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黔南州 >> 荔波县 >> 小七孔镇 >> 拉平村

拉平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拉平村谷歌卫星地图)


拉平村简介

  1、地理位置。拉平村位于乡政府东北部,东与方村乡接壤,南与架桥村毗邻,西与方村乡把抹村相连,北与地莪村交界。村委距乡政府20公里,地梅公路贯穿村中心,交通十分便利。
  2、气候条件:拉平村属中亚热季风湿润气候类型,气候温热,雨量充沛,日照充足,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夏长冬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季节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17.8℃,平均年降雨量在1200—1400毫米之间,最热月七月日平均气温26℃,最冷月一月日平均气温5.4℃,无霜期305—310天。
  3、地形地貌。拉平村地处荔波县北面,属茂兰喀斯特森林延伸区,位居大、小七孔上游,地形总的趋势是东高西低,全村海拔高度在650—1000米之间。境内山峦起伏、地形破碎,构成了以山地为主的地貌景观,河谷纵横交错,属东南部丘陵河谷地貌。
  4、自然资源.全村各类土地面积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00亩,其中田1500亩,土300亩,人均耕地面积0.8亩。可开发的荒山、荒坡、荒地面积1500亩,有林地面积6000亩,森林覆盖率80%,牧草地面积500亩,土壤类型主要有硅铝质红壤和钙紫色土等,坝子上水稻田以班潮泥田为主。
  拉平村地处茂兰喀斯特岩溶发育延伸区,地下水资源丰富,因地处国家级樟江风景名胜区上游,其生物资源非常丰富,野生动物、植物很多,既有地带性的常绿阔叶混交林,也有非地带性的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生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拉平村粮食作物主要以水稻、玉米为主,兼有小麦、红薯、豆类;经济作物以油菜为主;蔬菜主要有白菜、萝卜、西红柿、葱蒜、韭菜、瓜豆类等;畜禽类有牛、马、猪、狗、鸡、鸭、鹅等;鱼类有草鱼、鲤鱼、鳗鱼等。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2722206 558000 -- 查看 拉平村谷歌卫星地图

拉平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拉平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联山村

  联山村位于驾欧乡东北部、东与朝阳镇红江村相连、西与播尧乡黎明村接壤、南与本乡拉欧村相接,北与播尧乡星庞村毗邻,距乡政府8km,驾朝公路贯穿全境,全村行政区域面积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45亩,(其中:田953亩,旱地392亩,)人均基本农田0.7亩,人均占有粮302公斤,联山村属高寒山区,土壤以泥沙土,石灰岩土壤为主,全村林地面积21000亩,牧草地面积1000亩,全村辖17个村民小组,507户,1972人,主要居住着布依族、苗族等。全村人均纯收入在625元以下的有760人,特困户89户356人,五保户21户,24人,贫困面较大,是我县一类贫困村,   【农村经济】   全村主要收入来源有种养殖业和外出劳务收入,全村水稻播种面积950亩,年产出水稻592吨,油菜种植200亩,年初产油菜籽40吨;全村养殖业有生猪、鸡、鸭等,有规模养鸡场2户,外出务工人员210人,外出劳务收入60万元,村民人均年纯收入有2440元。   【集体经济】   全村有经济实体1个。   【基础设施】   全村道路交通条件相对较好,现有驾朝公路横贯而过,通组公路4.6公里。已安装自来水,通电率100%,沼气55户,通信覆盖率70%以上,电视普及率达95%以上,有村完小1所。   【组织建设】   全村现共有党员49人,小学含小学以下文化程度有40人,初中文化程度有6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有2人;入党积极分子2人,预备党员1人,党群干群关系融洽,三会一课基本坚持。   【旅游资源】   联山村年平均气温17度,冬温夏凉,森林覆盖率达60%,山清水秀,风景宜人,大部村寨依山傍水而建,村辖区内有大七孔水库一座,库区建有联山湾休闲度假区,生态保护完好,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是休闲好去处。   

