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黔东南州 >> 三穗县 >> 款场乡 >> 便路村

便路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便路村谷歌卫星地图)


便路村简介

  便路村位于款场乡西部,距乡政府所在地8公里,310省道由东至西穿村而过。全村辖4个村民组,共分3个自然寨居住,共197户862人。全村总面积5.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03.6亩。全村有党员33名,村“两委”7人,村级组织健全。
  便路村是全乡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也是全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积极实施村寨规划建设和通组公路建设,实现了组组通公路,加快“四通五改”工程进度,结合丰富的自然资源情况,搞好开发。
  在积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便路村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力度,通过开展文明户、遵纪守法户、双文明户等评选活动,使村民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加强了文化知识的学习,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改变了农村的各种生活陋习,开展“整脏治乱”工作,创造了一个农民安定、邻里团结、家庭和睦、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2624202 556500 -- 查看 便路村谷歌卫星地图

便路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便路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良地村

  良地村位于款场乡西部,距乡政府所在地12公里,310省道穿村而过。全村辖6个村民组,分5个自然寨居住,共308户1143人。全村总面积10.0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74.9亩。全村有党员28名,村“两委”8人,村级组织健全。   良地村属村党员活动室播放点,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村支部、村委会带领下,认真部署,精心组织,通过召开各种会议、发放宣传资料、张贴标语、出宣传专栏、书写永久性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远程教育的好处,并积极根据村情情况和农民需求开展远程教育培训工作,现大部分村民都掌握了一至两门适用技术,积极发展种、养殖业。现全村共有金秋梨340亩,养殖业也得到了发展壮大。   良地村积极实施村寨规划建设和通组公路建设,实现了组组通公路,加快“四通五改”工程进度,结合丰富的自然资源情况,搞好开发。积极实施人饮工程,实现了全村都用上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加快水、电、路、通讯和广播电视建设,全村现有地面接收站242个,电话251部,电视机242台,VCD机220台,全面消除茅草房,人均住房面积达35平方米以上。   在积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良地村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力度,通过开展文明户、遵纪守法户、双文明户等评选活动,使村民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加强了文化知识的学习,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改变了农村的各种生活陋习,开展整脏治乱工作,创造了一个农民安定、邻里团结、家庭和睦、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全村有“双文明户”235户,遵纪守法户261户,“十星级文明户”34户。   

龙脚村

  龙脚村位于款场乡北部,距乡政府驻地10公里,距三穗县城58公里,民国十七年(1928)4月,灵山县更名为三穗县。(因本乡龙脚等地秋收丰稔,一禾三穗而得名)。全村总面积8.5平方公里,以山地、丘陵为主。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354户1438人,以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8.2%,耕地面积1120亩。   村党支部设支部书记1名,支委2名,共有党员39名,其中女党员3人。龙脚村党支部按照“五好”村党组织目标和新农村建设标准,狠抓党员干部队伍管理教育,使党支部的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村民收入不断提高,充分发挥了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建设和谐、文明、富裕的新农村奠定了坚实基础。   

款场村

  款场村是款场乡政府所在地的村,是款场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310省道和款场至三联公路在全村形成了一个“丁”字型,便利的交通是款场村得以发展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全村辖13个村民组,分布于11个自然寨,共734户2989人。全村总面积20.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50.3亩。全村有党员58名,其中女党员5名,村“两委”6人,村级组织机构健全。   款场村东临天柱县的邦洞镇、南与剑河县的南明镇接壤,这有利于地区间的民族文化交流和地方商品贸易的流通,有效地促进了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积极搞好“整脏治乱”工作,搞好辖区内的街道清洁卫生,美化街道,净化家园。   在大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积极搞好精神文明建设,以开展树新风、改陋习,创星级文明户和文明新风进校园等方式,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力度,涌现了大批的星级文明户、十星级文明户、遵纪守法户等,全村共有十星级文明户52户,双文明户652户,遵纪守法户685户。   

