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黔东南州 >> 锦屏县 >> 固本乡 >> 扣文村

扣文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扣文村谷歌卫星地图)


扣文村简介

  扣文,侗语“两山言之间横坳”之意。位于固本乡西部青山界支脉轿子山与党俄山间之丫口,海拔810米。距固本乡政府驻地8公里,距锦屏县城68公里。东接控俄、高舟村,南邻务翁村,西与黎平县平寨乡己迫、己得村接壤,北靠青山界。
  扣文村下辖扣文、格朗、俾炸3个自然寨,10个村民小组,206户980人,是以苗族、侗族、水族、汉族聚集的多民族村寨。
  扣文村土地总面积17430亩,有林地面积11000多亩,农田面积553亩,旱地面积20亩。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2628205 556700 -- 查看 扣文村谷歌卫星地图

扣文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扣文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南河村

  南河村是固本乡政府所在地,东与瑶里村相邻,西与高舟村、务翁村接壤,南低黎平县大稼乡、平寨乡接界,北与锦额村、晚娄村相连。南河全村土地总面积3432.6,其中林地面积4137亩,田面积208亩。村辖江口、母王、南河3个自然寨,1980年10月10日,启蒙区公所批准南河大队199户分为两个小队。2007年有4个村民小组,145户858人。   江口寨姓氏有丁、王、左、龙、刘、吴、李、杨、张、范、胡、陈、姚、谢、潘15姓,他们均是清朝末年至民国初期从县内墩寨、龙里、新化等地迁来,南河寨有唐、吴、欧、龙、罗、杨、李、曹8姓,吴姓人是南河的开寨人。   自有烟户以来,南河村之上里许、江口自然形成集市,青山界周围的其它村寨居民到此赶集,买卖货物,江口成为县境内的边境最大集市贸易市场。   1980年南河村通公路,后接黎平县平寨乡。2005年公路修通高舟村,控俄村至青山界天然草场与河口乡裕河村相接,剑河展架至黎平公路从村境穿过。   2006年建设三板溪水电站,淹没山林322.95亩,田土263.25,淹没南河、江口自然寨。江口自然寨迁至母王坡,南河自然寨迁至老寨坡。有30户175人分别外迁至黎平、三江镇、墩寨镇、启蒙镇、新华乡等地居住。   

锦额村

  锦额亦名已额,系古苗语音之直译。位于固本乡中部、青山界南面半山腰,海拔530米,距乡政府所在地2公里。东接九桃村,南面南河村,西邻高舟村,北靠晚娄村。辖4个村民小组,共有156户,720人,全村土地总面积4127亩,有山林面积3880亩,家农田面积296亩,旱地17亩。其中三板溪电站水库淹没农田7亩,林地230亩。   2005年采取上级资助和村民集资形式筹得12万元修通公路,建设人畜饮水和消防池。2010年得到“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步道硬化项目,建设村里街道。   1956年锦额村为第六村,辖九桃、南河、晚娄。1984年九桃、晚娄拆出,1956年建立初级合作社,1957年建立高级合作社。1958年改为锦额村大队。1980年6月南河拆出,1984年4月改为大队村民委员会,2007年折拆锦额村并入南河村,2010年恢复锦额村。   清同治年间,村民集资在村脚修建四十八寨唯一的风雨桥。因日晒雨淋,桥朽坏,2005年村民集资2万元修缮,现已面为独、具一格的苗寨子风雨桥。   

晚娄村

  晚娄,旧名蕴楼,系苗语音译,意为长满竹子的山岭。位于固本乡东北面,青山界南面余脉上,海拔830米。距乡政府驻地2公里,距县城65公里。东接瑶里村,南向南河村,西邻控俄村,北面为青山界大山。   晚娄村分上下两个自然寨,有5个村民小组,116户538人。晚娄村1953年前为第六村辖南河、九桃晚娄。1981年3月从控俄村析出,建立晚娄大队,1984年改大队为村民委员会。1980年10月10日,启蒙公社所批准控俄大队上晚娄42户为2个生产队,下晚娄36户分为3个生产队。   全村土地总面积3375亩,有林地面积4340亩,农田面积313亩,旱地面积19亩。2003年后,上级部门加大对贫困村的扶持力度,至2005年先后修通了进村公路,建设了人畜饮水和消防用水设施,接通国电网。   

