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干村位于田镇西北部,距集镇10公里。由高华、塘河、塘垅三个自然寨组成,有名的蓬莱山变座落在塘干村。全村205户,840人。高中文化50人,初中文化616人,侗族人口92%,有耕地面积662亩,人均粮食351公斤,村内养殖业蓬勃发展,植被良好,2007年实施了整村推进,三合至塘干通村公路正在进行改造,有小学一所。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2627103 | 556600 | -- | 查看 塘干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蓝田社区 |
居委位于蓝田集镇,共338户,837人。其中男性465人,女性372人,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350人,初中文化的387人,人均纯收入2985元。 --人口总数:837人农业人口:/人非农业人口:837人 |
高华村 |
高华村位于蓝田镇东部,距镇集镇5公里,居住集中。全村现有222户,14个村民小组,共有人口815人(其中男性454人,女性361人,高中文化76人,初中文化532人,小学文化142人),苗族占98%,侗族占1.5%,其他民族占0.5%。人均占有粮食415公斤。境内盛产油菜、柑桔。历史悠久的民间汉戏得以传承。 |
老寨村 |
老寨村位于蓝田镇东部,距镇集镇5公里,由大么刀冲、小么刀冲、吴家团共3个自然寨组成。全村现有137户,9个村民小组,共有人口533人(其中男性297人,女性236人,高中文化49人,初中文化343人,小学文化127人)。现有耕地面积446亩,人均纯收入1991元,人均占有粮食420公斤。境内有油菜和柑桔种植基地。地锁片5个村的小学校设在这个村。 |
黄家村 |
--人口总数:1780人农业人口:1760人非农业人口:20人 --行政区面积:5.27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11.0亩 --主要民族成分:侗族,苗族,汉族发展口号:和谐黄家,生态环境 --所辖村:一一组,八二组等22组生产总值:80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红薯,玉米名特产品:水稻,红薯,玉米办公所在地:黄家村 |
寨头村 |
寨头村是蓝田镇的西大门,天柱至芷江的水泥公路穿境而过,距镇集镇2公里,与邦洞镇公福村相连,整个村由血团、高店、冲王、杨家、孙家、孟兰自然寨组成。现有374户,26个村民小组,其中有邦洞鱼塘水库移民搬迁小组1个。共有1573人(其中男性842人,女性731人,高中文化313人,初中文化1026人,小学文化234人),现有耕地面积1325亩,处于蓝田镇万亩大坝一角。人均收入2476元,人均占有粮食495公斤。 全村民族比例:侗族95%,苗族4%,其他民族1%。民族文化浓郁,70年代至90年代未,冲斗歌场盛名于周边乡镇,阳戏深受周边村镇群众的喜爱,近年来有侗族新婚酒歌和群众自发组织的文艺队伍。主要产品有:水稻、烤烟、玉米、生猪、鱼、鸭,每年3个养鸭基地养鸭达12000余只。寨头翻砂厂生产的犁铧远销于黔东南各县市和湖南省怀化地区,产品供不应求。矿产资源有煤矿、页岩,招商引资建有高团煤矿和渝天页岩红砖厂。 |
两岔村 |
两岔村位于蓝田镇西部,距集镇10公里,居住较为分散。由毫溪冲、梭溪坡、圭正、柳溪四个自然寨组成。 1996年修建的蓝田镇最大的水库——石灰冲水库就坐落在这个村辖区内,是蓝田镇最大的水利灌溉工程,是休闲娱乐的好场所,蓝田镇的自来水源就是从石灰冲水库引用的。全村现有229户,14个村民小组,人口共843人(其中男性475人,女性368人,高中文化79人,初中文化550人,小学文化157人),侗族占99%,其他民族占1%。现有耕地面积780亩,人均纯收入1912元,人均占有粮食350公斤,森林以松、杉、薪炭林、阔叶林为主。设有小学校1所。 |
