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水村地处瓮安县西部,平均海拔1200米.辖31个村民组(撤并前46个村民组)1454户5562人.有党员81人(其中妇女党员5人),有耕地面积6586亩,东与-交界,南与凤凰村交界,西与白沙乡交界,北与中坪镇交界.距县城38公里.2009年5月撤并村翁超高榜果水三村合并而成.境内有丰富的煤炭硫铁矿及铁矿资源,现有年产9万吨有证煤矿一个.
撤并村以来,村两委班子紧密团结,以抓农村基础设施,带民增收致富上下功夫,完成农网改造1321户,户户用上稳定高质量的电力;完成果水水库灌溉网建设,为千亩粮田灌溉提供保障;种植烤烟1000亩,辣椒500亩,太子参200亩,为农民的致富増收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阵地建设不断完善,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2725104 | 558000 | -- | 查看 果水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太文村 |
太文村:下辖24个村民组,2043户6205人,耕地面积7545.7亩(其中田2747.72亩),人均耕地1.22亩,2010年农民人均收入2731元。村内盛产水稻、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和烤烟、油菜、辣椒、天麻等经济作物,另有金秋梨760亩、其他经果林基地150亩、茶园1270亩,2011年新开垦茶园1200亩,退耕还林1674.92亩,森林覆盖率41.2%;境内矿产资源和可开发旅游资源丰富,矿产资源有硫铁矿,旅游资源有咸同年间农民领袖何德胜起义遗址,开发旅游业潜力巨大。 |
保护村 |
保护村位于白沙乡东南面,南与开阳县毛云乡隔河相望。距白沙乡8公里,全村平均海拔1200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全村总面积11.7平方公里,所辖村民组15个,汉、苗、彝、土家等民族聚居,总人口2364人。全村森林覆盖率50%。 |
高坪村 |
高坪村位于白沙乡东北面,距白沙乡3公里,东与建中镇相邻,南与开阳县毛云乡相邻,西邻白沙村,北邻保护村,占地面积31平方里。全村海拔1100米,冬无严寒,夏无酷署,气候宜人。全村总面积34平方公里,下辖42个村民组,汉、苗等民族聚居,总人口5478人。全村森林覆盖率50%。 高坪村与太文村、保护村、白沙村、果水村、凤凰村、鑫隆坪村、同康村相邻。 |
白沙村 |
白沙村位于白沙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46公里,东与中坪镇相接,南与开阳县相邻,北邻高坪村,西邻保护村,平均海拔1200米,全村总面积40平方公里,下辖35个村民组,汉、苗等民族聚居,总人口7586人。全村森林覆盖率32.5%。 |
果水村 |
果水村地处瓮安县西部,平均海拔1200米.辖31个村民组(撤并前46个村民组)1454户5562人.有党员81人(其中妇女党员5人),有耕地面积6586亩,东与-交界,南与凤凰村交界,西与白沙乡交界,北与中坪镇交界.距县城38公里.2009年5月撤并村翁超高榜果水三村合并而成.境内有丰富的煤炭硫铁矿及铁矿资源,现有年产9万吨有证煤矿一个. 撤并村以来,村两委班子紧密团结,以抓农村基础设施,带民增收致富上下功夫,完成农网改造1321户,户户用上稳定高质量的电力;完成果水水库灌溉网建设,为千亩粮田灌溉提供保障;种植烤烟1000亩,辣椒500亩,太子参200亩,为农民的致富増收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阵地建设不断完善,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
凤凰村 |
凤凰村地处瓮安县西部,由原水尾、培文、建中三村合并而成,属纯农业村,平均海拔1300米,辖23个村民组,1390户5090人,现有耕地面积5198亩,东与玉华交界,南与福泉市交界,西与白沙乡相连,北与果水村接壤,距县城33公里,凤凰村交通便利、土地肥沃,主产烤烟、辣椒和马铃薯,境内有茶场一个,现已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种茶近2000亩,成立专业合作社两个(即兴农蔬菜专业合作社、兴新茶叶专业合作社)。全村种植辣椒800亩,烤烟1600亩,到十二五末,计划实施土地经营达40%以上,完善基础设施90%以上,农村劳动力就业率达到70%以上,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5万元,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基本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
鑫隆坪村 |
鑫隆坪村位于建中镇西南角,清水江河畔,由原白水、军坡、茅坪三村合并而成,村委会距集镇所在地3公里,东与福泉道坪乡邻,北与白沙乡接壤,西、南与开阳毛云乡隔河相望。国土面积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462亩,鑫隆坪村辖20个村民组,共1129户,4094人,鑫隆坪村以汉族为主,有苗、彝等少数民族。 境内气候温和,地势高低起伏大,属于卡斯特地貌,平均海拔900米左右;森林覆盖率为49%;水资源丰富,有格颈、白水、天星桥三座小二型水库。主要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油菜、辣椒、中药材为主,村内矿产资源丰富,有煤、铝、重晶石等,目前有证煤矿3个,其中:年产15万吨的2个,年产9万吨的1个,铝矿正在招商开发中。 这里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丰富,有风光秀丽的白水梯田,景观奇特的天然溶洞-白马洞,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天星桥人工湖,是投资休闲的好地方。 |
同康村 |
同康村位于瓮安县城中心以东52公里、建中镇以北1公里、东与玉华交界,南与福泉市交界,西与白沙乡相连,北与果水村接壤,同康村交通便利、土地肥沃,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屯堡人生活、文化、政治、商贸、宗教活动重地,历来为兵家和商家必争之地。同康村现有村民360户,1580人,以屯堡人为主(汉族)。规划整治面积达930亩,其中村域耕地面积810亩,荒山村地120亩。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约395万元,人均纯收入逾2500余元。 同康村主要以水稻、油菜、玉米种植业生产为主。水稻种植面积1676亩左右,平均亩产460公斤;油菜年种植面积1776亩,平均亩产170公斤,玉米年种植面积200亩,平均亩产330公斤。畜牧禽业以养牛、鸡为主,但不为从事养殖业,年出栏年牛350头。养鸡专业户4户,年出栏15000只,村茶种植业508亩,年收入4万余元,品果栽植5户,80亩,已投产,年收入10万余元。在外地务工人数有316人,全村从事传统加工木业的有8户,农业生产大部分以牲畜动力为主,农民劳动强度较大,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 同康村路通、电通、电讯通(电话、移动通讯)、无线电视通,人畜饮水卫生农灌1个,山塘5个,全村已解决自来水366户,1802人,自来水未普及,私人诊所3个,基本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小学一所,但不能保证全村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全村缺乏农村医疗卫生设施,街巷是泥石,仍然是“晴天灰漫天,雨天路泥泞”,小学教室简陋,缺乏现代化教学设施,不能适应教学发展,机耕道狭窄,村民田间生产作业基本走田埂,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村民住房无序,老的已破旧不堪,新建的又与屯堡风格不协调。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