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黔东南州 >> 三穗县 >> 良上镇 >> 稿白村

稿白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稿白村谷歌卫星地图)


稿白村简介

  稿白村位于良上乡的东南角,东南与瓦寨镇和顺洞村接壤,西北与长吉乡和贵秧村比邻;四面距集市都在15公里左右;总耕地面积为656.15亩;辖稿白、柳发、横冲、院合、云背五个自然寨,13个村民小组,1686人。聚居苗、侗、土家三个少数民族,系三穗县偏远、贫困的少数民族村。
  历来,由于交通闭塞,全村人民处于贫困状态。随着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之后给稿白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县、乡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给予高度重视。县各单位、部门大力扶植资助,全村均以通电、通话、通水、通路,结束了原始贫困历史,人民的生活有所改观,种养殖初步取得一定规模。坚持以“-理论”,“-”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三个建设年”不断创新,拓宽思路,推出新举措,新亮点,实现了稿白村政治稳定,人民团结,生产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促进了新农村建设,村级各项事业有了新的突破。近几年来先后被良上乡党委、政府授予稿白村“二00三年秋征工作一等奖”;“二00四年营林生产和森林管护工作一等奖”;“二00五年经济社会目标考核鼓励奖”;二00六年“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三等奖”、“全乡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二等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先进集体”、“全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三等奖”、“全乡秋冬种工作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支部”;二00七年“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一等奖”、“稿白村经济社会发展二等奖”、“农村合作医疗鼓励奖”、“沼气建设工作先进集体”;二00八年“计划生育工作三等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支部”、“综合目标考核三等奖”;二00九年“综合目标考核三等奖”、“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三等奖”、“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先进集体”;二0一0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三等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等奖”、“基层调解工作鼓励奖”;被0三穗县委授予“稿白村2011年先进基层党组织”。
  稿白村在“十二五”期间,以“树新风、处和谐、谋发展、造民生”为主调,以优势的经济林、生态林资源、以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振作精神,扎实推进,倾全村之力,凝聚到发展上,增创一流强村;以崭新的风姿,使村级的建设事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的发展。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2624203 556500 -- 查看 稿白村谷歌卫星地图

稿白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稿白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上寨村

  上寨村座落在老山坡脚下,为良上乡政府所在地,全村辖云上、街上、阳排、上寨、坪寨、屯上、土地塘、阳落8个自然寨,8个村民小组,287户1687人。田面积515.53亩,土面积53亩。   目前,全村有党员45人,有学校1所—良上小学,学校现有教师16人,学生348人。远程教育建在学校,属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接收站。现有远程教育室一个48平方米,可容纳40人学习。   近年来,村两委以发展粮食生产为基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开发山区优势,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建立金秋梨、薇菜、缬草、花椒基地、折耳根基地和良上优质米生产基地;充分利用扶贫资金,大力发展种草养畜,建立了一批养猪、牛、羊专业示范户,推动了全村养殖业的发展;加快农贸市场建设,提高经济发展的循环力。   自2000年被验收为全乡“五好村党支部”后,上寨村加大了拓宽引资的工作力度,2003年全村已有非公有制企业2个,个体工商户18户,劳务输出近300人,外出务工村民每年人均收入达6500元。2003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320元,村级集体积累已达到2895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400元。   

稿桥村

  稿桥村位于良上乡南部,距离良上乡政府所在地10公里,六洞至钉耙塘公路贯穿整个稿桥村。全村共有4个村民组,共232户,1104人,分布3个自然寨(高乾、稿桥、乌顺)。是一个以苗、侗少数民族居住的行政村。全村总面积3.7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3.8亩,森林覆盖率为54%。稿桥村村级组织健全,共有村干8人,党员21人。在村级经济建设中,稿桥村借助远程教育的优势,通过对群众进行远程教育的培训学习,极大地激发了群众发展养殖业,太子参种植业的积极性。   稿桥村的主导产业有太子参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劳务输出业和一定的公有制股份合资业。近年来,稿桥村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得到完善,县级南环公路从村境内穿过,村级公路和村寨道路得到全面建设,村办公综合楼已经建成。移动基站与互联网基站建设项目已竣工并投入使用,全村已经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组组通。儿童入学率达百分之九十八,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开展取得较好成绩。   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截止2010年来,全村农民人均收入在1800元以上,部分家庭生活水平达到小康以上。村级集体资产不断壮大,全村治安状况良好,经济社会发展稳步推进,村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目前稿桥村村民正响应着乡党委、乡政府的号召,辛勤劳动,扎实苦干,为把自己的家园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奋斗。   