新联村 |
新联村位于蓝田镇西部,距集镇1.5公里,是一个居住较为集中的村,历史上俗称为楞寨四甲。全村由四甲、宋家、大田、十甲、盘新、雷波共6个自然寨组成。 全村现有343户,14个村民小组,其中从邦洞鱼塘水库移民搬迁1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人口1373人(其中男性719人,女性654人,高中文化128人,初中文化897人,小学文化256人),侗族占98%,其他民族占2%。现有耕地面积954.4亩,人均纯收入2089元,人均占有粮食495公斤,村内有优质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和优质稻基地。 这个村的汉戏历史悠久,近年来还成立有民间腰鼓队和文艺队。森林资源以杉树为主。 |
贡溪村 |
贡溪村位于蓝田镇西北部,距镇集镇7.5公里,居住较为分散。由团上、木棕、寨上、孟兰、磨魄、勤沛、双溪坪、翁溪、刺猪、岩板坡、双溪坡、坪星共12个自然寨组成。全村有428户,21个村民小组,1513人,其中男性822人,女性691人,高中文化141人,初中文化987人,小学文化282人),侗族占99.5%,其他民族占0.5%。 现有耕地面积1168亩,人均纯收入1955元,人均占有粮食365公斤。境内林木郁郁葱葱,一条通村公路从上三合桥头直达注溪乡的下注溪,交通便利。有小学1所。 |
杞寨村 |
杞寨村地处镇政府西部,与邦洞镇光复村相连,距镇集镇2.5公里,是一个居住集中较为密集的自然村寨,整个村寨由五甲、八甲组成,1993年从邦洞鱼塘水库移民搬迁进一个村民小组,全村现301户,7个村民小组,1159人(其中男性639人,女性520人;高中文化128人,初中文化757人,小学文化215人),全村民族比例:侗族97%,苗族2%,其他民族1%。现有耕地面积953.9亩,人均收入2380元,人均占有粮食485公斤。矿产资源有煤矿、高岭土。这个村民族特色浓郁,有阳戏和2个群众自发组织的文艺队伍。 |
大雅村 |
大雅村位于蓝田镇背部,与湖南省接壤,距镇集镇15公里,居住较为分散。由大壕、田坝、老寨、勒王、比至、高山、罗家、比差共8个自然寨组成。全村有252户,18个村民小组,976人,其中男性536人,女性440人,高中文化92人,初中文化92人,小学文化184人),侗族占99.9%,其他民族占0.1%。现有耕地面积738.2亩,人均纯收入1901元,人均占有粮食345公斤。交通便利,可乘车经碧雅、塘干、三合到达蓝田。 |
凤阿村 |
凤阿村位于蓝田镇东北部,距集镇14公里与瓮洞镇聚溪村比邻。由刘家、阿兔、黄柏、凤阿等4个自然寨组成,是较分散的一个村。全村162户,8村民小组,626人,其中男性365人,女性261人,具有高中文化60人,初中文化418人,小学文化118人。侗族占98%,苗族占1.5%有耕地面积552亩,人均占有粮食342公斤。境内有大量硅矿,建有大板栗基地一个。2007年国家拨款从三合修通村公路到凤阳山、阿兔、大雅。 |
新民村 |
新民村位于蓝田镇西部,距集镇1公里,是一个居住较为集中的村,历史上俗称为楞寨二甲。全村由二甲、两寨两个自然寨组成。境内有龙井一口,一年四季水源不断。2004年村委会动员群众集资,在井上修建八角亭一座,水井周围全部用水泥进行硬化。 全村现有185户,7个村民小组,共有人口780人(其中男性409人,女性371人,高中文化73人,初中文化507人,小学文化216人),侗族占99%,其他民族占1%。现有耕地面积574亩,人均纯收入2080元,人均占有粮食480公斤,建有优质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和优质稻基地。有群众自发组织的腰鼓队和文艺队伍。森林资源以杉树为主。 |