瑶里村

  瑶里,旧称“苗乜”,苗语称“屋雅”“给里”,位于固本乡东北部,东邻美乐村,西邻南河村、锦额村接壤,南与仰啊沙湖对岸黎平县大稼乡碑皆村相望,北与九桃村、八一村相连。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232户,1028人,总面积12814.6亩,其中林地面积3500亩,耕地面积540亩,旱地面积200亩。   瑶里为48苗寨发祥地,清末民初属固本团款,1953年设立民主乡在瑶里,辖瑶里、平寨、陡寨、美乐、高歪、弯溏、党旧、人形坡、小瑶光、猛馁、归更、芩果。瑶里村1953年前为第五村,1956年建立初级合作社,1957年建立高级合作社,1985年为瑶里大队,1982年4月更瑶里大队为瑶里村村民委员会,1956年5月并入固本乡。清代时期开过集贸市场,后迁至江口。瑶里山清水秀,锦色宜人,村寨围绕着参天古树,香樟、楠木、红豆杉等名贵树种都有300年的树龄。全寨共有11姓,分别为姜、王、吴、赵、徐、龙、欧、杨、罗、蒋、胡。姜姓是开寨人,王姓从龙里迁到瑶里,吴姓从远口老黄田迁到小瑶光。赵姓是从黎平府迁到瑶里。龙姓是从亮司迁到小瑶光,龙姓行偢家礼,唱偢家歌。徐姓自称其始祖系日本人,为保一大臣从日本五凤山逃往中国辗转到瑶里,姜姓、吴姓重视过农历六月尝新节。数姜姓尝新节最为隆重,六月庚甲头卯,家家户户的妇女头扎黑色的头巾,身穿美丽古朴的节日衣裙,手提一斤雪白的糯米,于头晓聚集到牯藏头家中蒸糯米饭,商议过节之事宜。家家户户特邀请亲朋好友到家中过节。   三板溪水电站淹没到瑶里,有赵、姜、徐、吴、杨、龙,六姓24户108人迁往新化居住。有龙、吴,二姓6户31人迁往敦寨居住。有罗、胡姓2户9人迁往锦屏王寨居住。有龙姓1户5人迁往锦屏县天堂居住,有姜姓1户1人迁往安徽省居住。有姜姓1户5人迁往黎平县敖市镇居住。   

九桃村

  九桃村位于固本乡东部,处青山界半山腰上,东接东庄村,北上青山界,西邻晚娄村、锦额村,南接瑶里村。九桃村下辖新寨(吕卟)、大寨和上寨三个自然寨,三寨互成三角形,全在绿树和翠竹环抱之中,森林覆盖率达90%,大部分为杉木和楠竹,以盛产杨梅而扬名乡里乡外。   九桃村有5个村民小组,103户,486人(六普)。全村有赵、龙、欧、石、杨、陈、向8姓关系密切,相处和睦。   九桃村全村土地面积6228.7亩,林地面积3616亩,农田面积302亩,旱地面积24亩,经济以外出务工收入为主,以传统农业与太子参养殖业为辅,村民人均年收入4000元左右。   九桃村1993年在县政府大力支持下,建立完善了人畜饮水工程,2006年修整后应用至今。2001年接通国网电。2003年全村完成90口沼气池建设并投入正常使用,5月26日,县农业局对沼气生态农业建设示范点的九桃村进行验收检查,主体工程合格率为100%,建池标志、门牌、管理须知安装率为100%,线路安装合格率为95.4%,配套设施改厕、改圈率为32.5%。7月9日,县委、县政府组织全县各乡镇分管农业的乡镇长、农牧站长、有关村支书、主任共120余人到九桃村召开全县第二期生态农业建设现场会。与会人员参观了九桃村“三沼”(猪一沼一猪,猪一沼一鱼,猪一沼一草)综合利用生产模式。参观后,罗国炳副县长总结出九桃村的生态农业建设有“五个好”、“三学习”,九桃村作为三沼综合利用示范点为全县的沼气建设树立了榜样。2005年6月修通了通村公路,结束了购货肩挑背托的历史。   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与九桃村两委和全村人民共同努力下,九桃村党支部2001年被县委评委“五个好”村党支部,并获“县级文明村寨”称号;2003年被评为“沼气建设先进示范村”;2005年被评为固本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团结奋进先进集体”并获“计划生育一等奖”;还连续在2000年、2002年、2004年、2005年被评为“目标考核一等奖”。   

