田520.5亩,粮食总产量达332吨,其中水稻产量229.5吨,玉米产量41.85吨。村教学点1所,2006年3月并入乐榜小学,通乡村公路,有销售点3个,抽水机15台,汽车6辆,摩托车21辆,面的2辆,电话33部,手机74部,打米机72台,玉米粉碎机44台,电冰箱25个,电视机155台。 |
乐榜村 |
乐榜村位于龙场镇驻地东北6公里,辖境东界湾水镇格种村,西邻沙子冲村,南邻黄腊村,北邻湾水镇里仁村、江禾村,村委驻地乐榜得名,苗、汉、聚居,2007年辖5村民小组,2个自然寨,414户,共有1664人口,有少数民族1644人,占98.7%,其中苗族1644人,占98.7%。耕地面积1455亩,其中田100.5亩,粮食总产量达706.8吨,水稻产量344.3吨,玉米产量186.93吨,境内煤铁矿、铝土矿丰富,有小煤窑3处,公办小学1所,教师15人,在校生421人,有三等级公路穿村通往湾水镇,有汽车13辆,面的8辆,抽水机44台,打米机108台,玉米粉碎机108台,电视机327个,电冰箱15个,冰柜10个,电话机98部,手机212部,销售点12个,村中有百年古树,风景树,有自来水供村民饮用。 |
渔洞村 |
渔洞村位于龙场镇政府驻地西北3.5公里,辖境地处平路河、白水河汇合内河两岸,东邻龙场村、乐榜村、沙子冲村,西界为大风洞乡,南邻平路河村、狗场村,北邻老山村,革家、汉、苗聚居,共8个村民小组,8个自然寨,349户,共有1371人口,有少数民族1366人,占99.6%,其中苗族1人占,革家1365人,占99.5%。耕地面积1665亩,其中田700.5亩,粮食总产量754吨,其中水稻产量270吨,玉米产量269.7吨,村内煤、铁、铝土矿产等资源丰富,有省办鱼洞煤矿、武警部队、个体小煤窑,铝凡土矿产、纸香厂、村卫生室1个,小学1所,教师10人,在校学生333人. |
龙场村 |
龙场村位于凯里市城西北16公里,辖境东邻华山村,西邻狗场村,南接平寨村、华界村,北邻鱼洞村、沙子冲村、乐榜村。驻龙场,因驻地得名。革家、汉、苗、仫佬等聚居,共13个村民小组,12个自然寨,549户2,2415人,其中苗族465人占20%;革家1509人,占65%;西家1人。耕地面积1650亩,其中田895.5亩,粮食总产量达793.8吨,其中水稻总产量达344.3吨,玉米产量241.8吨。有凯里至重安江,凯里至湾水二等级公路通过,为市北部施游交通枢纽。镇人民政府、龙场派出所、邮电所、龙场中学、教师44人,在校生782人,龙场小学,教师23人,在校生641人,卫生院、龙场信用社、龙场煤矿变电站、龙场农网变电站、供电所等设在村境内。矿产资源有煤、铁。汽车32辆,面的19辆,摩托车89辆,抽水机56台,打米机67台,打米机67台,玉米粉碎机47台,电话211部,手机483部,电视488台,电冰箱117台,冰柜63个,销售点119个,饮食服务业63个,从业人员368人。 |
华山村 |
华山村位于龙场镇镇政府驻地东2公里,辖境东邻雷公村,西邻龙场村,南界湾水镇长坡村,北接黄腊村,驻华山得名,华山教学点2004年7月并入龙场小学,苗族居,2007年辖8村民小组,7个自然寨,240户,共有928人口,有少数民族927人,占99.9%,其中苗族927人,占99.9%。耕地面积591亩,其中田460.5亩,粮食总产量达299.9吨,其中水稻产量达196.2吨,玉米产量达37.2吨。有汽车10辆,面的2辆,摩托车33辆,打米机112台,玉米粉碎机14台,抽水机3台,电话机36部,手机134部,电视机149台,电冰箱9个,冰柜2个,销售点1个,通乡村公路。 |
平寨村 |
平寨村位于龙场镇政府驻地3.5公里,东、南界虎庄村、华界村,西邻瓦窑村、平路河村,北邻狗场村、龙场村,革、苗、西、汉聚居,8个村民小组,7个自然寨,共410户,共有1553人口,有少数民族1503人,占97%,其中苗族266人,占17%;革家977人,占63%,西家59户,260人,占16.7%.耕地面积1230亩,其中田760.5亩,粮食总产量达587.1吨,其中水稻产量330.8吨,玉米产量139.5吨。有小学1所,教师7人,在校生141人,境内有煤、铁、铝土矿,盛产桃子、蔬菜,有水牛石、牛角石、姊妹石、背崽石、老虎石等天然风景,有革家、西家民族风情,盛产烤烟、水果及蔬菜,汽车15辆,中巴车1辆,面的6辆,摩托车66辆,抽水机55台,打米机111台,玉米粉碎机111台,电冰箱96台,电视机351台,冰柜11个,电话机128部,手机292部,销售点9个。 |