布坪村 |
布坪村位于蓝田镇东部,距镇集镇4公里,是蓝田镇优质烤烟生产基地和柑桔基地。全村共有162户,9个村民小组,679人(其中男性349人,女性330人,高中文化63人,初中文化443人,小学文化127人),苗族占93%,侗族占6%,其他民族占1%。现有耕地面积902亩,人均纯收入2097元,人均占有粮食435公斤 |
蒲溪村 |
蒲溪村位于蓝田镇西北部,与注溪乡接壤,距镇集镇10公里。由吉流、联合、天堂、寨上、竹山寨、灯着、枫木、船上共8个自然寨组成。 全村有368户,23个村民小组,1395人,其中男性763人,女性632人,高中文化131人,初中文化914人,小学文化261人),侗族占99.5%,其他民族占0.5%。现有耕地面积1894亩,人均纯收入1904元,人均占有粮食340公斤。境内林木成荫,牛羊成群,交通便利,公路从注溪乡直达三合村。有小学1所。 |
岩背村 |
岩背村位于蓝田镇东部,距镇集镇5.5公里,居住集中。全村有226户,16个村民小组,905人,其中男性481人,女性424人,高中文化84人,初中文化588人,小学文化168人),苗族占98%,侗族占1.5%,其他民族占0.5%。现有耕地面积720.5亩,人均纯收入1993元,人均占有粮食420公斤。境内生产油菜和柑桔。 |
三联村 |
三联村位于蓝田镇东部,与瓮洞镇接壤,距镇集镇6.5公里,居住较为分散,由大元头、身小元头,黄么坡,差头阳4个自然寨组成。全村有193户,12个村民小组,692人,其中男性387人,女性305人,高中文化65人,初中文化455人,小学文化130人,苗族占98%,侗族占1.5%,其他民族占0.5%。现有耕地面积603亩,人均纯收入1985元,人均占有粮食420公斤。境内生产油菜和柑桔。 |
三合村 |
三合村位于蓝田镇北部,天芷油路穿境而过,距镇集镇6公里,由上三合、独坡、下三合、坡脚、坪脚、坪坤、杞、阳杰7个自然寨组成。 全村有384户,16个村民小组,1511人,其中男性837人,女性674人,高中文化142人,初中文化991人,小学文化283人。现有耕地面积932亩,人均纯收入1969元,人均占有粮食350公斤。有丰富的水资源,是修建电站和休闲避暑的好地方。境内建有小学1所。 |
公闪村 |
公闪村位于蓝田镇西北部,距集镇15公里与注溪乡、湖南省接壤。由卯溪、阿溪、大寨、腊木、青木、杨柳、林里、芭蕉、新屋、朝阳、大坡等11个自然寨组成,是蓝田镇的第2大村,也是居住最分散的一个村。 全村589户,26个村民小组,2317人,其中男性1300人,女性1017人,具有高中文化2016人,初中文化1509人,小学文化430人。侗族占99.5%,有耕地面积1894亩,人均纯收入1904元,人均占有粮食340公斤。西电东送两条输电线穿境而过,境内林木郁郁,一条小溪流如三合,有小学一所,交通便利,可乘车经闪溪、塘干、三合直达蓝田集镇。 |
稳江村 |
稳江村位于蓝田镇西北部,距集镇14公里与湖南省接壤。由中江、章文、稳江、稳龙、平坝、平木、阿场、盘坳、半坡、阿尼等10个自然寨组成,也是居住较分散的一个村。全村282户,14个村民小组,914人,其中男性511人,女性403人,具有高中文化85人,初中文化597人,小学文化170人。侗族占99.9%,有耕地面积901.4亩,人均纯收入1929元,人均占有粮食347公斤。 西电东送两条输电线穿境而过,境内林木郁郁,一条小溪流如三合,有小学一所,交通便利,可乘车直达蓝田集镇。 |
碧雅村 |
碧雅村位于蓝田镇集镇的西面,,距离集镇八公里,碧雅村共860人,拥有耕地面积627.6亩,山林面积7350亩碧雅村主要生产农产品为水稻、油菜、玉米、红苕。 --人口总数:860人农业人口:850人非农业人口:10人 --行政区面积:5.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27.6亩 --主要民族成分:侗族、苗族、汉族发展口号:建设平安,和谐村寨 --所辖村:阿麻,阿受,阿学,加一,加二,坡一,坡二等10生产总值:71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红薯、玉米名特产品:水稻、红薯、玉米办公所在地:碧雅村东头 |
