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江西省 >>九江市 >> 庐山市 >> 温泉镇

温泉镇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温泉镇谷歌卫星地图)


温泉镇简介

  地理气候:温泉镇位于星子县西部东临鄱阳湖,与白鹿镇秀峰风景区接壤。北倚庐山风景区。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东西长,南北短。北端东西走向的庐山,东南鄱阳湖漫滩平原,中部属丘陵地带,最高海拔1311米,最低60米。温泉镇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处东南亚季风区,气候受庐山和鄱阳湖影响,光照充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交 通:东距星子县城15公里。 北至九江44公里,离庐山机场 仅9公里,公路基础设良好,交通十分便利。
   温泉镇旅游矿产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田园诗派创始人陶渊明故居粟里陶村,座落在温泉镇内,该村保存完好的明朝所建柴桑桥,村西渊明醉石,村西南有《桃花源记》创作原型。
  桃花源,又名康王谷,全长15公里,谷中有茶圣陆羽品定的天下第一泉—谷帘泉。温泉镇山灵水秀、文人墨客份份而至,一代书圣王羲之,曾游览此地,去职仆居,王羲之墨池尚存。
  南朝宋著名道士陆静修遍游名山,求仙学道,建观温泉,其逝后诏谥简寂先生,取“止烦日简,远嚣在寂”之意,改观名为简寂观,此观正在修复,再造当日庙宇宏丽。温泉镇依托日涌水量5000立方,72摄氏度,富含30种微量元素。温泉水资源和地理区域优势,温泉开发建设如火如荼,投资2亿元的天地温泉,投资1.6亿元的阳光温泉等8个大项目纷争建设,投资1亿元的龙湾温泉试营业,天逸温泉、醉石山庄,名都山庄,小筑度假村等一批大项目即将启动,打造了天沐温泉、天地温泉、阳光温泉、龙湾温泉国内休闲度假一流品牌。
   温泉镇诚邀各界人士来温泉旅游度假,感受回归自然,品尝天下名泉名茶,体验有惊无险的桃花源漂流!.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60427102 332000 0792 查看 温泉镇谷歌卫星地图

温泉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温泉镇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南康镇

  南康镇是星子县的城关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本镇位于县境东北部,三面滨鄱阳湖,略成半岛形,面积为6平方公里。东与都昌县多宝乡,南与蓼花、温泉两镇隔湖相望。西北与白鹿镇接壤。地形北高南低。    本镇地处水陆要冲、交通便利,陆路有环庐山公路与省市相连,北上九江39公里,南至省会南昌90公里。水路经鄱阳湖,上通赣江,下通长江黄金水道。    全镇共辖8个社区居委会,2个专业渔民村,有常住人口13000余户,42000余人,是全县第一的人口大镇。    全城以白鹿大道,紫阳大道贯穿南北,秀峰大道及星光大道贯穿东西,南康大道横穿中部,大道两旁商店比肩林立,商业繁荣。中外还有庐阳大道、匡庐路、锦冈路、柳絮路、冰玉路等构成县城的总体框架。    辖区内名胜古迹,有宋代周敦颐所辟爱莲池,刘凝之隐居处冰玉涧,明代所建鼓楼,城南湖中有落星墩。    辖区内部门齐全,县委、县政府及各部、室、委、办、局等行政事业机构。县一中、实验中学、一小、二小、三小、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南康医院都在本辖区内。    工业企业有:九江银星造船有限公司、江西盛鸿仪表机床有限公司、江西微分电机有限公司、星子星盛汽车部件有限责任公司等。    商业企业有:派拉蒙超市、新粮超市、山宾隆超市、国美家电超市、柳氏家电广场等。    城市建设的重点工程有:星光大道、柳絮北路步行街、南康文化休闲中心、庐阳商城等。.  

