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木镇位于上栗县的东北部,距县城18公里,土地面积109. 5平方公里,下辖21个行政村和3个居委会,人口共计7.2万。全镇乡镇企业100余家,盛产鞭炮、焰花、煤炭。具有丰富的石灰石、白云石、优质瓷土、金属镁等矿产资源。特色农产品有:茶树菇、茶油,并有山鸡、白玉蜗牛、水产品养殖场。旅游景点有:枣木风景区、楚王台、多保寺、院霞溶洞。1995年被国家民政部、体改委、农业部、科委、农民日报评为"首届中国乡镇投资环境300佳",1997年被评为江西省20个综合改革试点小城镇。.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7.2万人 | 109.5平方公里 | 360322102 | 337000 | 0799 | 查看 桐木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上栗镇 |
上栗镇地处萍乡北部、湘赣边陲,是县人民0所在地,也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商贸中心。全镇总面积98.9平方公里,总人口8.21万,现辖29个行政村,4个社区居委会。 境内交通便利,南(昌)长(沙)公路横贯东西,319国道、萍栗高速公路纵穿南北,形成了纵横交错、平安畅通的城乡公路网络,至省会南昌3小时车程,长沙1小时车程,长沙黄花机场45分钟。 上栗文化底蕴浓厚,市镇历史悠久,风光秀丽,文物古迹甚多。人文文化、产业文化和花炮文化别具一格。境内自然资源丰富,尤以煤碳和大理石为主。 上栗经济发展迅速,工业经济发达。烟花、鞭炮产业是全镇的传统支柱产业,上栗是全国有名的“花炮之乡”。经过多次提升改造和优化升级,花炮传统产业得到飞跃发展。目前,全镇有花炮企业242家,尤以“大地红”为品牌的鞭炮畅销全国。另外,全镇还有民营煤矿企业11个,非煤矿山企业8个,食品加工、包装印刷等企业10余个。2005年,全镇财政收入完成6282万元,被评为全省百强乡镇。 上栗有优越的区域优势,有良好的投资环境,更有丰富的旅游和自然资源。街道纵横、高楼耸立,自来水、绿化、城区防洪堤等市政基础设施完备,城区面积、人口不断增加,城区服务日益完善,现代化新型城镇已初具规模。上栗自古以来,商贾云集,素有“小南京”之美称。如今餐饮、宾招业发展势头强劲,境内有上栗国际大酒店、明珠宾馆、任氏大酒店等30余家。 上栗是一方发展的热土,一块创业的宝地。广交四海友,笑迎八方客。开放的上栗张开双臂,热忱欢迎各方有识之士来投资置业、指导交流。. |
桐木镇 |
桐木镇位于上栗县的东北部,距县城18公里,土地面积109. 5平方公里,下辖21个行政村和3个居委会,人口共计7.2万。全镇乡镇企业100余家,盛产鞭炮、焰花、煤炭。具有丰富的石灰石、白云石、优质瓷土、金属镁等矿产资源。特色农产品有:茶树菇、茶油,并有山鸡、白玉蜗牛、水产品养殖场。旅游景点有:枣木风景区、楚王台、多保寺、院霞溶洞。1995年被国家民政部、体改委、农业部、科委、农民日报评为"首届中国乡镇投资环境300佳",1997年被评为江西省20个综合改革试点小城镇。. |
金山镇 |
上栗县辖镇。1949年属长乐区,1958年复置金山公社,1962年置金山、白鹤两公社,1966年置金山公社,1984年改乡,1995年改镇。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府4公里。面积97.2平方公里,人口6.3万。319国道过境。辖凤亭、龙泉、河东、南华、白鹤、丰龙、中鹤、山口、南桥、樟坊、山明、南山、石涧、凤鸣、金山、简村、横水、高山、山田、新蔡、杨梅、黎塘、桥塘、普化、小水、枫树26个村委会。地势北高南低,为丘陵山地。乡镇企业有煤炭、鞭炮、焰花、建材等业。农业主产水稻,兼产蔬菜,盛产油菜。有名胜古迹瑶金山寺。. |
福田镇 |
上栗县辖镇。1949年属桐木区,1958年析置福田公社,1984年改乡,1991年改镇。位于县境南部,镇府驻福田,距县府29公里。面积57.1平方公里,人口4万。319国道过境。辖福田、文岐、桃花、清溪、大字、跃星、边塘、战山、明山、双源、安全、长塘、长安、连陂、光冲、园艺场、田中、三田、硖石19个村委会和福田、硖石、清溪3个居委会。乡镇企业有煤炭、造纸、塑料、鞭炮等厂。农业主产水稻、蔬菜、瓜果。境内东北部有森林公园和孽龙洞。. |
彭高镇 |