木坳村

  木坳村位于款场乡西部,距乡政府所在地9公里,距县城39公里,310省道穿村而过。全村辖4个村民组234户889人,其中侗族人口865人,占97.3%,是一个以侗族聚居为主的少数民族村寨。木坳村“两委”成员共7人,党员27名,女党员5名,村级组织健全。2010年末,全村劳动力560人,常年外出务工450人人均粮食370公斤,人均纯收入2810元。   特天独厚的交通给木坳村养殖业带来了很大的优势,目前养殖肉猪和家禽以成为木坳村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养殖业带动全村其它产业成木坳村现在和将来的重点中心工作。   

中等村

  中等村位于款场乡西部,距乡政府所在地5公里,全村辖6个村民组,分布于4个自然寨,共241户1065人。310省道穿村而过,现全村实现了组组通公路,全村总面积8.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99.4亩。全村有党员11名,其中女党员3名,村“两委”5人,村级组织机构健全。   中等村是全乡文明生态富裕村建设示点村,等溪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基地基地位于中等、等溪两村之间,位于310省道两侧,地处北纬26°47′—27°04′,平均海拔507米,年平均气温14.9℃,常年降雨量1147毫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区位具有自然资源优势,土壤、气候都较适合清香型烟叶生产,烟叶质量符合我国中式卷烟原材料的要求。2011年规划种植200亩,目前示范基地工场建有烤房群26间,四联体智能化育苗大棚1个,建有多功能板房1栋,储烟室一栋,占地面积896平方米,基本达到烘烤、分级、收购一体化要求,基地建有烟水烟配套工程、配有人工作业炮台一套,为基地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兴隆村

  兴隆村位于款场乡北部,距乡政府驻地5公里,距三穗县城55公里,东与天柱县坪地镇兆寨村相依,西与桂坪村、南与款场村相连,北与龙脚村相邻,全村总面积14.88平方公里,以山地、丘陵为主。全村辖16个村民小组,559户2595人,以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8.2%,耕地面积3744.7亩。   兴隆村有着丰富的水资源,渔塘水库的建成,给兴隆村带来了长达3000米的水域,对于发展淡水养殖和水上交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给水上娱乐开发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民风纯朴、乡风文明,北侗情歌是兴隆村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是北侗文化的一个缩影,为弘扬民族文化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兴隆村有着悠久的北侗民族文化历史,至今是三穗县唯一保存比较完整的侗族传统风情的民族村寨,兴隆村是三穗县北侗情歌、酒歌的传承地,有着“三月粑”、“油茶”等传统美食的传承人。每年农历6月18日,临县、乡、村成千上万人都聚集在兴隆村唱侗歌、赏侗景、品侗酒、体侗俗。兴隆村北侗民族风情传向了黔东南每一个角落。   

桂平村

  桂平村位于款场乡西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16公里,是目前全乡交通条件最差的一个村,也是全乡人口最少的一个村,是目前全乡未通程控电桂平村位于款场乡西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16公里,是目前全乡交通条件最差的一个村,也是全乡人口最少的一个村,是目前全乡未通程控电话的村之一,全村辖5个村民组,共分4个自然寨居住,共108户357人。全村总面积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19亩。全村有党员11名,村“两委”5人,村级组织健全。   桂平村属村党员活动室接收站,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村支部、村委会带领下,认真部署,精心组织,通过召开各种会议、发放宣传资料、张贴标语、出宣传专栏、书写永久性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远程教育的好处,并积极根据村情情况和农民需求开展远程教育培训工作,现大部分村民都掌握了一至两门适用技术,积极发展太子参种植、养殖业。现全村共有金秋梨85亩,养殖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桂平村积极实施村寨规划建设和通组公路建设,等溪至新寨公路的建成,改变了全村不通公路和过去肩挑背托的现象,实现了组组通公路,加快“四通五改”工程进度,结合丰富的自然资源情况,搞好开发。加快水、电、路、通讯和广播电视建设,全村现有地面接收站95个,电话8部,电视机96台,VCD机84台,全面消除茅草房,人均住房面积达30平方米以上。   桂平村是2006年度全乡的扶贫整村推进村,在搞好规划的同时,积极实施沼气池建设,搞好项目的开发的利用,现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在积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力度,通过开展文明户、遵纪守法户、双文明户等评选活动,使村民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加强了文化知识的学习,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改变了农村的各种生活陋习,开展整脏治乱工作,创造了一个农民安定、邻里团结、家庭和睦、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全村有“双文明户”85户,遵纪守法户102户,“十星级文明户”16户。   

