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云南省 >>丽江 >> 永胜县 >> 仁和镇

仁和镇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仁和镇谷歌卫星地图)


仁和镇简介

  仁和镇位于永胜县城东南部,距县城58公里,镇域面积455.3平方公里,辖12个村委会8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3680人。 2003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4243.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49元,财政收入100.36万元,人均有粮276公斤。  资源优势:仁和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光热充足,土地肥沃,水利条件好,亚热带生物资源丰富,林果、药材等种类多样,品质优良。仁和生态植被较好,森林覆盖率达57%,林区树木茂盛,草场宽广,野生食用菌种类繁多,是全县美味牛肝菌的主产区,广大山区水肥草美,是理想的生态养殖场地,马过河、母鸡河是全县流量较大的河流,落差大、流量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镇内还蕴藏着丰富的煤炭、磷矿、花岗岩等自然资源,尤其是煤炭资源居全县之首。  经济发展思路:依托丰富的农产资源,在保证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加大对林业、牧业、渔业的开发力度,以地方农副产品和商品为特色,以专业市场为龙头,对内背靠永胜、丽江,对外向滇西地区及四川攀枝花等,建立开放的外向型经济,走抓农稳镇,抓商治镇之路,促进全镇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2.37万人 455.3平方公里 530722102 674200 0888 查看 仁和镇谷歌卫星地图

仁和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仁和镇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永北镇

  永北镇位于永胜县东部,是永胜县城所在地。全镇辖胜利、文化、灵源、凤鸣、凉水、南华、东北街、西南街八个社区居委会和兴营、中和、大厂、黎明四个村民委员会,141个村民小组。总面积242.7平方公里,镇内城关坝区海拔2140米,2003年全镇总户数9992户,总人口50388人,农民人均纯收入1506元,人均有粮304公斤。   资源优势:永北镇土地肥沃,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经过艰辛的探索和努力,逐渐形成了以烤烟为主,蔬菜、经济林果、畜牧业为补充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烤烟是永北镇的主导产业,主要分布在兴营、中和、南华等居(村)委会种植,烤烟种植在永北镇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2003年,全镇共种植烤烟2553亩,其中在兴营建设了1593亩的省级优质烟基地,该基地在全省烟叶田间管理评比中荣获第一名。   灵源箐位于永北镇城东3公里处壶山北麓,是滇西北高原佛教圣地,具有悠久的历史,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集精湛的建筑雕绘艺术和美妙的园林艺术为一体,成为丽江玉龙雪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中的重要景区之一。灵源箐景区面积100公顷,以箐为其特点,箐两侧峰峦叠翠,四季葱郁,山形宛若玉壶,又似罗汉观音,分外清幽、绚丽。寺立两峡,一水中分,峭壁悬崖,茂林丛竹,浓荫参差,风光旖旎,箐中主寺区,流水潺潺,或光映碧溪,或怒石激泉。依山傍水殿宇林立,错落有致,古代建筑鳞次栉比。此处的摩石崖石壁上刻有唐吴道子观音象,此像造型美观,形象栩栩如生,立体感强,有“吴带当风”之韵味。      县城西北的红石岩古地震遗址,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场面最宏大的古地震遗址。.  

仁和镇

  仁和镇位于永胜县城东南部,距县城58公里,镇域面积455.3平方公里,辖12个村委会8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3680人。 2003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4243.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49元,财政收入100.36万元,人均有粮276公斤。  资源优势:仁和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光热充足,土地肥沃,水利条件好,亚热带生物资源丰富,林果、药材等种类多样,品质优良。仁和生态植被较好,森林覆盖率达57%,林区树木茂盛,草场宽广,野生食用菌种类繁多,是全县美味牛肝菌的主产区,广大山区水肥草美,是理想的生态养殖场地,马过河、母鸡河是全县流量较大的河流,落差大、流量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镇内还蕴藏着丰富的煤炭、磷矿、花岗岩等自然资源,尤其是煤炭资源居全县之首。  经济发展思路:依托丰富的农产资源,在保证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加大对林业、牧业、渔业的开发力度,以地方农副产品和商品为特色,以专业市场为龙头,对内背靠永胜、丽江,对外向滇西地区及四川攀枝花等,建立开放的外向型经济,走抓农稳镇,抓商治镇之路,促进全镇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期纳镇