贵溪村

  贵溪村位于良上乡东北部,东与长吉乡地盛村,西与下寨村,寨村距乡政府所在地3公里。全村辖大榜、贵溪、贵九连3然寨,4个村民小组,842人。田面积326.52亩,土面积47亩。   全村有党员30人,有教学点一个,远程教育播放点建在村委会,属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播放点,现有远程教育室一间26平方米可容纳30人学习。   村两委根据村情,因地制宜,制定了今后经济社会发展思路:一是大力推广两杂,确保粮食丰产;二是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不断提高农民收入;三是搞好品种改良和防疫工作,促进畜牧业发展;四是大力发展沼气,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五是搞好农业科技培训,培养乡土人才;六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街道水泥硬化;七是鼓励青壮年外出劳务收入,加快副业的发展;八是重视儿童入学,提高学生入学率;九是实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十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雅中村

  良上乡雅中村距乡政府所在地约10公里,全村10个村民组,245户,共1052人。田面积338亩,土面积44亩。长吉贵秧----雅中公路拉近了雅中村与外地交流的距离。   全村有党员26人,远程教育建在学校,属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接收站,现有远程教育室一间35平方米,可容纳30人学习。   村两委在乡党委的统一安排下,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入手,紧密联系雅中村实际,充分利用雅中村有利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用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修建学校、安装卫星接收天线、维修公路、水泥硬化主干道路面,改善了村容村貌;并积极参加全乡“五好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等系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村现有学校1所,即稿白小学,有村赏员活动室一间,远程教育室一间,村两委积极利用远教设备,多次组织雅中村致富能手、种、太子参种植大户等群众学习培训,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各项措施规范落实,严格执行村规民约,切实做到纠纷不出村,几年来没有一例群众械斗、-事件,社会治安状况良好。   

稿白村

  稿白村位于良上乡的东南角,东南与瓦寨镇和顺洞村接壤,西北与长吉乡和贵秧村比邻;四面距集市都在15公里左右;总耕地面积为656.15亩;辖稿白、柳发、横冲、院合、云背五个自然寨,13个村民小组,1686人。聚居苗、侗、土家三个少数民族,系三穗县偏远、贫困的少数民族村。   历来,由于交通闭塞,全村人民处于贫困状态。随着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之后给稿白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县、乡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给予高度重视。县各单位、部门大力扶植资助,全村均以通电、通话、通水、通路,结束了原始贫困历史,人民的生活有所改观,种养殖初步取得一定规模。坚持以“-理论”,“-”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三个建设年”不断创新,拓宽思路,推出新举措,新亮点,实现了稿白村政治稳定,人民团结,生产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促进了新农村建设,村级各项事业有了新的突破。近几年来先后被良上乡党委、政府授予稿白村“二00三年秋征工作一等奖”;“二00四年营林生产和森林管护工作一等奖”;“二00五年经济社会目标考核鼓励奖”;二00六年“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三等奖”、“全乡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二等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先进集体”、“全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三等奖”、“全乡秋冬种工作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支部”;二00七年“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一等奖”、“稿白村经济社会发展二等奖”、“农村合作医疗鼓励奖”、“沼气建设工作先进集体”;二00八年“计划生育工作三等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支部”、“综合目标考核三等奖”;二00九年“综合目标考核三等奖”、“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三等奖”、“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先进集体”;二0一0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三等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等奖”、“基层调解工作鼓励奖”;被0三穗县委授予“稿白村2011年先进基层党组织”。   稿白村在“十二五”期间,以“树新风、处和谐、谋发展、造民生”为主调,以优势的经济林、生态林资源、以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振作精神,扎实推进,倾全村之力,凝聚到发展上,增创一流强村;以崭新的风姿,使村级的建设事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的发展。   

龙塘村

  龙塘村位于良上乡东南部,距离良上乡政府所在地15公里,顺洞至岑兴公路从龙塘村穿过。全村共有7个村民组,共158户,708人,分布2个自然寨。是一个以苗、侗少数民族居住的行政村。全村总面积108公顷,耕地面积48公顷,森林覆盖率为59%。龙塘村村级组织健全,共有村干11人,党员25人,预备党员2人。   龙塘村地处偏僻,由于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的制约,经济生活,交通信息,基础设施比较相对滞后。在上级和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04年远程教育在龙塘村得以实施开通,从远程教育开通以来,不但解决了龙塘村的信息闭塞,还能让广大村民参加学习科学文化,适用技术,法律政策。   龙塘村近年来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针,向特色农业产业化方向发展。在整村推进扶贫项目过程中,龙塘村借助远程教育的优势,带动村民发展养殖业余蔬菜种植,先后被县委、乡政府授予“先进党组织”“远程教育试点村”等。   通过对群众进行远程教育的培训学习,极大地激发了群众发展养殖业,太子参种植业的积极性,目前龙塘村存栏良种能繁母牛60头,商品猪186头,山羊160只,蔬菜大棚2个,没个需都通了电、自来水,2个自然寨都通了进寨公里,有80%的家庭有彩电、电视。   近年来,龙塘村得到县、乡两级政府的高度重视,龙塘村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公路得到了修通,自来水得以解决。目前龙塘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还很艰巨,我们仍要借助远程教育,改变村民的观念,目前龙塘村根据自己的优势,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农民增收步伐。   另外准备以村旅游建设为突破口,即发展第三产业,把龙塘村的自然优势开发利用起来,把龙洞修建成旅游景点,来带动龙塘村经济发展。   

