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江西省 >>九江市 >> 永修县 >> 九合乡

九合乡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九合乡谷歌卫星地图)


九合乡简介

  九合乡位于县城东北郊。总面积47.0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54万亩,水面2785亩(含精养水面500亩)。人口2.26万。
  九合地处滨湖平原,农业灌溉条件良好,是永修县的粮、油、棉、水产、畜禽生产大乡和蔬菜生产基地。年可产粮8745吨、棉587吨、油972吨、蔬菜3645吨、鲜鱼1047.5吨、生猪1.1万头、鸡鸭鹅4.8万只。
  九合小城镇建设发展较快,沿永恒公路(涂埠—恒丰)建有长达3.5公里的农民新街,新楼林立,与县城连片。
  九合特别重视教育事业。九合中学建有全县一流的教学楼。造价近百万元的杨柳小学在建设规模和教学设备上均为全省农村村级小学第一流。.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2.3万人 47.03平方公里 360425201 332000 0792 查看 九合乡谷歌卫星地图

九合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九合乡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涂埠镇

  涂埠镇是永修县城所在地,距省城20多公里,省城一江两岸开发使涂埠镇成为赣府新郊。    全镇总面积为12.6平方公里,人口4.4万。涂埠镇已注册的企业有160余家,个体工商户达1710户,年产值超1.2亿元。企业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为地方财政和国家提供税收达600多万元。    涂埠镇具有得天独厚的交通条件,投资环境优越。近年来吸引了20余家境外客商前来投资,总投资达800余万元。   省城经济重心北移,使涂埠镇日益成为一方经济热土。.  

吴城镇

  吴城,是一座因商而兴的千年古镇。她辉煌的过去,曾使世代吴城人引以自豪,如今她作为“珍禽候鸟王国”被世人谓之“世界第八大奇观”、“中国第二长城”,再度饮誉海内外。    一 走进吴城    吴城镇位于永修县东北部,鄱阳湖西汊,东经115°55′至116°02′,北纬 29°07′至29°14′。分别与星子、共青城、都昌、波阳、余干、新建六县区交界。距永修县城33公里,距南昌市90公里,距九江市120公里。全镇面积368平方公里,人口1.5万,辖5个行政村、1个水产养殖场、1个渔业捕捞队、1个移民小区和1个居委会,共9个村级单位。    镇内设有银行、邮电、税务、工商、粮食、公安、血防站、医院、中小学、自来水、有线电视台、城管大队、环卫所、县属矽砂矿、市属航监站海事处、省属渔政局、贮木场吴城分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等单位。    全镇是以平原为主的滨湖丘陵地区,河流、湖泊、洲地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丘陵山岗仅占三分之一。最高点松门山海拔90.9米,最低点16.5米,一般海拔30米。    镇内有二处江南罕见的独特地貌,一是吉山、松门山两座相互毗邻、东西相连,各近10 平方公里的水中沙山。象一条盘旋的巨龙,将烟波浩淼的鄱阳湖分为南北两段;二是一望无际的湿地草原,这也是世界六大重要湿地之一,有草地面积60余万亩,其中草洲面积近20万亩,大小湖泊溪流星罗棋布,镶嵌在草洲湿地当中。每当秋冬季节,水草丰美,碧草蓝天。“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人们对江南草原的由衷赞叹。    吴城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镇,有耕地7700 亩,水面40余万亩,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传统种植业、渔业和畜牧业。吴城是一个新兴的旅游热镇,近二千年的历史孕育了她以会馆文化、庙会文化、特色民俗文化为代表的灿烂的文化,美丽而神秘的珍禽候鸟会八方游客趋之若鹜,2006年,在江西最美的乡村游景点评选活动中,吴城入围前十五强。吴城是一个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的好地方,历史上这里富商巨贾云集,造就了吴城人善贾的天才和百折不饶的闯劲。吴城商人遍天下,吴城人喜欢到外面闯天下。如今,仅在外从事糖果业生产的老板就达300多家,遍布广东、福建、湖南、云南、贵州、河南、陕西等几个省。钟灵毓秀、文采风流,古有曾任曾国藩幕僚的安徽巡抚吴竹章,近有才女章亚若。.  

