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光村位于贵州省荔波县瑶山乡北部,东靠英盘村,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里湖乡接壤,西面与高桥村,北面与高桥村相连,村办公房所在地设在人口较为密集的洞更组。
气候条件
红光村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温润气候,平均海拨742.7米。红光村全年日照时数平均为1300小时,平均日照率为26%,无霜期320天,年均有效积温3100—3500℃,年均降水量1300毫米,年均温度19.2℃,极端最高温度为43℃,极瑞最低温度为-3℃,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用水,全靠天然降水,农田灌溉主要依靠望天水解决。
土地资源
红光村土地总面积25365亩,其中耕地面积758亩(其中田353亩,土405亩),人均实际耕地0.69亩,人均基本农田0.59亩,低产田土面积总占面积的100%。
水资源
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用水,全靠天然降水,农田灌溉主要依靠望天水解决。
植被资源情况
天然草地10000亩,林地19053亩,森林覆盖率46%。
人口、劳动力资源
全村有8个村民小组,266户1011人,(男性538人,女性473人),农业人口961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5.05%有劳力348人,其中外出务工劳力80人。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经济发展现状。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700元。全村农业虽然经过结构调整,开始由传统型农业向效益农业、现代农业转变,但目前产业层次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尚处于较低阶段,经济总量小,结构不合理,总体效益低等现状仍然客观存在。境内粮食作物主要以水稻、玉米为主,2010年全村粮食产量360吨,人均占有粮食356公斤;经济作物蜜柚为主,年产1620吨,年产值324万元;养殖业以生猪为主,大牲畜存栏334头,出栏109头,生猪存栏216头,出栏186头,2010年畜牧业产值达98万元。
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方面,通组公路3.5公里交通状况比较落后,路面状况极差,多为晴通雨阻。水利方面,已解决人饮安全人数511人,尚有500人饮水困难。
社会事业方面。教育方面,全村目前没有小学。医疗卫生方面,有,村卫生室1个,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社会保障方面,到2010年,农村五保、低保供养人口覆盖全村159户479人。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2722203 | 558000 | -- | 查看 红光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群力村 |
群力村位于捞村乡中西部,东靠平岩村,南与巴平村拉壤,西面与力书村,北面与瑶山乡相连,村办公房所在地设在乡集贸市场,全村总土地总面积28平方公里,村所在海拔高度为335米,年降雨量1200-1300毫米,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平均海拔400米,群力村全年照时数为平均3100-3500℃,年均降水量1300毫米。年均温度19.2℃,极端最高温度43℃,极端最低温度-3℃,村内有著名的打狗河经过,水域面积有1700多亩,灌溉面积860亩,保溉面积只有420亩,水能源蕴茂十分丰富。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用水仍有40%靠天然降水,农田灌溉主要依靠自然溪水解决。正常年景灌溉面积为860亩,保溉面积只有420亩,群力村总面积26.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65亩(其中田933亩,土132亩),人均实际耕地1.68亩,人均基本农田0.34亩,中低产田土面积占总面积78%,天然草地3720亩,林地10180亩,森林覆盖率26%,群力村有十四个村民小组521户2010人,其中正式党员47人(70岁以上11名),预备党员5人,全村经济来源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主要有甘蔗、水稻、玉米、油菜粉,芭蕉等能带动群力村村民走向小康生活。 |
平岩村 |
平岩村位于荔波县捞村乡东南面,东靠翁昂乡,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县木伦乡接壤,西面和北南与群力村相连,村委会设在捞村乡政府所在地。村辖区11个村民小组,共有306户,总人口1212人,均为少数民族,其中农业人口1180人,贫困人口670人,农业劳动力721人,人口密度44人/平方公里,人口年自然增长率2.9‰。 全村土地总面积27.02平方公里(40530亩)。平岩村地势由东面向西面逐渐倾斜,形成东面高、西面低的构造,特点是地势起伏,地形破碎,高差悬殊,切割剧烈,地貌以山地为主,约占80%左右,平均海拔390米。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特点是雨量流沛,日照偏少,四季不甚分明,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多年平均气19.2℃,极端最高43℃,极端最低-3℃,年均日照时数1300小时,≥10℃积温3400℃,多年平均降雨量1300mm。无霜期320天,主要自然灾害有春旱、冰雹、洪涝和倒春寒。 |
力书村 |
力书村位于捞村乡西北面,平均海拔1150米,年均气温18℃,力书村水资源匮乏,人畜饮用水困难。力书村现有5个村民小组7个自然寨121户444人,均为布依族。全村耕地面积382亩(田149亩,土233亩),人均基本农田0.15亩。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06元,人均占粮食275公斤。 |
巴平村 |
巴平村地处乡政府西南部,村办公驻地距乡政府5公里,全村共有7个村民组,142户,人口有491人,巴平村主要居住有布依族、苗族和瑶族等少数民族,居住地理环境非常恶劣,部份群众仍居住在破烂的芧草房,由于群众多数居住在国家工作人员远深山岩石中,交通不便,阻碍了群众经济发展,群众生活水平非常低,年人均吃粮在300公斤以下,年人均纯收入不足800元,多数是靠政府以最低生活保障来维持生活,群众生活水平仍处在温饱线以下。经过政府近几年扶贫工作,已修通村级主便道公路,目前有5个村民小组未通通公路。为了使群众尽早脱贫致富,早日通路,解决群众实际困难。 |
高桥村 |
高桥村位于贵州省荔波县瑶山乡东北部,东与朝阳镇,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里湖乡接壤,西、北面与驾欧乡相连,村办公房所在地设在人口较为密集的外孟塘组。高桥村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温润气候,平均海拨742.7米,全年日照时数平均为1300小时,平均日照率为26%,无霜期320天,年均有效积温3100—3500℃,年均降水量1300毫米,年均温度19.2℃,极端最高温度为43℃,极瑞最低温度为-3℃,全村土地总面积36365亩,其中,天然草地9465亩,林地24805亩,森林覆盖率68%,耕地面积2095亩(其中田940亩,土1155亩),人均实际耕地0.61亩,人均基本农田0.5亩,低产田土面积总占面积的20%,全村有16个村民小组,568户2292人,(男性1108人,女性1184人),农业人口2232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7.3%,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为2215元 |
