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河南省 >>洛阳 >> 孟津县 >> 平乐镇

平乐镇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平乐镇谷歌卫星地图)


平乐镇简介

  孟津县 辖镇。1956年由洛阳县划入孟津县 ,1958年设平乐公社,1984年改乡,1993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南部,距 , 洛阳市区10公里,面积63.8平方公里,人口4.7万。焦枝铁路和207、310国道,开(封)洛(阳)、洛(阳)常(平)公路交过境。辖平乐、东赵、象庄、尤村、翟泉、金村、上屯、朱家仓、天皇岭、张家凹、丁家沟、上古、张盘、新庄、后营、太仓、马村、刘坡、东吕庙19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从事机械、化工、轻纺、建材、铸造和食品加工等业为主,有东方正大饲料厂等企业。农业主产小麦、稻谷、花生、烟叶,饲养猪、黄牛、羊。有帝王阁、石象、汉魏故城等古迹。.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4.7万人 63.8平方公里 410322102 471000 0379 查看 平乐镇谷歌卫星地图

平乐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上古村 ·孟津旅游·孟津特产·孟津十大特产·孟津十景·孟津名人·孟津 0

----

查看 上古村谷歌卫星地图

平乐镇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城关镇

  孟津县 辖镇。县府驻地,1958年设长华公社,1984年改城关镇。位于县境中部,面积78.5平方公里,人口3.9万。多条省道通达或过境。辖长华、孟庄、寨沟、北王庄、保障、狮子院、杨庄、廛阳、李家窑、九泉、贾滹沱、牛步河、寺河南、上店、马步、城东、孙家沟、朱家庄、丁庄、庆山、雷庄、徐岭、水泉沟、桐树凹24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从事机械加工、运输、建筑、建材等业为主。产小麦、花生、蔬菜、烟叶、苹果。镇内有神笔王铎书法馆。.  

会盟镇

  会盟镇位于孟津县东北部,东接巩义、偃师、西连小浪底旅游风景区,北与洛阳吉利石化工业基地隔河相望,南距洛阳市10余公里。全镇总面积128.8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总人口5.6万,是孟津县的工业重镇、农业大镇、文化名镇,是河南省命名的“中州名镇”、“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小城镇建设先进单位”、“小城镇经营先进单位”、“文化先进乡镇”、国家级“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她是历史上武王伐纣、八佰诸候会盟之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景秀丽,美不胜收,素有“河洛江南,鱼米之乡,旅游胜地,文化摇篮”之佳誉。   会盟镇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洛常公路、207国道在镇内交汇,连霍高速、开三高速依城而过;黄河公路大桥飞架南北,焦枝铁路孟津火车站距镇中心仅3公里之距,洛阳飞机场到镇区10分钟车程;高效观光农业发展迅猛,已形成万亩莲藕、万亩鲤鱼、万亩优质稻米、万亩孟津梨、千亩大棚蔬菜、千亩花卉等十大农业产业化基地;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形成以商标印刷、纺织印染、机械加工、建筑建材为主要产业的工业格局;镇域内旅游资源丰富,国家AAA级景点王铎故居、“人根之祖、人文之祖”美称的龙马负图寺、八百诸候会盟台、道教圣地白云观、李兵部神道石刻、国家级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等文化古迹、自然景观星罗棋布。   会盟镇是国内外客商投资兴业,大展宏图的理想宝地,会盟愿与八方有志之士携手共进,共图大业 。.  

平乐镇

  孟津县 辖镇。1956年由洛阳县划入孟津县 ,1958年设平乐公社,1984年改乡,1993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南部,距 , 洛阳市区10公里,面积63.8平方公里,人口4.7万。焦枝铁路和207、310国道,开(封)洛(阳)、洛(阳)常(平)公路交过境。辖平乐、东赵、象庄、尤村、翟泉、金村、上屯、朱家仓、天皇岭、张家凹、丁家沟、上古、张盘、新庄、后营、太仓、马村、刘坡、东吕庙19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从事机械、化工、轻纺、建材、铸造和食品加工等业为主,有东方正大饲料厂等企业。农业主产小麦、稻谷、花生、烟叶,饲养猪、黄牛、羊。有帝王阁、石象、汉魏故城等古迹。.  