三溪桥镇

  三溪桥地处柘林湖北岸,是经316国道通往武汉的交通咽喉,也是九江市“十五”计划重点建设小城镇。全镇总面积126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13.8万亩,柘林湖水面7万亩,耕地1.1万亩。人口1.3万。    三溪桥山水资源极为丰富,高山地带盛产山竹、香椿、银杏、板栗、柑桔、水蜜桃、高山蔬菜和各种用材林等,水中盛产鳜鱼、鲈鱼等。    柘林湖水域碧波浩淼,岛屿众多,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目前已开发的景点有民俗文化村、大汪山度假村、灯岛、圣水山庄等,是休闲度假的佳地。    三溪桥拥有乡镇企业21家,部属驻镇企业1家,年产值达3900万元。.  

虬津镇

  虬津镇位于316国道和105国道交汇处,交通极为便利。电讯发达,被列为全市首个手机镇。现有人口1.9万,耕地2.8万亩,可供开发的缓坡地和水面各3000亩。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已成功地扩种优质田藕达3000亩。    虬津日流动人口达1万余人次,商贸繁荣,各类工商户400余家,年商贸交易量为600万元;随着105、316国道的改造,以及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日用小商品批发市场和汽车修理配件市场等三大市场的建成,年商贸交易量将达到2000万元。    虬津依托独具优势的交通条件和蒸蒸日上的商贸经济,着力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现已达成招商项目三个,即:农副产品加工、汽车修配和15度以下缓坡地的开发。   大招商商赢来大发展,在不久的将来,虬津可望成为连横修水、武宁、瑞昌、德安、靖安、奉新、安义以及永修的集贸中心城镇。.  

艾城镇

  艾城镇在县城北郊,是蓝星集团星火化工厂所在地。这里历史悠久,曾为古艾县治。修江书院、同安寺等“修江八景”风韵犹存,昭示古艾文明。全镇面积6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4万亩,山林3.3万亩,可供开发的荒山荒水1.9万亩。    艾城区位优越,316国道、京九铁路、昌九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属赣北重要的交通枢纽。艾城资源丰富,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修江书院”附近有低产田280亩,可进行集娱乐、垂钓等为一体的“书院湖”综合开发。艾城人流量大,为全市重点建设集镇,可进-地产开发,扩建艾城自来水公司,兴建一座大中型农贸市场。依托星火工业园,可进行以蓖麻油为主要原料的塑料尼龙产品开发。艾城工艺纸花厂有祖传300多年的纸花制作工艺,可引进流水作业设备,进行扩改。千田村的“十亩湖”位于云居山山脚、同安寺旁,可发展特色旅游农业。同安寺东南三公里处的千亩丘陵茶园,可进行中高档茶叶精深加工。马湾水库是省级小一型水库,水面500余亩,是立体养殖的理想场地。艾城常年有效草场面积1200亩,可在省级养殖场——艾城牛场的基础上进行畜牧业综合开发。    目前,来自河南、安徽、深圳、江苏和台湾的投资者在艾城镇兴办了永福蔬菜加工厂等多家私人企业。.  

滩溪镇

  滩溪镇位于永修西南,与安义县接壤,全镇面积115平方公里,耕地2.7万亩(其中水田2.4万亩)、水面0.5万亩、山林7.9万亩。人口1.6万。    滩溪是粮棉高产区,花生、大豆、西瓜、甘蔗是主要经济作物。近年来,药材、花卉、苗木、银杏等特色农业兴起。    滩溪山林资源丰富,盛产杉、松木、柑桔、银杏、野生蔬菜等,最新引进湿地松、美国松等树种,造林达1500亩。    滩溪灌溉条件优越,境内有一座中型水库——云山水库,一座小型水库——安城水库,灌溉渠道纵横交错。水产丰富,盛产鳙鱼、鲫鱼、鲶鱼、草鱼等,年产达50万斤。库区山青水秀,是人们休闲、垂钓的好去处。    滩溪交通便利,105国道横贯全境。正在修建的永滩公路直达县城。.  