白鹿镇

  一、概述    白鹿镇地处星子县城北郊,背倚庐山,面临鄱阳湖,因境内有全国四大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而得名。总面积108平方公里,其中属庐山旅游生态林保护面积40平方公里,鄱阳湖水域面积27平方公里,星子县城城区6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和1个生态林管理所,148个村小组,5520户。现有耕地面积14852.33亩,其中水田1357.92亩,旱地1227.41亩。山林面积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8%。    二、经济    白鹿镇是星子县乡镇经济重镇。2004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3亿元,财政收入601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2430元。旅游、工矿、农业为白鹿镇的三大支柱产业。城镇商贸、国土开发、劳务输出是白鹿镇的重要经济来源。    以庐山为依托,形成了以秀峰、观音桥、太乙村、白鹿洞书院四大景区,60多个景点的旅游观光带,2004年客流量达20万人次。    以矿产资源为依托,发展了花岗石、瓷土、粘土、型砂等非金属开采业和以生产石狮、石桌椅、板材、路边石、石材工艺品为主的石材加工业以及建筑建材、运输、食品加工等行业。    以山水为依托,在传统粮食种植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以生产优质大米、蔬菜、养殖业为主的种养业,并围绕着城市环境和菜篮子,发展了园林花卉、苗圃、特种养殖等现代农业。    三、资源    白鹿镇集名山—庐山山南、名湖—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名院—全国四大书院之首白鹿洞书院、名瀑—秀峰李白瀑布、名泉—天下第六泉招隐泉、名寺—庐山五大丛林之栖贤寺、万杉寺、秀峰寺为一地,蕴含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是庐山文化发源地,有“庐山之根,庐山之魂”一说。 “庐山之美在山南”,而山南风景白鹿有大半,拥有庐山山南近三分之二的旅游资源。自成体系的景区四个,景点60余处,景物、景观300余个。历代名家咏山咏湖诗词2000余首,摩崖石刻700余处,国家及省市文物保护单位12处,其中宋代观音桥、秀峰摩崖石刻、白鹿洞书院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白鹿镇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有丰富的非金属矿产:花岗石、石英、型砂、高岭土、云母、长石、石灰石等。优质花岗石蕴藏量达10亿立方米,高岭土70万吨,型砂4000万立方米。.  

温泉镇

  地理气候:温泉镇位于星子县西部东临鄱阳湖,与白鹿镇秀峰风景区接壤。北倚庐山风景区。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东西长,南北短。北端东西走向的庐山,东南鄱阳湖漫滩平原,中部属丘陵地带,最高海拔1311米,最低60米。温泉镇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处东南亚季风区,气候受庐山和鄱阳湖影响,光照充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交 通:东距星子县城15公里。 北至九江44公里,离庐山机场 仅9公里,公路基础设良好,交通十分便利。    温泉镇旅游矿产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田园诗派创始人陶渊明故居粟里陶村,座落在温泉镇内,该村保存完好的明朝所建柴桑桥,村西渊明醉石,村西南有《桃花源记》创作原型。   桃花源,又名康王谷,全长15公里,谷中有茶圣陆羽品定的天下第一泉—谷帘泉。温泉镇山灵水秀、文人墨客份份而至,一代书圣王羲之,曾游览此地,去职仆居,王羲之墨池尚存。   南朝宋著名道士陆静修遍游名山,求仙学道,建观温泉,其逝后诏谥简寂先生,取“止烦日简,远嚣在寂”之意,改观名为简寂观,此观正在修复,再造当日庙宇宏丽。温泉镇依托日涌水量5000立方,72摄氏度,富含30种微量元素。温泉水资源和地理区域优势,温泉开发建设如火如荼,投资2亿元的天地温泉,投资1.6亿元的阳光温泉等8个大项目纷争建设,投资1亿元的龙湾温泉试营业,天逸温泉、醉石山庄,名都山庄,小筑度假村等一批大项目即将启动,打造了天沐温泉、天地温泉、阳光温泉、龙湾温泉国内休闲度假一流品牌。    温泉镇诚邀各界人士来温泉旅游度假,感受回归自然,品尝天下名泉名茶,体验有惊无险的桃花源漂流!.  

星子镇

  将调整后的庐山市蓼花镇更名为庐山市星子镇。通过蓼花镇更名为星子镇,传承“星子”这一千年地名   星子县辖乡。1950年属蓼南、蓼北乡,1958年改蓼南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蚌湖北岸。面积21.8平方公里,人口1.4万。有公路西北至归宗接九(江)隘(口)公路。辖和公塘、南阳畈、长西岭、黄鸠垄、桥南5个村委会。农业以种植水稻、棉花为主。特产蔓荆子药材。企业有砖瓦、农机等厂。东地湖滨有鄱阳湖候鸟观赏站。.  