送庄镇

  孟津县 辖乡。1956年由洛阳县划入孟津县 ,1958年并入平乐公社,1962年析建送庄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东部,面积43.3平方公里,人口2.7万。焦枝铁路、郑汴洛高速公路、洛(阳)常(平)公路过境。辖送庄、护庄、三十里铺、裴坡、东山头、西山头、后沟、白鹿庄、负图、营庄、莫家沟、凤凰台、权家岭、梁凹、朱家寨、十里家16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从事商贸、化工、建材、运输等业为主。农业主产小麦、玉米、花生、西瓜、蔬菜、苹果,特产无籽西瓜。古建筑有老君堂、白鹿寺院、会林寺等。“地上万墓奇观,地下万宝荟萃”。.  

白鹤镇

  孟津县 辖镇。1958年设白鹤公社,1984年改乡,1995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北部,南靠邙山,北依黄河,面积69.1平方公里,人口4.1万。上古时代即在此设津(渡口),后渐成为黄河南北交通要道。焦枝铁路过境,洛(阳)白(鹤)、孟(县)白(鹤)公路纵横交错。辖王庄、长秋、堡子、任庄、霞院、学院、鹤西、鹤南、鹤北、鹤中、七里、范村、崔窑、牛庄、雷湾、铁谢、周口、沟口18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从事化工、铸造、印刷、建材等业为主。农业主产小麦、水稻、花生,盛产苹果。乡内有县化肥厂、磷肥厂。有仰韶、龙山文化遗址。古迹有刘秀陵墓,俗称汉陵,每年春季陵园内出现“汉陵晓烟”景观。.  

朝阳镇

  孟津县辖镇。1958年设白鹤公社,1984年改乡,1995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北部,南靠邙山,北依黄河,面积69.1平方公里,人口4.1万。上古时代即在此设津(渡口),后渐成为黄河南北交通要道。焦枝铁路过境,洛(阳)白(鹤)、孟(县)白(鹤)公路纵横交错。辖王庄、长秋、堡子、任庄、霞院、学院、鹤西、鹤南、鹤北、鹤中、七里、范村、崔窑、牛庄、雷湾、铁谢、周口、沟口18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从事化工、铸造、印刷、建材等业为主。农业主产小麦、水稻、花生,盛产苹果。乡内有县化肥厂、磷肥厂。有仰韶、龙山文化遗址。古迹有刘秀陵墓,俗称汉陵,每年春季陵园内出现“汉陵晓烟”景观。.  

小浪底镇

  小浪底镇位于孟津县境西北部,属丘陵山区,东与城关镇,白鹤镇毗邻,南与常袋乡、横水镇连接,西与新安县接壤,北隔黄河和济源市相望。全镇东西总长达16.4公里,南北宽13公里,总面积111平方公里,总人口4.2万人,11784户,耕地面积4865公顷,人均耕地0.21公顷。小浪底镇现辖28个行政村。现有党支部39个,其中农村党支部28个,企业支部1个,镇直支部10个,党员1231名,其中 农村党员996名。   小浪底镇人民政府驻地马屯村,距孟津县城6公里,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小浪底镇2007年,全镇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04亿元,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5万元,完成财政收入1138.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590元。   2003年以来,全镇以小城镇建设和村村通工程为重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新建房屋3.8万平方米,安装路灯60盏,栽植绿化树木3800棵,新建5层商住小区3个,建设占地3000平方米,文化娱乐广场1个,完成村村通工程60公里,完成有线电视入户1500户,建设敬老院、派出所等办公楼9家。小浪底敬老院被评为国家级敬老院,小浪底派出所被评为国家级派出所。   2008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08亿元,同比增长34.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1亿元,增长39.3%;完成财政收入1480万元,增长29.9%;实现乡镇入库税收1850万元,增长44.5%;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3400元,增长31.2%。   -   辖区代码   辖区   马屯、梁村、寺院坡、相留、胡坡、明达、李家岭、王湾、庙护、班沟、刘庄、朱 小浪底镇家坡、东达宿、南达宿、东官庄、雅沟、北达宿、小浪底、和贯坡、石门、下梭椤沟、津西、柳树滩、大柿树、后、崔岭、上梭椤沟、卞家庄28个行政村。   代码   410322106:~200马屯村 ~201梁村 ~202寺院坡村 ~203相留村 ~204胡坡村 ~205明达村 ~206李家岭村 ~207王湾村 ~208庙护村 ~209班沟村 ~210刘庄村 ~211朱家坡村 ~212东达宿村 ~213南达宿村 ~214东官庄村 ~215雅沟村 ~216北达宿村 ~217小浪底村 ~218和贯坡村 ~219石门村 ~220下梭椤沟村 ~221津西村 ~222柳树滩村 ~223大柿树村 ~224后村 ~225崔岭村 ~226上梭椤沟村 ~227卞家庄村[1]   -   历史沿革   1956年设马屯公社,1984年改乡,1990年建镇。1997年,面积63.9平方千米,人口3.1万,辖小浪底、石门、寺院坡、刘庄、和贯坡、东官庄、梁村、马屯、明达、北达宿、南达宿、东达宿、班 小浪底镇沟、雅沟、朱家坡、相留、王湾、庙护、胡坡、李家岭20个行政村。2005年,撤销黄鹿山乡,其行政区域划归小浪底镇管辖。[1]  

