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黔南州 >> 福泉市 >> 龙昌镇 >> 龙井村

龙井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龙井村谷歌卫星地图)


龙井村简介

  龙井村位于龙昌镇南部,距镇政府约4公里。东邻地松镇,南接城厢镇,西接杨义司,北靠仓盈湾村、枫香树村、长冲村。马遵公路、龙昌至地松公路通过镜内,交通方便,辖区内有煤矿、硅、方解石、白云石等矿产资源,有神奇的“龙井双奇”景点,清澈的五寨河流,有烟科所,金福公司,贵州川恒公司,皂角井500千伏变电站,邵家庄煤矿,半边街货场坐落其中,全村辖18个村民组,1041余户,总人口3419人,耕地面积3448亩,其中田2150亩,土1298亩。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2702105 558000 -- 查看 龙井村谷歌卫星地图

龙井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龙井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龙昌社区

  龙昌街道居委会是龙昌唯一的居委会,坐落于龙昌街道,辖区面积约9500亩,现有住户281户,常住人口4291人,外来流动人口600人,共有8个居民小组。截至2010年,社区党支部共有党员51人,预备党员3人,发展党员2人,已递交入党申请书2人。辖区内共有企业十二个。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共有250家。   

龙井村

  龙井村位于龙昌镇南部,距镇政府约4公里。东邻地松镇,南接城厢镇,西接杨义司,北靠仓盈湾村、枫香树村、长冲村。马遵公路、龙昌至地松公路通过镜内,交通方便,辖区内有煤矿、硅、方解石、白云石等矿产资源,有神奇的“龙井双奇”景点,清澈的五寨河流,有烟科所,金福公司,贵州川恒公司,皂角井500千伏变电站,邵家庄煤矿,半边街货场坐落其中,全村辖18个村民组,1041余户,总人口3419人,耕地面积3448亩,其中田2150亩,土1298亩。   

龙昌村

  龙昌村于2004年挂牌成立,由原来的谷坝村和田坎寨村合并而成,地处龙昌镇政府所在地,位于福泉市北部,距市区10公里,有龙仙公路和龙云公路穿境而过,辖区内有丰富的煤、铁、硅等矿产资源。交通发达,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优越,适于发展企业经济和农业综合性经济。龙昌村所辖20个村民组,共1260户,总人口约4535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17%。辖区耕地面积3660亩,其中稻田1910亩,土地1750亩,党员80余名。在龙昌村辖区内有下庄,谷坝,小坝等三个煤厂,一个硅矿山,一个铁矿山,2个石灰厂,村组通电通路率达100%,通水率达95%,村寨公路硬化6公里,所辖村民组中下庄,老院子,野寨堡,谷坝,新庄园,新院等12个村民组的村组道路主干道已完成道路硬化建设,其中6个村民组的道路硬化建设已完成。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200元,村集体经济积累10万元。   

仓盈湾村

  仓盈湾村位于龙昌镇北面,福泉市北部,距市中心10公里,全村辖17个村民组,总面积2.9平方公里。全村共有农户4249户,农业人口4249人,农村劳动力2377人,农民人均纯收入4270元。省磷肥厂、龙昌中学、龙昌小学坐落在本辖区内,交通、区为等自然条件较好。全村社会、经济发展较快,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得到较大提高。   

枫香树村

  枫香树社区位于福泉市龙昌镇北面,距离镇政府驻地2公里,辖区内16个村民组坐落于马遵公路两旁,交通便利。辖区面积有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97亩,适宜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全村人口3380人,901户,党员78人。村委及党支部成员8人,其中农业人口3330人,非农业人口50人。货场3个,大棚蔬菜基地一个,医疗卫生室一家,烤烟、蔬菜收入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主要粮食作物是大米。为了改善枫香树社区的经济情况,村支两委班子积极招商引资,引进黔龙公司落驻我社区,解决了一部分剩余劳动力,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另外,我社区每年评出五名致富能手,带动村民共同创业,共同致富,在我社区中形成一个良好的创业氛围。   