华林镇

  星子县辖乡。1958年属温泉、蛟塘公社,1961年改花桥公社,1984年改华林乡。位于县境中部,乡政府驻陈家岭,距县城26公里。面积44.9平方公里,人口2.3万。归蛟公路经此北接九隘公路。辖桥北、华林、共同、虎口冲、繁荣、花桥、桃林、吉山8个村委会。农业以水稻、棉花为主,茶叶、柑橘次之。乡办企业有农机站、手工业社、青石厂、201矿(石英)、石粉厂、果园、非金属矿产品等。枭木山处多产石英、长石。青石矿的开采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海会镇

  庐山区海会镇地处九江市郊,东临烟波浩淼的鄱阳湖,西依风景秀丽的庐山五老峰,南与星子县接壤,距九江市中心、机场、码头仅30公里,距省会南昌120公里。环庐山南山公路均穿境而过,交通方便。海会镇域面积100.7平方公里,下辖11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1个林场,现有人口2.82万。    海会镇是较有名的旅游乡镇,素有“赣北旅游第一镇”的美誉,镇内有三叠泉、碧龙潭、庐山东门、国家森林公园、白鹿洞书院、海会寺等多处闻名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镇内还有丰富的花岗石、瓷土、矿泉水等矿产资源,据权威专家勘测,花岗石储量有1000万立方米,瓷土储量1500万立方米,石灰石储量1000万立方米,绿豆石储量1500万立方米,矿泉水属重碳酸钙钠型偏硅酸的天然泉水,已达到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    海会镇的多处景点中,三叠泉风景区是一只领头雁,素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说,三叠泉是庐山游客必至的景点。景区内有天门潭、一线泉、飞来石、龙潭、三叠瀑布等多种景观,其中以三叠瀑布尤为壮观,汹涌的激流自百丈高崖奔腾而下,途中分三叠转折落至龙潭,形成百丈瀑布,水雾激荡。站在观瀑台上隔一百多米观看三叠瀑布全景,瀑布冲击巨岩形成的水雾弥漫四周,令人心旷神怡、如梦如幻,疑是进入了一个梦境中的清凉世界。三叠泉景区距九星公路仅3公里,这几年在海会镇党委、政府的精心规划计划下,目前,景区内建有二星级宾馆、大型停车场、餐饮娱乐等服务设施,2002年接待国内外游客40万人次,门票收入高达1000万元。    在2001年,海会镇聘请上海同济大学规划设计院对三叠泉及海会镇进行了规划设计,勾画出海会镇的发展蓝图,精心推出了李白草堂、三叠泉别墅山庄、三叠泉水上乐园、旅游精品一条街、石牛山公园、碧龙潭深度开发、矿泉水、石材工业园、瓷土工业园等一系列具有市场潜力的招商新兴项目,我们热忱欢迎海内外朋友来海会观光旅游,投资兴业。    海会镇依庐山之胜景,托鄱阳湖之富庶,凭三叠泉、白鹿洞书院之灵秀,广招天下客,巧聚八方才,开放的海会镇党委、政府和淳朴的海会人民,以满腔的热情,真挚欢迎您的到来!.  

蛟塘镇

  星子县辖镇。县西南部农副产品集散地。1950年属蛟塘,蛟东、联合、利民等乡,1958年成立蛟塘公社,1968年与蛟东公社合并,仍称蛟塘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建镇。镇政府驻蛟塘。距县城30公里。面积39.5平方公里,人口1.9万。有乡级公路北至钱家墩接105国道。辖芦花塘居委会及蛟塘、深耕、新亭、铁门、铁炉、芙蓉、西庙、槎垄、龙溪9个村委会。农业以种植水稻、棉花为主。盛产鲜鱼。企业有水产场、果园、茶园、枣园、农机站、轧花厂、农工贸集团公司。.  

横塘镇

  星子县辖乡。1950年属复兴、石嘴、同盟等乡,1958年改横塘公社,1968年并入隘口公社,1972年复设横塘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西南部,乡政府驻横塘铺,距县城30公里。面积30.1平方公里,人口1.4万。蛟(塘)钱(家墩)公路过境并接105国道。辖和平、西平、东升、故里垄、红星、联盟6个村委会。农业以种植水稻、棉花为主。兼产柑橘、茶叶。企业有青石、羽绒、雕刻、农机厂等。特产金星砚。.  