拉欧村

  拉欧村地处大七孔库区中下游,位于荔波县驾欧乡东北面,东与朝阳洪江村相抵,南与新街村接壤,西与绿林村毗邻,北与联山村相连,距乡政府驻地6公里。拉欧村平均海拔734米,全年日照数平均为1200小时,平均日照率23%,无霜期300天,年平均降雨量1180毫米,平均温度17.1℃,属高寒区。   全村行政区域面积59000亩,耕地面积1610.12亩,其中:田地1402.48亩,旱地207.64亩。可开发的荒山、荒坡面积1345亩。全村林地面积34409亩,森林覆盖率60%,牧草地面积1000亩,土壤以泥沙土、石灰岩土壤为主。辖16个村民小组,11个自然寨,592户2345人,拉欧村主要居住着布依族、苗族等。人口出生率10.88‰,自然增长率10.2‰,计划生育率100%。主要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主要经济作物以油菜、生姜、药材为主。   

绿林村

  绿林村位于荔波县驾欧乡政府驻地,东与本乡新街村个相连,西北部靠独山县董岭乡及广西芒场乡接壤,南接与小七孔景区毗临,206省道贯穿村内。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平均海拨733米。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绿林村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300—315天,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180mm,全年日照时数为1210小时,年平均气温18℃。   绿林村行政区域总面积为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141亩(其中:水田793亩,旱地348亩),非耕地面积4984亩,人均耕地0.78亩,中低产田土面积占总面积的75%以上。绿林村全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200小时,平均日照率为23%,无霜期300天,年均有效积温6000℃,年均降水量1200毫米,年均温度17℃,极端最高温度为38℃,极端最低温度为-3℃,一条季节河贯穿村中,但一年三季枯竭无水,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用水依然困难,正常年景灌溉面积为320亩,保灌面积仅为100亩。天然草地3000亩,有林地13691亩。不宜利用荒地5000亩。   绿林村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油菜、生姜为主;畜禽有猪、牛、马、鸡、鸭等。   全村辖17个村民小组,484户1894人,劳动力1058人,绿林村主要居住着布依族、苗族等。2007年全村生产总值356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50万元,粮食总产量611.6吨,油菜总产量50吨,农民人均纯收入2312元,人均占有粮343.9公斤。全村人均纯收入在625元以下的有239人,特困户80户254人,五保户28户30人,贫困面较大,是我县二类贫困村。   

新街村

  新街村地处小七孔风景区腹地,位于荔波县驾欧乡东面,东与瑶山乡相抵,南与广西南丹县里湖乡接壤,西与绿林村毗邻,北与拉欧村相连,距乡政府驻地2公里。新街村平均海拔为725米,年均温度17.1℃。   全村行政区域总面积52平方公里(其中27平方公里在小七孔景区内),耕地面积1322亩,其中:田808亩,旱地514亩,森林覆盖率60%,牧草地面积1000亩,土壤以泥沙土,石灰岩土壤为主,是荔波县最有名的干旱区之一。辖12个村民小组,8个自然村寨,394户1643人,劳动力821人,新街村主要居住着布依族、苗族等。主要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全村粮食总产量600吨,农民人均纯收入2150元。   【农村经济】   全村主要收入来源有种养殖业和外出劳务收入为主。全村水稻播种面积700亩,油菜种植150亩,年初产油菜籽35吨;全村养殖业有生猪、鸡、鸭等,有规模养鸡场2户、规模养羊、养猪各1户;外出务工人员150人,外出劳务收入45万元,村民人均年纯收入有2440元。   【集体经济】   全村无经济实体。   【基础设施】   全村道路交通条件相对较好。已安装自来水,通电率100%,沼气30户,通信覆盖率70%以上,电视普及率达95%以上,有村完小1所。   【组织建设】   全村现共有党员38人,小学含小学以下文化程度有25人,初中文化程度有7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有3人;入党积极分子5人,预备党员1人。党群干群关系融洽,三会一课基本坚持。   