红光村 |
红光村位于贵州省荔波县瑶山乡北部,东靠英盘村,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里湖乡接壤,西面与高桥村,北面与高桥村相连,村办公房所在地设在人口较为密集的洞更组。 气候条件 红光村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温润气候,平均海拨742.7米。红光村全年日照时数平均为1300小时,平均日照率为26%,无霜期320天,年均有效积温3100—3500℃,年均降水量1300毫米,年均温度19.2℃,极端最高温度为43℃,极瑞最低温度为-3℃,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用水,全靠天然降水,农田灌溉主要依靠望天水解决。 土地资源 红光村土地总面积25365亩,其中耕地面积758亩(其中田353亩,土405亩),人均实际耕地0.69亩,人均基本农田0.59亩,低产田土面积总占面积的100%。 水资源 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用水,全靠天然降水,农田灌溉主要依靠望天水解决。 植被资源情况 天然草地10000亩,林地19053亩,森林覆盖率46%。 人口、劳动力资源 全村有8个村民小组,266户1011人,(男性538人,女性473人),农业人口961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5.05%有劳力348人,其中外出务工劳力80人。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经济发展现状。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700元。全村农业虽然经过结构调整,开始由传统型农业向效益农业、现代农业转变,但目前产业层次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尚处于较低阶段,经济总量小,结构不合理,总体效益低等现状仍然客观存在。境内粮食作物主要以水稻、玉米为主,2010年全村粮食产量360吨,人均占有粮食356公斤;经济作物蜜柚为主,年产1620吨,年产值324万元;养殖业以生猪为主,大牲畜存栏334头,出栏109头,生猪存栏216头,出栏186头,2010年畜牧业产值达98万元。 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方面,通组公路3.5公里交通状况比较落后,路面状况极差,多为晴通雨阻。水利方面,已解决人饮安全人数511人,尚有500人饮水困难。 社会事业方面。教育方面,全村目前没有小学。医疗卫生方面,有,村卫生室1个,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社会保障方面,到2010年,农村五保、低保供养人口覆盖全村159户479人。 |
菇类村 |
菇类村位于贵州省荔波县瑶山乡南面,西与广西相连,南与捞村乡接壤,东与翁昂乡相接,村办公地设在贵州省二十一少数民族保护村寨之一的懂蒙组。 菇类村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温润气候,平均海拨742.7米。菇类村全年日照时数平均为1300小时,平均日照率为26%,无霜期320天,年均有效积温3100—3500℃,年均降水量1300毫米,年均温度19.2℃,极端最高温度为43℃,极瑞最低温度为-3℃。全村区域面积25365亩,耕地面积378亩(其中田96亩,土282亩),人均实际耕地0.45亩,人均基本农田0.21亩,低产田土面积总占面积的25%。村内有瑶山至捞村的公路贯穿。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用水,全靠天然降水,农田灌溉主要依靠望天水解决。天然草地9465亩,林地24805亩,森林覆盖率68%。全村有10个村民小组(懂蒙、懂书、板告、朝沙、更威、懂别、九加、更龚、拉更莫、懂瓜),272户1129人,(男性569人,女性560人),农业人口1109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8%有劳力390人,其中外出务工劳力93人。全村农业虽然经过结构调整,开始由传统型农业向效益农业、现代农业转变,交通方面,未通公路的组1个,交通状况比较落后,路面状况极差,多为晴通雨阻。水利方面,尚有662人饮水困难。 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7.2%。医疗卫生方面,有村卫生室1个,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社会治安好,几年来没有发生过刑事案,人民安居乐业。 |
拉片村 |
拉片村位于贵州省荔波县瑶山乡中部,东靠翁昂乡,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里湖乡接壤,西、北面与高桥村相连,村办公房所在地设在人口较为密集的拉片组。 拉片村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温润气候,平均海拨742.7米。拉片村全年日照时数平均为1300小时,平均日照率为26%,无霜期320天,年均有效积温3100—3500℃,年均降水量1300毫米,年均温度19.2℃,极端最高温度为43℃,极瑞最低温度为-3℃,村内有瑶山至捞村的公路贯穿。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用水,全靠天然降水,农田灌溉主要依靠望天水解决。全村土地总面积29421亩,其中耕地面积332亩(其中田152亩,土180亩),人均实际耕地0.40亩,人均基本农田0.18亩,低产田土面积总占面积的100%。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用水,全靠天然降水,农田灌溉主要依靠望天水解决。天然草地14174亩,林地28329亩,森林覆盖率53%。 全村有12个村民小组(拉片一组、拉片二组、拉片三组、林场、英盘一组、英盘二组、英盘三组、尧沙、岜么、懂保、上拉朝、下拉朝),总共432户1674人,(男性:828人,女性:846人),农业人口1656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8.8%有劳力1005人,其中外出务工劳力322人。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380元。全村农业虽然经过结构调整,开始由传统型农业向效益农业、现代农业转变。交通方面,通组公路20公里,未通公路的组1个。水利方面,已解决人饮安全人数1144人,尚有530人饮水困难。全村目前有小学1所,小学教师34人,在校学生42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医疗卫生方面,有村卫生室1个,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社会治安好,几年来没有发生过刑事案,人民安居乐业。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