沙子冲村 |
沙子冲村位于龙场镇政府驻地东北8公里,辖5个村民组,5个自然寨,东、北界邻湾水镇,南邻乐榜村、龙场村、西邻老山村。驻地沙子冲得名,苗、革、汉聚居,265户,共有1115人口,有少数民族1115人,100%,其中苗族695人,占62.3%;革家420人,占37.7%。耕地面积894亩,其中450亩,粮食总产量达466.1吨,其中水稻产量175.5吨,玉米产量149.3吨。有煤、铁矿、陶瓷土、铝土矿产,盛产李、桃、梨、杨梅、蚕茧。小学1所,教师5人,在校生218人,村内建有陶瓷厂,始建清代中期,历史悠久,现有家作坊,从业人员,30人,生产各种土陶器,产品销往市内外,寨脚有长流水井,通乡村公路,设有村卫生室,有煤窑4处。沙子村位于凯里市龙场镇的北部,2007年辖5村民小组,265户,共有1115人口,有少数民族1115人,100%,其中苗族695人,占62.3%;革家420人,占37.7%。 |
虎庄村 |
虎庄村位于龙场镇西南8公里,香炉山东北麓,凯炉、凯重公路交叉处,东邻华界,西邻瓦窑,南邻箐口,北邻瓦窑长堰坝。1992年1月原属虎庄乡,1992年2月撤乡,随乡并入龙场镇,昔日为深水密林,为虎豹出没之地故名。意为老虎冲,因冲得名,苗、汉、仫佬聚居,2007年辖13个村民小组,12个自然寨,575户,共有2081人口,有少数民族1269人,占61%,其中苗族1023人占49%;西家1人,56户,246人,占12%。耕地面积1380亩,其中田1158亩,粮食总产量达595.7吨,水稻产量499.6吨,玉米产量65.1吨。住宅为木房瓦顶和砖木混结构,三角形聚落,公路经此,自然形成两条街道,设有销售点20个,饮食服务业12家,邮电、卫生各1所,初级中学1所,小学1所,有2条小溪在境内汇流成平路河上游,中学有教师20人,在校生223人,小学教师11人,在校生216人,打米机101台,压面机1台,玉米粉碎机97台,抽水机22台,汽车20辆,面的11辆,摩托车22辆,电视机433台,电冰箱113个,电话303部,手机410部,有10个自然寨通村公路,户户有自来水饮水。 |
郭家坪村 |
郭家坪村位于龙场镇东南9公里,东南距市中心有6.5公里,辖地东、南邻平茶村,凯里城区岩头河村和龙头河村,西邻箐口村,北邻华界村,1992年1月原属虎庄乡,1992月2月撒乡随乡并入龙场镇,汉、苗、革、木佬聚居,2007年辖4个村民小组,4自然寨,177户共有718人口,有少数民族335人,占47%,其中苗族320人占44.5%;革家4人,0.56%,西家3人,仫佬族8人。耕地面积540亩,其中田378亩,粮食总产量达273.9吨,水稻产量162吨,玉米产量51.15吨。盛产水果,有石灰岩,重晶石和铁矿,村小学1所,凯重、凯炉二等级公路从境内西南方向通过,有乡村公路通往四个自然寨和华界村,市第一水泥厂矿山,大小企业8家. |
瓦窑村 |
瓦窑村位于镇驻地西南3公里,东南邻虎庄村,西邻万潮镇、平路河村,1990年至1992年1月原属虎庄乡,1992年2月撒虎庄乡随乡并入龙场镇,有凯重、凯炉二等级公路经过,有大田坳水库,铁矿石,石油、天燃气、优质的碑石,苗、西、汉、革聚居,2007年辖11村民小组11个自然寨340户,共有1367人口,有少数民族1025人,占75%,其中苗族615人,占45%;革家68人,占5%、西家342人,占25%。耕地面积1230亩,其中田755.5亩,粮食总产量达579.5吨,其中水稻产量达324吨,玉米产量达144.15吨。村办小学1所,教师7人,在校生98人,公路通9个自然村寨,有上游虎庄下游平路河的小溪经过村内穿过,有乡村公路至大田坳与凯炉公路相接。有汽车6辆,打米机辆177台,玉米粉碎机177台,面的1辆,抽水机27台,电冰箱24台,电视机245台,冰柜18个,电话173部,手机182部。 |