美罗村

  美罗,苗语“皆昭”。位于固本乡东部,东与启蒙镇八受村隔三板溪湖区相望,西与人形坡接壤,南与黎平县大稼乡塘头、乌勒、刘家、归斗等村寨接界,北和三板溪湖区瑶里村相望   美罗村辖美罗、高歪2个自然寨,5个村民小组,176户,780人。1953年前,美罗村为第五村辖瑶里、八受(以河为界),1956年建立初级合作社,1957年建立高级合作社,1958年改为美罗大队,1984年4月改为美罗村民委员会。全村土地总面积4405.8亩,农田面积357亩,旱地49亩。美罗村有13姓,民国前期有姜、刘、王、李、张、谢、潘、汤、杨、龙、黄、常、蒋。姜姓是美罗最早的开寨人。潘姓人丁财旺,人口百余,吃饭需鸣锣。刘姓从石引寨迁来、再从美罗迁出到上流定居。民国丙寅(1926)年饥荒加瘟疫,龙、汤、杨、潘、蒋5姓人或死或逃,从那时开始这几个姓氏在美罗村消失。现有姜、王、李、黄、张5姓。美罗村为青山界48苗寨之一,沿袭48苗寨传统礼俗。从美罗开寨以来,村里推选开寨的姜姓为牯脏头,每隔八年举行一次,邀请附近村寨举行斗牛、唱歌、跳舞,吹芦笙等活动。民国中期存放在寨中祭坛里的锣、鼓等响器和彩旗等举行吃牯藏仪式所用器具被黎平县大稼乡高仲村姜定国盗走,被抓获后,姜定国的家族用高仲右侧一块大山作赔罚。美罗寨将吃牯藏活动交付与他们。从此,美乐寨停止了吃牯脏活动。   美罗村民国中期由隆里人胡万成始办短期小学始传授新学。民国33年(1944)校长王泽静(王寨人)创办美罗保民学校。20世纪60年代始办完全小学。   

高舟村

  高舟村位于固本乡西北的青山界南面支脉山岭上,海拨750米,距乡政府驻地4公里,距县城60公里。东向南河村,南邻务翁村,西与扣文村接壤,北与控俄、锦额村接界。   高舟分上、下两个自然寨,有6个村民小组,115户522人。1980年5月9日,锦屏县革命委员会批准高舟大队上下寨74户分为6个生产队。全村土地总面积4083.6,有山林面积3100亩,农田面积331亩。2003年以来,在上级政府支持下,村人共建有沼气池146口,实现了“一池配三改”的沼气示范村。   民国时期,村人集资私塾和短期小学,体育活动即是用背篓石头跑步,以锻炼学生体力。20世界50年代中期办小学,至今有11人参加国家工作。   清至民国高舟曾数次集资与务翁、控俄等邻村联合修村间道路。2005年固本连通青山界和裕河村公路从高舟村头经过。   