白槎镇

  白槎镇是永修西部历史悠久的中心集镇,316国道穿行而过。因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泛槎修河,路过此地而得名。全镇面积5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8万亩,人口1.38万。   白槎是全县优质水稻生产重点镇和优质米加工基地,引进国际先进的水磨抛光和真空包装等高科技设备及工艺流程生产出来的春竹牌优质大米远销韩国和东南亚。白槎是重要的茶乡,每年可产中高档茶叶1万斤以上,远销浙江、江苏等地。由镇政府于1992年投资35万元兴建的白槎建材厂,现已成为年可实现利税达15万元的骨干企业。三元杂交良种猪繁育基地,年可产仔猪1000至2000头,出栏商品猪800至1000头,成为全县特色养殖的典范。新上企业龙凤家具厂年销售总额达80万元。建筑公司已发展为四级施工企业。白槎瓷土贮量60万方以上,可开采二、三十年。白槎还是全省优质蔓荆子生产基地之一,蔓荆子、葛根等生产已初具规模。白槎农贸活跃,已建成的白槎农贸市场为赣北乡级大型农贸市场。.  

梅棠镇

  梅棠镇位于永修西北部,毗邻德安县,距316国道8公里,有油路相通。    梅棠属丘陵地带,总面积708平方公里,人口1.53万。境内山青水秀、民风淳朴。土地肥沃,旱涝保收。地矿丰富,已探明有一定储量的矿藏有钒(50万吨)、高岭土(1500万吨)、石煤(500万吨)、石灰岩(500万吨)、锌等。山地物产丰饶,盛产松、杉、竹、桔、李、梨、桃、苹果及野生蔬菜等。养殖业实力雄厚,年可出栏生猪3万头,产麻羊2千只、土鸡10万只、鸭8万羽。此外,水力资源开发和皮夹山旅游景点开发也具有一定潜力。    以梅棠钒矿为支柱企业,还兴办了建筑公司、砖瓦厂、水库、林场、红薯粉丝厂、木制品厂、状元郎酒厂等企业。主要产品有-、-、粉丝、酒、水泥预制件、糕点等。.  

燕坊镇

  燕坊镇位于永修北部,与德安县、共青城接壤,105国道纵贯全境。全镇总面积58平方公里,旱涝保收农田1.6万亩,丘陵坡地2万余亩,其中已培植木奈李、布朗李、柑桔、沙田柚、黄花梨、脐橙等果树1万余亩。人口1.2万。    燕坊镇是全省最大的反季节草莓生产基地,草莓生产名噪赣北,辐射全省。以燕坊为中心,以燕坊南方草莓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全县草莓种植面积已达4000亩;草莓加工龙头新产品—“荣旺牌”草莓糕乍一问世就走俏市场,发展前景十分喜人。.  

马口镇

  马口镇地处永修西南郊,紧邻南昌市郊区。全镇总面积74平方公里。人口1.86万。    马口镇盛产水稻、棉花、油菜、花生、黄豆、红薯、甘蔗、连藕等。近年来在农业结构调整中,银杏、雷竹等特色林果业兴起。    马口镇民营高科技企业和食品加工业已具备一定实力。创业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年产值达800万元,生产的高新科技产品温控器填补了我省的空白,产品走俏国外市场。“远景蔬菜加工厂”加工的缸豆色美、味鲜,成为九江又一家绿色食品企业和“公司+农户”型企业样板。九昌造纸厂生产的卫生纸远销省内外,年产值达200多万元。    马口镇内河养殖条件优越,可养水面2540亩,适宜网箱养殖。目前已开发出珍珠、河蟹等特种养殖。.  