  期纳镇位于永胜县城西南,距永胜县城64公里,辖9个村民委员会132个村民小组。2003年末,全镇总户数9667户,总人口36788人 ,农村经济总收入557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48元,农民人均有粮277公斤。  资源优势:期纳镇是永胜南片四乡二镇的中心,是永胜农副产品的重要集散地,也是永胜南片的工业区,流动人口较多,个私经济较发达。期纳镇的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蚕豆为主,经济作物有甘蔗、烤烟、花生等,经济林果以龙眼、荔枝、梨、桃、苹果、葡萄为主,蔬菜品种较多。  经济发展思路:1、烤烟产业立足于巩固、提高,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切实增加烟农收入。2、苦良姜产业上,要优化布局,集中连片种植,科学规范管理,提高质量和效益。加强试验示范,以高含量菊叶薯蓣为突破口,提升全镇苦良姜产业质量和效益。3坚定不移的走“协会+基地+农户”的发展道路,强化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加快无公害蔬菜的推广栽培,做大做强蔬菜产业。4、积极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进程。按照“自主经营,自我管理,自负盈亏”及“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做好大牲畜交易市场建设,完善大牲畜交易市场秩序,充分发挥我镇畜牧资源优势,把期纳镇建设成永胜南片区畜牧产品交易的集散中心。5、立足于招商引资,切实做好小城镇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在招商引资上继续加大工作力度,最大限度的放宽民间投资,鼓励民间投入小城镇建设,引导民间资本向我镇的特色农产品加工、城镇建设、建筑建材等投资,大力兴办农产品加工工业园区,走特色农产品加工工业化的路子。.  

三川镇

  三川镇位于云南丽江永胜县。下辖:   530722104201 121 金官村   530722104202 220 梁官村   530722104203 122 杨伍村   530722104204 220 章斐村   530722104205 220 翠湖村   530722104206 220 西湖村   530722104207 220 清河村   530722104208 220 睦科村   530722104209 220 军和村   530722104210 220 翁彭村   530722104211 122 普枫村   530722104212 220 兴文村   530722104213 220 中洲村   530722104214 220 三友村   530722104215 220 东河村   530722104216 220 清泉村   530722104217 220 四维村   530722104218 220 文祥村   530722104219 220 大源村   

程海镇

  程海镇位于永胜县中南部,离县城40公里。辖星湖、季官、东湖、马军、河口、凤羽、潘莨、海腰、兴义、兴任、莨峨、吉福12个村民委员会,77个村民小组。2003年末,全镇总人口41428人,农村经济总收入6546.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88元,人均有粮329公斤。  资源优势:程海镇境内的滇西北高原明珠——程海湖,既是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之一,也是世界三大自然生长螺旋藻的湖泊之一。水域总面积77.2平方公里,湖内鱼类众多,品质优越,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亲睐,土著鱼有鲤鱼、红翅鱼、白鲼鱼、牙鳋鱼、丁钩鱼、小花鱼、鲫鱼等20多种,年产量达30多万公斤;同时还盛产银鱼,年产量可达70多万公斤。目前,已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螺旋藻养殖基础,研制、生产的螺旋藻干粉、胶囊、饮料、化妆品等螺旋藻产品,远销国内外。程海风景秀丽,凤山之北的凤羽毛家湾是一代伟人毛泽东先祖父的客居地,有较好的人文环境。目前,永胜毛氏宗祠已经在毛家湾全面恢复重建。美丽富饶的程海不仅是旅游者的乐园。  发展思路:以程海生物资源和自然,人文资源开发为突破口,进一步突出“以程海湖综合治理与开发为重点的生态建设,以小城镇建设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的产业结构调整,以毛氏文化开发为重点的旅游资源开发”四个重点,作好程海“山”、“水”、“坝”三篇文章,打好“程海”和“毛氏文化”两块招牌,努力开创程海发展的新局面。.  