控俄村

  控俄村位于锦屏县的北部,距固本乡政府所在地7.5公里。控俄,原名党俄,因坐落在青山界支脉党俄山腰间而得名。东向晚娄村,西与扣文村接壤,北靠青山界大山。全村土地总面积9309亩,林地面积4500亩,农田面积519亩,旱地面积127亩。村下辖控俄、高浩、务久、务叶、锦运、井漫6个自然寨,有8个村民小组,209户961人。有龙、吴、石、谢、姜、杨、潘、欧8个姓氏,其中姜姓最早到此定居。   全村以苗族为主,苗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92%。村内苗族文化气息浓厚,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相对保存完整。生活在这里的苗族,其民居民宅、服饰、节日、民歌等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特别是苗族传统服饰、蜡染、刺绣、首饰等均独具一格。   主要少数民族节日有三月三、四月八、尝新节、苗年节等。   

扣文村

  扣文,侗语“两山言之间横坳”之意。位于固本乡西部青山界支脉轿子山与党俄山间之丫口,海拔810米。距固本乡政府驻地8公里,距锦屏县城68公里。东接控俄、高舟村,南邻务翁村,西与黎平县平寨乡己迫、己得村接壤,北靠青山界。   扣文村下辖扣文、格朗、俾炸3个自然寨,10个村民小组,206户980人,是以苗族、侗族、水族、汉族聚集的多民族村寨。   扣文村土地总面积17430亩,有林地面积11000多亩,农田面积553亩,旱地面积20亩。   

务翁村

  务翁,原称乌翁,苗语刺蓬坡之意。1958年成立大队刻公章时,将“乌”误改为“务”后遂沿之。务翁位于固本乡西南,青山界余脉山岭上,海拨650米,距乡政府驻地8公里,距县城63公里。东邻南河村,南和西接黎平县地界,北靠高舟村和扣文村。   务翁村下辖务翁、干法、烟地榜3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199户926人。1953年前务翁为第一村,辖江口、高舟,1956年建立初级合作社,1957年建立高级合作社,1958年改为务翁大队,1984年4月改为村民委员会。1980年10月10日,启蒙区公所批准务翁大队6生产队24户分为3个生产小队。全寨均为苗族。住有林、杨、石、欧、吴、邬、龙7个姓氏。林姓最先入居,现有5户,石、欧2姓人口较多。   务翁过去是四十八寨中令人羡慕的富庶村寨,古歌中唱道:“月亮光光,嫁去务翁大地方”,“务翁高舟好姑娘,岑同腊亮好田庄”的歌谣。历史上多次发生寨火,逐渐衰落,邻村有谣道:“务翁寨,务翁寨上好条街;三年两把火,看你败不败下来”。务翁人在别人的戏弄与嘲笑中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在21世纪初期,在上级资助和村民筹资下,共筹得资金38万元,修通了公路,建设了人畜饮水和消防设施,维修了学校,有85户建了沼气池。   全村土地面积6696亩,有林地面积3007亩,农田面积553亩,旱地面积20亩。   

八一村

  八一,原名宰格,历史文献中亦写寨格或者格,苗名“番西”。20世纪50年代县武装部王顺芝到宰格建初级社,佩戴领章、八一军帽,遂将社名改称“八一”。   八一村位于县城西北部、固本乡东北角,青山界支脉半山腰,海拔850米。距乡政府所在地15公里,距县城65公里。东朝培亮村,南邻瑶里村,西抵东庄,西北面面隔深溪与河口乡美蒙、裕河村相望。村前是大片层层叠叠的梯田,寨后为数百亩千年古风景林区。   1953年在此设新民乡,辖宰格、培亮、东庄3个村。1957年划归裕河片,1958年设公社,1968年并入东风公社,1970年再设新民公社,1984年复为乡,1992年撤新民乡并入固本乡。   八一村辖宰格、里要、九腰、上俾敢、下俾敢、东阁头6个自然寨,有13个村民小组,293户1682人。住有杨、王、吴、龙、姜、蒲、陈、尹、潘、石10姓,其中杨姓最早迁入,杨姓又分本地杨、中杨、岑洞杨。   八一全村土地总面积14380亩,林地面积8945亩,农田面积926亩,旱地面积50亩。三板溪水电站水库淹没山林84亩。2005年政府投资将公路接到青山界草场与裕河、固本公路连通。八一村的部分村民对村后天然草场进行改造,发展股份制养牛。   八一村有中心完小——新民小学、村医务室、科普活动室等。   