觉巩村

  觉巩村位于荔波县西北面,距县城30公里,位于乡政府东南部,东与朝阳镇洪江村接壤,南与驾欧乡联山村毗邻,西与尧花村相连,北与联江村交界。村委距乡政府7公里,寨星公路贯穿村中心,交通十分便利。   觉巩村属中亚热季风湿润气候类型,气候温热,雨量充沛,日照充足,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夏长冬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季节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17.8℃,平均年降雨量在1200—1400毫米之间,最热月七月日平均气温26℃,最冷月一月日平均气温5.4℃,无霜期305—310天。觉巩村地处荔波县西北面,属茂兰喀斯特森林延伸区,位居大小七孔上游,地形总的趋势是北高南低,全村海拔高度在650—1000米之间。境内山峦起伏、地形破碎,构成了以山地为主的地貌景观,河谷纵横交错,属东南部丘陵河谷地貌。   全村各类土地面积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68亩,其中田2188亩,土880亩,人均耕地面积0.8亩。可开发的荒山、荒坡、荒地面积3200亩,有林地面积7200亩,森林覆盖率30%,牧草地面积2500亩,土壤类型主要有硅铝质红壤和钙紫色土等,坝子上水稻田以班潮泥田为主。   全村辖28个村民小组945户4099人,劳动力2200人,全村党员108人(其中:女党员10人,少数民族党员107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19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47人,小学以下文化程度43人。2009年度推优入党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人,吸收新党员人。75%是布依族,苗族480人,占20%其他还有水族、汉族等。2009年全村生产总值9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90元。   村“两委”班子结构情况:高中4人,初中4人,35岁以下2人,36-45岁5人,46-55岁以上4人。   村后备干部有7人。全村有小学1所,六个年级,在校学生337人,教师15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入学率达60%。高中、中专文化程度116人,大专文化程度以上19人。有1个卫生室,可以直接为群众就诊和兑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就诊优惠政策   

黎明村

  一、自然条件   黎明村位于播尧乡政府东南部,东与觉巩村接壤,南与驾欧乡联山村毗邻,西与尧花村相连,北与和平村交界。村委距乡政府4公里,离县城38公里,公路贯穿村中心,交通基本畅通。   1、地形地貌   黎明村地处播尧乡西南面,属茂兰喀斯特森林延伸区,地形总的趋势是东高西低,全村海拔高度在650—1000米之间。境内山峦起伏、地形破碎,构成了以山地为主的地貌景观,河谷纵横交错,属东南部丘陵河谷地貌。   2、气候条件   黎明村属中亚热季风湿润气候类型,气候温热,雨量充沛,日照充足,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夏长冬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季节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17.8℃,平均年降雨量在1200—1400毫米之间,最热月七月日平均气温26℃,最冷月一月日平均气温5.4℃,无霜期305—310天。   二、资源概况   1、土地资源   黎明村耕地面积1025亩,其中田面积811亩,土面积214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8亩。林地面积3215亩,非耕地资源1200亩,人均占有林地面积2.51亩,森林覆盖率65%,耕地主要以斜坡地为主。   2、水资源   黎明村水资源较为匮乏,地下水资源丰富,其中有条小河贯穿村中心,属尧花河中下游,一年四季常青。   3、矿产资源   村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以有烟煤为主,煤炭主要分布在打更(地名)延至尧花村用平组。   

拉平村

  1、地理位置。拉平村位于乡政府东北部,东与方村乡接壤,南与架桥村毗邻,西与方村乡把抹村相连,北与地莪村交界。村委距乡政府20公里,地梅公路贯穿村中心,交通十分便利。   2、气候条件:拉平村属中亚热季风湿润气候类型,气候温热,雨量充沛,日照充足,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夏长冬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季节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17.8℃,平均年降雨量在1200—1400毫米之间,最热月七月日平均气温26℃,最冷月一月日平均气温5.4℃,无霜期305—310天。   3、地形地貌。拉平村地处荔波县北面,属茂兰喀斯特森林延伸区,位居大、小七孔上游,地形总的趋势是东高西低,全村海拔高度在650—1000米之间。境内山峦起伏、地形破碎,构成了以山地为主的地貌景观,河谷纵横交错,属东南部丘陵河谷地貌。   4、自然资源.全村各类土地面积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00亩,其中田1500亩,土300亩,人均耕地面积0.8亩。可开发的荒山、荒坡、荒地面积1500亩,有林地面积6000亩,森林覆盖率80%,牧草地面积500亩,土壤类型主要有硅铝质红壤和钙紫色土等,坝子上水稻田以班潮泥田为主。   拉平村地处茂兰喀斯特岩溶发育延伸区,地下水资源丰富,因地处国家级樟江风景名胜区上游,其生物资源非常丰富,野生动物、植物很多,既有地带性的常绿阔叶混交林,也有非地带性的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生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拉平村粮食作物主要以水稻、玉米为主,兼有小麦、红薯、豆类;经济作物以油菜为主;蔬菜主要有白菜、萝卜、西红柿、葱蒜、韭菜、瓜豆类等;畜禽类有牛、马、猪、狗、鸡、鸭、鹅等;鱼类有草鱼、鲤鱼、鳗鱼等。   

