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黔东南州 >> 天柱县 >> 高酿镇 >> 来溪村

来溪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来溪村谷歌卫星地图)


来溪村简介

  来溪村座落在高酿镇北部,与凤城的教场村接壤,距高酿镇政府5公里。
  全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90户,共344人(其中男185人,女159人),党员11人。
  全村共有耕地面积477亩。人均纯收入2500元左右。人均占有粮食450公斤。
  来溪村的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有满山的杉木和成片的楠竹,户户种有杨梅、金秋梨等果树。这里水质良好,气候十分宜人,西瓜香甜。这里的人民喜欢文艺,成立有腰鼓队和文艺队,文化氛围浓厚,村民勤劳淳朴。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2627105 556600 -- 查看 来溪村谷歌卫星地图

来溪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来溪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高酿社区

  居委会位于高酿集镇内,由全镇非农业人员组成,包括中小学教职工、各行政事业单位在职人员、退休职工、街道居民、毕业待岗人员。   全居委会有855户,共926人(其中男589人,女337人)。居委会党支部有党员12人,镇政府、财政所、政法、农牧、中小学、卫生院、林业站、粮管所、供销社各支部共有党员138人。   居委人均纯收入2700元。   

良瑞村

  良瑞村东接三寨村,南与章寨村接壤,西与凤城镇老寨村相连,北接凤城八甲村。修通了通村公路,由于地处大山之中,交通较为不便。   全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82户,共315人(其中男170人,女145人),党员11人。   全村共有耕地面积465亩。人均纯收入2100元。人均占有粮食300公斤。   良瑞村具有较好的森林资源和草坡资源,自然生态保护较好,适宜种养殖业的开发,全村人民勤劳善良、纯朴。现完好保存有建于嘉靖(定)年间的古老石拱桥及桥碑一座,极具观赏及科研价值。   

克烈村

  克烈村位于高酿镇南部,紧紧靠着天柱第一高山---黄哨山。距政府所在地18公里。   全村共有3个自然寨7个村民小组,133户579人(其中男307人,女272人),全村有党员13人。   全村共有耕地面积778.95亩,人均耕地1.35亩。实现人均纯收入2300元,人均占有粮食362公斤。   克烈村地处偏僻,由通村公路连接,生产生活条件较为艰难。在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决策下,克烈村人民沐浴党恩,生产生活条件将得到改善。近年,国家实施了自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森林覆盖率不断攀高,现达81%,伴随着的是空气清新,水质优良,乡情浓郁,民风纯朴。   

瑶江村

  瑶江村位于高酿镇东南部,东邻甘洞村,面靠硝洞村,西抵石洞镇,北接木杉村,修通了村级公路,距政府所在地20公里。   全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119户,共502人(其中男283人,女219人),党员8人。   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350.8亩。部分村民外出打工,人均纯收入2200元左右。人均占有粮食345公斤。   瑶江村自然资源丰富(木材、松脂),森林覆盖率高,水质优良,空气清新,人较为浓厚的侗家风情,村容整洁,村风文明,人民安居乐业。   

勒洞村

  勒洞村位于高酿镇南端,距镇政府所在地20公里。东靠优洞村,南邻锦屏小江村,西至石洞镇的摆洞村,北低瑶江村,系省扶贫攻坚一类村。   全村共有10个自然寨20个村民小组,307户1161人,全村有党员19人。勒洞村人文资源丰富较为丰富,侗家风情浓郁,侗家人民热情好客。醇香的油茶,喷香的腌鱼,醉人的酒歌,窈窕的姑娘,真乃酒不醉人人自醉。   全村共有耕地面积2650亩,人均耕地2.28亩,实现人均纯收入2300元,人均占有粮食260公斤。勒洞村地处偏僻,森林管护有力,覆盖率高达80%。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业、养殖业和林业,辅之劳务输出。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实施了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基本实现通电、通水、移动信号覆盖。   近年来,勒洞村社会治安稳定,村民法律意识加强,经济意识得到进一步开化,全村人民正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迈进,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优洞村

  优洞村位于高酿镇南端,距政府所在地18公里。   全村共有30个村民小组,615户,共2351人(其中男1268人,女1083人),全村有党员33人。   全村共有耕地面积2897.8亩,人均耕地1.23亩。实现人均纯收入2000元,人均占有粮食310公斤。   优洞村属一类贫困村,森林覆盖率高,全村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于种植业,辅之养殖和劳务输出。主要经济农作物有烤烟、楠竹、辣椒,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和浓厚的侗文化。   

