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黔东南州 >> 锦屏县 >> 茅坪镇 >> 下寨村

下寨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下寨村谷歌卫星地图)


下寨村简介

  下寨村地处清水江畔,独特的地理位置使这里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沿江两岸居住着十四个自然村寨十个村民小组257户971人。耕地面积1260.3亩,林地9800亩,森林面积达78%。主要经济来源有香桔生产,畜牧养殖,外出务工。
  旅游景点有文笔塔,清水江两岸自然原始风景,烂木桥次森林风景区。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2628101 556700 -- 查看 下寨村谷歌卫星地图

下寨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下寨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茅坪社区

  茅坪居民委员会的前身是茅坪公社新联大队,始建于1953年,辖区六个小分队163人,以侗、苗、汉为主。新联队的成员主要由中南一公司森工排伐工会工人家属,私营业者和没有分到田地的群众组织。   -时期茅坪新联大队被折销,分散并入农业队,帮助农业干农活,年底由农业队返还粮食作为报酬。1962年恢复新联大队,辖区四个小分队,59户192人。   1984年茅坪新联大队改为茅坪镇居民委员会,辖区四个居委小组,2009年县木材公司茅坪站职工划规茅坪居委,为转运站组,属茅坪居委辖区第个五个居民小组,(包括镇政府、学校、大中专毕业生)。   2003年8月,在居干支书、主任、文书以私人贷款的情况下,买下了原茅坪粮店两间两层楼(约54平方米),作为居委会办公楼,结束了茅坪居委会没有办公楼的历史。后在茅坪镇政府的帮助下,还清了贷款。   2009年茅坪居委会被0锦屏县委,锦屏县人民政府评为“平安先进社区”。   2010年6月。茅坪镇居委支部被0锦屏县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评为“五好基层党组织”。   2011年4月,茅坪居委会人民调解委员会被锦屏县人民政府授予200年至2010年“先进人民调解委员会”称号。   

上寨村

  上寨村是红色旅游、香桔之村,他是上海龙华二十四烈士之一龙大道的故乡。全村一个自然寨、辖七个村民组,现有185户829人,位于锦屏县东北角,距县城有8公里,全村总面积12.5平方公里,苗侗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九十六。主要特色产品有茅坪香桔、杉木、太子参、楠竹。   从寨旁上千年的古树,寨中尘埃的窨子屋与吊脚楼,映衬出上寨村有近千年的历史。这里的古树、古井、古巷、古道、古桥、古缸,古钟、古窨子和黄哨山上的美丽传说给茅坪古镇蒙上了神密的色彩。他是镶嵌清水江畔上的一颗璀灿明珠,美丽的清水江由西向东川流而过,河边天然牧场、黄哨山原始森林、白水洞、姊妹岩、写字岩、茶花岭、五龙岭、黄哨山古驿道、万亩竹海是旅游和休闲的好地方。朋友,来吧!茅坪上寨欢迎你。   

下寨村

  下寨村地处清水江畔,独特的地理位置使这里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沿江两岸居住着十四个自然村寨十个村民小组257户971人。耕地面积1260.3亩,林地9800亩,森林面积达78%。主要经济来源有香桔生产,畜牧养殖,外出务工。   旅游景点有文笔塔,清水江两岸自然原始风景,烂木桥次森林风景区。   

阳溪村

  阳溪村位于茅坪镇东北角,清水江畔,距离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东面、北面与天柱县接壤。全村共有5个自然寨,8个村民小组,166户769人,总面积14500亩,耕地面积308.2亩,其中稻田278.83亩,旱地29.37亩,人均耕地0.401亩。阳溪村现有林地面积10202亩,木材蓄积量2.2万立方米,其中水果面积685亩(香桔面积450亩),森林的开发利用是阳溪村长期以来主要经济收入来源。   全村现有劳动力438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204人。全村实现了组组通公路,人饮消防工程已建成,有线电视率100%,80%以上的农户安装了程控电话,根据调查统计,2005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23.44万元,其中农业(大农业)91.51万元,外出人员劳务收入105.2316万元,其它收入22.7万元。生产费用23.15万元,全村总纯收入200.2876万元,人均纯收入2605元。阳溪村村民民风淳朴,群众安居乐业,20多年来无重大刑事恶性案件,2004年,阳溪村被国家-、民政部授予“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2005年被0锦屏县委命名为“五个好”党支部。   

