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黔东南州 >> 岑巩县 >> 思旸镇 >> 龙江村

龙江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龙江村谷歌卫星地图)


龙江村简介

  思旸镇龙江村位于镇机关所在地,有龙江河萦绕其境,村以河名。距新县城13公里,东邻坪坝村,南接铜古田村,西连新安村,北连双龙村。下辖小河坝组、新街组、都市街组、马坡脚组、毛草冲组、坪地哨组、下瓦窑组、凉水井组、北街组、府门口组等10个村民小组。全村共468户1368人,农业人口343户1176人,非农业人口125户192人。全村国土总面积4.3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297亩,其中田面积217亩,土面积80亩。主产稻谷、蔬菜,山上产油桐,有文旦柚、水蜜桃等特色产品。国民生产总值465万元。
  到2010年底,全村果树种植面积达800多亩,杂稻制种面积达500多亩,山羊养殖300多头,鸡鸭养殖专业户5户存栏8000只,生猪养殖户2户存栏150头,年收入达3万元以上的个体工商户56户,一个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已基本形成。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2626100 557800 -- 查看 龙江村谷歌卫星地图

龙江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龙江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思旸社区

  思旸社区在岑巩县党政机关南迁新兴之前,是县城所在地,东有文笔峰、北有水月庵,南有南岳山,西有沙鸡塘,具有悠久的历史,以“思州八景”而闻名,龙江河穿城而过。辖区方圆2.5平方公里,共1055户3034人,农业人口548,非农业人口2486;其中汉族1248人、侗族1191人、土家族265人,余下其他民族。2009年人均纯收入达3560元。国民生产总值是435万元。   辖区除思旸镇党政机关外,有县中队、看守所各一家,招商引资企业4家,本地集体企业1家,私营企业2家,牧畜养殖业基地2个,加油站1家,中小学各1所,现有师生2000余人,幼儿园2所,有幼儿150余人,加工企业16家。长期以来,思旸社区通过完善好服务体系、丰富好文化活动、维护好社区治安等方式,积极开展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由于成绩突出,2006年被全国老龄委评为“全国敬老模范社区”、2009年被贵州省人民政府评为“全省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2010年被黔东南州委评为“全州五好基层党组织”。   

板桥村

  板桥村位于思旸镇西南部,以村内有木板桥得名。村委会驻老屋。全村14个村民组,分别是庙湾组、榜上组、白竹湾组、何家组、姚家1组、姚家2组、苏家坪组、老屋组、屯山坡组、老院组、朱家组、花棚组、大坪组、熊家组、马老岩组、焦坪组等。全村共447户1802人,农业人口1772人,非农业人口30人,其中汉族1045人、侗族693人、苗族33人,余下为其他民族。总面积10.8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03亩,其中田981亩,土922亩,主产稻谷、油菜。国民生产总值是486万元.。   板桥村原是一个大队,一九八0年分为前进、板桥两个大队,一九八一年十月前进更名老院,一九八四年两大队   复并后称板桥。   

盘街村

  盘街村位于思旸镇西南部,以村委会驻地得名。西面山大人少,人口及更低主要分布在东半部。新安河由西向东横跨全境。全村17个村民组,分别是赵家湾组、冷水溪组、高家院组、大坪组、钱下组、熊家组、新塘坪组、黄家寨一组、黄家寨二组、盘街组、下厂组、桃子坪组、塘坉组、李家湾组、钱上组、旧家坪组、新路湾组等。全村共584户,2247人,农业人口2218人,非农业人口29人,其中汉族1536人、侗族605人、土家族75人,余下为其他民族。总面积12.9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50亩,其中田868亩,土482亩,主产稻谷,盛产油桐、花生。国民生产总值是435万元。   

铜古田村

  铜古田村位于思旸镇东南部,以村委会驻地得名。境内多山,属马坡山山区。原名勤俭,一九八一年十月更今名。全村17个村民组,分别是燕子山组、新屋组、润溪1组、润溪2组、润溪3组、施家坡组、土金屯组、代家坡张家1组、代家坡张家2组、代家坡张家3组、代家坡朱家组、代家坡唐家组、苦竹龙组、金竹坡1组、金竹坡2组、铜鼓田组、黄泥沟组等。共352户,1387人,农业人口1361人,非农业人口26人,其中汉族956人、侗族345人、苗族57人,余下为其他民族。总面积7.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87亩,其中田821亩,土466亩,主产稻谷、油菜,有楠竹项目410亩。国民生产总值是348万元。   

龙江村

  思旸镇龙江村位于镇机关所在地,有龙江河萦绕其境,村以河名。距新县城13公里,东邻坪坝村,南接铜古田村,西连新安村,北连双龙村。下辖小河坝组、新街组、都市街组、马坡脚组、毛草冲组、坪地哨组、下瓦窑组、凉水井组、北街组、府门口组等10个村民小组。全村共468户1368人,农业人口343户1176人,非农业人口125户192人。全村国土总面积4.3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297亩,其中田面积217亩,土面积80亩。主产稻谷、蔬菜,山上产油桐,有文旦柚、水蜜桃等特色产品。国民生产总值465万元。   到2010年底,全村果树种植面积达800多亩,杂稻制种面积达500多亩,山羊养殖300多头,鸡鸭养殖专业户5户存栏8000只,生猪养殖户2户存栏150头,年收入达3万元以上的个体工商户56户,一个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已基本形成。   