羊坪彝族乡

  羊坪彝族乡是全省506个扶贫攻坚乡之一,距县城公路16.2公里,辖5个村委会,51个村民小组, 2003年全乡有1657户6460人。粮食总产量2279吨,人均有粮353公斤,经济总收入574.98万元,人均纯收入676元。   羊坪彝族与宁蒗彝族合称为小凉山彝族,其直系祖先为“劝涅”部落,也有少部分“古伙”部落,约在15 乡政府远景世纪初从四川大凉山迁移而来,距今250年左右,已有10代人。因为是从四川大凉山而来,所以人们习惯上称这些彝族居住区为“凉山”,但为区别于四川大凉山,故又称为“云南小凉山”。   羊坪的前身叫羊坪彝族事务办事处,成立于1950年2月,1958年修建羊坪水库后分两次从宁蒗划归永胜。羊坪彝族乡地处永胜县的东部,地跨东经100°45′—101°00′,北纬26°10′—26°40′之间。东与六德乡相邻,西南与永北镇相连,北与宁蒗县接壤,全乡幅员面积164.1平方公里,辖羊坪村、分水岭、落雪坪、磨房沟、水柯乐共5个村委会,51个村民小组。   境内群山起伏,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最高处他尔波忍峰,海拔为3593.3米。年平均降雨量为1030.7毫米,年平均气温7.9—10.5摄氏度。耕地面积15499亩,粮食总产量2279吨,人均有粮353公斤,人均纯收入676元。主产洋芋、荞子、玉米、白芸豆等,盛产野生中草药。具有较为丰富的水。   -   资源优势   1、农业资源:羊坪乡地处高寒冷凉山区,全乡海拔均在2600米以上。主产洋芋、白芸豆。全乡平均每年种植洋芋6000亩左右,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年产洋芋6000吨。白芸豆是羊坪的又一主导产业,年平均种植3000亩左右,所产豆粒饱满、均匀,品质极好。   2、林业资源:羊坪乡境内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全乡境内有林地面积93328亩,占总面积的39.5%,草场61918亩,占总面积的26.2%。经济林果主要有苹果、花椒、青刺果、核桃等。2003年全乡实施退耕还林6000余亩,栽种树种多为青刺果和花椒。   3、旅游资源:羊坪是一个美丽的地方,神秘的原始森林及山地广阔草场中的羊群都洋溢着诗情画意。羊坪水库,周围的群山郁郁葱葱,似镶在明镜边的绿宝石,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远近游人络绎不绝,专程来观赏湖光山色者众多。  

六德乡

  六德傈僳族彝族乡位于永胜县东南部,辖双河、云山、玉水、河腰、华祝、团结、北华、六德等8个村民委员会,69个自然村88个村民小组,2003年末总人口14075人,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2081万,农民人均有粮352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751元。  资源优势:乡域内有一定蕴藏量的煤、石材、石砂、水能、野生菌、中草药等矿产资源和自然资源。他留河、马过河常年流量较大,加上六德乡特有的高山深谷地貌,河流落差巨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世居六德双河、云山、玉水他留山的他留人拥有极具价质的民族文化——他留文化,1998年他留文化的杰出代表——他留人古城遗址和墓地(他留坟林)被列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他留人明清之际吸纳融合汉文化的杰作,同时,他留人完好保存着本部落、本民族的古老土著传统,被称为“民族文化瑰宝——神秘的他留人”倍受中外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注目,他留山的保护与开发已列入全县旅游业开发的重点之一。  发展思路:发展农业促稳定,兴办工业富财政,开发旅游富村民。  发展农业促稳定:注重解决“三农”问题,保障全乡社会稳定和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石。兴办工业富财政:一是原有企业加强管理,提质增效,再创辉煌;二是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积极兴办新企业。开发旅游富村民;保护和开发六德乡特有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包括他留山的开发,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  