麻屯镇

  "乡镇概况:    麻屯镇位于洛阳市北,孟津县西南部,距洛阳市中心8公里,距孟津县城17公里,东与老城区邙山镇接壤,南与西工区红山乡相连,北接常袋乡,西接新安县五头镇,东西长13.8公里,南北宽6。9公里,面积61。71平方公里。全镇辖25个行政村,总人口35845人,其中蒙古族3000余人。1992年依托洛阳飞机场创建飞机场工业园区,1996年12月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   1996年8月撤乡建镇。2000年,麻屯镇国内生产总值16020万元,实现税收830万元,财政收入390万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3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50元,各项经济指标位居全县第一,成为闪耀在河洛大地的一颗新星。2000年3月,麻屯镇被洛阳市评为市级文明乡镇。   麻屯镇土地广阔,物产丰富。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完成节水灌溉面积70000亩,拥有深井58眼,有效灌溉面积13787亩,占全部耕地面积的一半。同时,积极发展高效农业,倡导产业化经营,兴建了占地380亩的下洼高效农业园区、千亩牡丹基地、百亩郁金香园,全镇温棚120个,源源不断地为市区提供新鲜蔬菜。麻屯镇在养殖业上起步早,除稳定较高的猪、鸡、羊存栏外,还发展奶牛养殖户200多户,奶牛存栏1000余头,并创办了3家奶牛公司,日产酸奶、鲜奶12万瓶,产品走俏中原市场,形成了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步伐。   企业概况:   麻屯镇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境内有固定资产达2亿元的洛玻晶鑫陶瓷有限公司、洛阳精成化工有限公司、汇翔精机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仅工业园区内50万以上规模企业就达100余家,从业人员5000余人,年产值5亿元,初步形戎了集陶瓷、轻工机械制造、化工、冶炼、建材、有色金属加工和纸产品加工于一体的.八大工业体系。麻屯镇拥有便利的交通条件;310国道、 “洛三”高速公路横贯东西,洛横路、小浪底专用线纵穿南北,洛阳飞机场10余条航线通往海内外,宽阔平坦的机杨路直达市区. 陇海铁路傍境而过;通过麻屯镇洛阳环城高速公路已通过设计论证,计划三年内建成。镇内25个行政村村村通上了柏油路,镇区开成三纵三横的小城镇框架,所有干道均实观了绿化、美化。.  

横水镇

  孟津县 辖镇。1948年为第一区,1958年建横水公社,1984年改乡,1993年建镇。位于县境西部,面积55.5平方公里,人口3.9万。小浪底水利枢纽专用公路、洛(阳)横(水)公路过境。辖红光、铁楼、文公、寒水、寒亮、会瀍、古县、阎庄、横水、元庄、红桥、光华、上院、张庄、西沟、长岭16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从事商贸、运输、机械、轻工、建材为主。农业主产小麦、玉米、花生、烟叶、苹果。中外合资的高尔夫旅游度假村位于马屯镇和此镇境内。.  

常袋镇

  孟津县 辖乡。1956年由洛阳县划入孟津县 。1958年建常袋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西南部,面积41.7平方公里,人口2.4万。小浪底工程专用公路、洛(阳)孟(津)公路纵横过境。辖常袋、东小梵、潘庄、西小梵、酒流凹、姚凹、马岭、赵沟、英古、杨沟、土门沟、半坡、武家湾、崔沟、石碑凹、赵洼、拐枣平17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从事商贸、建材、机械、轻工等业为主。农业主产小麦、玉米、烟叶,盛产苹果,饲养黄牛、猪、羊。.  


平乐镇特产大全




平乐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