东庄村

  东庄旧名苗庄,意为苗族的村庄,亦称为瑶庄,苗语称“鲜俾”因坐落在东方上,1958年改名为今名。东庄位于固本乡东北部,青山界南面支脉山腰上,海拔850米。距固本乡政府12公里,距锦屏县城65公里。东邻八一村,南临九桃、晚娄村,西与控俄村相邻,北与河口乡美蒙村接壤。   东庄村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夏季长而无酷暑,冬季短而无严寒。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但受到地形影响,对气候影响较大,云雾多,日照少,冬冷夏凉。全年平均气温在15.4℃左右,平均降水量在1400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5-10月。土壤类型为黄壤、红壤、水稻土;主要植被为人工植树造林和天然草场;矿产资源主要有黄金、铁矿石、水晶石。   东庄村下辖东庄、俾党、俾把、俾把上寨、俾把下寨、故善五个自然寨,有十个村民小组,363户1780人,其中东庄220户950人,俾党50户230人,俾把上寨38户190人,俾把下寨53户250人,故善2户9人,均为苗族,有欧、石、吴、向、姚、林、杨、龙、姜、朱、刘12个姓氏。   东庄村土地总面积21568亩,有林地6480亩,农田面积837.71亩,旱地面积150亩。从2003年至今,全村共建沼气池286口;从2003年至2005年,通过村民投工投劳、社会捐赠重建了砖混结构的东庄小学;从2005年至2007年,修通通村公路;2010年铺开农村步道硬化建设,全村共硬化道路11023米,行政村大寨农网二期改造实行“一户一表制”全面完成;2011年上半年,东庄、俾把上、下寨人畜饮水工程、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2011年下半年,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福建天宇石材有限责任公司,总投资2000万元。   

培亮村

  培亮村位于锦屏县西南部,乌下江西岸,海拔650米,距固本乡政府驻地20公里,距县城60公里。东隔乌下江与河口乡韶霭村和启蒙镇-村遥遥相望,,西与河口乡裕河、培尾村相隔,南与本乡八一村接壤,北邻河口乡瑶光村党艾自然村为界。   培亮苗语称“穷强鄙亮”。全村辖东翁、小寨、、新寨、往贺四个自然寨。   培亮在民国3年(公元1914年)前称为鄙亮。民国15年(1926年)建培亮乡。民国31年(1942年)隶属瑶光乡为第4保辖培亮、木翁、久丢、培龙、12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61年6月,隶属新民管理区。1968年11月,培亮大队并入卫东(河口)公社,1976年5月从卫东公社析出入新民公社。   培亮全村土地总面积12966亩,有林面积10289亩,农田面积765亩,旱地面积158亩。三板溪电站水库淹没山林2006亩,农田60多亩,村民大部分得到土地淹没补偿款。经济传统以农业为主,兼补以林业和太子参养殖。20世纪80年代中期,村集体建有1个400多亩的林场,木均以成村。因人多田少,多数人所收粮食不够吃到年终。20世纪90年代,青年人多外出务工,缺粮现象得到缓解。2007年全村有256人在广东、浙江、河北等地劳务输出,2004年有6户搬迁到铜鼓镇岔路村十里坪异地安置。   1934年12月,有两名红军伤病员在村脚手巴岩被杀害。   


扣文村特产大全




扣文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