蓝田村 |
蓝田村地处镇政府所在地,是全镇最大的一个村,居住较为分散。全村由杉弯寨、街道上、烟灯波、里山、对门江、东南冲、西南冲、章子上、翁西冲、茄溪共10个自然寨组成。全村现有750户,35个村民小组,其中从邦洞鱼塘水库移民搬迁1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人口2992人(其中男性1608人,女性1384人,高中文化279人,初中文化1954人,小学文化558人),侗族占95%,苗族占3%,汉族占1%,其他民族占1%。现有耕地面积2471亩,人均纯收入2376元,人均占有粮食450公斤。 蓝天大坝盛产大米、玉米、杂交油菜;矿产资源有煤、高岭土;民族风情浓郁,有飞山歌场,每逢节日、赶场天和政府开展的重大活动,这里人山人海,男女对歌,斗鸡斗鸟,好不热闹。境内绿树成荫。辖区内有煤、页岩、石灰岩、高岭土,还有群众自发组织的两支腰鼓队和民间文艺队伍。辖区内还设有蓝田中学1所,蓝田职中1所,蓝田小学1所,幼儿园1所。 |
塘干村 |
塘干村位于田镇西北部,距集镇10公里。由高华、塘河、塘垅三个自然寨组成,有名的蓬莱山变座落在塘干村。全村205户,840人。高中文化50人,初中文化616人,侗族人口92%,有耕地面积662亩,人均粮食351公斤,村内养殖业蓬勃发展,植被良好,2007年实施了整村推进,三合至塘干通村公路正在进行改造,有小学一所。 |
闪溪村 |
闪溪村位于蓝田镇西北部,距集镇12公里居住环境相对集中,全村住户分布在小溪两旁。全村143户7个村民小组,640人,其中男性359人,女性281人,具有高中文化59人,初中文化416人,小学文化118人。侗族占99.9%,有耕地面积510.3亩,人均纯收入1978元,人均占有粮食375公斤。,交通便利,可乘车直达蓝田集镇,并有小学一所。 |
坪寨村 |
坪寨村位于蓝田镇东部,距集镇2.5公里,与渡马乡接壤。全村由红坡、付家、大寨、茶油坪、鱼形、道东共6个自然寨组成。全村现有539户,21个村民小组,共有人口2105人(其中男性1133人,女性972人,高中文化197人,初中文化1378人,小学文化394人),侗族占99.5%,其他民族占0.5%。现有耕地面积1444亩,人均纯收入2079元,人均占有粮食450公斤。 境内有茂密的杉树和松树。付家编织的山竹斗笠远近闻名。还有一个天生的尸牛洞,1988年恢复了黯堂,来这里朝拜的人骆绎不绝,有一支民间自发组织的腰鼓队和文艺队。 |
都甫村 |
都甫村位于蓝田镇东部,距集镇1公里,全村由梁家、备寨、都府小学、都府大寨共4个自然寨组成。全村现有541户,30个村民小组,2180人(其中男性1143人,女性1037人,高中文化201人,初中文化1407人,小学文化402人),侗族占99%,其他民族占1%。现有耕地面积2362亩,人均纯收入2145元,人均占有粮食450公斤。 家家户户都种植有柑桔,是蓝田镇发展林果业的一个典型村。境内有煤,建有松兴林化厂一座。民间汉戏在这个村得以沿袭,并有群众自发组织的腰鼓队和文艺队。 |
烂桥村 |
烂桥村位于蓝田镇西部,距集镇8公里,与白市镇镇、渡马乡接壤,居住较分散,由黄土田、周家、刘家、坡脚、补家坡、爱头坡6个自然寨组成。森林植被较好,河水清澈透底,建有小型水力发电站1座,已并入国网。全村现有264户,17个村民小组,共有人口1138人(其中男性616人,女性522人,高中文化108人,初中文化753人,小学文化215人)。现有耕地面积748亩,人均纯收入1938元,人均占有粮食365公斤,并设有小学一所。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