东山乡

  东山傈僳族彝族乡位于永胜县城东南88公里处,总面积379.2平方公里,辖牦牛坪、东山、向阳、河东、东江五个村委会,42个村民小组。2003年末,农村总人数7308人,农村经济总收入为831万元,全乡粮食总产量达到2003吨,人均有粮274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798元。  资源优势:  经济林果产业是东山乡的支柱产业,经济林果累计种植面积达8072亩,其中核桃5726亩,花椒1465亩。  畜牧业是东山乡的传统优势产业, 2003年全乡肉类总产量为814吨,年末大小牲畜存栏44060头(匹、只),当年大小牲畜出栏23055头(匹、只),实现畜牧产值315万元。  日本大白萝卜产业是东山乡2003年开始实施的一项后续产业。实施了日本大白萝卜种植项目并获得成功,经过测试,亩产值最高达1120元,为山区人民增加收入又找到一条路子。  经济发展思路:围绕一个“贫”字,念好“山”字经,抓住两大机遇,做好五篇文章,实现一个目标。  “山”是全乡的独特地理环境,海拔从1100米到3390米,形成了干热河谷区、冷凉山区的立体气候、立体农业。水力资源、森林资源、土地资源丰富,且开发潜力巨大。必须做好“山”的文章。抓住两大机遇:就是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和实施新一轮扶贫攻坚两大机遇。做好五篇文章,一是继续做好以山羊为主的畜牧业,发挥好传统优势产业;二是进一步做好以花椒、核桃为主的经济林果业,培育我乡未来的支柱产业;三是加强基础教育和科技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四是加强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五是抓好扶贫工作。.  

东风镇

  东风镇是省级重点扶贫攻坚的506个贫困乡之一,位于永胜县东南部,距县城104公里,是丽江、大理、楚雄三个地州的结合部。全乡总面积488.1平方公里,辖9个村委会、65个村民小组; 2003年末全乡总人口12854人,境内有傈僳族、彝族、汉族、壮族等少数民族,其中傈僳族占全乡总人口的86.7%。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82元,人均有粮296公斤。  经济发展思路:打基础、抓产业、兴科教、保生态。  打基础:新建阿拉坪三面光水沟一条,维修32条小水沟。新修人畜饮水工程三件,解决286户1436人的饮水问题。架设1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8.5公里解决113户416人的照明问题。  抓产业:主要抓经济林果(花椒、核桃)和畜牧业两大产业,兼顾烤烟生产。经济林果的种植以花椒、核桃等干果为主,其它品种适当发展。畜牧业主要做好山羊品种改良,防疫治病等工作,并将其培植成为全乡的主导产业。  兴科教:东风的贫困不单是经济的贫困,归根到底是知识的贫困、科技的贫困和人才的贫困,为了真正达到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志的效果,主要采取两项措施:一是加强基础教育,继续提高入学率和巩固率,加强九年一贯制学校的管理,把全乡五年级以上的学生集中起来进行管理。二是对中青年群众进行实用科技的培训,力争户均劳动力掌握1 —2门实用技术。  保生态:首先是加强天然林保护38.765万亩,禁止偷砍盗伐,然后是加大对沼气建设的力度。.  

