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河南省 >>洛阳 >> 新安县 >> 石寺镇 >> 林岭村

林岭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林岭村谷歌卫星地图)


林岭村简介

  林岭村位于石寺镇西部,全村辖12个村民组,560户,人口1930人。全村耕地1900亩,经济上以农业为主,无村办企业和其他经济来源。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措施有:
  一、认真做好村庄规划,进一步提高村民居住、生活环境。结合村情实际,该村对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整体规划。通过大力宣传,教育广大村民从节约土地、美化村庄环境为出发点,合理利用好村庄有限土地资源,做好改厕、改圈、改水工作。全村共拆除厕所12个,猪圈16个,违章建筑5间。规划环村道路一条、文体广场一个。
  二、采取有效激励措施,进一步调动群众积极性。召开了党员会和村、组动员会,以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为突破口,组织农户动手打扫住房周围卫生,清理生产、生活垃圾,使全村环境卫生有了较大的改观。村里投资3000余元,购买水泥,对公路沿线28户进行外墙、门楼粉刷,同时按照粉刷面积大小进行补贴,极大调动了群众积极性。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投资2万余元,修建村合作医疗诊所一个;出动120余人,整修公路边沟、清除杂草2800余米,对路林进行了全部整枝涂白;修复"村村通"郝岭段道路路肩2.1公里;积极筹措资金,加快环村道路和村文体广场建设,目前完成500米的路基处理。
  四、加强村级组织建设,进一步形成建设新农村的合力。该村以村民自治为基础,不断完善村规民约,推进村务公开,移风易俗,在村民中树立健康文明新风尚。组织村民代表成立理事会,以村民为主体,充分发挥他们在建设新农村中的作用,把群众的注意力和智慧集中到新农村建设上来。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410323101 471000 -- 查看 林岭村谷歌卫星地图

林岭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林岭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林岭村

  林岭村位于石寺镇西部,全村辖12个村民组,560户,人口1930人。全村耕地1900亩,经济上以农业为主,无村办企业和其他经济来源。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措施有:   一、认真做好村庄规划,进一步提高村民居住、生活环境。结合村情实际,该村对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整体规划。通过大力宣传,教育广大村民从节约土地、美化村庄环境为出发点,合理利用好村庄有限土地资源,做好改厕、改圈、改水工作。全村共拆除厕所12个,猪圈16个,违章建筑5间。规划环村道路一条、文体广场一个。   二、采取有效激励措施,进一步调动群众积极性。召开了党员会和村、组动员会,以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为突破口,组织农户动手打扫住房周围卫生,清理生产、生活垃圾,使全村环境卫生有了较大的改观。村里投资3000余元,购买水泥,对公路沿线28户进行外墙、门楼粉刷,同时按照粉刷面积大小进行补贴,极大调动了群众积极性。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投资2万余元,修建村合作医疗诊所一个;出动120余人,整修公路边沟、清除杂草2800余米,对路林进行了全部整枝涂白;修复"村村通"郝岭段道路路肩2.1公里;积极筹措资金,加快环村道路和村文体广场建设,目前完成500米的路基处理。   四、加强村级组织建设,进一步形成建设新农村的合力。该村以村民自治为基础,不断完善村规民约,推进村务公开,移风易俗,在村民中树立健康文明新风尚。组织村民代表成立理事会,以村民为主体,充分发挥他们在建设新农村中的作用,把群众的注意力和智慧集中到新农村建设上来。   

磨窝村

李村村

谷堆村

  谷堆村位于石寺镇西北部山区,全村共429户,1500人,该村土地贫瘠,地上无工业,地下无矿产,属经济弱村。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村两委高度重视,及时召开村组干部会、党员会、群众动员会,迅速成立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和理事会,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广泛宣传,深入发动。多次召开群众动员会,利用悬挂横幅、粉刷标语、广播等多种形式向群众传达落实新农村各项政策精神,把群众的注意力聚集到新农村建设上来。   二、筹措资金,明确重点。该村经济实力弱,为保障新农村建设顺利开展,围绕重点工程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并发动群众在自愿基础上筹集资金,开展项目建设。   三、责任到户,确保落实。村组干部、党员、理事会成员实行包户制度,对农户督促指导,并适时组织理事会成员进行检查评比,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该村以“三清七集中”为切入点,投入资金1万余元,劳动力600余人次,机械4台,重点对石曹路沿线进行改造。共清运垃圾1000余方。同时,村两委多方筹集资金2万余元,规划修建村南1.3公里道路,在大搞环境整治的同时,村两委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养鸡、养猪专业户30余家,鸡存栏1.8万只、猪400余头,发展烟叶种植100余亩。通过招商引资,投资2000万元建成洛阳世林陶粒有限公司,现已建成投产,安排本村富余劳动力130余人。   