柘林镇

  柘林镇地处永修西北部,西抱柘林湖,东临316国道,南有焦武公路经过。每天发往南昌、九江、武宁、德安和永修县城的班车不断,客运十分繁忙。全镇总面积172平方公里,人口1.2万。    柘林旅游开发具有强大优势。除柘林湖外,柑桔之乡——易家河村的易家河温泉是理想的温泉浴场,水温59℃,日出水量可达360吨;尤其是水中含有丰富的锌、铁、硫磺等矿物质,对治疗心血管病、皮肤病等有较好的疗效。其它景点也各有千秋:新开发的“黄荆大瀑布”将使您进入心旷神怡的“仙境”;千年罗汉松将带给您进入远古的联想;游览三国时期孙权母亲的-坟以及明朝魏源墓等景点,还可以听到许多美丽神奇的传说。    柘林土特产品众多,盛产柑桔、板栗、杨梅、水蜜桃、红心李、猕猴桃、木奈李、枇杷等,其中柑桔面积4000余亩,年产量可达1800吨。山上特产有香菇、木耳、板笋、水竹笋和高山罗汉菜、无公害茶叶等。湖区特色鱼有鳜鱼、鲈鱼、鲢鱼、乌鱼等。岸上畜禽产品有菜牛、麻羊、鹅鸭等。.  

江益镇

  江益镇原属永修县管辖,1993年并入共青开放开发区,更名共青城江益区,后撤区为镇。 江益镇是共青城滨湖乡镇、农业大镇、特色强镇,面积为90平方公里,人口1.4万,下辖江益、栗畈、红林、爱国、跃进、荷塘、增垅、南湖、红星9个行政村,1个茶林场、1个渔场、1个社区居委会。驻镇单位有江益镇派出所、江益信用社、江益电信所、江益镇中学等,其中江益镇中学是目前共青地区办学规模最大的农村中学。   江益镇位于鄱阳湖西岸,东面与永修县的吴城镇相连,南面与永修县的恒丰企业集团为界,西面与永修县的军山农贸公司和燕坊镇毗邻,北面与甘露镇和星子县的苏家垱乡连接。镇区位独特,交通便利,昌九高速公路、京九铁路、昌九城际铁路穿境而过,青丰公路、江军公路、江共公路三条出境公路全面贯通,行政村都通了水泥道路。   江益镇中心坐标为北纬29.8°,东经115°45′,属滨湖和丘陵相间地势,海拔较低,地势平缓,山丘一般在25°以下,有利于发展农业、养殖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我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350-1710㎜,日照时数为2千小时,无霜期200天左右。   -   经济   江益镇有耕地面积1.5万亩,林地面积1.4万亩,水面4.4万亩,湿地2万亩。此外,可开垦宜农面积1.3万亩,宜林面积1.4万亩。   江益镇传统种植以水稻、棉花、花生等为主。养殖以生猪、鸡、鸭为主。近年来,特色种养业发展迅猛,蛋鸡养殖35万羽,杂交油茶种植5600余亩,草莓种植1000余亩,水产养殖2万亩,目前全镇已有爱民禽蛋等专业合作社7个,为农业发展注入了活力。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镇党委通过学习调研,出台了刺激“一村一品”发展方案,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实施“十百千万农业开发工程”:即圈养生猪10万头、养殖蛋鸡100万羽、搭建草莓大棚1000亩、兴建油茶基地1万亩。进一步加快特色种养规模,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快速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新貌。   在共青城大开发、大开放、大发展的带动下,我镇招商引资发展迅速,共青城工业新区已推进到我镇的江益村和栗畈村,中芬数字生态城、西游记文化产业园已落户我镇。江益镇工业企业发展较快,尤其是建材和服装加工业发展较快,全镇有建材企业6家,服装加工业5家。   江益镇旅游资源丰富。鄱阳湖的广袤湿地,为候鸟越冬提供了优越的环境,每年冬季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丹顶鹤等候鸟迁徙到鄱阳湖越冬,为鄱阳湖构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位于栗畈村昌九高速公路西侧的夫安寺,相传建于清乾隆年间,是乾隆帝题名。位于江益村昌九公路东侧的驿南古街,是古代的官马大道驿站,相传从宋代始建,已有千年历史,至今古迹清晰可见。  