彭高镇位处萍乡城区北端,上栗县之南,距萍乡市区中心5公里。全镇面积28平方公里,下辖9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全镇总人口2.1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801人。 随着近年对萍乡城区北移发展战略实施,全镇区位优势日益凸显,已纳入萍乡城区发展规划范畴,成为安源经济开发与上栗县的连接相交腹地。交通设施日臻完善。319国道贯穿南北,泸瑞高速公路横贯东西,高速公路入市区连接端口又在其中,水泥公路已是村村通达,市内公交18路直通集镇。凭借优越的区位和交通,全镇已成为全县乃至全市投资的热土。 步入新世纪的彭高镇和彭高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充分发挥全镇彰显的区位和交通优势,以招商引资为主抓手,全力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战略建设进程,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保持强势发展。2005年全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5.2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完成4.4亿元,增长16%,农业总产值完成0.8亿元,增长10%;实现财政总收入1646万元,增长27.6%,农民人均收入达4200元,较上年增加300元,增长7.6%。建材、机械、花炮等已成为工业支柱产业。“乡风”烤卤、“绿缘”银杏茶等农业产业化龙头示范企业产品已誉满省内外。2003年被列为全省重点建设镇。1997年与2002年民政工作分别获得全国全优化乡镇和全省先进镇称号,镇敬老院被评为“全国模范敬老院”。计划生育工作连续7年位居市县前列。 萍乡在崛起,彭高在奋进。奋进中的彭高热忱欢迎每一位宾客的到来,让我们与各方朋友一道,在彭高这片土地上昂首阔步,共同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
赤山镇 |
上栗县辖镇。1959年置赤山公社,1961年属福田区,1962年分置赤山、楼下两公社,1966年复置赤山公社,1984年改乡,1995年改镇。位于县境东南部,镇府驻宝塔岭,距县府26公里。面积91.2平方公里,人口5.4万。319国道过境。辖赤山居委会和万新、丰泉、周江、院背、赤山、耿塘、大院、兰田、黄田、麻田、黄岗、幕冲、长睦、湾里、枫桥、天堂、楼霞、高南、泉陂、黄化、新店、观泉、楼前23个村委会。萍水河流往西部,建有黄土中型水库。乡镇企业有农机、鞭炮、木器、水泥等厂。农业主产水稻、油茶。. |
鸡冠山乡 |
鸡冠山乡位于上栗县正东边陲,距县城 7 公里,上(栗)万(载)公路穿经境内。全乡面积 57.64 平方公里,耕地 9400 亩,林地 37868 亩。辖 13 个行政村, 191 个村民小组, 6140 户, 26619 人,均为汉族,人口密度 462 人 / 平方公里,驻地三垅村。 1956 年在芦下村设国营鸡冠山林场。 1960 年豆田、横下、芦下、鸡冠、庙背、三垅、驿马、流源等大队划入江西省鸡冠山林场,称国营鸡冠山综合垦殖场。 1984 年 3 月,乡、场分设,垦殖场的农村部分从场析出,成立上栗区鸡冠山乡。 1985 年 12 月,鸡冠山乡的黄冲、杨岐等 12 个村析出,成立杨岐乡。鞭炮生产是该乡的传统支柱产业。全乡现有民营企业 110 家,个体工商户 250 户,从业人员 7500 人。 2 家煤矿年产原煤 4 万多吨, 87 家花炮厂年产烟花和鞭炮 60 万余箱。 2005 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 4.04 亿元,财政收入 1053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3580 元。. |
长平乡 |
上栗县辖乡。1956年为湘东区长平乡,1958年改长平公社,1962年分置长平、流江两公社,1965年置长平公社,1984年改称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西邻湖南省醴陵市。乡府驻黄泥塘,距县府19公里。面积93平方公里,人口4.6万。319国道过境。辖福寿、长平、平基、新华、双泉、新蕉源、大超、黄泥塘、星辉、落星、狮形、繁荣、流江、狮岭、塘上、佛溪、石塘、马良、云峰、杉木、菱角、明星、淡塘、石溪24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花炮、煤炭为主,兼营油漆和石灰石加工。农业主产水稻,盛产生姜、板栗。. |
东源乡 |
上栗县辖乡。1959年属宣德区,1958年置宣德公社,1962年置东源、胜天两公社,1966年置东源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19公里。面积87.4平方公里,人口5.2万。有公路西南接319国道。辖江岭、新益、东源、桃源、联溪、石岭、石源、天井、田心、小枧、民主、宫江、上埠、羊子、楼下、江北、镜山、逢源、竺塘、桥头、上石塘21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水泥、煤炭、微型农用水泵、鞭炮、造纸等厂。农业主产水稻,盛产油茶。境内有保存较好的小枧古傩文化文物。市水泵厂设境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