牯岭镇

  九江市庐山区辖镇。1953年建镇,1958年复改云中公社,1968年更名东方红公社,1977年改牯岭镇公社,1981年改牯岭镇街道,1987年改牯岭镇。位于区境南部庐山牯岭,镇政府驻牯岭街。距区府24公里。面积53平方公里,人口1.5万。辖芦林、长冲、日照、正街、窑洼、橄榄、大林、花径8个居委会和朝阳、胜利2个村委会。有南北两条登山公路,北经威家抵京九铁路九江站及长江大桥和市区;南经通远上105国道、昌九高速公路及庐山机场。地处高山,盛产茶叶。特产有石鸡、石鱼、石耳、云雾茶。牯岭镇是庐山风景名胜区所在地,有仙人洞、花径、含鄱口、锦绣谷、三叠泉等众多景点,1991年评为国家级旅游“四十佳”。现仍保存具有英、美、法等近20个国家不同建筑风格的别墅群。0中央八届八中全会和九届二中全会在此召开。.  

蓼南乡

   蓼南乡地处赣北九江市星子县南部,东临都昌老爷庙,南接永修吴城,西与蛟塘镇交界,北同蓼花、华林二镇接壤。属庐山南麓滨鄱阳湖地区。总面积130平方公里,其中南部鄱阳湖湖滩草洲面积72平方公里,北部丘陵陆地面积58平方公里。   -   行政   全乡辖和公塘、南阳坂、长西岭、黄鸠垄、桥南、新池、新华、横岭、渚溪等9个行政村,99个自然村,人口26766人;耕地18145亩,其中水田8041亩,旱地10104亩。鄱阳湖五大水系,在乡境东南渡家垅、渚溪,杨澜与都昌老爷庙之间归宗束流。   -   交通   以水上交通运输为主的过去,江西境内及南国闽、奥的特资流入中原和北国,除少量海运外,大都经由此地,因此这里素有“古江南之要塞、兵事重地;束五河之流物,赣域咽喉”之称。这里北依名山(庐山),南占名湖(鄱阳湖),近4万亩的杨澜沙岭,绵亘境东;且有蓼花,安全(玉液)二湖秀落境内,自然风光秀丽,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这是民风淳朴、精耕尚读,礼义勤劳;杨鄱湖之优,亦农亦渔,兼营船运,物产丰饶;自先民至时人,重礼兴诗,乡贤和客游此地的古贤留下了大量诗文佳作,人文资源积蕴深厚,引领诗乡之誉。   -   旅游   独特优美的自然风情品种众多,且没有遭到现代工业的“破坏”,仍保持着自然淳真的原始状态;人文资源丰富,且富有当地传统民俗特色。山林、丘陵、湖泊、大江、港湾、草原、戈壁、沙滩等多种自然地貌于一处,为鄱阳湖风光聚秀之地,全国少有,不可多得。这里既是典型的江南鱼之乡,又有塞北戈壁风光,并有内蒙在草原风情,还有类似天涯海角的淡水沙滩,并且大多数都有属于充满原始自然美的处女地。来这里旅游,可以同时领略和感受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多种风情;很多电影、电视剧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理想的外景拍摄场所,可谓是一座天然的电影、电视城。这里是世纪级的湿地保护区和被英国皇家称之为“世界奇观”的候鸟保护区。鄱阳湖的多种风情,只有在这里得到了天然、全面、充分的展示,这里地处江南要塞,古代多次鄱阳湖水战,都有在这里有大量遗迹和传闻逸事,是参观、凭吊、研究鄱阳湖古战场的重点地区。这里有很浓的民风民俗,古老独特,男女皆爱唱的西河戏;轻步可赋的旧体诗,竟渡龙舟,-筝,草洲斗牛等民间活动。[1]  