桐木村

  桐木村位于思旸镇东北部,以原有桐木树得名。西北是山区,东面是河谷。龙江河由西向东横跨南部,是桐木村与坪坝村的界河。全村7个村民组,分别是长冲组、冲坝组、四方井组、桐木组(上狼扒组)、周家林组、地英组、下狼扒组。共354户,1354人,农业人口1325人,非农业人口29人,其中汉族754人、侗族463人、土家族83人,余下为其他民族。总面积8.3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68亩,其中田542亩,土226亩,主产稻谷,盛产油菜。境内有“白岩悬棺葬”、县办桐木鸡场、后坝电站等。国民生产总值为341万元。   

新安村

  新安村位于思旸镇南部,以村内新安河得名。境内多山,新安河从西向东注入龙江河。村委会驻白岩坪。全村20个村民组,分别是草鞋田组、皂角树组、枪木田组、茶叶湾组、庙沟组、白岩坪组、新房子组、大元组、大土组、大坪组、寨拱坪组、黑塘组、鸦雀山组、盘龙组、寨尤四组、串沟组、桃子坪组、打磨坪组、洪水溪组、何家组等。全村共551户,2259人,农业人口2217人,非农业人口42人,其中汉族1360人、土家族455人、侗族385人,余下为其他民族。总面积11.7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68亩,其中田1205亩,土463亩,主产稻谷,盛产油菜,山上产油桐。国民生产总值是420万元。   

坪坝村

  坪坝村位于思旸镇南部,以村委会驻地坪坝组前有一平坝而得名,后作“坪坝”。南面是山区,北面是河谷地带。龙江河从西向东绕过,是坪坝村与桐木、亚坝二村的界河。全村24个村民组,分别是坪贤一组、坪贤二组、坪贤三组、坪贤四组、盐井一组、盐井二组、冲岩溪组、凉亭组、凉塘组、石灰窑组、黄弓一组、黄弓二组、黄弓三组、黄弓四组、黄弓五组、黄弓六组、黄弓七组、黄弓八组、坪坝一组、坪坝二组、坪坝三组、坪坝四组、坪坝五组、坪坝六组。共633户,2254人,农业人口2188人,非农业人口66人,其中侗族1229人、汉族922人、土家族56人,余下为其他民族。总面积9.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60亩,其中田682亩,土178亩,主产稻谷,盛产油菜、油桐、花生。国民生产总值是382万元。   

马坡村

  马坡村位于思旸镇东南部,以村内马坡山得名。境内属山区,中部有小溪,由西向东注入舞阳河。村委会驻田坝。全村9个村民组,分别是田坝1组、2组、3组、4组、榨房坪1组、2组、3组、李家冲1组、2组。共239户,914人,农业人口899人,非农业人口15人,其中侗族520人,汉族355人、苗族24人,余下为其他民族。总面6.8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17亩,其中田351亩,土166亩,主产稻谷,盛产油桐,有桐村之称,有楠竹种植项目1657亩。国民生产总值是130万元。   

双龙村

  双龙村位于思旸镇北部,北面高、南面低,中有岩屋口小溪从北向南注入龙江河。溪边有两个洞泉,春夏发水,双龙以此得名。村委会驻岩屋口。全村17个村民组,分别是菜屋场组、桐籽元组、邱家院组、板栗坪组、黄花冲组、大树子组、学校1组、学校2组、对门寨组、大坡脚组、春木山组、茶店坳组、马桑坪组、大田组、烂泥沟组、大沟组、鲁溪组等。全村共559户2167人,农业人口2137人,非农业人口30人,其中汉族1057人、侗族933人、土家族107人,余下为其他民族。总面积16.0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94亩,其中田768亩,土826亩,主产稻谷、油菜,山上产油桐、茶子。国民生产总值是357万元。   

岑丰村

  岑丰村位于思旸镇西北部,以村内有岑峰山得名。境内多山,属低山丘陵地带。村委会驻封神。全村15个村民组,分别是茶叶坪组、竹山组、小溪组、白子园组、和尚岩组、岑拐坡组、麻力山组、马鞍田组、大岩屋组、方寨组、新屋组、丰神组、半坡组、土竹坡组、杨家寨组等。全村共492户,1914人,农业人口1867人,非农业人口47人,其中汉族1110人、侗族569人、土家族187人,余下为其他民族。总面积13.4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88亩,其中田945亩,土543亩,主产稻谷、油菜山上产松、杉木和油桐。国民生产总值是483万元。   

磨寨村

  磨寨村位于思旸镇西北部,以村委会驻地得名。南北两面较高,中有龙江河从北向东横跨全境。下辖小丰寨组(原名小寨)、老房子组、冲顶组、麻力凸组、下磨寨砍上组、下磨寨砍下组、方院一、二组、冲茂溪等9个村民小组,村民分布于6个自然寨。全村共304户1277人,农业人口1243人,非农业人口34人,分布着汉、侗、土家、苗等民族。总面积6.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89亩,其中田613亩,土176亩,主产稻谷、油菜。山上产油桐,有磨寨桥。国民生产总值是450万元。   磨寨村党支部及村民委员会带领群众积极发展经济,每年全村村民皆从事杂稻制种业,制种面积达440余亩,创收入40余万元;种植文旦柚120余亩,年收入10余万元;有油茶基地300亩;2010年人均年收入达3200余元。   在开展物质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党支部将精神文化建设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在村党支部的引导下,村里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老年秧歌队、金钱棍队应运而生,逢年过节村里都会举办文艺、篮球等文娱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营造了一个健康文明的文化生活环境,2009年被0岑巩县委授予“五好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11年被岑巩县委评为“先进基层组织”。   在开展物质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党支部将精神文化建设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在村党支部的引导下,村里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老年秧歌队、金钱棍队应运而生,逢年过节村里都会举办文艺、篮球等文娱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营造了一个健康文明的文化生活环境,2009年被0岑巩县委授予“五好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11年被岑巩县委评为“先进基层组织”。   


龙江村特产大全




龙江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