三角乡

  三角乡地处永修县城东郊,北枕修河,东临鄱阳湖,面积68平方公里,可耕作面积6万亩,人口2.38万。    三角是全县最大的粮、棉生产基地。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改造低洼田5000亩,利用湖泊、荒洲种草养鹅鸭50万羽,种植柳条3000亩,种植火葱等蔬菜5000亩。    三角工业小区座落于县城南山开发区内,区内一批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九十年代以来,三角饮料厂荣获国家二级乡镇企业称号,三角乡建材厂被评为部优企业,三角水禽养殖加工厂、三角精炼油脂厂、三角建筑有限责任公司均为九江知名企业。    三角南方柳编公司是永修招商重点推介企业,公司采取“公司+农户”的形式,进行柳条工艺加工,生产的各式精美柳条工艺产品在市场畅销。.  

九合乡

  九合乡位于县城东北郊。总面积47.0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54万亩,水面2785亩(含精养水面500亩)。人口2.26万。   九合地处滨湖平原,农业灌溉条件良好,是永修县的粮、油、棉、水产、畜禽生产大乡和蔬菜生产基地。年可产粮8745吨、棉587吨、油972吨、蔬菜3645吨、鲜鱼1047.5吨、生猪1.1万头、鸡鸭鹅4.8万只。   九合小城镇建设发展较快,沿永恒公路(涂埠—恒丰)建有长达3.5公里的农民新街,新楼林立,与县城连片。   九合特别重视教育事业。九合中学建有全县一流的教学楼。造价近百万元的杨柳小学在建设规模和教学设备上均为全省农村村级小学第一流。.  

立新乡

  立新乡位于永修县城西北郊,昌九公路穿境而过。‘98特大洪水过后,-总-亲临此地慰问。全乡拥有土地5万余亩。人口2.4万。   立新乡为全国移民建镇重点示范集镇,经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高标准科学规划,全乡共建移民点71个(含1个集镇、10个中心村、60个基层村),移民6000余户。新建集镇与移民新村建设规范,各具特色:门前山中心村房屋建筑现代新颖,宽阔的水泥街道绿树成荫;黄婆井中心村具有仿古设计风格,水泥街道曲径通幽,贯穿全村;杜家山集镇有居民2000户,新楼鳞次栉比,“井”字形水泥街道穿插全镇。新集镇建筑美观,供电、供水、文化、集市、休闲等功能齐全,展示着现代新农村的气息。.  

江上乡

  江上乡南靠云居山,西连柘林湖,省级公路南武线(南昌至武宁)穿境而过,与105国道相通。全乡面积105平方公里,山林12万亩,耕地1.2万亩。人口1.03万。    江上山地资源丰富,盛产木材、毛竹等。依托山地资源,江上大力发展豪华家具、竹凉席和竹地板生产,已形成全乡的拳头产品。以食用菌为主导产品的特色农业方兴未艾,其中榨菜面积将由2000年的800亩扩大到2001年的1500亩,总产可超500万斤。野黄花、苦菜、厥类植物等野生蔬菜随处可采。石材资源开发潜力大,已探明拥有大理石和各种花岗岩贮量近370万立方米,品种有玛瑙红、芝麻白、芝麻黑、小里黑、云山青、翡翠绿、孔雀绿等,可供开采100年。江上还贮有锡矿、金矿等,其中锡矿品位高,可供开采15年以上。江上山区水力资源丰富,落差在50米以上的就有20余处,可实行分级发电,也可作为风景点开发旅游业。.  


九合乡特产大全




九合乡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