东牯山林场

   东牯山林场是星子县唯一一个国有林场,也是九江市重点国有林场之一。属正科级事业单位。地处庐山南麓,总面积6.8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6.1万亩。   -   主要职责   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全面贯彻0中央国务院、省、市《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加快形成以森林资源培育为基础,以改革为动力,以调整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为主线,以生态建设为重点,以科技为支撑的林业生态和林业产业建设新格局,实现新世纪本场林业的跨越式发展。确保全场社会稳定、平安和谐,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   内设机构   林场内设五个办公室,以及党委、工会、团委、妇联、人武部等党群组织,五个职能办公室(即党政办公室,林业生产管理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计划生育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下辖4个分场(即栖贤分场、七贤分场、茶元分场、唐家岭分场)、3个场办企业及学校、医务室等单位。此外,1982年庐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在此设立归宗保护站,1990年县-在此设立林业公安分局,于2002年元月搬迁至县城,将林业派出所由白鹿镇迁移至此。   -   概 况   东牯山林场座落在庐山南麓,是庐山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庐山座北向南之山势形成的脊线为界,西起庐山垅,东至海会寺,总面积44.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95%,是九江市星子县正科级事业单位。星(子)德(安)公路从林场边缘通过,多在海拔300 — 1000米。庐山主峰汉阳峰,海拔1473.8米,还有五老峰、太乙峰、双剑峰等十几处千米以上山峰。   林场历史沿革久远。清宣统三年创建庐山林场,掌管全山林务。随着民国政局的变迁,庐山林场管理体制也几经变动。1955年,于庐山林场之下,设“国营秀峰林业分场”。1956年,与庐山林场分家,独立经营,易名“秀峰野生植物保护场”。1958年场部迁往归宗,更名“东牯山综合垦殖场”。1968年,改名为“东牯山林场”。   林场倚庐山,滨鄱阳湖,长江黄金水道、京九铁路、(南)昌九(江)高速公路擦场而过,距九江市机场10公里、昌北机场70公里。一是铁路交通:从京九铁路来星子,可在九江站下火车,转乘星子的旅游客车。旅游客车经九(江)星(子)公路40分钟到达星子县城——南康古城,也可在庐山站下车,转乘旅游客车,旅游客车经昌九高速公路约10公里即可进入林场境内。二是航运交通:从长江来星子,可在九江港下船,码头有直达星子的专线旅游客车,约50分钟可到星子县城。也可到九江汽车站经乘客车经九星公路,直接到达星子县城,还可从长江湖口入鄱阳湖来星子,湖口至星子水路约65公里,可进入星子南康古城景区。三是航空交通:从南昌昌北机场下飞机经昌九高速公路来星子,可从德安出口处,经星(子)德(安)公路(18公路)到达星子温泉景区。从九江机场下飞机后,可从昌九高速公路通远出口处,经105国道约20分钟到达星子县城。   一九九三年由原国家林业部以造林批字[1993]89号文批准林场组建庐山山南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50200亩。旨在以利用庐山山南秀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茂盛的森林资源,借助名山效应而组建的集自然保护、休闲和观赏于一体的森林旅游区。总体规划为八大景区,自北至南沿山体走势为灵霄景区、天合谷景区(原寨口景区)、庐山太乙度假村景区、卧龙岗景区、汉阳峰景区、黄岩景区、归宗景区、唐家岭景区。庐山山南国家森林公园与东牯山林场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原隶属关系、山林权属和经营范围不变。   林场管辖面积4446公顷,其中有林地2945.6公顷(毛竹272.8公顷),茶叶56.7公顷,灌木林地88.5公顷,苗卜地9.3公顷,未成林造林地214.9公顷。全场现有活立木总蓄积25万立米,其中人工林18万立方米。活立竹100万株。特别是近年来,林场调整产业结构,扬长避短,进一步开展多种经营。对1970年在五老峰脚下开辟的500余亩茶园年年进行培育,年产干茶7500公斤,所产“雪松茶”参加省市评比,获优质产品称号,年创产值50万元。林场另设招待所,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有床位100个,经常接待中小型会议和各方游客,全场每年多种经营产值100万元,占总产值70%。   随着社会的发展,林场经济总量难以满足林场职工的需求,为解决这一突出矛盾,林场以招商引资为总抓手,打响庐山山南国家森林公园品牌,通过以商招商及以情招商,进一步严格党政-跟踪问效责任制,充分开发利用庐山山南森林旅游资源,做大做强旅游景点,至目前为止,天合谷景区,庐山太乙度假村景区及黄岩景区初具规模,正以各自为独特的韵味展示给四海游子。在今后工作中,林场力争将庐山山南国家森林公园全部推介出去。  