新民村

  新民村位于高酿镇南部,紧靠镇政府,202省道从新民村穿越而过,交通便利。   全村共有14个村民小组,201户,共702人(其中男338人,女364人),党员18人。   全村共有耕地面积690.8亩。人均纯收入2800元。人均占有粮食460公斤。   新民村山地基本绿化,森林覆盖率达高,现有成林280亩。全村基本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闭路电视覆盖率100%,村成立有文艺宣传队,腰鼓队,社会治安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坪场村

  坪场村位于高酿镇西北部,高石公路从寨中穿越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全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123户,共471人(其中男254人,女217人),党员19人。   全村共有耕地面积480亩。人均纯收入2100元左右。人均占有粮食290公斤。   坪场村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水质优良,空气清新,村民勤劳淳朴,有雄奇的高洞郎景点。   

白坌村

  白坌村位于高酿镇东南部,与坌处地柳村接壤,距壕乡金矿只一步之遥,有通村公路互连。村各自然寨零星分布,居民居住占分散,交通、电信和医疗卫生设施滞后。   全村共有3个村民小组,130户,共533人(其中男290人,女243人),党员12人。   全村共有耕地面积947亩。人均收入2300元左右。人均占有粮食310公斤。森林覆盖率达80%。全村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于种植业和养殖业。   全村基本实现通水、通电、通路。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矿产资源。村寨环境优美,村民勤劳淳朴。   

章寨村

  章寨村位于高酿大坝内,距高酿镇政府2.5公里,高石公路穿越而过,并连接章良公路,交通十分便利。   全村共有16个村民小组,共1599人(其中男782人,女817人),党员34人,2008年被县党委评为五好基层党组织。   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800亩。人均纯收入2800元。人均占有粮食420公斤。森林覆盖率达70%。章寨村是高酿镇州级科普示范村,全村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于种植业和养殖业(其中优质稻生产是村的一大特色)。有少数村民外出打工和从事加工、运输业。有村级固定资产10万余元,山林20亩,水库一座。   全村基本实现通水、通电、通路。广播电视卫星覆盖率95%。村成立有文艺宣传队,腰鼓队(定期宣传党的方针政策),2009年建成高酿镇第一个“民族文化家园”。社会治安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大小圭村

  大小圭村位于高酿大坝边缘,距高酿镇政府2.5公里,修建有通村公路。   全村共有10个村民小组,197户,共702人(其中男357人,女345人),党员20人。   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275亩。人均纯收入2600元。人均占有粮食380公斤。森林覆盖率达70%。全村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于种植业和养殖业(其中优质稻生产是大小圭村的一大特色)。   全村基本实现通水、通电、通路。村成立有文艺队,社会治安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隆寨村

  隆寨村位于高酿大坝内,距高酿镇政府1公里,由通村公路与集镇主要街道相连。   全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72户,共261人(其中男119人,女142人),党员7人。全村共有耕地面积314.3亩。人均纯收入2700元。人均占有粮食527公斤。   隆寨村自然环境优美,居住环境适宜,于2010年被评为省级生态村。   全村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于种植业,2010年评为县科普示范村,是镇内有名的优质稻种植基地,同时也是高酿镇最大的金秋梨生产基地,全村共有金秋梨基地205亩。成立了金秋梨协会,所产金秋梨俏销省内外。   

大段村

  大段村位于高酿镇东部,距政府所在地4公里。   全村共有3个村民小组,79户,共252人(其中男136人,女116人),党员11人。   全村共有耕地面积450亩。人均纯收入2500元左右。人均占有粮食360公斤。   在党的正确领导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下,大段村已实现“三通”,通水、通电、通路。我们不断加强“两个文明”的建设,在远教平台中学习科学技术,生产条件和生活水平得到相应的提高。   大段村地势较高,土质良好,村两委带领村民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山、水、林、田、路的综合开发,在空地上栽种果树、西瓜和折耳根,养殖业也逐渐发展。   村两委加大发展力度,实行党务、村务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带领全村朝着“社会治安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小康生活迈进。   