贵槐村

  贵槐村位于良上乡西部,距离良上乡政府所在地15公里,六洞至钉耙塘公路从贵槐村穿过,交通比较方便。全村共有11个村民组,共357户,1706人,分布4个自然寨。是一个以苗民族居住的少数民族行政村。   全村总面积4.7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3.8亩,森林覆盖率为44%。村级组织健全,共有村干6人,党员30人。在整村推进扶贫项目过程中,   贵槐村借助远程教育的优势,通过对群众进行远程教育的培训学习,极大地激发了群众发展养殖业,种植业的积极性,目前贵槐村存栏牛240头,商品猪380头,山羊342只;种植金秋梨60多亩,优质稻90多亩。   贵槐村地处偏僻,由于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的制约,经济生活,交通信息,基础设施比较相对滞后,农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近年来,得到县、乡两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贵槐村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公路又新修一条,便道得到了硬化,自来水得以解决。贵槐村村民正抢抓西部开发的机遇,辛勤劳动,扎实苦干,为把自己的家园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奋斗。   

下寨村

  下寨村与良上乡驻地上寨村相邻,全村辖寨告、下寨、斩牛坡三个自然寨,11个村民组,337户1272人。田面积580.95亩,土面积49亩。   全村有党员37人,有学校1所—展牛坡教学点,学校现有教师1人,学生17人。远程教育建在村党员活动室,属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现有远教室二间40平方米,可容纳40人学习。   村两委今年提出了全村经济发展的思路:一是立足资源优势,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导产业,继续巩固和发展折耳根项目,种草养牛、羊项目,二是充分发挥地区优势,扩大发展优质稻种植面积,打造名优品牌,带动其它产业的迅猛发展;三是优化投资环境,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略,发展村办企业,走“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路子;四是以红军纪念碑周围绿化工程,创建红军碑旅游景点;五是发展苗家腌鱼为主食的“农家乐”,传继承民族文化。   

中坪村

  --人口总数:1526人农业人口:1488人非农业人口:38人   --行政区面积:4.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9.94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汉发展口号:勤劳致富。科学致富   --所辖村:11生产总值:84.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养殖业名特产品:三月耙办公所在地:村委会   --自然条件:资源:木头   

坪寨村

  坪寨村位于良上乡西部,东经26.803度,北纬108.64度之间,东至白眉村,北邻台烈镇石坪村和寨考村,与中坪村紧紧相接,共同组成一个大的苗族聚居村落,有826县道穿村而过,坪寨村距乡政府所在地10公里,距县城三穗28公里。   全村总面积7.14平方公里,辖坪寨、白极、乌小三个自然寨,7个村民组,360户1577人,劳动力780人,常年外出劳动力数400人。是一个典型的苗族村寨。耕地面积383.52亩,其中田面积326.52亩,土面积47亩。   近年来坪寨村先后荣获良上乡党委、政府授予的优秀党支部、先进集体等荣誉。全村有党员29人,学生在巴冶小学就读,义务教育入学率和毕业率均为100%。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和民间文艺活动丰富多彩,境内建有篮球场1个,乓球桌3套,为人民群众休闲锻炼提供了优越条件,同时也营造了全民健身的氛围。远程教育建在村党员活动室,属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播放点,现有远程教育室一间35坪方米可容纳40人学习。   

小巴冶村

  小巴冶村位于良上乡的西南方向,距乡政府所在地5公里,全村辖小巴冶、寨往两个自然寨,9个村民组,291户1320人。田面积349.74亩,土面积50亩。良巴公路横贯小巴冶寨。2003年寨往公路拉通,现在全村两个自然寨,均已通路,交通十分便利。   全村有党员22人,有学校1所——小巴冶小学,学校现有教师5人,学生152人,远程教育建在学校,属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接收站,现有远程教育室一间35平方米,可容纳30人学习。   村两委根据村情,制定了今年经济发展思路:稳定农业基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开发山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金秋梨、太子参、折耳根为主的示范基地,建立以商品牛、羊为主的畜牧业产业支柱,同时大力发展沼气生态工程,实现猪——沼——草——果的良好循环。   