新建村

  新建村位于县城的东北方,茅坪镇西南部,距县城6公里。东界茅坪上寨,南隔清水江与亮江村相望,西邻三江镇圭腮村,北靠黄哨山与天柱县高酿镇地良村接壤。民国时期,新建村尚未建制,属三江镇十二保管辖范围。1953年民主建政时,将原属十二保的冲烂、平头、地棉、溪口、登甫、袍带溪6个寨子析出,组成新建村,归茅坪乡属。新建村布落分散,以袍带溪为中心。袍带溪蜿蜒曲折,似皇袍玉带,故名。这里山峦叠翠,岭高林密。因山界不清,新建村与天柱县地良长期存在山林权属纠纷,曾进行长时间的互控。   全村有8个村民小组,240户,1069人。均为侗族。居有杨、龙、陶、王、黄、胡、伍、廖、葛9姓氏。土地总面积19679亩,其中田390亩,旱地60亩,有林地12409.5亩。山多田少,粮食不能自给,向来是困扰村民的难题。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曾大肆毁林开荒种太子参。1970年代“农业学大寨”时毁林开田,大多原始林木毁于斧下,现存古树寥寥无几。1960年代中期,县政府在高登半坡建国营林场,将新建村登甫组属的塘赖、高命、盘带、登他老、石榴坡一带的疏林地和薪炭林地划为国营林场用地。1990年代中期,部分村民开始发展水果等经济林,伍明栋、吴展槐各建果园30多亩,栽柰李、板栗、柑桔等。稍后,村民伍文等引进浙江资金和技术发展桑蚕。2004年,村民投工(折资)30万元,县交通部门出资30万元,修建由溪口经袍带溪至登甫5公里的通村公路。   2005年全村在外打工者248人,其中全家锁门外出的12户。打工收入是村里最主要经济收入来源。   1960年代办有小学,现为教学点,设1——3年级,有学生43人,教师5人。1950年以来,全村参加国家工作44人。   抗战时期,退守锦屏的-军103师师部驻扎新建一带。   

宰大溪村

  宰大溪之名有两说。一说系侗语谐音,侗语至今名之“懈大”,意即位于中间的寨子;另一说是因村寨坐落溪冲两侧,传说惜时此溪常发大水,故而名“水大溪”。宰大溪位于茅坪镇东面,距镇政府驻地4公里。清代至民国时期,与阳溪同属于天柱县,1959年随天柱县并入锦屏,1961年天柱县析出时,就近归属锦屏县茅坪公社。“0”期间改称“青溪”。宰大溪地处锦屏、天柱两县交界地带,东接天柱县坌处镇地冲村,南与三江镇令冲村相邻,西和北界茅坪下寨村,与茅坪隔清水江相望。宰大溪是县内目前尚未通公路的少数村寨之一,清乾隆时村人集资修青石板路通至茅坪渡口,至今村人往县城多走令冲。   宰大溪村有3个村民小组,120户,526人。苗、侗族杂居。住有龙、周、蒋、杨、潘、王6姓,龙姓人口居多数。   全村土地总面积7575亩,其中耕地346亩,有林地6208.5亩。历来盛产杉、松等用材林和麻栎等薪炭林。林业曾是农业外的主要收入来源。1970年代中期造有600多亩楠竹林场。1980—1990年代,凡有劳动力的农户都竞相种植太子参和天麻销售。近年,有190人常年在外打工,占劳动力总数一半以上,人均年收入3000多元,成为主要收入来源。与茅坪下寨和令冲长期存在山林权属纠纷,1993年与令冲村民发生械斗,死2人。   清代至民国时期,宰大溪村办有私塾,1950年代初期建小学。现为教学点,设1—3年级,有学生18人,教师1人。至2005年,全村计有36人参加国家工作。龙健现为贵州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下寨村特产大全




下寨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