地引村

  地引村位于高酿镇东南部,修通了村级公路,距政府所在地6.5公里。   全村共有11个村民小组,261户,共986人(其中男527人,女459人),党员23人。   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215亩。全村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于种养殖业,近年村两委带领全村大力发展种养殖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纯收入2600元左右。人均占有粮食350公斤。   地引村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水质优良,空气清新,民族文化浓郁,人民安居乐业。   

地坝村

  地坝村位于高酿镇东南面,距政府所在地3公里,202省道从村寨穿越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全村共有11个村民小组,259户,共796人(其中男425人,女371人),党员16人。   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425亩。人均纯收入2700元左右。人均占有粮食330公斤。   地坝村地势不高,森林覆盖率达65%以上,全村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于种植业,是高酿镇优质烤烟的生产基地。   

口洞村

  口洞村位于高酿镇东部,东邻坐寨、南交茅坪、西连邦寨、北靠富荣,距镇政府所在地10公里,通村公路连接。   全村辖5个自然寨13个村民小组,239户965人(其中男514人,女451)。党员25人。   全村共有耕地面积645亩,人均0.67亩,人均占有粮食282公斤。经济以种稻和养猪为主,林业为辅。由于交通不便,经济基础薄弱等原因的束缚,经济发展缓慢,人均纯收入2600元。村集体林场是村集体经济的主要支柱。   口洞村自然资源较为丰富(有5克/吨的金矿区一个),森林覆盖率高,达60%,水质优良,空气清新,人文资源丰富,有较为浓厚的侗家风情。由于生活条件有限,外出工作人员多是另一特点。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全村人民将以团结务实的精神大力发展生产,增加经济收入,为奔小康而努力奋斗。   

坐寨村

  坐寨村位于高酿东部,距镇政府所在地8公里,辖13个村民小组、3个自然寨,216户876人,全村共有党员25人。   全村拥有耕地1065亩,人均耕地面积1.21亩,种养殖主要以种稻和养猪为主,人均纯收入约2200元,人均占有粮食280公斤。   坐寨村属一类贫困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扶贫攻坚工作得到加强,目前全村基本实现通电、通水、移动信号、-广泛覆盖,。党中央实施了远教工程,开阔了村民视野,丰富了科技文化生活。   近年林木管护加强,森林覆盖率达80%,近年发展薪炭林近千亩。马鞍组的深山养蜂闻名周边,无农药污染,实为优质蜂蜜的主产地。   坐寨村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村两委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以团结务实的精神带领广大村民谋利益、奔小康,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   

美引村

  美引村位于高酿大坝西部,距高酿镇政府8公里,东与亚大村南与木杉村接壤,高石公路穿越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全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59户,共243人(其中男108人,女135人)。党员10人。   全村共有耕地面积270亩。人均纯收入2600元。人均占有粮食350公斤。森林覆盖率高。全村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于种植业和养殖业,有少数村民外出打工。社会治安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老海村

  老海村位于高酿镇东部,东抵风城镇金井,西连皎凡村,南临白坌村,北接春花村。由通村公路联通,距政府所在地10公里。   全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117户,共412人(其中男226人,女186人),党员7人。   全村共有耕地面积679.8亩。人均纯收入2400元左右。人均占有粮食310公斤。   老海村自然资源丰富(有黄金、松树、杉树、桐油),森林覆盖率高,全村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于种植业和养殖业,有少部份村民外出打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源远流长,被民族局定为民族村,村里组建了一支能歌善舞的腰鼓队,传统节目《月牙镗》代表县出席了全国农-动会,获得三等奖。   

卜洞村

  卜洞村位于高酿镇北部,距政府所在地14.5公里。   全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160户,共597人(其中男308人,女289人),现有党员21人。   全村共有耕地面积859亩。人均纯收入2500元左右。人均占有粮食340公斤。   自然资源非常丰富,森林覆盖率高,全村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于林业和种植业。   

地良村

  地良村位于天柱县南端,与锦屏县三江镇交界,距天柱县城27公里,202省道从寨中穿越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全村共有34个村民小组,585户,共2266人(其中男1130人,女1084人),党员44人。   全村共有耕地面积3052亩。人均纯收入2400元左右。人均占有粮食320公斤。   平均海拔600米以上,森林覆盖率高,全村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于林业和种植业。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和浓厚的侗文化,是开发避暑度假山庄的好场所。   