涛源乡

  涛源乡位于永胜县西南部,距永胜县城76公里,辖涛源、金江、安坪、东安、保和、上六、沿江七个村委会73个村民小组,5250户21817人。农村经济总收入2827万元,人均纯收入868元,人均有粮275公斤。  资源优势:涛源乡土地资源、光热资源十分丰富,在稳定粮食的基础上,调整产业结构,突出生物资源开发,基本形成甘蔗、苦良姜原料基地,经济林果、粮食种苗繁育和科技示范基地。  经济发展思路:突出生物资源开发、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四个重点,实施好农业创收、科教兴乡,可持续发展城镇化和全方位开放五大战略,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常抓不懈的任务,推进以沼气建设为重点的农村替代能源建设,力争把涛源建设成永胜的沼气示范乡。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主攻方向,巩固甘蔗、冬早蔬菜产业、重点突破苦良姜产业,提升优质稻和经济林果产业,大力培育农副产品加工、营销和畜牧业等后续产业,努力把涛源建设成永胜最大的甘蔗、苦良姜原料基地,经济林果、粮食的种苗繁育和科技示范基础。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切实解决贫困地区困难群众的温饱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招商引资,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片角镇

  片角镇位于永胜县最南端的金沙江干热谷区,距永胜县城106公里,全乡辖8个村委会,106个村民小组。总面积381.8平方公里,2003年末,人口22490人,耕地28720亩,粮食产量8236吨,人均有粮374.8公斤。全年平均气温18.7摄氏度,年降雨量641毫米。属金沙江干热河谷气候,热量充足,物产丰富,盛产水稻、玉米、小麦、烤烟、甘蔗、亚麻、苦良姜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全乡经济收入达3927.50万元,财政收入达230.9万元,人均纯收入达1245元。资源优势:片角乡地域广阔,具有适宜多项产业发展的光热资源和土地资源优势,勤劳的片角人民在发展各项产业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  产业发展情况  1、烤烟是片角的传统产业, 2003年全乡共种植烤烟6000亩,产值达560多万。2、甘蔗产业在稳定面积的同时,大力推广规范化种植和选择优良品种,从而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单产和效益,使农民收入不断增加。3、苦良姜产业是片角乡最有发展潜力的一项产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已有了突破性发展,以卜甲村委会为代表的苦良姜基地正在形成。4、经济林果与退耕还林相结合,发展具有片角特色的四角山花椒、核桃、甜酸角、柑橘等名特品种,到2003年全乡经济林果达到7000多亩,成为片角乡具有发展潜力的一项后续产业。  经济发展思路:片角乡党委政府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围绕增收调整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把生态环境的保护放在工作首位,做强做大药(苦良姜)、果(经济林果)产业,巩固和优化烤烟、甘蔗产业,重点扶持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壮大非公有制经济,从而全面推动片角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光华乡

  光华傈僳族彝族乡位于永胜县东北,面积170.2平方公里,全乡下辖八个村委会,73个村民小组,其中光明、水井、海联、楼海、柯乐5个村民委员会为民族村委会,主要分布有汉族、傈僳族、彝族、傣族等民族。2003年末全乡总人口14525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4.7%。人均有粮429.8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1514.4万元,人均纯收入835.9元。   资源优势:光华乡水利水能资源丰富,由于缺乏开发资金,目前五郎河上仅建有海联电站、光明龙洞电站两座水电站,可开发的水能资源较多,可新建数座大、中、小型水电站。其次在新生、海联等地还有煤矿分布。境内气候宜人、风光秀丽。彝族、傈僳族等有迷人的民族风情,每年的火把节、阔时节都会引来大批外地游客前来观光,特别是每年复活节都会有从大理、丽江远道而来的群众到新民地角坪基督教教堂(永胜县基督教协会所在地)参加庆典。   光华乡是全省506个扶贫攻坚乡之一,乡党委政府围绕农民增收问题,立足乡情,制定了“山区果畜魔芋区、盆地增收调结构、河谷粮菜竹增收,坡地林草山河秀”的二十八字经济发展思路。.  