三联村

  三联村位于款场乡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11公里,款场至三联公路贯穿全村,是款场进出天柱阳寨的北大门。全村辖11个村民组,分布于11个自然寨。共379户1572人,是一个典型的以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村。全村总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47亩。全村有党员42名,村“两委”8人,村级组织健全。   三联村属村小学接收站,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村支部、村委会带领下,认真部署,精心组织,通过召开各种会议、发放宣传资料、张贴标语、出宣传专栏、书写永久性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远程教育的好处,并积极根据村情情况和农民需求开展远程教育培训工作,现大部分村民都掌握了一至两门适用技术,积极发展种、太子参种植业。现全村共有金秋梨85亩,清香型烤烟种植得以顺利推广,现全村示范种植清香型烤烟14亩。   三联村是扶贫整村推进村,实施扶贫整村推进工程以来,带动了家家户户的养殖发展,饲养耕牛在全村得以全面铺开。现全村实现通组公路的有8个组,积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加快“四通五改”工程进度,结合丰富的自然资源情况,搞好开发。加快水、电、路、通讯和广播电视建设,全村现有地面接收站135个,电话186部,电视机354台,VCD机169台,全面消除茅草房,人均住房面积达40平方米以上。   三联村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特别是钒矿储量丰富,有着很高的开采价值。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水资源,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民风纯朴、乡风文明,加上有着全乡最高的山坡——高雾坡,还有远近有名的犀牛塘,结合全县“一禾三穗”旅游开发带动战略,有利于实施乡村旅游开发。是沟通款场与天柱县出口的北大门,同时也是联接湖南新晃的一个重要通道。   在积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三联村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力度,通过开展文明户、遵纪守法户、双文明户等评选活动,使村民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加强了文化知识的学习,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改变了农村的各种生活陋习,开展“整脏治乱”工作,创造了一个农民安定、邻里团结、家庭和睦、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全村有“双文明户”301户,遵纪守法户368户,“十星级文明户”39户。   

等溪村

  等溪村位于款场乡西部,距乡政府所在地7公里,310省道由东至西穿村而过。全村辖7个村民组,分3个自然寨居住,共313户1279人。全村总面积10.2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93.3亩。全村有党员31名,村“两委”7人,村级组织健全。   等溪村在村支部、村委会带领下,认真部署,精心组织,积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实施村综合办公楼改扩建工程,现建筑面积240平方米的村综合办公综合楼建设正稳步推进。加快“四通五改”工程进度,结合丰富的自然资源情况,搞好开发。   

便路村

  便路村位于款场乡西部,距乡政府所在地8公里,310省道由东至西穿村而过。全村辖4个村民组,共分3个自然寨居住,共197户862人。全村总面积5.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03.6亩。全村有党员33名,村“两委”7人,村级组织健全。   便路村是全乡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也是全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积极实施村寨规划建设和通组公路建设,实现了组组通公路,加快“四通五改”工程进度,结合丰富的自然资源情况,搞好开发。   在积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便路村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力度,通过开展文明户、遵纪守法户、双文明户等评选活动,使村民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加强了文化知识的学习,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改变了农村的各种生活陋习,开展“整脏治乱”工作,创造了一个农民安定、邻里团结、家庭和睦、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   


便路村特产大全




便路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