白眉村

  良上乡白眉村位于乡政府西南部,地处良巴公路边,距乡政府所在地3.3公里。全村辖白眉、江桥、干月三个自然寨,6个村民组,227户1027人。田面积192.84亩,土面积42亩。公路已修通白眉、江桥、干月三个自然寨。   目前全村有党员43人,有学校一所(白眉小学),学校现有教师6人,学生145人。远程教育建在学校,属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接收站,现有远程教育室一间35平方米,可容纳30人学习。村两委提出2009年全村经济发展思路:一是创建文明村;二是大力发展烤烟、天麻种植;三是管理好现有100亩金秋梨让其发挥经济效益;四是实施稻田养鱼,并且实现腌鱼上市,发展地方特色产业;五是推动沼气生态工程,发展地方经济。六是完成生猪出栏上市100头以上,羊80只以上,牛30头以上。村两委在抓好全村基础设施,搞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也不懈怠慢对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创建活动的工作力度。   

岑兴村

  岑兴村位于良上乡东南部,东至龙塘村,北邻稿桥村,与稿米、龙塘、桐合村相接,是一个侗、苗族聚居村落,有村道穿村而过,岑兴村距乡政府所在地6公里,距县城三穗41公里。全村总面积6.03平方公里,辖岩门、展岑、故板三个自然寨,6个村民组,155户555人,劳动力318人,常年外出劳动力数263人。耕地面积425.97亩,其中田面积275.53亩,土面积150.44亩。   近年来岑兴村先后荣获良上乡党委、政府授予的优秀党支部、先进集体等荣誉。全村有党员22人,学生在稿桥小学就读,义务教育入学率和毕业率均为100%。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和民间文艺活动丰富多彩,境内建有篮球场1个,为人民群众休闲锻炼提供了一定条件,同时也营造了全民健身的氛围。远程教育建在村党员活动室,属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播放点,现有远程教育室一间34坪方米可容纳40人学习。   村两委根据村情,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制定了今后经济社会发展思路:一是大力推广两杂优质品种,确保粮食高产稳产;二是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扩大果品和中药材太子参种植、烤烟种植,多渠道不断提高农民收入;三是搞好品种改良和防疫工作,促进畜牧业发展;四是力争岑兴村2012年前家家有沼气,沼气覆盖率100%,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五是搞好农业科技培训,大力培养乡土人才;六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通村公路和组道水泥硬化,完善岑兴村文体设施;七是鼓励外出务工青壮年回家创业,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八是重视儿童入学,提高学生入学率;九是实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十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桐合村

  桐合村位于良上乡南部,距离良上乡政府所在地8公里,六洞至钉耙塘公路从桐合村穿过。全村共有4个村民组,共171户,678人,分布3个自然寨。是一个以苗、侗少数民族居住的行政村。全村总面积121公顷,耕地面积50公顷,经济林2公顷,天然林保护工程246公顷。   桐合村村级组织健全,共有村干8人,党员19人。在整村推进扶贫项目过程中,桐合村借助远程教育的优势,通过对群众进行远程教育的培训学习,极大地激发了群众发展养殖业,种植业的积极性,目前桐合村存栏良种能繁母猪35头,商品猪287头,牛黄243头,山羊270只;种植金秋梨90多亩,桃树10多亩。桐合村地处偏僻,由于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的制约,经济生活,交通信息,基础设施比较相对滞后。在上级和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04年远程教育在桐合村得以实施开通,从远程教育开通以来,不但解决了桐合村的信息闭塞,还能让广大村民参加学习科学文化,适用技术,法律政策。也正是远程教育这一新手段,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子得到了加快。   近年来,桐合村得到县、乡两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桐合村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公路得到了修通,自来水得以解决。目前桐合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还很艰巨,我们仍要借助远程教育,改变村民的观念,根据自己的优势,大力发展种草养畜,以杨家培等养殖大户为榜样,带动全体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稿米村

  稿米村位于良上乡东南部,东面和南面分别与剑河县南明镇、柳川镇相接,北面同瓦寨镇顺洞为比邻,距三穗县城60多公里,距良上乡政府所在地15公里。是一个以苗族、侗族为主经济文化交通比较落后的少数民族山区。   稿米村共有15个村民组,共335户,1536人,分布于稿米、稿市、展棚、羊角溪、牛打坪大龙6个自然寨。全村总面积213公顷,耕地面积85公顷,全村党员26人。顺洞致龙塘、稿米公路是整个稿米村的主要交通运输命脉。   近年来,稿米村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村两委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业,重点发展种植金秋梨,全村共种植金秋梨500亩,现均以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发展种草养畜,发展养山羊,涌现出太子参种植户8户,养殖专业11户,为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带头作用。   村委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借助远程教育资源,将大胆探索,提出了今后两年的经济发展的构想:以种、养业为龙头,引进优良品种,继续扩大规模,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整改扩建公路,为农产品的加工运输创造便利条件,帮助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稿白村特产大全




稿白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