西沟村

芦家沟村

孟庄村

石寺村

畛河新村

  畛河新村位于石寺镇东部,黄河岸边,全村共1260人,属小浪底库区移民村,2004年7月定点,2005年3月开始建设,目前90%的农户完成新区建设。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有序开展。新农村建设开始以来,村两委多次开会讨论,统一思想,按“经济发展、生活安康、环境优美、服务配套”的整体目标,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广泛宣传,统一思想    多次召开党员会、群众大会、传达落实有关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利用标语、横幅、广播等多种形式,制造气势足、气氛浓的声势,营造全-动,你我携手,共创社会主义移民新村的氛围。    二、发展生产,富民强村    发展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中心内容,该村立足实际,结合蔬菜种植的有利条件,构建以蔬菜种植为主的农业发展结构,目前,已发展蔬菜种植户40余户,蔬菜种植面积200亩,年创收入100万元以上。同时该村组织蔬菜种植大户赴山东寿光学习先进技术,计划新发展蔬菜种植300亩,提高农业附加值,实现规模效益。    三、规划先行,优化环境    该村将新农村建设与移民村建设有机结合,聘请有关技术人员进行高标准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建设。投资200万元,完成1千米主街道硬化工程,建成标准化卫生室和便民超市,完成村内主路大桥建设,修砌护坡6000平方米,完成移民小学主体工程。目前,村委办公大楼和休闲广场建设正在进行中。    四、完善配套设施,扩大公益事业    该村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按“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的要求,高标准建设移民学校、休闲广场、文化大院、村委办公楼,使村民的精神文明建设有较完善的阵地保障。同时,不断完善农村合作医疗、移民补偿安置、移民素质培训等保障事业,使移民群众享受到较为完善的公共保障。   

西沙村

窑院村

下孤灯村

上孤灯村

北岭村

  北岭村位于石寺镇西北部,全村辖6个村民组,共1200余人。全村大部分土地被洛阳铝矿征用,人均土地不足3分,是典型的人多地少、富余劳动力多的村。自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全村干群积极行动,迅速成立领导小组及理事会,采取多种措施,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广泛发动群众。村组干部及党员、理事会成员深入群众家中,宣传方针政策,动员群众从自身做起,参与新农村建设;二是实行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及党员包户,层层落实责任;三制定激励奖罚措施,表彰先进,激励后进;四充分发挥理事会作用,不定期组织理事会成员检查新农村建设情况,适时评比,奖优罚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根据人多地少、富余劳动力多的实际情况,该村确立了以发展生产为中心的建设思路。一是投资235万元,完成村村通建设3公里。二是投资60万元,完成4个村民组水泥路建设3.5公里。三是投资2万元,建成村卫生室。四是投资9万元,建设村文化大院。五是投资400万元,建设居民小区,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预计10月底44户村民可迁入新居。五是在县对沼气建设每户补贴的基础上,村对每户再奖励200元,共建成沼气池70余座。六是积极与铝矿协商,承包铝矿一座矿山的开采工程,安置富余劳动力120人,全村增加收入240万元。同时恢复原铝矿采区废弃土地,恢复耕地面积达200多亩。通过发展生产,极大的调动了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目前全村共出动义务劳动力700余人次,投入机械15台,改厕、改圈30余处,村容村貌大为改观,基础设施也不断完善。  

胡岭村

渠里村

  渠里村位于新安县中北部,云梦山北麓,石庙公路沿线,距新安县城17公里。村辖6个村民组,现有372户,1657口人,占地面积4.6平方公里,土地面积700多亩,林地1300多亩,属典型的人多地少村。丰富的矿产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方便的交通条件,为渠里村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辖区煤矿2个,村属企业2个。近年来,村双委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狠抓两个文明建设,紧紧围绕农民增收,集体增效,加强新农村建设力度,不断完善村里的基础设施,繁荣农村经济,有效地带动了该村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使村里面貌焕然一新,实现利税1000多万元,人均收入5000余元。工作中,坚持公益设施系列化、文化队伍专业化、村企文化一体化、群众创建活动规范化,积极推动经济建设、社会管理和文明水平进一步提高。得到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先后荣获市、县“先进单位”、“十佳村”、“社会治安先进村”、“村镇建设明星村”、“新农村建设市级示范村”、“市尊老爱幼示范村”,村党支部被市、县委授予“五好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高庄村

  高庄村位于石寺镇西部丘陵山区,全村360户,1260人,7个村民组,土地贫瘠,资源匮乏,无村办企业,属县级贫困村。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高庄村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以村容整治为重点,认真实施“三清七集中”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该村成立了以一名副职为会长,以群众代表为成员的理事会,具体督促、指导全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   二、加大宣传,炒热思想。新农村作为一项长期工程,必须加大宣传力度。为此,该村利用村、组干部及党员会议、广播、标语等形式对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进行了广泛宣传,充分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   三、认真规划,科学实施。该村制定了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按照规划,分步实施。   四、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结合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具体分工,明确了职责,同时充分发挥理事会作用,对工作0现的问题,及时协调处理,确保新农村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截止目前,全村开始以村容、村貌为主的集中治理活动;出动劳力120余人,对公路沿线的杂草、杂物、建筑垃圾进行了彻底清除;同时,确定了高东、高西两个自然组为重点整治区,对该区沿公路两侧的38户村民,由村里统一提供水泥,组织农户对外墙进行了粉刷;投资30余万元,新修“村村通”公路2.3公里;发动群众建沼气池70余座。   


林岭村特产大全




林岭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