界牌村

  界牌村位于高酿镇西部,距高酿镇政府9公里,高石公路穿越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全村共有10个村民小组,195户,共759人(其中男384人,女375人),党员23人。   全村共有耕地面积900.6亩。人均纯收入2700元。人均占有粮食375公斤。森林覆盖率达95%。   全村基本实现通水、通电、通路,广播-覆盖率达98%,交通不便和信息不灵的状况得到了有效改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顺利地实施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群众学习科技知识的热情高涨,远教这个平台逐渐成为群众致富的好帮手。   近几年来,村两委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富民强镇”的建设目标,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以团结务实的精神、真抓实干的作风,带领群众大力发展生产,增加经济收入,为带领界牌村广大群众奔小康而努力奋斗。   

坪灶村

  坪灶村位于高酿镇西部,距高酿镇政府8公里,高石公路穿越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全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86户,共340人(其中男174人,女166人),党员10人。   全村共有耕地面积555.3亩。少数村民外出打工,人均纯收入2600元。人均占有粮食340公斤。全村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于种植业和养殖业。   全村基本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丰保村

  丰保村位于高酿镇东北部,距政府所在地0.5公里。   全村共有13个村民小组,215户,共780人(其中男376人,女404人),党员21人。   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151.7亩。人均纯收入2800元左右。人均占有粮食450公斤。   丰保村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全村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于种植业和养殖业,有享誉省内外的金秋梨、茶油和香米,还有取之不尽的纯天然矿泉水。丰保村有灿烂悠久的酒文化,每当土王节、大红喜事总能听到他们清爽、宛转、动人的酒歌、山歌。   

木杉村

  木杉村位于高酿镇南端,距集镇12公里。全村共有34个村民小组,452户,共1786人(其中男942人,女844人),拥有党员38人。   全村共有耕地面积2565.45亩,主要种植优质稻、烤烟。近年来种养殖业发展迅速,土鸭、土鸡养殖渐成规模,年人均纯收入2800元左右。人均占有粮食350公斤。   木杉村距集镇较远,原交通条件不是很好,现正在实施通村水泥路,交通问题将得以改善。村自然资源非常丰富,有较为著名的“一线天”、“老虎落难洞”、“白龙洞”、“老龙潭”等多处自然风景,热忱欢迎各界人士前来投资开发旅游。   

富荣村

  富荣村位于高酿镇东部,有通村公路连接,距政府所在地8公里。   全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141户,共615人(其中男314人,女301人),党员18人。   全村共有耕地面积920亩。人均纯收入2700元左右。人均占有粮食450公斤。   富荣村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水质优良,空气清新,有较为浓厚的侗家风情。   

甘洞村

  甘洞村位于高酿镇南部,距政府所在地8公里。省道202穿村而过,交通便利。   全村共有32个村民小组,586户,共2158人(其中男1130人,女1028人),拥有党员37人,2010年度被评为州级“五好基层党组织”。   全村共有耕地面积2521亩。人均纯收入2800元左右。人均占有粮食350公斤。近年大力发展烤烟种植,烤烟成为村支柱产业。甘洞下乐建有天兴石材加工厂。   甘洞村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水质优良,空气清新,有较为浓厚的侗家风情,民族文化浓郁(侗歌文化、酒文化等),有以歌会友的习惯。甘洞民族文化接待站正在建设中。   

三寨村

  三寨村位于高酿镇西北部,高石公路从寨中穿越而过,距政府所在地1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全村共有16个村民小组,389户,共1254人(其中男592人,女662人),党员27人。   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617.3亩。人均纯收入2700元左右。人均占有粮食400公斤。   三寨村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由于距集镇较近,全村经济来源较为活跃,收入主要来自于种植业、养殖业和副业,这里是高酿天子米的主产地。   

春花村

  春花村位于高酿镇东部,距镇政府所在地6公里,素有春花夜月美称,听寨上老人说:春花夜月,凉台倒影相映成趣,是本县的著名风景名胜之一,美丽迷人,至今尚令人神往。   全村总面积为10508亩,辖10个村民小组8个自然寨,全村共255户885人(其中男506人,女379人)。全村有党员19人。   全村耕地面积1260.8亩,人均耕地面积1.42亩,主要经济来源以传统的种、养殖业为主。人均占有粮食366公斤,人均收入2500元左右。春花村有较为富有的黄金矿和木材资源,森林植被较为茂盛,拥有成片的原始森林,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山沟沟中长流着清幽幽的山溪水,无污染,无公害,实为农家乐土。   目前,全村已基本实现通电、通水。村村通实施后,-覆盖率95%。村两委抓好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引导、支持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村成立了文艺宣传队(腰鼓队),不断丰富群众物质文化生活,促进社会治安稳定,人民安居乐业。随着近年村级公路等基础设施的相继建设和投入使用,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来溪村