联江村

  1、地理位置。联江村位于播尧乡政府东部,东与地莪村接壤,南与觉巩村毗邻,西与和平村相连,北与架桥村交界。村委距乡政府3公里,玉播公路贯穿村中心,交通十分便利。   2、气候条件:联江村属中亚热季风湿润气候类型,气候温热,雨量充沛,日照充足,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夏长冬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季节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17.8℃,平均年降雨量在1200—1400毫米之间,最热月七月日平均气温26℃,最冷月一月日平均气温5.4℃,无霜期305—310天。   3、地形地貌。联江村地处荔波县西面,属茂兰喀斯特森林延伸区,位居方村河下游,大七孔水源上游,地形总的趋势是西高东低,全村海拔高度在650—1000米之间。境内山峦起伏、地形破碎,构成了以山地为主的地貌景观,河谷纵横交错,属东南部丘陵河谷地貌。   4、自然资源   全村各类土地面积1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91亩,其中田1176亩,土115亩,人均耕地面积0.66亩。可开发的荒山、荒坡、荒地面积400亩,有林地面积4000亩,森林覆盖率40%,牧草地面积800亩,土壤类型主要有硅铝质红壤和钙紫色土等,坝子上水稻田以班潮泥田为主。   联江村地处茂兰喀斯特岩溶发育延伸区,地下水资源丰富,因地处国家级樟江风景名胜区上游,其生物资源非常丰富,野生动物、植物很多,既有地带性的常绿阔叶混交林,也有非地带性的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生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架桥村

  一、规划区域概况   (一)自然概况   1、地理位置。架桥村位于乡政府北部,东与地莪村接壤,南与和平村毗邻,西与中心村相连,北与甲良镇交界。村委距乡政府4公里,甲麻公路贯穿村中心,交通十分便利。   2、气候条件:架桥村属中亚热季风湿润气候类型,气候温热,雨量充沛,日照充足,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夏长冬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季节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17.8℃,平均年降雨量在1200—1400毫米之间,最热月七月日平均气温26℃,最冷月一月日平均气温5.4℃,无霜期305—310天。   3、地形地貌。架桥村地处荔波县北面,属茂兰喀斯特森林延伸区,地形总的趋势是北高南低,全村海拔高度在650—1000米之间。境内山峦起伏、地形破碎,构成了以山地为主的地貌景观,河谷纵横交错,属东南部丘陵河谷地貌。   4、自然资源.全村各类土地面积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30亩,其中田900亩,土330亩,人均耕地面积1.03亩。可开发的荒山、荒坡、荒地面积500亩,有林地面积亩,森林覆盖率85%,牧草地面积4000亩,土壤类型主要有硅铝质红壤、钙紫色土和泥沙土等,坝子上水稻田以班潮泥田为主。   架桥村地处茂兰喀斯特岩溶发育延伸区,地下水资源丰富,因地处国家级樟江风景名胜区上游,其生物资源非常丰富,野生动物、植物很多,既有地带性的常绿阔叶混交林,也有非地带性的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生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架桥村粮食作物主要以水稻、玉米为主,兼有小麦、红薯、豆类;经济作物以油菜为主;蔬菜主要有白菜、萝卜、西红柿、葱蒜、韭菜、瓜豆类等;畜禽类有牛、马、猪、狗、鸡、鸭、鹅等;鱼类有草鱼、鲤鱼、鳗鱼等。   (二)社会经济状况   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300户1195人,劳动力850人,%是布依族,其他还有水族、汉族等。2006年全村生产总值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80元。   (三)基础设施状况   架桥位于荔波县北面,距县城34公里,甲麻公路贯穿村中心,其它各组已有简易公路相通,交通十分便利。   1、人饮。架桥村大部分村组都有简易的自来水,但是由于都是以各村民小组为建设单位,工程规模小,无人管理,再加上有的管道已老化,水源点供水不足,全村通自来水率仅为80%左右。   2、水利。架桥村目前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水利设施很少,且年久失修,灌溉率低,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水利设施有待加强建设。   3、电力。全村100%农户用上了农村电网,享受同网同价。   (四)人居环境状况   全村9个村民小组300户1195人中有225户安装了电视接收装置,电视覆盖率达75%;安装无线坐机电话100部,建有移动电话机站、联通电话机站各0座,移动电话覆盖率达100%;有村办公楼1栋,有远程教育设备1套;建成并使用沼气池110户,占全村300户的36%;村民居住房屋以土木结构为主,20%农户已改造为砖混结构,人畜混居现象普遍。大部分村寨连户道路没有进行硬化,雨天道路泥宁不堪。   (五)社会事业发展状况   全村有小学1所,六个年级,在校学生118人,教师8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入学率达100%。全村文盲、半文盲0人,小学文化程度411人,初中文化程度196人,高中、中专文化程度19人,大专文化程度以上2人。有1个卫生室,可以直接为群众就诊和兑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就诊优惠政策。   