云雾村

  云雾村位于谷汪乡西南部,东连东连马场河村和龙昌镇、西邻高坪镇、南与仙桥乡巴巴箐村相连相连,北与三江村相连。距乡政府所在地约10公里。全村总面积32.5平方公里,占全乡总面积的33.6%。村境内平均海拔1410米,最低海拔1350米,喀斯特地貌所占比例90%以上,属典型的喀斯特溶岩山区,山地、丘岭、坝子错落分布,所占比例为6:3.5:0.5,土地主要以黄壤、沙壤和白涉泥等为主。是全市居住人口最高的地方。   全村全年日照时数平均为1150小时,平均日照时数率为30%,无霜期262天,年均有效积温2035—2400℃,年均温度11—13℃,年降雨量1000—1150毫米。常年雨晴平衡,极端最高气温31℃,极端最低气温-8℃。属亚热带温凉湿润地区。辖区内有海拔为1604米的云雾山,是市内浪波河、皮陇河等河流的主要发源地。辖区内有小二型水库库容547万立方米陡河水库。是全市有效灌面最大水库。   全村耕地面积2855亩,其中田1041亩、土1814亩。水土流失面积150亩。人均实际耕地面积亩1亩,人均基本农田0.3亩。中低产田土面积占总面积的75%。   撤并村前全村辖毛栗坪、大塘、埋头井3个行政村29个村民组。2003年6月撤并村后,辖云雾1个行政村10个村民组。2006年全村辖10个村民组,16个自然村寨,722户2855人,农业人口2814人。其中劳动力1853人,少数民族116人,占总人口的4.4%。全村经济来源以种植业为主、养殖业为辅,属一类贫困村。   2006年,工农业总产值完成1649万元(现价),比上年增长6.2%,农民人均收入为1792元,比上年增长25%。2006年完成农业总产值1505万元(现价),比上年增长7.5%,粮食食播种面积2500亩,粮食总产量1513吨,比上年增长7.1%,油菜籽产量为80.5吨,比上年增长3.7%,烤烟生产完成50万斤,比上年20%;年末大牲畜存栏1400头,比上年增长6.8%,生猪存栏1500头,比上年增长5%。   云雾村教育本着继承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坚持国家办学方针,坚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严格执行上级有关部门的规定,积极推进教育软硬件设施建设,不断探索教学方式方法,进一步巩固“普九”、“两基”成果,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两基”工作扎实开展。到2007年,云雾村现有中心小学1所,教师14人,学生236人。2006年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近年来,学校得到了上级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捐助,各学校修建了校园围墙,增添了教室、教学实验基地、体育场所,学校配备了远程教育网络一套,建立现代化远程教育网络基础,教育设施不断改善。适龄儿童入学率每年保持98%以上,全村有1个村卫生室,共有医务工作员1人,2006年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2135人,参合率为81%,农村合作医疗得到群众了好评,参合率逐年提高,为全乡人民的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五年,乡党委、政府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努力加强以公路、通讯、农业基础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2004年,各级各部门相继投入资金30余万元,对云顶至龙昌10公里公路实行全面改造,村境内几条主干线的全面改造,为云雾村经济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2006年,为进一步夯实了云雾村农业基础,在市人民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市农办、市水利局等相关部门通力合作下,投入资金近31.5万元建设小水池(窖)280余口,维修山塘水库2处,水渠2公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移动、联通、电信在云雾村修建基站,开通了移动、联通及大灵通信号,覆盖全村10个村民组,开通了大灵通移动电话250门,全村电话通讯网初步形成。   【主要优势资源】   土地资源:全村总面积32.5平方公里,2006年末全村耕地面积2855亩,其中田1041亩、土1814亩,草地1.5万亩。   森林资源:目前有林地21450亩,主要树种有杉树、松树等常绿针叶乔木;樟木、刺槐、杨树等阔叶乔木和栎树、山楂、板栗等灌木。林果地300余亩,经果木品种有梨200余亩,花椒100余亩,灌木林13650亩,森林覆盖率44%。   旅游、水利资源:辖区内有海拔为1604米的云雾山,是市内浪波河、皮陇河等河流的主要发源地。辖区内有小二型水库库容547万立方米陡河水库。是全市有效灌面最大水库。除供乡境内和龙昌部分农田灌溉外,还为渔业发展和旅游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   矿产资源:全乡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主要分布在毛粟坪、电山,现部分已被开采。   主要农作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马铃薯、小麦等。   【发展方向】   根据云雾村村情以及资源、区位优势,制定今后的发展方向。   谷汪乡属典型的山区农业乡,根据我乡乡情以及资源、区位优势,制定我乡今后的发展方向。   (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大“两杂”品种推广,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含量,稳定粮食增产、农户增收。力争杂交玉米推广达100%以上,杂交水稻推广达100%以上。实现人均产粮390公斤以上。紧紧围绕“烤烟强乡、畜牧富民”的既定目标,因地制宜,在提高单产上下功夫,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扩大烤烟种植面积,将烤烟产业做大做强,主攻质量,提高种植水平,按照“三优化”原则,继续加大烤烟种植力度,使之成为助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在确保粮食生产稳中有增,抓好烤烟生产的同时,依托现有畜牧养殖场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大对畜牧养殖的扶持力度,走“畜牧富民”之路。充分利用扶贫开发资金,大力发展畜牧业,引进猪品种改良,使传统养殖业向专业养殖业发展,力争在年末实现人均一头猪,户均一头牛的目标,实现人均增收250元。   (二)发展特色经济、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结构单一是制约乡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在今后发展中,乡党委政府明确思路,准确定位,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扶持,正确引导,坚持走公司+农户+基地的发展路子,狠抓烤烟生产,做大做强支柱产业,以梨果、花椒等为主导产业,发展特色经济,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三)依托扶贫项目,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将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妥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大资金项目的争取力度,重点加强农村公共设施的投入,村寨道路硬化,沼气池等“五化项目”,同时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明显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四)云雾山——马岩水库旅游项目。村境内有全市库容最大源于云雾山系马场河与堵浒河道上游库库容547万立方米陡河水库,除供乡境内和龙昌部分农田灌溉外,还为渔业发展和旅游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云雾山海拔1604米,为福泉境内最高点,以四季云雾缭绕在闻名,登其高处,一览众山小,景致迷人,是周边县市探险、旅游开发价值较高。   


龙井村特产大全




龙井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