箐口村 |
箐口村位于龙场镇东南8公里,东邻郭家坪村,西邻虎庄村,北邻华界村,南邻格河炉坪村、盐井村,1992年1月虎庄乡,1992年2月随乡并入龙场镇,汉、苗、革聚居,共13个村民小组,11个自然寨,487户共有1819人口,有少数民族1445人,占79%,其中族1317人,占72%;革家128人,占7%,实行退耕还林政策后,现耕地面积1215亩,其中田871.5亩,粮食总产量560.1亩,水稻产时378吨,玉米产是102.4吨,村小学1所,教师7人,在校生130人,设有村卫生室,煤炭检查站。有抽水机4台,汽车25辆,电冰箱185个,电视机350个,冰柜65个,销售点5个,面的16辆,摩托车43车,电话132部,手机599部。凯重、凯炉公路穿村经过。香炉山矗立于村西部大土组背后。 |
老山村 |
老山村位于龙场镇政府驻地9.5公里北部,鱼洞河左岩山坡上,东邻沙子冲村,西北界大风洞乡平地村,南邻沙子冲组、鱼洞村,苗族聚居,2007年辖3个村民小组,2个自然寨,169户,共有658人口,有少数民族658人,其中苗族658人,占100%。耕地面积465亩,其中田340.5亩,粮食产量达253.2吨,其中水稻产量108吨,玉米产量60.45吨。盛产樱桃、柿花、土烟、辣椒、蚕茧,设有小学1所,教师2人,在校生41人,有煤、铝土、铁矿产资源,建有提灌站2个,供全村民饮用和农田用水,通乡村公路。抽水机1台,车子6辆,面的5辆,摩托9辆,电冰箱3个,电视机38台,冰柜2个,电话15部,手机41部。销售点4个,打米机79台,玉米粉碎机79台。 老山村委会驻地,海拔930米,位于龙场镇政府驻地北9.5公里,鱼洞河右岩山坡上,东隔冲为鸭子坡,西近鱼洞河,白水河左岩上,南邻沙子冲村包老寨,北隔冲遥望马冲,地处山头,又名老鹰山,老鹰常在岩头上住,因岩得名,苗族聚居,张、杨、吴、刘、龙等姓,158户,648人,木房瓦顶,间有砖木结构,聚落呈“人”字形,水源缺乏。 老山新村:2001年5月,因原老山水源困难,部分村民搬迁鱼洞河,凯里至重安江公路两侧定居,新建房屋得名,新的小学建在此,与鱼洞村下院接近,13户,53人,砖混结构,苗族聚居,张、杨、吴等姓,成线状聚落。 |
华界村 |
华界村位于镇驻地东4公里,驻洞头组,以华界村内华界自然村寨名命名。辖境东邻平茶村,西邻虎庄村,南邻郭家坪村,北邻平寨村、龙场村,1992年1月属虎庄乡,1992年2月撒虎庄随乡并入龙场镇,苗、革、汉聚居,共6个村民小组7个自然寨,451户共有1742人口,有少数民族1608人,占92%,其中苗族945人,占54%;革家663人,占38%,耕地面积1740亩,粮食总产量674吨,其中水稻产是486.1吨,玉米产量111.6吨。其中田1099.5亩,有3条小溪在村境内汇流成平茶河上游。河边有牛洞,风神洞两个天然溶洞,洞内宽敞平坦,多种乳石。村办小学1所,教师6人,在校生138人,有村卫生室,打米机80台,玉米粉碎机63台,抽水机24台,有电冰箱11个,电视机247台,电话121部,手机154部,汽车7辆,面的2辆,摩托车22辆,销售点6个,1985年、2000年政府助款修建乡村公路及混凝土桥2座,户户有自来水饮水。 |
狗场村 |
狗场村位于龙场镇政府驻地西南2公里,东邻龙场村,南靠平寨村,西、北接鱼洞村,驻狗场得名。革、汉、苗聚居,2007年辖7村民小组,7个自然寨,270户,共有1048人口,有少数民族733人,占70%,其中苗族105人,占10%;革家628人,占60%。耕地面积1020亩,其中田499.5亩,粮食总产量达470.1吨,水稻产量222.8吨,玉米产量111.6吨。设有小学1所,教师7人,在校生92人,凯里至施秉二等级公路穿村经过。有煤、铁、铝土矿、陶土等矿产资源丰富,汽车29辆,其中面的1辆,中巴车11辆,打米机8台,榨油机1台,玉米粉碎机14台,布匹加工2户,铁器加工1户,销售点6个,抽水机22台,电视机186台,电冰箱28台,冰柜21个,手机115部,电话58部,陶器厂1处。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