沙湖山管理处

  沙湖山鄱阳湖湿地生态保护区管理处, 地处鄱阳湖之滨星子南端, 东临鄱阳湖与永修县吴城镇相望, 南与永修县恒丰企业集团接壤, 西与共青城江益为邻, 北与苏家垱乡、蛟塘镇相接。管理处至昌九高速公路出入口18 公里, 距杨家岭火车站15 公里。1987 年10 月沙湖山杨柳津桥通车,交通便利。   沙湖山管理处原称沙湖山乡, 2001 年11 月撤乡并镇, 改为星子县沙湖山鄱阳湖湿地保护区管理处, 为正科级事业单位。管理处辖长湖、马颈两个湿地保护站。长湖站下辖下西湖、阁老、荷叶圩、上西湖、莲花塘墩、夜聒墩、黄土港7 个村庄, 马颈站下辖柳树潭、龙潭湖、八里垱、上八里垱、下高头、上高头、马颈7 个村庄。另有1998 年兴建在管理处驻地的移民建镇新村, 建新房286 户。   沙湖山管理处总面积28.8 平方公里, 湿地保护面积21.8 平方公里。全处耕作区内由12 公里的圩堤围垦而成, 有15 个村民小组, 总户数835户, 人口4700 人。经过1998 年特大洪灾后, 对圩堤进行了加固, 现可抗御海拔22 米高程洪水。2002 年又建成一座平垸行洪水闸。受保护面积9600 亩, 耕地面积5289 亩, 其中水田2513 亩、旱地2776 亩, 可养水面580 亩。全处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1986 年产量3025 吨; 1990 年为3067吨, 2005 年为3539 吨。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1986 年产量50 吨, 1990 年为34 吨, 2005 年为23吨。养殖捕捞水面4 万亩, 1986 年水产品总产量34.5 吨, 1990 年为80 吨, 2005 年产量达800 吨。禽畜养殖业发展较快, 1986 年鸭、牛、生猪出栏数分别为1.08 万羽、40 头, 1353 头, 1990 年为0.8 万羽, 590 头, 1500 头。2005 年为23 万羽,960 头, 1300 头。2005 年, 全场经济有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1907 万元, 经济总收入1790 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850 元, 财政收入143 万元。   沙湖山管理处管理单位有农机排灌管理站、水产场、敬老院。驻管理处单位有学校、医院、粮管所、供电所、省野保局沙湖山管理站。处管单位农机排灌站担负全圩堤的排捞和部分农用灌溉, 于1963 年建成, 提水扬程7 米。1994 年10月群众集资扩建改造, 1998 年特大洪水冲毁重建。现有装机容量420kw, 电动机水泵机组4 台套,400KVA、200 KVA 变压器各1 台。管理处1999 年新建敬老院1 所, 建筑面积两层320 平方米, 现有孤寡老人7 人。驻管理处单位全日制中学1 所,小学1 所、私立小学1 所, 中小学校舍建筑面积3180 平方米, 在校学生147 人。在职教师17 人。中心医院1 所, 医务人员3 人。省野保局沙湖山保护站属正科级事业单位, 在编人员10 人, 与沙湖山管理处共同担负14.5 万亩湿地环境及生物保护、-防控、野生动植物保0律法规的宣   传、生态旅游及资源监测等。   沙湖山保护站保护区内候鸟种类有313 种。其中,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白鹤、白头鹤、白鹳、黑鹳、大鸨等9 种,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天鹅、白枕鹤、灰鹤、白琵鹭等45 种。每年9 月下旬至翌年4 月上旬来沙湖山栖息越冬候鸟多达10 多万只, 白鹤达4000 只。2002 年8 月, 在沙湖山湖边耗资10 多万元修建2 座观鹤亭, 供游客观赏候鸟。2003 年12 月, 又投资80 万元, 修通细圩公路3 公里, 为开发沙湖山特色旅游开辟通道。  


温泉镇特产大全




温泉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