  来溪村座落在高酿镇北部,与凤城的教场村接壤,距高酿镇政府5公里。   全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90户,共344人(其中男185人,女159人),党员11人。   全村共有耕地面积477亩。人均纯收入2500元左右。人均占有粮食450公斤。   来溪村的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有满山的杉木和成片的楠竹,户户种有杨梅、金秋梨等果树。这里水质良好,气候十分宜人,西瓜香甜。这里的人民喜欢文艺,成立有腰鼓队和文艺队,文化氛围浓厚,村民勤劳淳朴。   

上花村

  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448亩。人均纯收入2800元左右。人均占有粮食360公斤。   上花村山地基本绿化,森林覆盖率达高,现有成林材积2500m3。有一座存水量为40万m3的水库,可灌溉良田750亩左右。外出打工人较多,劳力较为欠缺。村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于种植业和养殖业,土鸡土鸭养殖渐成规模。   全村基本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闭路电视覆盖率97%,村成立有文艺宣传队,腰鼓队,社会治安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皎环村

  皎环村位于高酿镇东部,与春花、上花、老海、坐寨、富荣村相邻,有通村公路连接,距政府所在地5公里。   全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195户,共794人(其中男428人,女366人),党员14人。   全村共有耕地面积837亩。人均纯收入2400元左右。人均占有粮食346公斤。   皎环村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52%,成林有2600亩,全村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于种植业和养殖业。皎环村有灿烂悠久的酒文化,男女老少都会唱北侗民歌。   

硝洞村

  硝洞村位于天柱县城南方,距高酿镇政府17公里,较为偏远,凸(洞)莲(花山)公路穿越而过。   全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共454人(其中男226人,女228人),党员12人。   全村共有耕地面积486.3亩。人均纯收入2500元左右。人均占有粮食320公斤。全村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于种植业和养殖业,近年村大力发展种养殖业,村民生活水平得到一定提高。   村水资源、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5%。村居民族文化特点浓厚,有一座盛情风雨桥,每逢佳节,四面八方的客人来此游玩、唱歌、对诗,被称为歌的侗乡、诗的海洋。   

圭大村

  圭大村位于高酿镇南部,东与坌处镇地柳村相邻,南与坌处镇大田段交界,西北分别与本镇坐寨村和白坌村相连。离镇政府较远(约20公里),交通较为不便。   全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161户,共592人(其中男314人,女278人),党员17人。   全村共有耕地面积240亩。全村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于种植业和养殖业,人均收入2300元左右。人均占有粮食260公斤。   圭大村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水质优良,空气清新,民族文化浓郁,是开发旅游业的好地方。   

亚大村

  亚大村位于高酿镇西部,东抵章寨和大小圭村,南靠木杉村,西连美引村,北接凤城镇的老寨村。距集镇6公里,高石公路从寨中穿越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全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137户,共531人(其中男281人,女250人),党员16人。   全村共有耕地面积617亩。人均纯收入2700元左右。人均占有粮食350公斤。   全村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于养殖业和种植业。这里植被茂盛,矿产资源非常丰富,素有“金园”的美称。   

邦寨村

  邦寨村位于高酿东南部,距高酿镇政府6公里,海拔688米,由于地势高,水资源较为缺乏,地(坝)口(洞)公路穿越而过,交通便利。   全村共有10个村民小组,340户,共1315人(其中男680人,女635人),党员29人。   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511.9亩。人均纯收入2700元。人均占有粮食350公斤。   全村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于种植业和养殖业(其中烤烟和茶油生产是邦寨村的一大特色)。全村基本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邦寨村自然资源丰富,是高酿茶油的主产地,优质稻种植也渐具规模。邦寨村人文历史悠久,有风景优美的原始自然生态区黄哨山和佛教圣地白云庵。   


来溪村特产大全




来溪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