松坪乡

  松枰傈僳族乡,位于永胜县西北,距永胜县城54公里,下辖8个村民委员会52个村民小组,全乡总人口8679人,全乡幅员面积290.8平方公里, 2003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886.4万元,人均纯收入864元,人均有粮375公斤。  资源优势:全乡生态植被较好,森林覆盖率达50.8%,宜林荒山33250亩,核桃、花椒、青梅达8000亩,年收入60多万元。有大面积的红豆杉、红椿和质地较好的栗木生长。松坪乡过境河流有金沙江、五朗河、米厘河、子布河、松坪河等30多条,年平均总流量为16082.6万立方米,比较适合电力开发。生物资源丰富。全乡有魔竽650亩,年产商品芋510吨,是全市最大的魔芋基地;另外有大量的天麻、人参、杜仲、原附子、草乌等种植,药村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丰富。松坪有米厘铜矿、长坪山铁矿、上啦嘛铜矿等矿点27处。旅游资源丰富,松坪乡同丽江隔江相望,是金安电站坝址和库区主要所在地,坝址上端有二千多亩的高山草甸和原始森林,民族文化浓厚。是待开发的旅游宝地。  发展思路:依托市场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黑山羊为主的畜牧业,以核桃、花椒为主的经济林果业,以魔芋、白芸豆为主的种植业;积极扶持加工业和劳务输出;保护生态环境,把松坪乡建成野生动植物基地和生态、民族文化旅游之乡。.  

大安乡

  大安彝族纳西族乡位于永胜县城西北53公里,幅员面积240.7平方公里,辖大安、培元、永安、梓里、光美、永乐、宝坪、水坪8个村委会,82个村民小组,15497人。2003年全乡国内生产总值1618万元,实现农业生产总值勤979万元,人均纯收入881元,人均有粮292公斤。  资源优势:一是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以铜矿和煤矿居多,现有宝坪铜厂和永安煤矿厂。二是水能资源丰富,现建有黑龙潭、永安、培元三座水电站,三是生物资源多种多样,已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大安还是永胜县境内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红豆杉”活立木蓄积较多的地方。四是信息化建设,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将信息化建设摆在一个重要位置来发展,自行开发设计了名为“金安之窗”的网站(http:www.jinan888.com),为宣传大安乃至永胜,加强与外界的联系提供了信息平台。  经济发展思路:本着“以地生财,以财建镇,以镇招商,以商带农”的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盘活土地资源,搞活乡镇企业,充分发挥大安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因素,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加大对金安一线交通、医疗卫生、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使之更好的服务于金安电站建设,把未来的金安镇建成一个功能齐全、服务配套的融工、商、贸为一体的小城镇。.  

顺州镇

  片角乡位于永胜县最南端的金沙江干热谷区,距永胜县城106公里,全乡辖8个村委会,106个村民小组。总面积381.8平方公里,2003年末,人口22490人,耕地28720亩,粮食产量8236吨,人均有粮374.8公斤。全年平均气温18.7摄氏度,年降雨量641毫米。属金沙江干热河谷气候,热量充足,物产丰富,盛产水稻、玉米、小麦、烤烟、甘蔗、亚麻、苦良姜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全乡经济收入达3927.50万元,财政收入达230.9万元,人均纯收入达1245元。资源优势:片角乡地域广阔,具有适宜多项产业发展的光热资源和土地资源优势,勤劳的片角人民在发展各项产业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  产业发展情况  1、烤烟是片角的传统产业, 2003年全乡共种植烤烟6000亩,产值达560多万。2、甘蔗产业在稳定面积的同时,大力推广规范化种植和选择优良品种,从而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单产和效益,使农民收入不断增加。3、苦良姜产业是片角乡最有发展潜力的一项产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已有了突破性发展,以卜甲村委会为代表的苦良姜基地正在形成。4、经济林果与退耕还林相结合,发展具有片角特色的四角山花椒、核桃、甜酸角、柑橘等名特品种,到2003年全乡经济林果达到7000多亩,成为片角乡具有发展潜力的一项后续产业。  经济发展思路:片角乡党委政府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围绕增收调整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把生态环境的保护放在工作首位,做强做大药(苦良姜)、果(经济林果)产业,巩固和优化烤烟、甘蔗产业,重点扶持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壮大非公有制经济,从而全面推动片角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仁和镇特产大全




仁和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