中心村

  一、自然条件   中心村位于播尧乡政府西南部,东与豆村接壤,南与和平村毗邻,西与董岭乡顶茂村相连,北与架桥村交界。村委距乡政府6公里,由于处在深山区,公路石头比较大,为此,公路至今不是十分便利。   1、地形地貌   中心村地处荔波县西南面,属茂兰喀斯特森林延伸区,位居亚热带气候,地形总的趋势是东高西低,全村海拔高度在650—1000米之间。境内山峦起伏、地形破碎,构成了以山地为主的地貌景观,河谷纵横交错,属东南部丘陵河谷地貌。   2、气候条件   中心村属中亚热季风湿润气候类型,气候温热,雨量充沛,日照充足,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夏长冬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季节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17.8℃,平均年降雨量在1200—1400毫米之间,最热月七月日平均气温26℃,最冷月一月日平均气温5.4℃,无霜期305—310天。   二、资源概况   1、土地资源   全村各类土地面积1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80亩,其中田1247亩,土233亩,人均耕地面积0.9亩。可开发的荒山、荒坡、荒地面积10000亩,有林地面积6000亩,森林覆盖率95%,牧草地面积4000亩,土壤类型主要有硅铝质红壤、钙紫色土和泥沙土等,坝子上水稻田以班潮泥田为主。   2、水资源   中心村地处茂兰喀斯特岩溶发育延伸区,地下水资源丰富,全村年平均年降雨量165.3毫米。水资源总量1.069万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0.782万m3,人均占有水资源量46m3。   3、生物资源   因地处国家级樟江风景名胜区上游,其生物资源非常丰富,野生动物、植物很多,既有地带性的常绿阔叶混交林,也有非地带性的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生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4、矿产资源   村境内有丰富的矿产、旅游及非耕地资源。煤炭资源储藏量达740万吨,且都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开采,另外还有相当数量的硫、铁、锌、钼等矿产资源因投资问题尚末开采。   

地莪村

  一、自然条件   地莪村位于播尧乡东面,东与水利乡水丰村村接壤,南与联江村毗邻,西与觉巩村相连,北与甲良镇梅桃村交界。村委距乡政府12公里,玉播公路贯穿村中心,交通十分便利。   1、地形地貌   地莪村地处荔波县西面,属茂兰喀斯特森林延伸区,位居大七孔景区上游,地形总的趋势是北高南低,全村海拔高度在650—1000米之间。境内山峦起伏、地形破碎,构成了以山地为主的地貌景观,河谷纵横交错,属东南部丘陵河谷地貌。   2、气候条件   地莪村属中亚热季风湿润气候类型,气候温热,雨量充沛,日照充足,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夏长冬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季节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17.8℃,平均年降雨量在1200—1400毫米之间,最热月七月日平均气温26℃,最冷月一月日平均气温5.4℃,无霜期305—310天。   二、资源概况   1、土地资源   全村各类土地面积2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59.4亩,其中田1874.24亩,土385.19亩,人均耕地面积0.7亩。可开发的荒山、荒坡、荒地面积7000亩,有林地面积5000亩,森林覆盖率46%,牧草地面积200亩,土壤类型主要有硅铝质红壤和钙紫色土等,坝子上水稻田以班潮泥田为主。   2、水资源   地莪村地处茂兰喀斯特岩溶发育延伸区,地下水资源丰富。   3、生物资源   因地处国家级樟江风景名胜区上游,其生物资源非常丰富,野生动物、植物很多,既有地带性的常绿阔叶混交林,也有非地带性的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生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4、矿产资源   村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以油煤为主,煤炭主要分布在昔村组。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一、人口、劳动力资源   全村32个村民小组780户3400人,劳动力2200人,93%是布依族,其他还有水族、汉族等。2006年全村生产总值4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经济发展现状。全村农业结构虽然逐年调整,但效果很不明显。主要表现在:产业层次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尚处于较低阶段,经济总量小,结构仍不合理,总体效益低等现状仍然客观存在。村境内粮食作物主要粮食作物主要以水稻、玉米为主,兼有小麦、红薯、豆类;经济作物以油菜为主;蔬菜主要有白菜、萝卜、西红柿、葱蒜、韭菜、瓜豆类等;畜禽类有牛、马、猪、狗、鸡、鸭、鹅等;鱼类有草鱼、鲤鱼、鳗鱼等。   基础设施建设。地莪村位于荔波县西面,距县城18公里,玉播公路贯穿村中心,麻庄至更方公路已正在建设当中,其它各组已有简易公路相通,交通十分便利。   1、人饮。地莪村大部分村组都有简易的自来水,但是由于都是以各村民小组为建设单位,工程规模小,无人管理,再加上有的管道已老化,水源点供水不足,全村通自来水率仅为40%左右。   2、水利。地莪村目前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水利设施很少,且年久失修,灌溉率低,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水利设施有待加强建设。   3、电力。全村100%农户用上了农村电网,享受同网同价。   

和平村

  一、自然条件   和平村位于播尧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28.6公里,东面与联江村、北面与架桥村、西面与独山县董岭乡、南面与尧花村毗邻,是二合一行政村,交通十分便利。   二、地形地貌   和平村属喀斯特地貌,相对高差100-200米,90%以上的地面海拔在800-1300米之间,山高谷深,山峦重叠,境内主要以岩山为主,荒山为辅,土壤较为浅薄。   

尧花村

  一、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   尧花村位于乡政府东南部,东与黎明接壤,南与驾欧乡毗邻,西与董岭乡尧琴村相连,北与和平村交界。村委距乡政府3公里,通村公路贯穿村中心,交通基本畅通   2、地形地貌   尧花村地处荔波县西面,属茂兰喀斯特森林延伸区,地形总的趋势是东高西低,全村海拔高度在650—1000米之间。境内山峦起伏、地形破碎,构成了以山地为主的地貌景观,河谷纵横交错,属东南部丘陵河谷地貌。   3、气候条件   尧花村属中亚热季风湿润气候类型,气候温热,雨量充沛,日照充足,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夏长冬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季节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17.8℃,平均年降雨量在1200—1400毫米之间,最热月七月日平均气温26℃,最冷月一月日平均气温5.4℃,无霜期305—310天。   二、资源概况   1、土地资源   全村各类土地面积19.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79亩,其中田1713亩,土466亩,人均耕地面积1.24亩。可开发的荒山、荒坡、荒地面积3400亩,有林地面积11000亩,森林覆盖率83%,牧草地面积2700亩,土壤类型主要有硅铝质红壤、钙紫色土和泥沙土等,坝子上水稻田以班潮泥田为主。   2、水资源   尧花村雨量充沛,平均年降雨量在1200—1400毫米之间,,又属茂兰喀斯特森林延伸区,水资源丰富。   3、生物资源   尧花村地处茂兰喀斯特岩溶发育延伸区,地下水资源丰富,因地处国家级樟江风景名胜区上游,其生物资源非常丰富,野生动物、植物很多,既有地带性的常绿阔叶混交林,也有非地带性的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生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4、矿产资源   尧花村有丰富的矿产,主要有硅铝质红壤、钙紫色土和泥沙土等。   


拉平村特产大全




拉平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